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09秋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一)植物设计分类及配植原则1、种植形式上分:规则式,自然式2、规则式:中心植(孤植)、对植及行列植3、自然式:丛植(树丛)、群植(树群)、片植(林植或纯林、混交林)(二)规则式—中心植中心植(孤植)特点:单株配植,也可2或3株紧密栽植,形成单株栽植效果,但必须同一树种。
选择要求:树种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如:轮廓端正的雪松、金钱松;姿态丰富的罗汉松、五针松、油松;有观干价值的白皮松、梧桐;有花大而美的白玉兰、广玉兰;具观赏价值的银杏,槐树,元宝枫,鸡爪槭,七叶树,榆树,榕树。
常用尺度:依场地大小而定,体形略大,最好保留原有大树,满足观赏空间(一般是4倍的树高)乔木:略大于常用大乔木尺度,冠幅≥10米,主杆分枝≥3米中小乔木:冠幅5-8米灌木:冠幅3-4米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功能:林荫和作为观赏的主景。
场地位置:开阔草地中心;河边,湖畔,用水作背景;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桥头和道路转弯处,引导行人视线作用;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三)规则式—对植和行列值定义:一种或多种植物元素组合,按照某种形式排列设计核心要点:阵列感(规则、对称、均衡)---给人感觉庄严、整齐对植:行列植:尺度:在单体中与常用植物冠幅和高度一致。
间距:根据常用大小而定,一般大乔木5-8米(主干分枝≥2.5米),中小乔木3-5米,大灌木2-3米,小灌木1-2米。
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设计中技法:中轴相对分明,排列有序,树冠体形整齐,几何形式多样,相对均衡协调,色彩相对鲜明,轮廓富于变化。
场地位置:常用于园区入口,建筑物入口,道路两侧,广场或桥头两旁。
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
(四)演示规则式植物组合的画法一线:位置:广场、入口、道路中间、一侧,作用:引导、聚焦、分割二线:位置:入口、道路两旁,作用:引导、分割三线:位置:广场入口道路作用:引导、聚焦、分割演化要点:空间的尺度和功能,决定了植物数量,大小以及形式自然式植物的平面表现及原则自然式植物分为三类基本形式:丛植、群植、片植丛植群植片植一、丛植丛植(树丛):分为单纯树丛和混交树丛两类,是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的种植形式。
植物地理学:第四章-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梯度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而降低
植物种群特征
多度 密度 盖度 频度 高度 重要值
种群的增长类型
单种群落的个体数量变化--3/2自疏法则
自疏现象(self-thinning):同一种植物因密度引起 的死亡。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Raunkiaer 生活型系统):
☺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 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
植物群落基本上是两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一是植 物区系中各个分类单位的生态幅度,即对环境的不同耐力;其 二是环境的异质性。
植物群落形成的5个因素如下: ①某一地区的植物群系 ②某个种进入特定生境的能力 ③种本身的特点 ④生境 ⑤时间
1.4 植物群落的识别
①均匀一致的种类组成 ②一致的外貌和结构 ③一致的地形部位和一致的生境条件 ④一定的面积 ⑤时间
(reservoir)
CCononsusummeresrs
Producers
Wastes, SoilDbeaacdtebroiadi&es detritus feeders
Reservoirs
Processes/ Locations
Trophic Levels/ Organisms
氮循环
NNNiittrrrooogggeeennniininn AAAtmtmmooosspphhheeerrreee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界的分门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藻类植物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细菌门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粘菌门 菌类植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菌门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被子植物门
三、植物的命名
• 同物异名 • 同名异物
一、植物分类学的概念和任务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主要研 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 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 学,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 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 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研 究和利用的科学。
植物分类学的任务
1. 将植物分门别类,鉴别 物种,确定其学名并加以 记述;
植物的科学名称——学名
•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曾采用过多 名法。
• 1690年,来维努斯提出给植物 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的建议。 • 1753年,瑞典分类学大师林奈 (Carolus Linnaeus) 在 《 植 物 种 志》中采用了双名法。
林奈
(1707~1778)
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2个 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 前面1个字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 从属的分类单位,词首字母大写; 第 2 个 字 为 种 加 词 ( specific epithet),词首字母小写;均用 斜体。
• 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 一千多种植物分成草、谷、菜、果和木 等五部, 包括山草、芳草等三十类;
• 吴其濬在其《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 物分为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 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木 等十二类。
《植物分类》PPT课件
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即使结合也不 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生殖隔离。
同种生物具有共同的进化祖先,亲缘关系相近的 种构成另一个高一级的分类单元 属(genus)。
• 各级单位下还可再分成亚级
• 种: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具有相似的形态、 结构特征,且能自然交配,产生能育的正常 后代,并有一定的分布区。
各门真核藻类主要特征比较
门 藻体形态 细胞壁 鞭 毛 生殖结构 光合产物及分布
褐藻门
Phaeophyta
多细胞,丝,叶, 管状等,有的有 一定组织分化
具胞壁,含 纤维素和藻 胶
多数种生殖细 胞具2条侧生 不等长鞭毛
单细胞(单 室),多细 胞(多室)
裸藻淀粉,甘露 醇 绝大多数海产
裸藻门 绝大多数单细 Euglenophyta 胞
• 有的种类生于高山积雪上,也有的与真 菌等生物共生
• 生活型:浮游、附着、固着、底栖
真核藻类光合器结构和光合色素比较
门 光合器
叶绿素类 胡萝卜素类 叶黄素类 藻胆素
隐藻门
Cryptophyta
2层叶绿体内质 网膜,2条类囊 体形成一束
a, c
1层叶绿体内质
甲藻门 网膜,3条类囊 a, c
Pyrrophyta 体形成一束
同上
金藻门 单细胞、群体 Chrysophyta 或丝状体
多无壁,有 1条,2条,或 的表质具硅 3条,顶生不 质小鳞片、 等长或等长
小刺或囊壳
同上
黄藻门 单细胞、群体,单、丝型壁 2顶生不等长,
Xanthophyta 丝状体或多核 由2┌┐片 长茸鞭向前,短 同上
管状体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界的分门别类 植物的分门别类 药用植物识别课件
植物的分门别类
孢子植物 植物界
种子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Leabharlann 金藻门 藻类植物甲藻门
红藻门
低等植物
褐藻门
(无胚植物)
细菌门
黏菌门 菌类植物
真菌门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高等植物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被子植物门
植物的分门别类
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 1. 裸藻门Euglenophyta 2. 绿藻门Chlorophyta 3. 轮藻门Charophyta 4.金藻门Chrysophyta 5. 甲藻门Pyrrophyta 6. 褐藻门Phaeophyta 7. 红藻门Rhodophyta 8. 蓝藻门Cyanophyta 9. 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 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 真菌门Eumycophyta 12. 地衣门Lichens 1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植物的分门别类
植物的分门别类
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 此又千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第一步必须先根据它们的自然性质, 由粗到细、由表及里地进行分门别类。
植物分类学内容由三方面组成,它的研究对象为全世界生活的植 物。 分类(Classification) 鉴定(Identification & determination) 命名(nomenclature) 植物分类学是发展较早 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不仅要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还要阐明物 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系统,进而研究物种的起源、分布中心、演 化过程和演化趋势。
植物分类 ppt课件
Slide 8
具体研究内容 识别种类 鉴定与命名 用于名方面资料来分别类 根据亲缘建立系统(树) 研究类群分布与演化(主要科、属、种)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9
1 植物分类学历史
(1)古希腊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371— 286B.C)
变种 百合 (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8
4 植物的命名
为什么要对植物命名 如何给植物命名 植物命名法中的有关问题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29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鉴定植物的工具。检索表的编制 是根据 法国人拉马克(Lamardk)的二歧分类原则,把原 来的一群植物选 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 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 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 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 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 开为止。
等距检索表 isometry key 平行检索表 parallel key
Slide 27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Monocotyledoneae (Liliopsida)
亚纲 百合亚纲 Liliidae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百合科 Liliaceae
属 百合属 Lilium
种 野百合 (Lilium brownii)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
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
植物分类概述
示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似程度,亲缘关系。把各
级分类单位按照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的排列起
来,便形成了植物分类系统。
❖ 植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 种: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 的自然分布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 生物类群。同一种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 彼此交配可以产生能育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 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学发展史和发展概况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学科, 是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分类学是人 们在认识植物和利用植物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早期人们只是根据植物的用途、习性、 生境等对植物进行分类(人为分类)。17~19 世纪末人们开始注意比较植物外部形态差异; 采集标本;比较植物器官形态;分类;命名; 编写植物志,试图建立反映植物自然实际的分 类系统
秋花类园林植物资源与利用
(一)乔木类
乔木特征:主要为秋花栾树,又称九月
栾,是栾树的一个栽培变种,落叶大
乔木,高达15m左右,是地地道道的北 京乡土树种。叶片多呈一回复叶,每
个小叶片较大,8月至9月开花,易于
血,消炎止痛等。
水塔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甚短。 叶阔披针形,急尖,边缘有细锯齿,硬革 质,鲜绿色,表面有厚角质层和吸收鳞 片。 ,花冠朱红色,花瓣外卷,边缘带紫 色。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不 耐寒。稍耐旱。 应用价值:为良好的室内室栽观叶植物。
番红花
形态特征:别名藏红花、西红花,是一 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花茎 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 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气特异,微有 刺激性,味微苦。 10月下旬开花,花朵 日开夜闭。 生长习性: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较 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沙壤 土。 应用价值:即可制药,又有一定的食用 价值。药用价值较强,能活血化瘀,散 郁开结,止痛。
酸砂质土壤为最适合。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
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 应用价值:茉莉花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
浓厚,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茉莉
花清香四溢,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 原料,茉莉油的身价很高,相当于黄金的价格。 也可用于制药和食疗价值。
(三)草本类
草本类秋花植物主要有百日草、矮牵牛、彼 岸花、菊花、三色苋等。
木芙蓉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叶 卵圆心形,裂片三角形,边缘有钝齿,两右均 有星状毛,花着生枝端或单生叶腋,花冠白色 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花期8–10月。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
药用植物学 五加伞形科09秋35-36
植花株
根
果序
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下端常分枝, 顶端有根茎 。茎单一,直立 。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 有长柄,小叶常为5。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浆 果状核果扁球形,熟时鲜红色(习称亮红顶) 。
伞形花 序
主根
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根:三七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花:清热、平肝、降压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人参属(Panax) :人参P.Ginse-ng; 西 洋 参 P. quinquefolium; 三 七 P.notoginseng等。
–五加属(Acanthopanax) :细柱五加 A. gracilistylus; 刺 五 加 A. senticosus ; 红 毛 五 加 A. giraldii Harms;无梗五加等。
果实:南鹤虱
功效:消炎、驱虫 有小毒!
明党参 Cangium smyrnioides Wolff
花序 根功效::明润党肺参、和胃植株叶
芫荽
[小茴香]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粉霜,有强烈的 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 互生,二至四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 丝状;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 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小,金黄色。双 悬果卵状长圆形,有5条隆起的纵棱。
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花序 幼植苗株
根:红柴胡、南柴胡
狭 叶 柴 胡 墨 线 图
大叶柴胡 B.longiradiatum 分布于东北和河南、陕西
等省,其根表面密生环带。曾在东北地区作柴胡用,因其
含柴胡毒素与乙酰柴胡素有剧毒,不能与柴胡一样入药。
植物分类概述
植物分类系统
•
•
•
•
•
•
•
•
•
低等植物
•
•
•
•
植物界
•
•
•
•
•
高等植物
•
•
藻类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菌类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地衣类植物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低等植物
• 共同特征: • 植物体构造简朴、单细胞、
单细胞旳群体或多细胞旳叶状 体,没有根、茎、叶等器官旳 分化,没有胚胎。
高等植物
• 共同特征: • 植物体有根、茎、叶旳器
官分化,除苔藓植物门外有维 管束,受精卵经过胚旳阶段再 发育成新旳植物体。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 植物分类检索是鉴定植物类群旳一种 主要工具。分别有大范围旳分门、分纲、 分目及小范围旳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 检索表旳编制是根据植物旳最主要和 最明显旳特征(如形态、构造、习性)将 其分别归纳为特征彼此相正确两大项,在 每项旳下面再根据其主要特征又分两大项, 依次类推直到把检索旳对象分完为止,在 各项旳末尾注明具有这些特征旳植物名称
•
练习
• 利用分科定距检索表,检索 百合、菜心是什么科旳植物。
• 百合:*P3+3A3+3G(3:3:∞)
• 例: 桑 Morus alba L.
•
↓ ↓↓
•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
•
↓ ↓↓
•
桑(属) 白色旳(种) 林奈(定名人旳缩写)
植物分类学概论-低等植物ppt课件
;
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析族区类,振纲分目
;
林奈 〔1707-1778〕
;
两界学说: 植物界 动物界
著作: <自然系统> <植物属志> <植物种志>
;
以花的构造作为分类根据有何优点?
;
人为分类系统
;
达尔文 〔1809-1882〕
;
神造论 物种不变论
;
人为分类系统 自然分类系统
;
被子植物 分类学派
• 繁衍:无性繁衍和有性繁衍。
;
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 • 产生配子,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为新个体,或
减数分裂后构成孢子,再发育为新个体。多为同 配生殖或异配生殖,少数为卵式生殖。
;
有性生殖
• 同配 • 大小、行为一样的两个配子之间的结合 • 异配 • 是由一个大而游动缓慢的大配子与小而活泼的小
;
甘紫菜
;
;
角叉菜
;
石花菜 ;
四、褐藻门
;
褐藻门普通特点
• 褐藻是藻类中进化位置较高的类群,植物体由多 细胞构成,细胞中有核和多数粒状的色素体,色 素体中含叶绿素a和c及胡萝卜素和一种特殊的叶 黄素即墨角藻黄素,藻体呈褐色。贮藏的营养为 褐藻淀粉和甘露醇、碘。
• 生活史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景象。即有性世代和无 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与配子体世代的交替。
;
• 肉座菌纲 • 赤霉菌
3.子囊菌亚门
;
3.子囊菌亚门
肉球菌
;
3.子囊菌亚门
• 炭角菌目 • 黑柄炭角菌 • 常生于白蚁废弃
的菌圃 • 可治疗跌打损伤
;
3.子囊菌亚门
• 核菌纲 • 麦角菌目 • 麦角菌科 • 球壳菌目 • 肉座菌科 • 炭角菌科
第四章植物分类概述09秋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表现出典型形 有丝分裂中期 态 , 这是识别染色体个体性和研究整个细 胞染色体组( 型的适宜时期。 胞染色体组 ( 核 ) 型的适宜时期 。 一个个 体或种的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体或种的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 包括染 色体的数目、大小、形状、 色体的数目 、 大小 、 形状 、 主缢痕和副缢 痕等的总和称为染色体组型 核型。 染色体组型, 痕等的总和称为 染色体组型 , 核型 。 一般 认为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认为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英文 Kingdom Division Subdivision,Subpylum class Subclass order Sub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Variety Form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phylum) Subdivisio classis Subclassis ordo Sub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sp. Species(sp.) (ssp. (ssp.) Varietas(var. Varietas(var.) Forma(f. Forma(f.)
L.(林奈 林奈) 林奈 Linn. (Linn.) Presl.
叶大黄) 叶大黄)
Cinnamomum
(樟)
camphora
如用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姓名的姓氏作词干, 如用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姓名的姓氏作词干, 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 其词尾以元音结尾者 一般加anus(阳性)、ana(阴性 元音结尾者, anus(阳性)、ana(阴性) 其词尾以元音结尾者,一般加anus(阳性)、ana(阴性) 辅音结尾,分别加ianus iana\ ianus\ anum(中性 中性) anum(中性);以辅音结尾,分别加ianus\iana\ianum. 如用人名作名词 姓氏末了是辅音 一般加ii 名词, 辅音, ii; 如用人名作名词,姓氏末了是辅音,一般加ii; 姓氏末了为元音 一般加i 元音, 姓氏末了为元音,一般加i。 命名人: 命名人: 一般只用其姓 两人姓同,则加名字的缩写词。 只用其姓, 一般只用其姓,两人姓同,则加名字的缩写词。每个 词的首写字母必须大写。命名人的姓名规定要用拉丁字母 词的首写字母必须大写。 拼写,非拉丁方国家的姓名要转换,我国的人的姓名, 拼写,非拉丁方国家的姓名要转换,我国的人的姓名,除 过去已有拼写的外,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 过去已有拼写的外,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 有时在植物学名的种加词之后有一括号, 有时在植物学名的种加词之后有一括号,括号内为人 名或人名的缩写,此表示这一学名已经重新组合而成。 名或人名的缩写,此表示这一学名已经重新组合而成。重 新组合包括属名的更动,由变种升为种等。重新组合时, 新组合包括属名的更动,由变种升为种等。重新组合时, 应将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 以示区别。 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 应将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以示区别。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中设有不同的等级,用来表示各种植物间相似的程度相亲缘关系的远近。植 物分类的主要等级是:界、门、纲、目、科、后、种。
在各级分类中,有时因范围过大,种类过多,不能准确描述植物群体特征或亲属关系,可在各单 位下增设亚级,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
二、植物的命名ຫໍສະໝຸດ 为了交流、识别和利用植物的便利,《国际植物命名规则》规定植物种名采用统一的 科学名称,简称“学名”,用两个词表述。即为林奈1753年提出的“双名法”
第一节 植物分类概述
一、植物分类等级 三、植物分类方法
二、植物的命名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一、植物分类等级
药用植物分类是研究药用植物不同类群在形态构造上的异同、药用植物相互间的亲 缘关系,探讨其起源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任务: 1、根据植物种问亲缘关系,确定属、科、目等分类等级,建立植物自然分类系统。 2、把种类繁多的药用植物按系统分群归类,进而达到正确识别药用植物。 3、解决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乱现象,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并可依据植物类群问的亲缘关系,寻找和扩大新的植物药品种和资源。
第四章 植物分类基 础知识
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 药学教研组 贺雪峰
学习目标
1、掌握低等植物、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和常用药用植物的名称、 科名、入药部位、药用植物的鉴别技能。
2、熟悉植物分类等级、植物命名原则。 3、了解植物的分类类群、植物检索表。
目录
第一节 植物分类概述 第二节 低等植物 第三节 高等植物
(一)定距式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每对特征写在左边一定的距离处,前有号码为1,2,…,与之相 对立的特征写在同样距离处,如此下去每行字数减少,距离越来越短,逐级向右收缩,使 用上较为方便,每组对应性状一目了然,便于查找核对。只是如果种类较多时,行次偏斜, 左空而右挤,行次变短,是其不足。
植物分类概述
第七章被子植物门基本知识体系本章内容为被子植物分类原则、分类依据、花程式、花图式、检索表以及被子植物的特征、分布、分类、及代表物和经济价值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被子植物的特征及常见种类的特征难点:掌握被子植物常见种类的特征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常见种类的分布、经济价值;理解被子植物的繁殖、;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常见种类的特征。
被子植物概况:被子植物拉丁名A n g i o s p e r m a e,来源于希腊文复合词。
A n g i o—包被的与—s p e r m a种子,两者接合,用复数第一格即成A n g i o s p e r m a e,英文名为A n g i o s p e r m。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在不同的系统,被子植物有300多至400多科,l万多属,20—25万种。
超过植物界总种数之半。
它们分布于各个气候带。
由于气温高、雨水多的缘故,热带、亚热带最多。
南美亚马逊河区有约4万种。
其他热带地区有2—3万种。
温带地区因气温降低,雨量少了,种类渐减。
以我国情况看,云南省气候条件好,植物达万种以上,而河北省地处北纬26—43度之间。
相对种类减少很多,约有2,500种。
北极地区则大大减少,许多地方几乎无被子植物,仅少数地方有少数种类顽强生存。
如北极柳(S a l i x l a n a t a)、北极罂粟(P a p a v e r r a d i c a t u m),其分布纬度达80度以上。
在南半球南极大陆的莫尔吉特湾詹尼岛附近,有石竹科植物厚叶柯罗石竹(C o l o b a n t h u s c r a s s i f o l i u s)生存。
另外,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5℃,植物种类组成也有变化;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气候严寒,只有少数耐寒种类方可生存。
5,000—5,500米地区还能找到石竹科的伏繁缕(S t e l l a r i a d e c u m b e n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种——通常是指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 ——通常是指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 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 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 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 每个物种,往往由若干居群(population) 每个物种,往往由若干居群 居群( 所组成。一个居群又由许多个体所组成。 所组成。一个居群又由许多个体所组成。 而各个居群总是不连续地分布于一定的居 住场所或区域内, 住场所或区域内,往往会产生一些较大的的方法研究物种起源 研究物种起源、 用 实验的方法 研究物种起源 、 形成和演 化的学科。 化的学科。 经典分类学对种的划分, 经典分类学对种的划分 , 常不能准确地 反映客观实际, 忽视生态条件 生态条件对一个物种 反映客观实际 , 忽视 生态条件 对一个物种 的形态习性的影响。 的形态习性的影响 。 有些类型表现出许多 形态变化, 难以划分, 形态变化 , 难以划分 , 这些问题有待从实 验分类学的研究去解决。 验分类学的研究去解决。
变型f. 变型f. 品种
种内具有细小而稳定变异、无一定 种内具有细小而稳定变异、 分布区的居群。 分布区的居群。 人工栽培的种内变异的居群。 人工栽培的种内变异的居群。 药材种所说的品种, 药材种所说的品种,既指分类学的 “种”,又指栽培的品种
第四节 植物的学名
植物分类的命名: ***) 植物分类的命名: (***)
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 利用化学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确见的 利用化学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确见的 化学特征 亲缘关系,探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 亲缘关系,探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也 可说是从分子水平上 分子水平上来研究植物分类和 可说是从分子水平上来研究植物分类和 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 单细胞受精卵 系统发育 植物从其祖先
简 单
发育 演进
成熟植物个体 植物界状态
复 高 陆
杂 级 生
植物进化的 低 级 一般规律 水 生
少数种
种类繁多
三、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七个分类等级: 七个分类等级:
高 界
等 级 高 低
上
门 纲
从 属 关 系
低
门
下
中文 界 门 亚门 纲 亚纲 目 亚目 科 亚科 属 亚属 种 亚种 变种 变型
L.(林奈 林奈) 林奈 Linn. (Linn.) Presl.
叶大黄) 叶大黄)
Cinnamomum
(樟)
camphora
如用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姓名的姓氏作词干, 如用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姓名的姓氏作词干, 人名的形容词形式作种加词 其词尾以元音结尾者 一般加anus(阳性)、ana(阴性 元音结尾者, anus(阳性)、ana(阴性) 其词尾以元音结尾者,一般加anus(阳性)、ana(阴性) 辅音结尾,分别加ianus iana\ ianus\ anum(中性 中性) anum(中性);以辅音结尾,分别加ianus\iana\ianum. 如用人名作名词 姓氏末了是辅音 一般加ii 名词, 辅音, ii; 如用人名作名词,姓氏末了是辅音,一般加ii; 姓氏末了为元音 一般加i 元音, 姓氏末了为元音,一般加i。 命名人: 命名人: 一般只用其姓 两人姓同,则加名字的缩写词。 只用其姓, 一般只用其姓,两人姓同,则加名字的缩写词。每个 词的首写字母必须大写。命名人的姓名规定要用拉丁字母 词的首写字母必须大写。 拼写,非拉丁方国家的姓名要转换,我国的人的姓名, 拼写,非拉丁方国家的姓名要转换,我国的人的姓名,除 过去已有拼写的外,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 过去已有拼写的外,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 有时在植物学名的种加词之后有一括号, 有时在植物学名的种加词之后有一括号,括号内为人 名或人名的缩写,此表示这一学名已经重新组合而成。 名或人名的缩写,此表示这一学名已经重新组合而成。重 新组合包括属名的更动,由变种升为种等。重新组合时, 新组合包括属名的更动,由变种升为种等。重新组合时, 应将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 以示区别。 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 应将原命名人放在括号内,以示区别。
• 数值分类学 • 电子计算机在分类学当中应用而建立起来 的一个新兴边缘学科。数值分类学以表型 特征为基础,利用有机体大量性状(包括 形态学的,细胞学的和生物化学等的各种 性状)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应用电 子计算机运算得出结果。从而做出有机体 的定量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分类群之间的 关系。
• 如对中国人参属10种和变种进行数值分类 学研究,根据人参属的52个形态学性状、 细胞学性状和化学性状,进一步证明化学 分类研究把人参属分为两个类群(达马烷 型皂苷和齐敦果酸型皂苷)基本上是合理 的。达马烷型皂苷的含量与根、种子和叶 片的锯齿形状有关,一般根粗壮,种子大, 锯齿稀疏的含量高;而齐敦果酸型皂苷和 含量与果实上是否有黑色斑点,根状茎的 节间的宽窄和花序梗的长短有关。
实验分类学的内容: 实验分类学的内容: 改变生态条件 进行 栽培试验 改变 生态条件进行栽培 试验 , 以解决分 生态条件 进行栽培 试验, 类中较难划分的种类; 类中较难划分的种类; 物种的动态研究, 物种的动态研究 , 探索一个种在它的分 布区内,由于气候及土壤等条件的差异, 布区内 , 由于气候及土壤等条件的差异 , 所引起的种群变化 种群变化, 验证过去所划分的 所引起的 种群变化 , 来 验证 过去所划分的 种的客观性; 种的客观性; 细胞质及细胞核的移植, 细胞质及细胞核的移植 , 是加速人工控 制物种发展的新途径, 基因移植又使实 制物种发展的新途径 , 而 基因移植 又使实 验分类学进入更高级阶段。 验分类学进入更高级阶段。
植物分类的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 根据形态、习性、 根据形态、习性、 用途进行分类, 用途进行分类,不考 虑植物物种之间的亲 缘关系 在某一方面非常实 如将黄芪、 用,如将黄芪、党参 等归为补气药, 等归为补气药,便于 临床使用 不具预测性,如知 不具预测性, 道黄芪为补气药, 道黄芪为补气药,其 他特征无法推测 无法推测。 他特征无法推测。 自然分类系统 利用尽可能多的证据(包 利用尽可能多的证据( 括形态学、化学、细胞学、 括形态学、化学、细胞学、 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等), 孢粉学、分子生物学等), 尽可能反映植物物种之间的 亲缘关系 较为实用 具预测性, 具预测性,如知道黄芪为豆 科植物, 科植物,可以了解其植物形态 上的主要特征,根据植物化学 上的主要特征,根据植物化学 分类学, 分类学,可了解其主要化学成 分特征和基本临床疗效。 分特征和基本临床疗效。
第四章 植物分类概述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目的意义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 整个植物界 群的起源 亲缘关系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 起源, 关系及进化发展规律 群的起源,亲缘关系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 门学科。其目的是把繁杂的植物进行鉴定、 门学科。其目的是把繁杂的植物进行鉴定、 鉴定 分群归类、命名并按一定的系统排列起来 并按一定的系统排列起来。 分群归类、命名并按一定的系统排列起来。 (* )
植物分类简史(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略)
人为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 本草纲目》 草部、木部、谷部、蔬部、 《本草纲目》:草部、木部、谷部、蔬部、 果部等; 果部等; 瑞典林奈:根据雄蕊(有无、数目、 瑞典林奈:根据雄蕊(有无、数目、着生 情况)为分类依据,分为24 24纲 1~23为显花 情况)为分类依据,分为24纲 (1~23为显花 植物,24种为隐花植物 种为隐花植物) 植物,24种为隐花植物)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出现,自然分类系 才逐渐发展起来。 统才逐渐发展起来。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表现出典型形 有丝分裂中期 态 , 这是识别染色体个体性和研究整个细 胞染色体组( 型的适宜时期。 胞染色体组 ( 核 ) 型的适宜时期 。 一个个 体或种的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体或种的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 包括染 色体的数目、大小、形状、 色体的数目 、 大小 、 形状 、 主缢痕和副缢 痕等的总和称为染色体组型 核型。 染色体组型, 痕等的总和称为 染色体组型 , 核型 。 一般 认为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认为不对称的核型是进化的。
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 利用染色体资料探讨分类学问题的学科。 利用染色体资料探讨分类学问题的学科。 到目前为止, 40% 到目前为止 , 约 40% 的优化植物已经作过 染色体数目统计, 染色体数目统计,利用这些资料已修正了 分类学的错误。 分类学的错误。 芍药属以前属于毛茛科, 芍药属以前属于毛茛科,但芍药属染色体 基数X=5,个体较大,和毛茛科多数属的 基数 ,个体较大, 染色体基数不同, 染色体基数不同,许多分类学家结合其它 特征,将芍药属从毛茛科中分出, 特征,将芍药属从毛茛科中分出,独立为 芍药科。 我们书上仍在毛茛科) 芍药科。(我们书上仍在毛茛科)
近几十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近几十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产 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 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植物分类学中 使用的现代手段 实验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数值分类学( 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亚种ssp. 亚种ssp.
种内形态上有稳定的变异, 种内形态上有稳定的变异,并在地理分 生态上、季节上的有隔离的居群。 布、生态上、季节上的有隔离的居群。
种内形态有变异,分布范围较小, 种内形态有变异,分布范围较小, 变种var. 变种var. 与种类其他变种与共同分布区的居群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的方法是人们对植物的形态、构造、 植物分类的方法是人们对植物的形态、构造、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比较个体 之间的异同点,把具共同点的种类归为一个类 之间的异同点,把具共同点的种类归为一个类 分成不同的分类等级( 复数taxa) taxa)。 群,分成不同的分类等级(taxon 复数taxa)。 分类等级就是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主 就是植物的分类单位。( 分类等级就是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主 要有: 要有:门、纲、目、科、属、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