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普职分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高中教育的区域发展与策略构想
我国中学普职分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聪聪。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中学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是满足个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界定和阐释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目前普职分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普职合理分流和普职教育综合化的建议.[关键词]高中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普职分流;综合高中
提及教育,要研究的问题实在太多。
在目前社会,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社会上各个层次的人,对教育问题始终有极高的关注度,但又常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扰。
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阶段,也存在着几乎人人可以言说的诸多问题。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了中学普职分流的政策,以使广大中学生可以接受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普及性或专业性的教育。
我国中学普职分流的政策实施至今,虽然成效显著,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深入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概念
我国一般所称的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j成人中专等类别,这实际上是广义的高中教育。
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统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时采用的即是这一分类方法n1。
从狭义角度来说,高中教育主要指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中等普通文化知识、技能和政治思想教育,是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瞳1。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渠道曙1。
职业高中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阶段,它主要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主要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上。
一般来说,普通高中主要进行的是升学教育,职业高中主要进行的是就业教育。
二者的活动重点分别是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
其次,在招收的学生质量和课程设置方面也有较大区别。
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一般比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质量较高;在课程设置上,职业高中的文化基础课的科目明显要少于普通高中,其所占用的总学时比普通高中少30%。
二、普职分流的含义、政策依据及必要性
所谓“普职分流”,是指将普通教育“流”中的学生,一部分分到职业教育“流”中去,即直接把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通过教育分流从普通教育中分流出来,它是教育分流中的一种H1。
普职分流的目
标是将接受完义务教育想要继续升学的学生分别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轨分流,使其比例保持在l:1,或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略大于普通教育,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依据国家经济和教育状况的不同,每个国家的分流阶段不一样,我国一般实行初中毕业后分流制度。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明确规定我国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
1991年10月1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
【作者简介】张聪聪,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教育史专业研究生.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术教育的决定》
进一步要求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应超过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
1993 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重点。
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体系。
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实行的初中后普职分流制度有着强烈的现实需要。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平和速度两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各行各业提出了迫切的人才需求。
但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采取了“见效快“的职业教育类型。
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面广量大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它的服务对象占社会劳动力的绝大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主体力量和一线生产骨干,所以,从教育成本来说,职业教育能在短时间内使成本转化为利润,可以和普通高中战线较长的培养方式形成互补。
二是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呈现正态分布,人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各异,存在着鲜明的个体
差异。
若按照绝对平均的思想,由相同的教师,按照统一的教材,以同步的进度,朝着同样的升学目标去培养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我们知道每一种培养方式有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类人而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我国在初中后采用普职分流,既能满足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需要,又能合理的配置资源,
更能发挥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
与传统的精英教育漠视个别差异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就是普职分流以个别差异与社会分工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总之,初中后普职分流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普职分流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矛盾
我国自第一部普职分流办法出台至今已经二十多年。
在现阶段,普职分流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中学阶段分流的政策设计。
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在实施的初期解决了不少程度不太好的学生的上学难问题,也确实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加强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
中学普职分流控制了普通高中的规模,加快了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使二者逐渐协调平衡。
表1中学普职分流对普职两类学校招生人数的影响
亍越\\招生人数(万)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1991243.82114.OO
1992234.73125.46
1993228.34134.88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1年到1993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而职业高中的招生人数却逐年增加。
1991年职业高中招生人数比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少129.82万人,到1992年少109.27万人,而到了 1993年,职高招生人数比普通高中少93.46万人。
畸1这表明在1991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普职分流政策
专题二:高中教育的区域发展与策略构想
的实臆运渐推动了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
但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罡“学而优则仕”.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要“光宗耀祖”.我们的学技悬挂着考
入名牌高中的学生的“小漓华光荣耪”.我们的企业招聘拦上写着“高中或人专以上学历”.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挤上普通高中的“独术桥0只有考入大学.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昔聪分流在这些枷锁中逐渐显露出弊端,近十年来我国的“昔高热”与“职教冷”已形成鲜明对比.二者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凋高中教育改革的严重障碍。
袁2 1998--2001和2006--2009两类学校招生人教(万
删*#l’’蚌zmH蚌zuuI毕
20DB年200742008《20094从表2左瞄我们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1年,释通高中的招生人数明显增多,由359 55万人增加到55708万人;而职业高中的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8268万人下降到2001年15505万人.两肴招生人数的差距逐渐拉太.由1993年的93 46万人的差距增加到2001年的40293万人”1。
表2右圈虽然表明两类学拉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但是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距却未见明显减小。
这都说明瞢职分流政策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普通教育种职业教育本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不同的学校类型。
可是在我们的现实当中,职教学生和曾通高中的学生是没法比的。
不光是企业,家长,社会大众.甚至连学生自己也不认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如此根深蒂嗣的社会偏见是阻碍职业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园。
在这个因素的背后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艇。
(一)国家各个层次的人才需要与人们现实理想的矛盾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将通学历教育为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教育虽然在教育馥革中逐步发展,但它与辨通教育之间一直缺乏沟通和衔接。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才,”我圆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人才需求的不同使得培养方式也各不相同。
就我国的第一产业来说.需要人量高索养高学历的专家学者,同样也需要数量更为庞大的技术工人。
而人们的现实理想是都想肖专家学者而不愿做技术T人.这样就陷入了^才误区。
这种对^才的片面认识不是一朝一步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步能够改
变的。
到底什么是人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人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能为社会创造效摘促进社会进步的也是人才”’。
所以国家再个层次的人才需要与人们的现实理想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职业高中教育的社会认j回也需要一个过程。
(二)政策法规文本的繁冗与其实施本身的矛盾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会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露。
教育机会均等姓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是“起点公平”,也可以理解为八学机会均等。
义务教育后的分流政镱带有偶然性和强制性.容易遗戚事实上教育机会与发展机会的不均等,限制了公民自由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高中的“三限”(限分数、限钱教、限人数)政策要求高中学校不得以自费、旁听、借读等任何名义招收计划外学生。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限钱散”由原J丰=的不得多余收取学费变成按分收钱.反而成了变相收费的一个屏障。
比录取分数线少儿分,就多收几分的钱。
“三限”政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在实施中却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目的。
这样,家庭条件女f没被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录取上的学生便用昂贵的“钱数”来买“分数”,给强制性的普职分流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和融通的渠道,大多数家长还是愿意用这个渠道让孩子进入普通高中而不愿进职业高中。
这已经不单是学校相关人员的问题,更是教育监督体系的问题。
(三)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矛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统筹普职教育是“普九”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战略抉择。
这就需要实现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协调发展。
但是,目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却直接阻碍了协调发展的最终实现。
首先是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经费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高中教育,是阻碍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
据教育部网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208.84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811.34元;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2648.54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124.01元。
普通高中的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远远超过职业技术学校,但教育经费却少于职高学校。
其次是师资配备问题。
不管是在教师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职高学校都比不上普通高中,师资问题是影响职高招生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教育评价模式单一,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分流的依据会挫伤孩子们的内在积极性;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不高,等等。
此外,过早普职分流加剧了教育竞争,无形中使孩子们的负担加重;高中阶段本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高教育则具有终结性的教育性质。
另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总体上仍然是专业技术的养成教育,以技能培养及学生就业准备为目标。
教育内容以就业技能培训为主,使学生在接受一段职业技术教育、习得一技之长后能够顺利就业。
这种职高教育的终结理念与普高学生拥有较多的升学渠道的现象,显然不符合教育公平中的结果公平原则。
四、我国高中教育普职分流的对策分析
在目前阶段,我国在高中阶段普职分流的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转变单一的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
发展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诚然,学历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组成部分,但大量事实表明,在社会从业人员中,需要在初
中文化基础上进行正规学历教育就业的只是一部分,大量人员的进修提高,迫切需要通过非正规教育培训进行埔’。
我国农村教育还比较薄弱,在加强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在经济困难和教育落后地区,非正规教育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更能加快我国义务教育的彻底普及,也能促进我国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单一的学历教育模式,加快非学历正规教育的发展步伐。
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仅仅依靠单纯的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经济增长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职业教育听证机构,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听证与研究工作是职业教育政策运行取得成效的必要环节。
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经费的立项、分配、使用和验收,都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咨询、听证、论证和评估的过程,必须倾听专家和广大教师的意见。
比如,对入学收费进行“一费制”听证。
所谓“一费制”就是学校在每学期开始一次性向学生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而住宿费、借读费、考试费和校服等费用将归属于服务性收费项目,由各学校每学期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
此外,要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度,使之与学历文凭并重。
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与学历证书的互换,使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改变预备教育的教育模式,明确高中阶段的教育功能
教育是一个过程,高中教育有终身性的特点,而现阶段的高中教育却仅仅是为了就业或者升学而教育。
一般公众认知的高中教育进行的是预备教育,普通高中进行升学预备教育,职业高中施行就业预备教育。
教育目的是终点也是起点,而单纯以预备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功能。
换而言之,就是
219
专题二:高中教育的区域发展与策略构想
要彻底改变高中教育的预备功能,不断突出其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教育功能。
(四)普职教育综合化
普职教育综合化是促进普职分流合理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职分流体现出明显的“双轨模式”。
在社会经济建设的初期,在计划经济主导下,
“双轨制”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
但是,“双轨制”一直以来都是“泾渭分明”,缺少沟通和衔接。
“双轨制”下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上升的时候,另一方必定会下降。
这两种模式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招收生源都不一样,有明显的单一性。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同该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这个时代立足,而以单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的普职分流的“双轨”模式,建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实现普职教育综合化。
建议把初中毕业后的分流改为高二后的分流,可以在高中阶段设立三类科目:普通科、职业科和综合科。
在高一、高二的时候都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们可以在高二课程结束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科目。
选择职业科和综合科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升入大学或就业。
这样,未升入大学的普高毕业生能够得到就业教育,想升入大学的中职生也能够得到升学教育。
只有这样,个体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才能得到充分满足,职业教育的地位将有所上升,也有利于普及高中教育政策的实施。
【参考文献】
【l】教育部.二零零一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2(6)第2版
【2l程凯,王非,赵振海.普通中学教育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2):1.
【3】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19. f4】汪晶晶,陈蕾.中
新职普分流政策比较研究r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8.
【5】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N].中国教育报.’
【6l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N].中国教育报.
【7】王健菊,常东坡.树立正确人才观念,加强各种人才培养rJ].科学管理研究,2005(4):110.
【8l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机构体系研究I-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