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2-12-20T14:22:34.82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吕宁宁
[导读]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吕宁宁(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摘要: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网络问政;网民;网络;政府
“网络问政”是指执政党和政府与网民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通过参政议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过程。

在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上,很多人平时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与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面前。

这些海量、及时、真实的网络原生态信息,不仅使中国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与扩展,同时也对各级政府的执政方式与智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因为能不能获得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积极参与、影响并引导网络民意,并与之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能不能打赢信息战,更是直接考验着一个党与政府的执政能力。

正因为如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机关开始日益重视互联网的作用。

1 网络问政的目前现状
截止2009年1月,中国网民已经突破3亿人,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民数量增加了42%。

从2008年起,中国民众在网络上发出的声音得到了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

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首次与网民在线交流。

温家宝总理也在2008年3月坦承自己在“两会”期间通过互联网倾听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多次和网民直接对话,进一步推进了网络问政的发展。

河南洛阳3名网民,因其在互联网上一呼百应的影响力,成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被视为素有议政传统的网民在中国首次走出虚拟空间并登上正式舞台的标志。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通过博客、论坛等方式吸纳民意、履行职责。

很多重要的法律草案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开通了网上论坛,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

如今,互联网作为一种了解民意的技术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的青睐。

他们通过开博客等方式与民众展开互动,希望能借助“网络问政”双向直接沟通的优势,探索出探测民意、民主执政的新路径。

2 网络问政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在改变着传统的舆论信息交流手段的同时,也在挑战传统的政务信息舆论传播方式。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正在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模式,也在考验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

关注网络,利用网络,重视网络民意,是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网络问政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渠道。

作为官员也好,作为一般民众也好,都需要彼此互相沟通。

因此,网络问政的意义很深远。

具体来说,网络作为渠道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便捷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表达的自由性,让人们能及时充分乃至深思熟虑地反映相关问题。

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促进了行政行为的民主科学。

从另一方面来讲,网络问政给政府的施政行为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政府官员网络问政渐成趋势,体现了一种观念的更新,说明多种决策手段正在逐步运用到政府的施政方针中来。

如果政府官员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手段,那么意义是非常重大,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网络问政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实现问政于民众和问事于政府的有机结合,并使这种结合有效地促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绩效;网络问政的优势在于:互联网的技术拉近了距离,使得问政的效率更高;这种信息获取也改善了传统政府治理过程中信息失真、截留的现象;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参与的层面更大更开阔;网络问政的意义不在于问政本身,而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贡献的智慧都能够被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让网络优势切实转化为执政的“生产力”。

网络问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推动力,网络问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接入口,网络问政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是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的主要手段。

服务型政府与传统的政府相比,服务型政府借助网络问政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问政用“一站式”服务取代了传统的定时、定点、定人的办公模式。

网络问政是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政府最有利的工具,政府是社会中拥有信息量和使用信息量最大的单位,有效地利用网络问政,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政府的竞争能力,并建立廉洁的政府,可以帮助政府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大众更好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整体上促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3 网络问政的问题及有待完善
网络成为参政议政新渠道。

网络问政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网络就好比是一个意见的集散地,政府官员上网浏览民意,也是一种“被动”的信息接受。

而“网络问政”则是带有主动性的互动,直接的对话更能体现一种切实的参政议政。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形式。

网络问政,议政蔚然成风,彰显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

“网络发言人”的出现为疏通民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体现出政府部门以开放的姿态主动面对网民,比起那些对信息公开躲躲藏藏、害怕群众声音的做法来说,无疑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问政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内容;从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许多地方的“书记、市长信箱”无多少内容,“建言献策”也只是个摆设,“听而不闻”、“没有下文”、“形式主义回应”、“已阅”式官腔回复经常出现,暴露出有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态度冷漠、推诿塞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网络问政缺乏与现实的参与制度相衔接,容易流于形式;网络问政的具体方式方法规则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分类。

网络问政的主体即政府的公务人员服务能力较低,其网络问政的意识薄弱,不能尽快适应网络问政的大环境,甚至会有排斥网络问政的思想,仍固守传统的办公方式,不能够提升自己的网络办公能力。

网络问政对政府的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储备、应用技术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只有网络问政的主体熟练运用并积极运用这种新兴的模式,才能够带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网络问政有待完善,首先需要强化网络问政的法律保障,保障参与者的权利。

只有这样,才能广开言路,为网络问政行为解除后顾之
忧。

要制定相关规则、完善机制、提供组织水平。

将网络问政和现实中行政行为的改革、行政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和分类具体的方式方法和规则,实行任务归口办理、相关部门协作、上下对口衔接、逐级审核把关的工作机制,并纳入目标考核、奖惩责任挂钩等制度,使网友留言办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良好的网络参政议政环境需要官员与网民双方构建,政府官员要真正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网民也应该以一种积极正面的心态参与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应该和现实中的行政行为的改革,行政观念的转变,行政方式的多样化结合起来。

如果成功地结合起来,那么网络问政的前景是无可限量的。

结语: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财富,是各级官员体察民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有利于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沈宝祥.领导干部要适应“互联网政治”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7.
[2]盂威.网络互动一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士光.“网络问政”的作用及其限度[N].学习时报,2010.
[4]石国亮.服务型政府[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