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强化训练4单元升级检测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燧.(suì)抟.(zhuān)水禽湓浦.(pǔ)
B.怵.(cù)然骓.(zhuī)不逝刈.(yì)旗
C.(yǐ)船雨霁.(jì) 媵.(yìnɡ)嫱
D.斋.(zhāi)戒觱.(bì)篥涨.(zhǎnɡ)腻
【答案】C(A抟:tuán,B怵:chù,D涨:zh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沙州葭苇四际渺弥嵌岩窦穴
B.踌躇满志善刀而藏军壁垓下
C.悲歌慷慨避易数里檐牙高啄
D.春光溶溶明星荧荧鼎铛玉石
【答案】B(A州—洲,C避—辟,D溶—融)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西门豹簪笔磬.折
【答案】AC(AC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B是使动用法,D是名词作状语)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之死》和《西门豹治邺》都是出自《史记》,但前者的作者是司马迁,后者的作者是西门豹。
B.《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作者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传下来的诗歌有九千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留传下来的作品最多的诗人。
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D.《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中唐著名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答案】A(西门豹应为褚少孙)
二、(9分)
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与《六国论》末段,完成5~7题。
(一)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灭族)
B.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顺着次序传下)
C.苟.以天下之大(如果)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人物情节的事情)
【答案】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的意思是“旧事”“先例”。
) 6.对两文段中“天下”一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②苟以天下之大
A.①②均指秦朝的天下
B.①②均指六国的天下
C.①指六国的天下,②指宋朝的天下
D.①指秦朝的天下(百姓),②指宋朝的天下
【答案】D(根据上下文内容和作者写作的目的可知。
)
7.两段文字分别是两篇借古讽时文章的结尾,其中均揭示了作者为文的主旨和目的。
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均总结秦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爱民兴国。
B.两文均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不可贿赂求安,应富国强兵。
C.前者总结秦、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贿赂。
D.前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不贿赂。
【答案】C(由“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等语句可以推知。
)
三、(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①,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次之矣。
”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于前,大
败智伯之众,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智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8.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潜:秘密
B. 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通:全部
C.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遂:实现
D.夫德者人之所严.严:严格要求
【答案】D(“严”为“敬重”)
9.以下八点内容,分别编成四组,全都与评析小人有关的一组是( )
①才胜德②失人③聪察强毅④挟才以为恶⑤智不能周⑥决其暴⑦国之乱臣⑧家之败子
A.①③B.⑤⑥
C.④⑦D.②⑧
【答案】 C
10.对全文内容理解不合原意的一项是( )
A.“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可见,司马光是把智伯列为小人的
B.司马光对人才作了界定: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智兼无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
C.司马光精辟地揭示了德才的辩证关系: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德行,是才能的统帅D.司马光的用人观可以归结为:任人唯贤。
即:先用圣人,次用君子,再次用愚人,最后用小人
【答案】D( 司马光是反对用小人的,由文中“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可知)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为之期日而遣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为进攻智伯约定了日期,然后又把张孟谈送走
(2)棠溪的铁是天下最锋利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熔铸磨砺,就不能用来击刺坚硬的器物。
参考译文:
赵襄子派遣张孟谈秘密地前往会见韩康子和魏桓子,张孟谈说:“我听说一个人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要受冻。
现在智伯统帅韩、魏两家的兵马来围攻赵家,如果赵被灭亡了,韩、魏也就因此而紧随在后。
”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知道那情况就是这样;但害怕事未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就会马上到来。
”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危害呢?”韩康子和魏桓子于是就与张孟谈秘密商议,为进攻智伯约定了日期,然后又把张孟谈送走。
赵襄子趁黑夜把守堤的智伯的兵杀了,放水淹灌智伯的军队。
智伯的军队因为被水淹而混乱,韩、魏两家的兵马便从两侧攻打智伯的军队,赵襄子率领士兵从正面进攻智伯的军队,结果打败了智伯的军队,把智伯的家族灭尽了。
司马光说:智伯被灭亡,是因为他才能超过了德行。
才能与德行是有区别的,但世俗的人没有人能够分辨它们的区别,而把才德统称为贤,这大概就是识拔人才失误的原因了。
聪明刚强称为才能,正直中允平和称为德行。
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云梦的竹子是天下最强劲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弯曲拉直的加工,没有经过装上羽毛和箭镞,就不能射穿坚硬的东西。
棠溪的铁是天下最锋利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熔铸磨砺,就不能用来击刺坚硬的器物。
所以,才能和德行都具备的叫“圣人”,才能和智慧都没有的叫“愚人”,德行超过才能的叫“君子”,才能超过德行的叫“小人”。
大凡用人的方法是,如果不能有圣人、君子供选拔,与其选用小人,不如选用愚人。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依靠他们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依仗他们的才能做坏事。
依靠才能做好事,好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依仗才能做坏事,坏事也是没有做不成的。
愚人即使想做不好的事,但他的智慧不能帮助他,他的能力也不能胜任,这就好比小狗咬人,人可以捉住并制服它。
小人的智慧足够用来(帮助)实现他们的邪恶目的,小人的勇敢足够用来(帮助)发泄他们的残暴行为,这就是如虎添翼。
这
样危害难道不是很大吗?德行,人人敬重;才能,人人喜爱。
爱的东西人们容易亲近它,敬重的东西容易被疏远。
因此,考察和选拔人才的多被人的才能所蒙蔽而疏忽了人的德行。
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庭的败家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以至达到自取灭亡地步的,难道仅一个智伯吗?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明察才与德的区别并懂得它们的先后主次,那么又怎么会有考察选拔人才失误的问题值得忧虑呢?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课本。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
房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栗,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坐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义代武镇成都,英义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义,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人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
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旧唐书·杜甫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 .后徙.
河南巩县 徙:迁徙 B .禄山陷.
京师 陷:破坏 C .儿女饿殍.
者数人 殍:饿死 D .自棹.
舟迎甫而还 棹:驾船 【答案】 B(陷:攻破)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6分)( )
A.⎩⎪⎨⎪⎧ 玄宗奇之.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B.⎩⎪⎨⎪⎧ 儿女饿殍者.数人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 严挺之乃.有此儿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出 D.⎩⎪⎨⎪⎧ 时琯为.宰相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答案】 D(D 中的“为”都当“做”讲。
A ,之:①代词②音节助词,无实义;B 者:①代词,……的人,②助词,无实义;C 乃:①竟然,②才。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担任过一些职位不高的官员。
B .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受到皇上的赏识。
C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深交,所以,当房琯兵败被贬之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 .好友严武辞世后,杜甫失去了依靠,生活困窘,四处飘泊。
【答案】 C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离居耒阳。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左拾遗。
(2)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
六、(15分)
18.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按正确的顺序填写序号(4分)。
①以此带动各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航空机务院校特色的优势专业。
②大力整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施资源。
③他们把特色学科建设作为办学的基础工程。
④集中力量加强飞机战伤抢修、飞机测量与检测等特色专业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③②④①
19.请用一句话概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面对倒地的油瓶一个孩子大喊:“妈妈,咱家的闲事管不管?”
寓意:讽刺某些家长平时对孩子教育不当,造成了不良后果。
20.仿照横线前后的内容,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句子。
(6分)
人类本身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亲近大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需求,我们需要山间的溪流,需要翠微的山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绿的草,红的花,夏日的清泉,冬日的雪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需要这些的时候,山水诗文便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它把我们带回到大自然去,像一个向导教我们去欣赏,去领略,去体验。
【答案】参考:需要海上的日出,需要大河的波涛;黄莺的啼啭,燕子的呢喃。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四年前,有一位教师曾对所教两个班级的122个高三学生做过“信仰调查”,当问及“长这么大,你认真思考过信仰问题吗”,22%的人回答“从未思考过”,53%的人回答“虽然思考过,却没有往深处想”,只有25%的人回答“认真思考过”,而这部分人当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对共产主义信仰不以为然。
在与同行们的私下接触中,这位教师还发现,对信仰问题不感兴趣,对信仰教育淡漠处之甚至冷漠处之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将信仰教育视为唱高调者更是所在多多。
信仰本应是自由的,任何人都有独立地选择信仰的权利。
但是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这一宏观角度看,信仰教育却必须有鲜明的导向性。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信仰缺席或错位,那是人生的悲哀;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信仰教育薄弱或偏误,那是民族的悲剧。
关于信仰,你曾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忧,有所思吗?
请以“信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首先必须进行概念定位。
什么是信仰?词典的解释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人是需要有所敬畏、有所坚信和仰慕的,
人生是需要榜样和指南的。
渺小的人类总需要仰望苍穹,总需要仰观星空,我们不能没有信仰,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信仰而虔诚地生活时,他就自有一种坚定的方向感和永恒感。
面对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讲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可以谈对宗教信仰的见解,可以对信仰教育的淡化甚至实际缺席表示深重的忧虑,可以亮出自己的信仰选择,可以展示社会上某些人的信仰迷失……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切入一定要深,笔墨要集中,是非观点要鲜明。
比如,承认信仰有自由,不等于说信仰没有真伪、善恶、美丑、智愚之别,先进与落后之分。
【佳作赏读】
信仰
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
信仰是浩瀚海洋中导航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壮烈。
信仰有时表现为一种近乎狂热的情绪,它披着美丽的外衣,魔鬼般渗进你的血液,山崩海啸似的摧毁你所有的认知领域,吞噬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于是信仰成为主宰,百依百顺的你变成奴隶。
有人信奉神灵,在虔诚的朝拜里寄托着对未来幸福的希冀,在香火缭绕的传说中寻找对未知世界的圆满解释。
痴迷不是信仰!
盲从也不是信仰!
信仰是愚昧的天敌。
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仰,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进步的理想,信仰是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领航。
屈原有信仰,社稷、苍生化作汩罗江边的千古绝唱;岳飞有信仰,“精忠报国”的信念深深刻进历史的肩膀;司马迁有信仰,将屈原的泪水融进笔端,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的信仰,是匕首投枪的攻击,讽刺揭露的唤起,显示着洞察万物的理智;刘胡兰的信仰,是孱弱的身体里坚毅的鲜血,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改颜色;李大钊的信仰,是身处逆境顽强的抗争;杨靖宇的信仰,是为镰刀斧头的事业书写壮丽的乐章!
信仰跨越时间、年龄的界限,高扬理智、坚毅的大旗,创造生命的奇迹;信仰是富有启发的正义真理的召唤,不屈不挠的抗争能拨开云雾见太阳;信仰是镰刀斧头的指引,是万物灵长的归依!
周恩来为国操劳一生,难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颠簸的政治列车中,邓小平矢志不渝,写就了民族昌盛的华章;植树老人马永顺,执着地将生命融入绿色,融入了大山深处……
信仰是一代伟人挥动巨笔画下的宏伟画卷,也是普通人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信仰是苍穹里耀眼的星辰,也是沙土里的平淡与真善;信仰是没有设计师的张张蓝图,更是坚实大厦里的粒粒沙石、块块红砖!
【名师点评】
这是一首信仰的奏鸣曲,音域宽广,节奏和谐,韵律优美。
“乐曲”高奏的信仰主旋律是:“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仰,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仰。
”于是,屈原、岳飞、司马迁、鲁迅、刘胡兰、李大钊、杨靖宇、周恩来、邓小平、马永顺相会于崇高信仰的大旗下,伟人的宏图大业和普通人的平淡生活都无妨信仰的高贵和美丽。
作者的歌咏是热情奔放的,又放射着理性的光芒和辩证的睿智:一方面强调“没有信仰的生命是残缺的生命,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无为的人生”,一方面又指出“痴迷不是信仰,盲从也不是信仰”。
立论稳妥,无懈可击。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