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新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兜风
刘心武
按说职业司机对坐车兜风不会感兴趣,可“的哥”青岭却发出这样感叹:“要能跟倪叔一起兜兜风就好啦!”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倪叔到青岭他们那个村子“蹲点”,吃“派饭”轮到去青岭家。

“蹲点”指的是干部下基层工作一段时间,从“点”上取得经验,以后再往“面”上推广。

“蹲点”干部一般住在生产大队队部,吃饭呢,则由生产队干部分派到一些农户,轮流供应,以一定的“工分”作为补偿。

青岭那时候八九岁,他娘给倪叔安排的饭菜好香,光那一盘炒鸡蛋,就让青岭馋涎难禁,可是爹娘不许孩子们上桌,青岭只能扒着门缝偷看,没想到坐在炕上炕桌边的倪叔瞅见他了,就坚持要他进屋上炕同吃,他爹娘怎么代辞也无效,只好唤他进屋,青岭那顿吃得好香!吃完饭,倪叔还留青岭玩,青岭给倪叔说了自编的顺口溜:“河边有个庙,庙里盘个灶,灶上蒸白薯,惹来大老鼠,老鼠甩尾巴,想把白薯拿,狸猫猛一蹦,老鼠忙钻洞,白薯滚出锅,变个大青骡,四蹄呱哒哒,跑到老虎家……”倪叔听了仰脖大笑,如今青岭已经想不清楚倪叔的五官,但那天大笑的倪叔脖颈上暴突的筋腱,只要一回忆,还总能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

后来有一天,倪叔结束“蹲点”,要回市里去了,市里派了一辆吉普车来接他。

那年头,青岭他们那村子,有拖拉机,也来过大卡车,可是很少有小轿车出现,吉普车更是头一遭进村。

不知那最早见到吉普车的人是怎么嚷嚷的,顿时全村轰动,说是“现代化来了”,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是“现代化”,反正一听说“现代化”就感觉幸福从天而降,连小脚老太太也忙出屋去开眼迎福。

结果,村东的姚奶奶,不慎摔了一跤,磕落了门牙--当时痛苦,几年后家里富裕了给补上了乱真的假牙,她老人家逢人就先嘻开嘴唇,然后说:“可不是现代化了嘛”,这是后话--且说倪叔把行李放上车以后,执意要找到青岭,说是要让青岭上车,跟他在村边转转,兜兜风。

当时车边围着多少大人孩子啊,多少人想坐进那车里,跟着兜兜风,享受一下“现代化”啊,可倪叔只是一迭声地找青岭。

偏那天青岭在河里摸鱼,人们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到,簇拥着来到倪叔面前,倪叔好高兴啊,热情地让青岭上车一起兜风,可青岭那时不知怎么地超常羞怯,任凭倪叔催、同伴推,就是没有登上“现代化”……后来倪叔只好让司机开车出发了,挥手向所有的乡亲告别。

关于倪叔的一切,若不是有偶然的线头牵动,那相关的记忆都淡若烟雾了。

前些日子青岭歇工一天,拎了两瓶酒一个蛋糕去给大哥祝寿,嫂子烧出一桌好菜,哥俩边喝边聊,大哥忽然说起,曾见到过倪叔。

大哥是电器修理工,有
回去一家修理冰箱,那位退休的老干部给他倒茶水剥橘子,闲聊中,问起他原是京郊哪儿的人,大哥一说出口,那老大爷先“嗬”了一声,跟着就问:“你们村有个叫青岭的孩子吧?”大哥说:“那是我老弟呀!哪儿还是孩子!他孩子都上中学啦!”青岭一听这话,酒醒了一半,忙问:“倪叔他家在哪儿呀?”大哥说:“我成天跑东跑西修活儿,哪还记得他那地址?你看这倪叔也真怪,村里那么多人,他偏就问起你一个。

”青岭追问:“他还怎么说起我?”大哥说:“他就是反复说了好几次:青岭那个坏小子!”
青岭跟我说起这事,问我:“我该不该千方百计找到倪叔,请他坐上我的车,免费一起兜兜风呢?我们可以绕着五环跑一圈,饱览现代化风光啊!”我说:“怎么实施你的愿望,我没有具体意见。

只是听了这件事,我很受触动。

世上人们的感情,可以分三类,一类是真情,这里面又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

一类是善情,或者针对具体的弱者,或者针对弱势群体,对他们尊重、同情,竭诚地帮助他们。

还有一类,就是美情。

美情不同于亲情、友情、爱情,不一定有非常坚实的基础;美情也不同于善情;美情是完全超功利的,产生于偶然,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忽然喜欢,然后就想用一种方式,来让那人分享快乐,这种感情往往是只开花,不结果的。

真、善、美这三类感情,其实最难获得是美情啊!”青岭听了我的话,一旁沉吟。

(选自2008年9月1日《北京晚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职业司机对坐车兜风不会感兴趣”起笔,再写“的哥”青岭发出的感叹,这样写起到了巧引故事、设置悬念的作用。

B.“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句点明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所叙“蹲点”一事则说明倪叔与青岭关系的非同寻常。

C.青岭特地为倪叔念出了自编的几句顺口溜,既表现出吃完那顿香饭后的愉悦之情,也表现了青岭的童真和对倪叔的喜爱之情。

D.“若不是有偶然的线头牵动,那相关的记忆都淡若云烟了。

”这一新奇美妙的比喻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青岭对倪叔的真挚关切。

(2)“兜风”一词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要分析其作用。

(3)小说结尾处,作为见证人的“我”说:“真、善、美这三类感情,其实最难获得的是美情啊!”试分析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PISA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显示,相比于英美等国的中学教育而言,我国中学生缺乏对自我人生规划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障碍。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如学生如何选择课程等问题。

事实上,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虽然是学生选择课程学习的问题,但却需要统筹考虑兴趣爱好、课程选择、专业报考和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

目前,学生在部分科目及科目组合选择上,更多还是由成绩定取向,甚至放弃自己的兴趣,在“学业—专业—职业—生涯”之间还没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这一现
象背后,实则是学生选择能力不足、课业压力过大、对来来大学就读专业认知欠缺等问题,也暴露出以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

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向基础教育前移,能促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使其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摘编自报道《生涯规划教育:自主探索体验引导》,《中国教育报》2019年9月19日)
材料二:
东南沿海某省份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摘编自《东南沿海某省份信靠高学生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生涯规划教育和学校特色发展可以做到融合互通、互促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不仅使特色发展更有内涵和生命力,也使生涯规划教育更具成效。

为此,学校开始探索构建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而在高中阶段实行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在理念和实践层面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与大学教育衔接不够的问题;二是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涯体验实践及资源相对置乏的问题。

许多学校提出了“自主探索、体验引导”的生涯规划育人理念,基于行动教学导向,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制订“三自”高中生生涯教育总体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再结合学校实际,整体规划,提出了“自由心灵”“自觉追求” “自主探索”的学生生涯教育目标,多校设定了生涯认知、生涯体验、生涯选择的三年分阶段目标。

在三年学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衔接大学”的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高一年级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生涯教育活动,高二年级生涯规划体验、课题自主研究,与中高职学校合作开设专业体验课,高
三年级与大学合作开设虚拟班、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等。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的高考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能够使学生对未来有着更好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划,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还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发展,通过这种教育制度的实施,学校全方位帮助学生成为国之所需的有用之材。

(摘编自《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如何发挥实效》,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26日)
1.下列对“生涯规划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涯规划教育,能促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也能帮助学生满足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B.在《东南沿海某省份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报告》中,相较于性格与目标,被采样学生对自己的“爱好”更了解,此项占比最高。

C.生涯规划教育和学校特色发展可紧密融合、互通互促,二者有机结合能相得益彰,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对构建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探索。

D.多校以“自主探索、体验引导”为生涯规划育人理念,以行动教学导向为基,从学生终身发展人手,制订“三自”高中生生涯教育总体目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由成绩定取向,甚至放弃自己兴趣等现象,也产生了课业压力过大等问题。

B.材料二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显示,对被采样的学生来说,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竞争能力和规划能力较为欠缺。

C.高中生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面向高中学段的三个年级,授课内容符合学情,分年级授课,涵盖体验、活动、自主研究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在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虽处于自主探索阶段,但能促进学生发展,从而达到学生自我认知的最终目的。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接受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戏剧欣赏,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

弄清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比如《雷雨》第二幕中涉及多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
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

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实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实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戏剧欣赏,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布景、环境、人物的动作及心理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

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他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戏剧欣赏,还要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第二,要揣摩人物的语言;第三,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

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B.戏剧文学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

C.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脚本。

D.我们所要进行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等。

2.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这样的语言可以用来表现戏剧冲突,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B.剧作家主要通过舞台说明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戏剧的情节,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C.《雷雨》中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内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外部动作。

D.戏剧中的潜台词,一般是用较少的语言来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能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的原因与发展的过程、冲突的性质从而完整把握剧本的情节。

B.戏剧冲突主要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C.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D.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最后还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

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太宗既藉田
..,又元日
..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李靖荐于帝,擢中书舍人。

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

是时,魏王泰有宠,侈
第舍,冠诸王。

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
..分,宜有抑损。

帝善之,赐帛三百段。

始,文本贵,常自以兴孤生,居处卑,室无茵褥帏帘。

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

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

帝每称其忠谨。

晋王为皇太子,大臣多兼宫官,帝欲文本兼摄,辞曰:“臣守一职,犹惧其盈,不愿希恩东宫,请一心以事陛下。

”帝乃止,但诏五日一
参东宫
..。

每进见,太子答拜。

始为中书令,有忧色,母问之,答曰:“非勋非旧,责重位高,所以忧也。

”有来庆者,辄曰:“今日受吊不受贺。

”或劝其营产业,文本叹曰:“吾汉南一布衣,徒步入关,所望不过秘书郎、县令耳。

今无汗马劳,以文墨位宰相,奉稍已重,尚何殖产业邪?”故口未尝言家事。

弟文昭任校书郎,多交轻薄,帝不悦,谓文本曰:“卿弟多过,朕将出之。

”文本曰:“臣少孤,母所钟念者弟也,不欲离左右。

今若外出,母必忧,无此弟,是无老母也!”泣下呜咽。

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

帝忧曰:“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

卒,年五十一。

是夕,帝闻夜严,曰:“文本死,所不忍闻。

”命罢之。

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日宪,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岑文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B.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C.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D.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B.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合称“三元”。

C.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文中的“嫡庶”指嫡子与庶子。

嫡庶的差别经元明清而逐代减弱。

D.东宫,中国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得名。

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太子)。

又称“春宫”“青宫”“储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文本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出众。

他上的两道奏章均文辞华丽;在草拟诏令时能口述给多人记录而不遗漏意思。

B.岑文本贵而不奢,注重孝悌忠义。

他身份显贵后,住所依然简陋;他孝顺母亲,善待弟侄,待人谦和,得到皇上称赞。

C.岑文本不攀权贵,始终心怀忧惧。

他拒绝东宫太子让他兼任的官职,做了中书令后不喜反忧,不接受他人的贺礼。

D.岑文本鞠躬尽瘁,操劳过度病故。

在征讨辽东时,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最终精力耗费过度,在幽州暴病而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母以孝显,抚弟侄笃恩义。

生平故人,虽羁贱必钧礼。

(2)今无汗马劳,以文墨位宰相,奉稍已重,尚何殖产业邪?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

“奈何春”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2.“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
(6)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

(诸葛亮《前出师表》)
(7)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8)________________,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7、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150字。

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常常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请你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任意选取一个场景,展开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风貌。

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符合原著内容。

②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贴春联是过年的习俗之一。

每逢春节,你会选取哪副春联贴在门口?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要求:a.先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联、下联和横批;b.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答题格式如下:
③每当国家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护工作者一定冲在最前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们于危难之中。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写一段抒情文字来赞美他们。

要求:感情真挚,有文采。

8、《红楼梦》里用“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件介绍其性格特点。

80字以内。

9、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木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才会越长越茂盛;人因为懂得扎根,才会成就生命的精彩。

参考答案
1、(1)D
(2)①具有线索作用。

“兜风”既是题目,也是叙事线索,多次出现,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②展示人物性格。

作品写当年倪叔邀请青岭“兜风”,又写今天青岭欲寻到倪叔“兜风”,生动地展示了倪叔热情豪爽、青岭感恩重情的性格。

③揭示小说主题。

通过描写“兜风”故事,反映倪叔和青岭分享生活快乐的真挚意愿,有力地揭示作品的主旨一一美情难获。

(3)①卒章显志。

“我”由故事叙说、人物展示转到结尾的现实感悟,都在讴歌倪叔和青岭之间那种“完全超功利的”的“美情”。

②揭示题意。

这句话是“我”在青岭谈话之后表达的有关三“情”的真切感悟,它是对“兜风”故事的意义的诠释。

③升华主旨。

以这三“情”的感悟收束全文,客观上起到了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净化读者思想心灵,提升作品人文价值的多重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没有夸张。

“真挚关切”之说也不恰当,这句是作者的叙述,起到引发下文情节的作用。

故选D。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

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

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

文章的题目是“兜风”,故事从“的哥”青岭想和倪叔一起兜兜风开篇,文章多次出现的“兜风”,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倪叔“热情地让青岭上车一起兜风”,青岭想“找到倪叔,请他坐上我的车,免费一起兜兜风”是基于倪叔在“蹲点”时和青岭产生的情感,这个词能突出这两个人物形象;青岭和倪叔产生的美情“是完全超功利的,产生于偶然,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忽然喜欢”,文章就是表现了“最难获得是美情”这一主题,“兜风”一词在文中也能揭示这一主题。

(3)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末尾,这是“我”对青岭和倪叔之间情感的评价,结尾点题;这一评价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我”的触动是对世间人与人之间“真、善、美这三类感情”的认识;从倪叔邀请青岭“兜风”到青岭要回报倪叔“兜风”,这一温情故事体现的就是“美情”,作为见证人的“我”的这句话点出了小说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