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9分)
1. (4分)(2014·南京)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
大小的蝴蝶piān________然起舞,令人陶醉。
②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jīn________。
③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ì________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④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shēnɡ________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2.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B . “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
C .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 .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3.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B .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继部队赶上来了。
C . 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终生难忘。
D . 他在课堂上说错了一句话,结果搞得声名狼藉。
4. (2分)(2016·荆州)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 .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 . 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 . 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 (10分) (2019九上·龙湖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行路难》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 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__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请把李商隐《无题》一诗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 (9分) (2019七下·融安期中) 今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七(2)班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亲近经典,走进名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思考】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请写出文中划线的A,B两处的人物。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
(2)读书不仅仅要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活动交流过程中,请你对《骆驼祥子》这个标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3)通过名著阅读,我们收获了很多。
请你根据本期推荐的名著《路驼样子》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分享你的感悟。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________
7. (20分)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走近民间吆喝”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明确主题、烘托气氛,请你在黑板上写一组对偶句做标语。
(2)语文老师让你去邀请教历史的王老师来参加明天的班会活动,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说?
(3)老师给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分配的任务是搜索家乡的“吆喝”文化,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把你们的思路按顺序写出来。
(4)假如由你来向教历史的王老师提两个关于“吆喝”的问题,你打算提什么问题?
二、阅读理解 (共5题;共94分)
8. (10分)(2020·安阳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律诗讲究起承转合。
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颈联诗意转折变开生面;尾联,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请结合首联和颔联,具体分析本诗中“起”“承”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题目分析尾联的作用。
9.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
拜释之为廷尉。
上①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释之治问。
曰:“闻跸,匿桥下。
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
”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
”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
”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上:指汉文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拜释之为廷尉________
②使骑捕之,属廷尉________
③此人亲惊吾马________
④民安所错其手足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
②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4)你认为汉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10. (25分) (2017七上·点军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
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
姿,,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50字左右)
(4)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5)仿照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11. (20分)(2016·龙东) 阅读《“一生择一事”足矣》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一生择一事”足矣
①今年4月,《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的去世,引发了全社会对这位秉持“一生择一事”严肃创作态度的作家的追忆。
他的创作生涯长达50余年,一生只为文学而努力。
为写着部小说,他打了无数遍腹稿,阅读了大量经典名著和非文学书籍;而整个创作过程,又花了陈忠实整整6年时间。
他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写作这件事情上,《白鹿原》几乎耗尽了陈忠实的全部气力,却也让他抵达自己的人生巅峰。
在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年人应该像陈忠实一样,‚一生择一事‛,即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
②诚然,青年人寻求个性独立、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都无可厚非。
然而,那些,一生择一事,把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求相呼应的成功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读时代精神的视角。
③前段时间,电视上报道了一则新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车洪才36年编250万字《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我国掌握这门语言的不到百人。
编纂这本字典,最初是完成国家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的任务。
后来有关部门把这件事都忘记了,车教授却在没有一分钱稿费的情况下自己垫钱坚持把字典编完。
如今,《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在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车洪才用自己的坚守实现了
年轻时的自勉:奋少壮之勇力,攫智库之珍奇,建丰伟之功,立不灭之绩,完终身之夙愿,尽人世之大义。
④任正非和华为公司,是另一个‚一生择一事成就的传奇。
当问及任正非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坚持只做一件事‛,不炒股、不做房地产、不上市,28年坚定不移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
⑤世易时移,青年群体始终是推动国家创新和进步,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虽然今天的青年不同以往,个性更加独立、思想更趋多元,然而,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生择一事‛应当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永恒功课。
不管人生目标多么宏大,理想多么高远,只有秉持一生坚持做好一件事这个基本信仰,才可能成为具有新认识、新观念和新作为的‚新青年‛。
⑥正可谓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陈忠实的一生一部作品、车洪才教授的一生一本词典、任正非的一生攻陷一道‘城墙口’,他们的成功,正是充满理想,并为之倾尽全力不懈奋斗的结果。
这种一生择一事的坚守,无论成功与否,都会让我们拥有因奋斗而充实无悔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的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12. (20分) (2015九上·南山期末) 阅读《如何打败辛勤的富二代》,完成下列各题。
①翻开历史,发现很多盛世竟是二世祖们打造的。
三世的文帝、四世的景帝,沿袭上一代留下来的丰厚基业,造就了汉朝中兴、文景之治;唐代的“二世祖”李世民靠自己打拼下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满清入关的“二世祖”康熙,也翻开大清的盛世图景。
②当然,历史上不努力的“富二代”也是明晃晃地摆在那儿。
李白他们家是大商人,跟西域做跨国生意的,所以他当初到长安时,身上带着不少钱,只是后来花完了。
杜甫的爷爷是宰相杜审言,他含着金汤匙出生,后来越过越穷,“瘦妻僵前子仆后”。
此外,秦二世胡亥,本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承袭帝位,但他却终日只顾花天酒地,恣意妄为,激起陈胜,吴广起义,在24岁时被迫自杀于望夷宫,辉煌的秦王朝也在其手中完蛋。
③说了半天才发现,“富二代”跟普通人没两样,有出息的也有败家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能轻易打败一个颓废的“富二代”,你拿啥跟人家勤奋的“富二代”比?
④看似每天吃喝玩乐、刷微博撕明星的万达首富王健林的公子王思聪也让网友们刮目相看了。
近日,王思聪在豪宅里接受BBC的采访,全程用流利的英语交流,分析问题有理有据,让人惊呼:“原来王思聪竟是个有思想的人”。
这位看似不务正业的“富二代”毕业于英国名牌大学,父亲给他的5亿“练手资金”不仅没被骗,还悄悄砸出了5家上市公司。
⑤这时,就要谈谈关于“家族竞争”的意识问题。
你要清楚,你现在不是跟王思聪竞争,是跟他爹王健林甚至他爹的爹王义全竞争。
也就是说,在家族竞争的范畴里,你跟王思聪的爷爷是一辈的。
⑥此外,我们生于一个平面的信息时代,享受太多父辈没有的社会资源,你还要闹哪样?不过呢,稍微值得安慰的是,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7%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依然经营。
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一说;德国则用“创造,继承,毁灭”这三个词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⑦代代相传的财富终究有烟消云散的一天。
与其羡慕嫉妒恨那些生来就是王者的人,不如自己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既然做不了“富二代”,那就勇敢地尝试做“富一代”吧。
(选自2016年1月第278期《意林》)
(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稍微”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读完本文后,请你谈谈对第⑦自然段“与其羡慕嫉妒恨那些生来就是王者的人,不如自己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九上·重庆月考)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600字左右;(4)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字母代替;(5)不得抄袭。
(一)成长就是一次旅行。
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回眸来路,猛然发现拥有的美好不必在乎多少,而在于深刻地感知。
发现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一直在寻寻觅觅,却总是忽略身边的精彩。
发现生活其实不必面朝大海,或有素书在手,或有琴音相伴,或是夜深时一句听过千万遍的唠叨,或是阴霾里一个灿烂的微笑,我的世界就会春暖花开。
请以“发现________的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9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答案:5-3、答案:5-4、
答案:5-5、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5题;共94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答案:9-3、
答案:9-4、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
答案:10-4、答案:10-5、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