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
S AB =80.0cm-40.0cm=40.0cm
[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
AB
AB
AB
40.0cm
25cm/s
1.6?s
S
v
t
===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
s
v
t
=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__m/s。
(2
)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 AB ________(选填“>”“<”或“=”)v BC 。
(5)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6)如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如图坐标中标上适当的物理量和单位,并用图象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________。
【来源】2019年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答案】40.0 0.25 小 同一位置 <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小车运动距离
s AB =80.0cm ﹣40.0cm=40.0cm
t AB =1.6s ,小车通过AB 段的平均速度
v AB =AB AB s t =0.41.6m s
=0.25m/s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 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
知,速度偏小。
(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 段的速度大于AC 段的速度,即v AC <v BC 。
(5)[6]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大,故该过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6)[7]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 ﹣t 图象:
由图知一开始女同学是落后于男同学的,二人的s ﹣t 图象:
3.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______cm ,如果测得AC 段的时间t AC =2.5 s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______m/s ;
(4)为了测量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小 40.0 0.32 不可以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 v t
=。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 段的路程是
AB s =80.0cm -40.0cm=40.0cm
[4]AC 段的路程是
AC s =80.0cm=0.8m
那么AC 段的平均速度是
0.8m 0.32m/s 2.5s
AC AC AC s v t === (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 段的运动时间,这个
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4.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
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
时间t/s路程s/cm
00
412
824
1236
1648
2060
(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
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___________。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机械运动
【答案】
s
v
t
=匀速直线运动不合理。
用10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
由图像可知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物体速度的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s
v
t =。
(2)[2]由表中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点,然后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3]通过描点、连线作出的图像可知,气泡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气泡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4)[4]晓彤的实验中选择的试管太短,气泡运动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误差大,而且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三个气泡的速度本来就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5.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
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
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t;测得小车的长度为1s,木板的长度为2s,问:
(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_______。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
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_些;
(3)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调研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21s s t - 小 小 D 【解析】
【分析】
(1)要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测量路程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秒表;已知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根据s v t
=求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根据s v t
=
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像。
【详解】
(1)[1]计算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有秒表测时间,还缺少测量路程的刻度尺。
[2]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21s s s =-
则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1s s s v t t
-== (2)[3]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 v t =
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4]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由图中小车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则图D 符合题意。
故选D 。
6.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1=120cm,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达到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
(2)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2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m/s。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O段的平均速度AO
v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0.4 0.3 0.6 大小时间
【解析】
【详解】
(1)[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刻度尺测出AB的长
1
120cm=1.2m
s=,
又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1
1
1
1.2m
=0.4m/s
3s
s
v
t
==;
(2)[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2s,路程
2
1
1.2m0.6m
2
s=⨯=;
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
2
2
0.6m
=0.3m/s
2s
s
v
t
==;
(3)[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
3
1
1.2m0.6m
2
s=⨯=,
所用的时间为
3
3s2s1s
t=﹣=;
所以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3
3
3
0.6m
=0.6m/s
1s
s
v
t
==;
(4)[5]由图可知,若小车过了A点再计时,所测得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偏小,路程不变,由
s
v
t
=可知这样会使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5)[6][7]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三个不同的时刻,则:
(1)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cm;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小车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是做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来源】云南省个旧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1 v=
s
t
小 0.2 变速
【解析】
【详解】
(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dm,里面由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1cm,分度值是1cm;
(2)[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
s
t
测量的;
(3)[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倾角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4] AB段的距离是
s AB=10.00dm-6.00dm=4.00dm,
所用时间为
t AB=2s,
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v AB=AB
AB
4.00dm
=
2s
s
t
=2dm/s=0.2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变速直线运动。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其目的是________(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AC
v偏_____(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平均速度1v=_______m/s;若2s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
v________m/s;
(5)下列图中,能够反映小车运动过程的图象的是_________.
①②③④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一中分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v=s
t
小增长大 0.24 0.2③
【解析】【分析】【详解】
(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
t
;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运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一些,所计时间偏小,由公式v=s
t
知所计算出的
速度偏大;
(4)由图知,小车从顶端到底端时间
t AC =5s,总路程:s AC =120cm=1.2m ,
故全程平均速度:v 1=AC AC s t =1.2m 5s
=0.24m/s ; 上半段的路程s AB =0.6m,小车运动时间t AB =3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2=AB AB s t =0.6m 3s
=0.2m/s ; (5) 由图知,BC 段时间t BC =2s,s BC =0.6m ,
所以:v BC =BC BC s t =0.6m 2s =0.3m/s , v BC >v 2,所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图像中①表示小车静止不动,②表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④表示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③正确.
9.小嘉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小车出发、经过中点、到达档板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________m/s ;路程1s 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1s 段的平均速度1v =________m/s ;
(4)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尾,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时间 0.24 0.2 偏小 【解析】
【详解】
(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 v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由题图可知,全称的路程是 1.2m 120cm s ==,5t s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0cm 24cm/s 0.24m/s 5s
s t v ====; [4]由题意可知,10.6m 60cm s ==,13t s =,小车通过1s 段的平均速度是:
11160cm 20cm/s 0.2m/s 3s
v s t ====; (4)[5]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所以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尾,会导致测量出的路程偏小。
10.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_________(选填“小”或“大”)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 =______m/s 。
实验中如果让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 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小 0.2 小 【解析】
【详解】
(1)[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s v t
=; (2)[2]斜面的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所以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些,而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3]由图中AB 的路程
s AB =60cm=0.6m
由电子表的显示可知从A 到B 所用时间为3s ,由速度公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AB=
0.6m
=0.2m/s
3s
AB
s
t
(3)[4]如果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就会导致记录的时间偏大,从而使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