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白洋淀水生植物介绍,你能认识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的白洋淀水生植物介绍,你能认识几种?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有着非常典型的湿地特征,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白洋淀水生植物、浮游植物406种、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身边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有的植物都是老辈人起的土名,只有我们本地人知道,水生植物这个名词对于我们很陌生,今天我从网络上搜集了点资料根据我们白洋淀水生植物做了比较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这儿的水生植物,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水生植物?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出色的游泳运动员或潜水者,叶子柔软而透明。
有的形成为丝状,如金鱼藻。
丝状叶可以大大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叶子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很少能得到的光照和吸收水里溶解得很少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
水生植物的细胞间隙特别发达,经常还发育有特殊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在植株的水下部分能有足够的氧气。
水生植物的通气组织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莲等植物的通气组织属于开放式的,空气从叶片的气孔进入后能通过茎和叶的通气组织,从而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
整个通气组织通过气孔直接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流。
金鱼藻等植物的通气组织是封闭式的,它不与外界大气连通,只贮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呼吸作用之用,以及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之用。
水生植物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莲藕是最典型的例子,它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眼,这就是通气道。
孔眼与孔眼相连,彼此贯穿形成为一个输送气体的通道网。
这样,即使长在不含氧气或氧气缺乏的污泥中,仍可以生存下来。
通气组织还可以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平衡,这对水生植物也非常有利。
水是生命的摇篮。
在水生环境中还有种类众多的藻类及各种水草,它们是牲畜的饲料、鱼
类的食料或鱼类繁殖的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水植物以及湿生植物
挺水植物:荷花、碗莲芦苇、香蒲、菰、水葱、芦竹、水竹、菖蒲、蒲苇、黑三菱等等。
浮叶植物:泉生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睡莲、萍蓬草、荇菜、菱角、芡实、王莲等。
湿生植物:美人蕉、梭鱼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鸢尾、水蓼、狼狼尾草、蒲草、泽泻等等适于水边生长的植物。
沉水植物:、丝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苦草、金鱼草、水车前、穗花狐尾藻、黑藻等。
漂浮植物:浮萍、紫背浮萍、凤眼蓝、大薸等植物。
挺水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茭白等。
浮叶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
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
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芡实等。
萍蓬草属和睡莲属植物,它们的根在池塘底部,花和叶飘浮在水面上,它们除了本身非常美丽外,还为池塘生物提供庇荫,并限制水藻的生长。
沉水植物
沉水型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叶多为狭长或丝状,能吸收水中部分养分,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水质浑浊会影响其光合作用。
花小,花期短(除部分植物外),以观叶为主。
沉水植物,如软骨草属或狐尾草植物,在水中担当着“造氧机”的角色,为池塘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溶解氧;同时,它们还能够除去水中过剩的养分,因而通过控制水藻生长而保持水体的清澈。
水藻过多会导致水质混浊、发绿、并遮挡水生植物和池塘生物健壮生长所必需的光线。
沉水植物有:轮叶水藻、金鱼藻、马来眼子菜、苦草、菹草、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等。
水缘植物
这类植物生长在水池边,从水深23cm处到水池边的泥里,都可以生长。
水缘植物的品种非常多,主要起观赏作用。
种植在小型野生生物水池边的水缘植物,可以为水鸟和其他光顾水池的动物提供藏身的地方。
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缘植物,可能会成片蔓延,不过,移植到小型水池边以后,只要经常修剪,用培植盆控制根部的蔓延,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些预制模的水池带有浅水区,是专门为水缘植物预备的。
当然,植物也可以种植在平底的培植盆里,直接放在浅水区。
喜湿植物
这类植物生长在水池或小溪边沿湿润的土壤里但是根部不能浸没在水中。
喜湿性植物不是真正的水生植物,只是它们喜欢生长住有水的地方,根部只有在长期保持湿润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旺盛生长。
常见的有樱草类、玉簪类和落新妇类等植物,另外还有柳树等木本植物、红树植物
漂浮植物
漂浮型水生植物种类较少,这类植株的根不生于泥中,株体漂浮于水面之上,随水流、风浪四处漂泊,多数以观叶为主,为池水提供装饰和绿荫。
又因为它们既能吸收水里的矿物质.同时又能遮蔽射入水中的阳光,所以也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能更快地提供水面的遮盖装饰。
但有些品种生长、繁衍得特别迅速,可能会成为水中一害,如凤眼蓝等。
所以需要定期用网捞出一些.否则它们就会覆盖整个水面。
另外.也不要将这类植物引入面积较大的池塘,因为如果想将这类植物从大池塘当中除去将会非常困难。
白洋淀水生植物--红蓼
红蓼(liao)还有一个名字狗尾巴花、我们白洋淀叫她花花结,河边、道边生长着好多。
只不过它们的花没有那么红,而是粉白色,植株也没有蓼花那么高大。
这就是蓼花最常见的亲戚之一,也是北方湿地上最常见的植物——酸模叶蓼。
红蓼是一年生草本。
茎直立,粗壮,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开展的长柔毛。
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下延,边缘全缘,密生缘毛,两面密生短柔毛,叶脉上密生长柔毛;叶柄长2-10厘米,具开展的长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长1-2厘米,被长柔毛,具长缘毛,通常沿顶端具草质、绿色的翅。
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3-7厘米,花紧密,微下垂,通常数个再组成圆锥状;苞片宽漏斗状,长3-5毫米,草质,绿色,被短柔毛,边缘具长缘毛,每苞内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长;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椭圆形,长3-4毫米;雄蕊7,比花被长;花盘明显;花柱2,中下部合生,比花被长,柱头头状。
瘦果近圆形,双凹,直径长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红蓼原为野生,因其生长迅速、高大茂盛,叶绿、且花密红艳,适于观赏,故培养成为栽培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又喜水且还耐干旱,适应性很强;没有病虫害,粗放管理即可。
红蓼的果实可入药,有活血、止痛、利尿等功效。
在夏天有人将它割断、晾干驱蚊蝇,效果不错,只是气味辛辣熏眼睛。
红蓼是绿化、美化庭园的优良草本植物。
红蓼
的茎、叶、花适于观赏,又好栽培。
可以将它种植在庭院、墙跟、水沟旁点缀人们不涉足的角落。
红蓼室内简易水养亦可。
截取一段枝,插在花瓶里,加上水,几天后它就能自行生根,在水中生长。
放在窗台或是电脑桌上,既增加室内湿度,又具观赏价值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
土壤要求湿润、疏松,可在屋旁和沟边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
春播,播种前,先深挖土地,敲细
整平,按行、株距各约33~35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约10粒,每1hm2播种量9~15kg,播后施人畜粪水,盖上草木灰或细土约1cm左右。
田间管理当苗长出2~3片真叶时,匀苗、补苗,每穴有苗2~3株,并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
至6月再行中除、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若遇干旱要注意浇水。
秋天,当红蓼的种子成熟时,采集其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第二年3月将种子撒在需要种植的地方,覆盖2厘米~3厘米的细土,每星期用喷壶洒透水1至2遍。
出苗后要间苗株距20厘米左右。
干旱季节,每星期浇水1至2次使苗生长得茁壮。
由于红蓼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用根状茎繁殖生长更快,当年就生长得特别粗壮,而且开的花比种子繁殖的更茂盛。
代表离别的红花
古时候,生活在水乡的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不是车马,而是船只。
每当有人要远走他乡,亲朋好友们就会聚集在码头送行。
从初夏时节开始,在码头周围的河岸上,人们会发现一种野花,它们宽大的绿色叶片,配着红色的穗状花——这些野花成片出现在水边,就像火一般热烈,为送别的人们渲染着离愁别绪。
这种以“红配绿”的方式出现的野花,就是蓼花,植物学家称它为红蓼、荭草,而民间则喜欢
把它叫做狗尾巴红、狗尾巴花。
唐朝有位诗人名叫司空图,写过一句关于蓼花的诗:“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诗中将码头堤岸上人们送别的情景和水边的蓼花相呼应,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蓼花作为代表离别的野花,在古人的生活中正式登场。
民间有一则关于蓼花的经典故事,说有一位姓铁的官员,要去远方工作,临别之时,他的各路朋友都来相送。
送别的队伍中以文人居多,但也有一名看似粗鄙的武官,和这些文人显得格格不入。
文人们打算为难这位武官,于是提出,到场的每个人都即兴作一首诗,赠给这位姓铁的官员。
当这群文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吟诵出诗句之后,终于轮到武官了。
文人们猜想,一个武官能有什么才学,等着看他出丑吧。
只听武官开口:“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
”这两句诗太俗了,文人们暗自得意,正想着怎么嘲笑他时,武官的后两句诗,却令他们震惊——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这首诗虽然朴实,其中的意境却非常符合送别的情绪。
水边的“游龙”古人把蓼花形容为水上的火焰,并有“蓼花蘸水火不灭”的说法。
因为蓼花如火一样的红色,所以古人又把蓼花叫做“红”,植物学家也把蓼花称为“红蓼”。
其实蓼花还有个更古老的名字,听起来很有气魄,叫做“游龙”。
《诗经·郑风》里有诗句说:“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意思是说,山上生长着高大的松树,而潮湿的水边则生长着蓼花——因为蓼花的茎和整个红色的花序都比较纤细,就像龙的体形,而展开的枝杈和叶子,则像龙的爪,加上蓼花常生在水边,和龙的习性也比较类似,所以古人用龙来为这种野花命名。
在夏季,蓼花绿色的枝叶生长得很旺盛,而到秋天,红色的花会集中开放。
其实,蓼花从初夏开始,就陆续开放了,只不过在夏末秋初开放得比较旺盛,而那个时候,很多花正渐渐枯萎,对比之下,尤其显得蓼花繁茂。
白洋淀水生植物----花蔺
花蔺还有别名叫猪尾草、茅嫂,我们给她起的名字是粉伞花这个名字很形象的,在白洋淀分布不是太多,对水质要求很高。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挺水或沉水,花蔺的也线形挺出水面姿态优美,夏季开花美观花朵簇居枝头,形成伞状可达50朵,花两性,辐射对称。
花被
6枚,外轮花萼3片,带紫色,整个花序形状奇特优雅,色彩艳丽,清爽宜人,并有香味,花果期较长,从5-9月均有花果可观。
花蔺常用于布置园林水景,还可以盆栽观赏,叶可作编织及纺织、造纸原料。
花蔺茎肥厚洁白,人们把花蔺部分块茎去皮和去根后可以
烹煮食用,其根茎含淀粉40%左右,可烘干磨成粉末,制成淀粉,也可作增稠剂。
是鸟类及其他动物最佳食物,
花蔺是花蔺科花蔺属唯一一种生于常年积水的池沼,浅滩,池塘河边,浅水沙地中,水稻田里也很少有,呈小片群落生长,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最佳,在我国东北,华东及华北等长江以北分布,但现存种群数量不多,在北美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
花蔺医疗偏方
处方:瘦猪肉50克,大蒜瓣20克,花蔺6克,黑木耳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精盐4克,味精2克,加水适量煮烂熟。
连汤食用,每日一顿。
脑梗塞为老年常见多发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一旦发病就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
发生药物反应也是常有的事。
食疗验方的优点是对身体有利而无害,可以长期食用,且少毒副作用。
患者不妨留心观察,照方试用,以验证疗效。
白洋淀水生植物 --------荇菜
历代文人对于荇菜的描述也相当多,其中最为出名的一首《周南·关雎》男女爱恋之作,写的是一位男青年爱慕热恋一个采荇菜的少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饱受相思之苦。
荇菜随波而流也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这首唯美的爱恋诗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雎鸠鸟不停地鸣叫,栖居在河中沙洲。
文静美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文静美好的姑娘,日日夜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选。
善良美丽的姑娘,鼓乐之礼娶回家。
荇菜别名水荷叶,为龙胆科、荇菜属浅水性植物。
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
荇菜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
根茎可供食用,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可食用
形态特征
水荷叶多年生水生植物,枝条有二型,长枝匍匐于水底,如横走
茎;短枝从长枝的节处长出。
叶柄长度变化大,叶卵形,长3至5公分,宽3至5公分,上表面绿色,边缘具紫黑色斑块,下表面紫色,基部深裂成心形。
花大而明显,是莕菜属中花形最大的种类,直径约2.5公分长,花冠黄色,五裂,裂片边缘成须状,花冠裂片中间有一明显的皱痕,裂片口两侧有毛,裂片基部各有一丛毛,具有五枚腺体;雄蕊五枚,插于裂片之间,雌蕊柱头二裂。
果实和种子也是莕菜属中较特别的一个种类,子房基部具5个蜜腺,柱头2裂,片状。
蒴果椭圆形,不开裂。
种子多数,圆形,扁平。
果实扁平,种子也是扁平状且边缘有刚毛;而同属的其它种类果实为椭圆体,种子则为透镜状。
幼苗子叶下胚轴发达,粗壮,绿色。
子叶长圆形,先端尖,有柄。
初生叶心脏形,先端圆钝,叶基心形,无明显叶脉,有长柄。
成株茎圆柱形,多分枝,沉水中,节上具不定根,地下茎生于水底泥中,匍匐状。
叶飘浮,卵状圆形,近革质,基部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亮绿色,下面带紫色。
花和子实花序伞形簇生于叶腋;花黄色,直径达1.8厘米,花冠5深裂。
蒴果长椭圆形;种子多数,宽卵圆形,稍扁,边缘有纤毛,褐
色。
习性及分布
荇菜生于池沼、湖泊、沟渠、稻田、河流或河口的平稳水域。
水深为20-100cm;其根和横走的根茎生长于底泥中,茎枝悬于水中,生出大量不定根,叶和花飘浮水面。
水涸后,其茎枝可在泥面匍匐生根,向四周蔓延生长。
通常群生,呈单优势群落。
荇菜适生于多腐殖质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底泥和富营养的水域中,土壤PH值为5.5-7.0。
经常与它混生的水生植物有殖草、轮藻、狐尾藻)、金鱼藻、浮萍、紫萍、细绿萍、菱、苦草和菖蒲等。
荇菜一般干3-5月返青,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
植株边开花边结果,至降霜,水上部分即枯死。
在温暖地区,青草期达240天左右,花果期长达150天左右。
荇菜的繁殖力和再生力相当强。
它既用种子繁殖,又能用根茎芽繁殖。
果实成熟后,自行开裂。
种子借助水流传播;根茎斜伸在10cm左右的泥土中,节节生根和芽。
越冬后,根茎或匍匐枝中断,由芽独立生长发育成新株。
用它的匍匐枝、根茎投入水中或埋入泥中,很容易成活。
它的再生力也很强,生长季节收获3-4次仍能再生。
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从温带的欧洲到
亚洲的印度、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区都有它的踪迹。
在中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均有分布,常生长在池塘边缘。
物种价值
1.园林用途:荇菜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用于绿化美化水面。
2.食用价值:荇菜的茎、叶柔嫩多汁,无毒、无异味,富含营养。
猪、鸭、鹅均喜食,草鱼也采食。
分布区的群众多喜欢捞取切碎喂猪和家禽。
是一种良好的水生青绿饲料。
荇菜生长相当快,其分枝的茎枝网织于水中,茎校当年可伸长到1.5m或更长;鲜草产量相当高,生长盛期一次收获,每公顷可产鲜草45-75t。
全生育期可收获4次,也可青贮利用。
其他用途:全草均可人药,能清热利尿、消肿解毒。
花大而美丽,花期长,可作美化、净化植物;产草量高,肥分含量也高,在果熟之前收获,可作绿肥用。
1)饮食文化:苏恭说'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
”
2)荇菜绿豆粥
原料:荇菜花30朵,粳米100克,绿豆适量,白糖。
制作方法
(1)、绿豆洗净,以温水浸泡2小时、粳米淘洗净,荇菜花去梗,去花柄和杂质,花瓣洗净。
(2)、绿豆放入锅内加水煮至豆开花时,下入粳米,加适量水,用旺火煮沸,转用慢火熬煮绿豆和米熟烂时,加入荇菜花,翻拌几下,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本品特点】粥糯,味甜、绿豆酥烂,花香,爽口。
功用为清热解毒、解暑止渴。
用于消肿降脂、热毒等症。
根茎可供食用。
荇菜和莼菜形态、习性很相似,不同的是花朵的颜色和叶片的形态,荇菜是金黄花,莼菜花为暗紫色。
它们都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食。
白洋淀水生植物 ---- 菖蒲(蒲草、蒲子)
菖蒲蒲草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蜡烛,水烛。
白洋淀人跟这种水草叫“蒲草”俗称“蒲子”,2月份天气渐暖路出水面开始生长,初为蒲黄,经八九月份后,生成的果实叫蒲棒(秋季完全干后其细小绒毛蓬松如棉,轻轻一碰蒲棒演变成“魔术棒”瞬间一根紧实的蒲棒便爆开成了一大团蒲绒,轻轻一吹,那蒲绒便飘在空中,细致的你抓都抓不到,每到深秋当微风吹过细小的绒毛漫天飞舞那景观让许多的游人、诗人歌手都留恋久久不能忘怀····
菖蒲在园林水景美化
菖蒲蒲草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丰富的多品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充分应用,菖蒲也可盆栽观赏或做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
园林上丛植于湖,塘岸边,或点缀于庭院水景和临水假山一偶,别有一番情趣,是园林水景绿化必选的水生植物。
菖蒲蒲草工艺品
蒲草的用途很多,可以造纸、渔民用来编成草垫子,帘子、或是铺在房顶上既防虫又保暖,清洁卫生,菖蒲还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艺品编织加工材料,编织历史颇为悠久。
利用蒲草可编制鞋、扇、垫、篮等实用工艺品,并富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
所以白洋淀人有不少村民去淀里割蒲草,将其作为收入之一。
菖蒲保健
上面说过了它的果实是蒲棒,其绒毛蓬松如棉,清热去火止血、抑菌消肿的中草药,为中国传统枕心材料,质地柔软,具有安神镇静、清热凉血等功效,菖蒲绒做成的枕头透气性好而且格外轻巧,有着淡淡的天然白洋淀水的清香,能使睡眠更加清爽、舒适、放松,软硬适中。
这类材质的枕头承托力非常好,其防潮、防虫、冬暖夏凉的优点,可与木棉相媲美,是化学合成纤维所无法替代的。
菖蒲美食文化
菖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野生的蔬菜,它广泛生长于中国大陆。
可以食用的部分为假茎白嫩部分(俗称蒲菜)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吃起来味道清新爽口。
雄花花粉俗称“蒲黄”,具有药用和滋补功效。
菖蒲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蒲黄,性味甘、凉,无毒。
为止血药,能利水道,消肿排脓。
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痔出血;并治疗膀胱炎及尿道炎,妇女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症,外用为撒布剂,治创伤,湿疹。
水生植物 -----黄菖蒲
黄菖蒲属鸢尾科别名唤作“水剑草” 傍水而生,茂盛润泽,叶片青翠绿如剑,花色黄艳,花姿秀美,如飞燕群飞起舞,靓丽无比。
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
如点缀在水边的石旁岩边,更是端庄美丽,风韵优雅,清新自然,黄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一种灵草。
那大家都知道它的花语、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吗?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介绍!
黄菖蒲生长习性
黄菖蒲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根茎短粗。
叶子茂密,基生,绿色,长剑形,长60-100厘米,中脉明显,并具横向网状脉。
花茎稍高于叶,垂瓣上部长椭圆形,基部近等宽,具褐色斑纹或无,旗瓣淡黄色,花径8厘米。
蒴果长形,内有种子多数,种子褐色,有棱角。
花期4-5月。
现中国各地都引种栽培,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
砂壤土及粘土都能生长,是既可水生又可旱生的不可多得的“水陆两栖”优良宿根地被植物,可在旱地生长,亦可在水池边露地栽培,还可在水中挺水栽培,以在水边栽植生长更好。
黄菖蒲生长适温15-30℃,温度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
在北京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茎地下越冬,极其耐寒。
黄菖蒲在华南地区常绿,而在华东地区则为半常绿。
喜欢生长于河湖沿岸的湿地范围;适应力极强,喜欢阳光,不耐阴,耐旱也耐湿;其对土壤没什么要求,沙壤土以及粘土都不能阻止它的生长,在水边栽植生长更好。
黄菖蒲地理分布
原产于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南欧等多地,不过现在世界各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