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密度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密度的测量活动包含了比较综合的操作性活动,由于生活中对于密度这个词使用很少,因此在密度教学时,应该尽量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的主渠到上来。

设计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

在教学中应尽量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的主渠到上来。

在引入教学时,采用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概念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概念,需要举例辨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质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质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的概念过程中,体会
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牾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应用。

教具
演示
天平和砝码,铝块3个,小石块3个,量筒,水,肥皂,泡沫1个,煤油,烧杯2个,运动会奖牌、1卷铜线
学生天平和砝码,木块3个,石块3个,量筒,水,烧杯1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用纸包着体积一样肥皂和泡沫,用手掂一掂,发现肥皂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得多。

2、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进一步提问:
1、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2、为什么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
二、进入新课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启发学生对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猜想和假设列在黑板一侧进行归类,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和假设)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实验探究
组织实验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每种物质要选质量和体积不同的两组,是为了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与体积或质量有关?选三种不同的物质是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2、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

按方案进行实验,合理分工,并做好实验数据记载。

表格1:
厘米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石块1
石块2
石块3
通过表格1中的数据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数据:
A.铝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从表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2、密度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练习单位的化法
2.7 g/cm^3=_____________ kg/m^3, 1
3.6 kg/m^3=_____________ g/cm^3
交流与讨论
(1)对于同种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对于不同种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

密度的应用:
演示:
运动会奖牌、1卷铜线,问怎样知道这块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不用尺量,怎样知道这一大卷铝线的长度?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体是用花岗岩建成的,怎样知道碑体的质量呢?用前面学过的密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问题
1.密度表
(1)查密度表,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2)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规律2.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

公式:由ρ=m/V 得m=ρV可算出质量。

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让学生据P16的数据求出石碑的质量。

3.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公式:由ρ=m/V 得V=m/ρ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要得出铝线的长度,可先测出铝的质量,后据V=m/求出体积,再测出铝的半径r,由由2r

=算出它的截面积S,由 L=V/S就可求出这卷铝线的长度。

例:这卷铝线的质量是16.2kg,横截面积是3mm^2,求它的长度。

4.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由ρ=m/V,只要用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个公式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就可知道这物体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例某学生后中有一金牌,其质量为88.5克,体积为1.3厘米^3,问它是真金的吗?如不是,哪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小结
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密度的意义,用密度计算的注意事项
作业:
教材P17 1、3、4 、5
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本课题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和实际价值,体验到物理在自己生活中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