薛荣久《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产生与发展、发展态势
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变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各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②出现了政治实体。

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得到空前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商品交换只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市场,更不存在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国际交换的发展。

随着国际交换和国外投资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应的经济秩序,这些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①生产方式的要求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有两个:第一,要有大批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他们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生活;第二,要有建立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
第一,追求利润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第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机制;第三,缓和经济衰退和危机的途径;第四,构筑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渠道。

②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世界各国所处阶段不同,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等级与性质有所差异,导致国际分工的不同。

基于各国经济活动对各种产品带来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需要进行对外贸易。

③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原因,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诸如人力、资本、土地、管理等在世界各国分配极不平均,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展开国际贸易。

④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等原因,生产要素不像在国内那样能够自
由移动,所以需要通过货物和服务贸易替代国家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⑤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利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贸易、分工、投资和跨国公司,实现世界各国市场和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

⑥需求偏好差异
当人们收入提高,解决了温饱以后,生活方面的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这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
(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
(2)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发达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中均占绝对多的比重。

(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其特点主要有:①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遍及世界,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②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③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发展,出现了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产品内分工;④国际分工从货物分工向服务业领域发展,且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国际服务业分工也在发展;⑤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向中心地位靠近;⑥国际分工机制转变为以主权国家为主,通过价值规律作用,出现了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资本国际化。

(4)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
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攀升。

(5)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显示:世界货物依存度从1990年的31.68%提高到2012年的50.82%,服务贸易依存度同期从7.5%提高到11.86%。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概念详见本章第四节。

(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角色
当今的全球经济是以全球价值链为特点的,全球价值链通常由跨国公司协调,投入和产出的跨界交易在其子公司、合同伙伴及正常供应商的网络中进行。

(7)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科学技术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集中表现在: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70%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②掌握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基础;③科学技术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级、优化方向发展;④科研使拥有劳动力优势国家的竞争力下降。

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缩小;⑤发达国家因拥有绝大部分世界科技成果,竞争能力不断加强;⑥科学技术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⑦科技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方式不断发生革命。

(8)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
通过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不断下调,非关税壁垒受到约束,推动了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自由化。

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其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从货物延伸到投资、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使得世界贸易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使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

(9)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方向发展
世界市场竞争日益综合化表现在:①把货物、服务、投资与知识产权有机地结合起来;
②把贸易自由化与允许的正当保护结合起来;③把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结合起来;④把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⑤把国内市场竞争与国外市场竞争有机地结
合起来;⑥把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世界市场竞争日益集团化体现在:①地区经贸集团数目急剧增加;②地区经贸集团的类型更加多样化;③地区经贸集团形成的基础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突破了地区、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④经贸集团内部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自由化,统一市场,使内部贸易不断扩大。

世界市场竞争向有序化方向发展体现在:①160个WTO成员涵盖了全球约98%的贸易,在WTO规则基础上进行“开放、公平和无扭曲”的竞争;②国际贸易法律、规则和标准日益趋同化,与各国国内相关法规的相融性在加强。

(10)出现了国际物流“革命”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IL),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

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

(11)中国的贸易地位崛起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在2013年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1.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两者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
(2)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2.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存在差异的原因
(1)文化环境不同,其中包括语言、社会制度、宗教和风俗习惯不同。

(2)贸易环境不同,其中包括贸易政策与措施不尽相同、各国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和贸易环节众多等。

3.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差异带来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三、对外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
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1)货物贸易
货物贸易(Goods Trade)也称为有形贸易,是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分为十大类。

(2)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也称为无形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确定国际服务贸易四种形式为:“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

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额不列入各国海关统计,而计入各国国际收支表中。

(3)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e)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

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