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2.一瓶矿泉水喝完一半之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水的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当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A.B.C.D.
3.下列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
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小,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
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4.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为零,在它们逐渐接近到不能再接近的全过程中,分子力大小的变化和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后又减小
D.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A.p↑v↑T↓B.p↑v↓T↑C.p↑v↑T↑D.p↓v↓T↓
6.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1,3)沿直线AB变化到C(3,1),如图所示,气体在A、B、C三个状态中的温度之比是()
A.1:1:1B.1:2:3C.3:4:3D.4:3:4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B.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C.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发发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9.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能级图,a、b、c这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测正确的是( )
A.B.C.D.
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B.甲光的频率大于乙丙光的频率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1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是β衰变
B.是α衰变
C.是人工转变
D.是重核裂变
12.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C可能吸收能量
B.将原子核D、E结合成原子核F可能吸收能量
C.将原子核A分解为原子核B、F一定释放能量
D.将原子核F、C结合成原子核B一定释放能量
13.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14.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放出的能量为E,则
A.氘核的比结合能是E
B.氘核的结合能是E
C.氘核中质子与中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D.质子与中子的总质量小于氘核的质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2.下面图中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做等容变化的过程的图线是()
A.B.
C.D.
3.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相应的能量是氘核的结合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能量小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用能量等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4.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 )
A.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的强度减弱,那么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不变
B.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减少
C.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到不为零的某一数值时,可能不再有电子逸出
D.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强度不变,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不变,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5.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的平均寿命大约是900s,它能自发地发生放射性衰变,衰变方程是:其中是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的质量很小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中子的衰变是β衰变,X是负电子
B.有20个自由中子,半小时后一定剩下5个中子未发生衰变
C.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D.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所以能量不守恒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三、实验题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V
油=1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
总
=500mL.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
=1mL.
③先往边长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滑石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N.正方形边长l=
20mm.
根据以上信息,油酸膜的面积为___________m2; 1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纯
是_______ m3;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填空题
1.如图甲,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
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
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V时,则逸出功为_______,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若此时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___(选填“有”或“无”)示数。
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毫安表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
3.某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能辐射出波长为λ
1
的光,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能辐射
出波长为λ
2
的光,则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能发出波长为_______的光.
4.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能结合成一个氘核,请写出该核反应方程式:______;已知中子的质量是m
n
,质子的质量
是m p ,氘核的质量是m D ,光在真空的速度为c ,氘核的结合能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A →B 和C →D 为等温过程,B →C 和D →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A →
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 .B →
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 .C →
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大
D .D →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填“A →B ”“B →C ”“C →D ”或“D →A ”),若气体A →B 过程中吸收63kJ 的热量,在C →D 过程中放出38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kJ.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mol ,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L ,在B 状态时的压强为A 状态时的2/3,求气体在B 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__________.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mol -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n =3向n =2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该金属的逸出功是______eV.从能级n =4向n =1跃迁所放出的光子光照射该金属,所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_____eV 。
五、简答题
1.静止的钍(Th)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成一个镤(Pa)核,同时产生了一个能量为ε的中微子。
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 ,普朗克常量为h 。
求:
①该中微子的频率; ②衰变后β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的大小。
2.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 ,中子()质量为1.0087u ,氦核()质量为
3.0150u ,1u 相当于931.5MeV.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两个氘核以相同的动能0.35MeV 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后生成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江苏高二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答案】B
【解析】把气体分子看成正方体模型,气体分子间距较大,所以要计算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要先知道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密度=摩尔体积,根据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一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根据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出两
个气体分子间距。
所以B 对。
【考点】本题考查了气体分子间距离的计算。
点评:熟悉气体分子间距计算方法要首先理解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模型建立好,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
2.一瓶矿泉水喝完一半之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水的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当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影响保护蒸汽压的因素:液体的种类和液体的温度;饱和蒸气压强与饱和蒸气体积无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饱和蒸气压强.基础题目.
3.下列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
B .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
C .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小,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
D .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答案】D
【解析】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大,A 错误;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B 错误;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C 错误;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故D 正确.故选D 。
【考点】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只要知道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定义.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对于热学基本内容一定要加强记忆;并能准确应用。
4.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之间的分子力为零,在它们逐渐接近到不能再接近的全过程中,分子力大小的变化和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B .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后又减小
D .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分子间距大于r 0,分子力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引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 0,分子力为斥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斥力增大;分子间距大于r 0,分子力为引力,因此引力做正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增大,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 0,分子力为斥力,因此斥力做负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分子力与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力做功对应着分子势能的变化,要正确分析分子之间距离与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关系.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 .p ↑ v↑ T ↓
B .p ↑ v↓ T ↑
C .p ↑ v↑ T ↑
D .p ↓ v↓ T ↓
【答案】A
【解析】根据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判断.由气态方程分析可知:p ↑ v↑,则T ↑.故A 不可能发生,C 可能发生.由气态方程分析可知:p ↑ v↓ ,则T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或不变,选项B 可能发生;由气态方程分析可知:p ↓ v↓ ,则T ↓,选项D 可能发生;故选A.
6.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选项A错误;物体对外做功,若
物体吸热,则内能不一定减小,选项B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且两者相等时,内能不变,选项C
正确;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选项D错误;故选C.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1,3)沿直线AB变化到C(3,1),如图所示,气体在A、B、C三个状态
中的温度之比是()
A.1:1:1B.1:2:3C.3:4:3D.4:3:4
【答案】C
【解析】由知,温度之比等于PV乘积之比,故气体在A、B、C三种状态时的热力学温度之比是3×1:
2×2:1×3=3:4:3,故选C.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
B.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C.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发发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答案】C
【解析】卢瑟福是质子的发现者,A错。
查德威克证实了中子的存在,B错。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耳发现U矿中有复杂射线,即天然放射性现象,进一步研究说明原子还有复杂结构,因此D错误。
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
式结构模型并予以证实,C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物理学史的记忆
9.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能级图,a、b、c这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
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测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能级差最大,知a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能级差最小,知b光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所以波长依次增大的顺序为a、c、b.故C正确,ABD错
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的能级差进
行分析.
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B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丙光的频率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均为U c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ν-W 逸及-eU c2=0-E km 可知,甲、乙两光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光频率,甲、乙两光波长相同,且均大于丙光波长,故A 正确、BC 错误;甲光频率小,则甲光对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D 错误.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截止电压、截止频率,以及理解光电效应方程eU 截=mv m 2=hv −W 0.
1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是β衰变
B .是α衰变
C .是人工转变
D .是重核裂变
【答案】B
【解析】A 是人工转变方程;B 是衰变方程;C 是轻核聚变方程;D 是衰变方程;故选项B 正确.
12.如图所示是描述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 的关系曲线,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
B 、
C 可能吸收能量
B .将原子核D 、E 结合成原子核F 可能吸收能量
C .将原子核A 分解为原子核B 、F 一定释放能量
D .将原子核F 、C 结合成原子核B 一定释放能量
【答案】C
【解析】若A 分裂成B 、C ,也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A 错误; D 、E 结合成F ,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B 错误.若A 分裂成B 、F ,也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C 正确;F 、C 结合成B ,反应后的质量大于反应前的质量,则需吸收能量,D 错误.故选C.
13.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答案】BCD
【解析】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量子化的,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选项BCD正确
14.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放出的能量为E,则
A.氘核的比结合能是E
B.氘核的结合能是E
C.氘核中质子与中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D.质子与中子的总质量小于氘核的质量
【答案】B
【解析】质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生成氘核,放出的能量为E,从而得知氘核的结合能为E,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故A错误,B正确.氘核中质子与中子间存在核力作用.故C错误.因为有能量放出,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有质量亏损,所以中子和质子的总质量大于氘核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含义,知道轻核聚变有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答案】BC
【解析】γ射线是电磁波,α射线不是电磁波,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C正确;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故选BC.
2.下面图中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做等容变化的过程的图线是()
A.B.
C.D.
【答案】CD
【解析】根据气态方程:,可知气体做等容变化时V一定,则一定,根据数学知识p-T图象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AB错误,C正确.气体做等容变化时,根据查理定律得:,而T=t+273K,则得:p=k
(t+273),由数学知识可知p-t图象应是过-273℃的倾斜直线,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图象能描述气态状态变化,关键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根据气态状态方程写出两坐标轴代表物理量的函数关系,来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等容变化图线的形状.
3.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相应的能量是氘核的结合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能量小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B.用能量等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C.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
D.用能量大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答案】A
【解析】由题,氘核的结合能是2.2MeV,将氘核分解为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时至少需要2.2MeV的能量.所以用
能量小于2.0MeV的光子照射静止的氘核时,氘核不能分解为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故A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
核与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是逆过程,质量的变化相等,能量变化也相等,故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还要另给它们分离时所需要的足够的动能(光子方向有动量),所以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故B错误.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会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
和不为零.故C错误.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会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根
据能量守恒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与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是逆过程,质量的变化相等,能量变化也相等.
4.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 )
A.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的强度减弱,那么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不变
B.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减少
C.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到不为零的某一数值时,可能不再有电子逸出
D.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强度不变,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不变,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答案】BD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的强度减弱,那么逸出电子的最
大初动能增加,选项A错误;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射出的光子数减小,则那么单位时
间内逸出电子数目减少,选项B正确;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到不为零的某一数值时,仍然会有电
子逸出,选项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强度不变,那么
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不变,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BD.
5.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的平均寿命大约是900s,它能自发地发生放射性衰变,衰变方程是:其中是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的质量很小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中子的衰变是β衰变,X是负电子
B.有20个自由中子,半小时后一定剩下5个中子未发生衰变
C.衰变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D.衰变过程有质量亏损,所以能量不守恒
【答案】AC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0,为负电子,该衰变为β衰变.故A正确.半衰期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中子适用.故B错误.在衰变的过程,系统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故C正
确.衰变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能量守恒,亏损的质量以能量的形式释放.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当系统不受外力时,动量守恒.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C.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跃迁到定态n=1,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
【答案】AD
【解析】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9天后,余下的该元素的质量为原来的1/32,根据 ,即,解得
天,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8天,选项A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内部具有复杂结构,选项B错误;
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不变,选项C错误;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定态n=2,再跃迁到定态n=1,因
2→1的能级差大于3→2的能级差,则后一次跃迁辐射的光的频率较大,则波长比前一次的要短,选项D正确;
故选AD.
三、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