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20171018011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7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
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
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4.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C.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
D.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5.《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
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的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
C.无为而治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思想
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思想D“大一统”的思想
7.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要依据是董仲舒
()
A.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B.认为君主施暴会受到惩罚
C.主张民贵君轻 D.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8.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
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
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
9.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浙
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段学术思想的交锋D.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10.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11.景德禅师语录。
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12.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
这表明李贽
()
A.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C.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
1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4.“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
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
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
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众治”取代“独治”D.“存天理,灭人欲”
16.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17.下列对儒学发展演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学说B.董仲舒的新儒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唐代儒学发展到理学的新阶段D.李贽的思想冲击了儒学权威地位
18.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19.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
”由材料可知,他评论的是()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代理学
D. 明末清初思想
20.《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
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
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A. 注重法治,强调依法治国
B. 注重人治,强调因人而异
C. 注重以礼入法,强调人伦
D. 注重等级,强调法分贵贱
21.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
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
22.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
23.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你觉得哪些命题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2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25.“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
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26.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这项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
27.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
以看出,元曲()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28.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29.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经》卷子文物。
请你判断,该文物所反映的可能当时的()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火药
30.元代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
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
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科学理论的探索B.强调实用技术的研究
C.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D.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31.《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了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32.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