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导师圈点重点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组织管理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有功能型、分工型、矩阵型等。

组织结构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内部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共同理念等。

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凝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3. 工作分配:合理的工作分配可以确保每个员工按照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工作表现和贡献的评价。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激励员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5.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奖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薪资激励、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

二、领导与决策1.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有民主型、权威型、教练型等。

不同的领导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员工需求。

2. 决策过程:决策过程是指领导者在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决策步骤和方法。

常见的决策方法有个人决策、集体决策、顾问决策等。

决策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结果。

3. 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效果,增强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4. 领导力发展: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所具备的影响他人的能力。

领导者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进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5. 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中引入变革时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变革管理需要考虑到组织内外环境的因素,合理安排变革步骤和资源,以实现变革的目标。

三、市场营销1.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以了解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计划。

2. 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指通过品牌策略和营销手段来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

优秀的品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管理学原理重点要点(考试考研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要点(考试考研重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活动的活动过程。

注意四个关键点:(1)管理存在于政治组织(2)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3)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4)管理人员需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①其他人的活动,即被管理者的工作②其他人,即被管理者。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三、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1、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

管理活动是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开展的许多种活动中的一种2、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3、在组织成效与管理成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必然的线性相关的关系,即高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反之,低的管理成效也不一定必然导致低的组织成效P8 图1-1 图1-24、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因素。

管理者在组织中具有双重人格:(1)组织人格,即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行为必须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基本的准则。

管理者的这种组织人格的特点使得不同的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具有延续性和相似性(2)个人人格,即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所作所为又受管理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种管理者的个人人格特点使得不同的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对管理成效和组织成效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在实践中的“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各自的不足和偏颇之处,从而正确评价管理者与组织成效的关系。

四、管理者类别(关注高层、中层和基层划分)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可以划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五、管理者技能结构(与管理者三层划分相结合)1、技术技能:指对某一特殊技能——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围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

技术技能主要是涉及“物”的工作2、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1.管理和组织的基本概念
-管理的定义和特征
-组织的定义和类型
-组织的结构和设计
-组织的环境和变革
2.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
-管理者的层级和类型
-管理者的四个主要角色:规划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管理者的技能和能力
3.组织的规划
-目标和策略的制定
-管理层级的规划和决策
-组织结构和职权分配
4.组织的组织
-工作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配和协调
-团队建设和人员培养
5.组织的领导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风格和理论
-领导者的特征和行为6.组织的控制
-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控制过程和方法
-组织绩效和质量控制7.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变革的类型和原因-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变革实施和评估
8.组织的沟通
-沟通的重要性和功能-沟通的过程和障碍-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9.组织的决策
-决策的定义和特点-决策环境和类型
-决策过程和技巧
10.组织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组织的道德和伦理准则
-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实践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是《管理学原理》复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能力。

另外,建议学生多做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之管理与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1.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 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

(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 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4. 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之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名词解释:1. 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3.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一、管理学原理的概述管理学原理是指研究和总结管理实践中普遍适用的方法、原则和理论的学科。

它涉及到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是现代管理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原理。

二、管理学原理的分类管理学原理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科学管理学”、“行为管理学”、“定量管理学”和“系统管理学”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分类下的重点知识。

1. 科学管理学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其中的重点知识包括:- 劳动分工:将工作分解为简单易行的任务,以提高生产效率。

- 管理层级:建立明确的管理层级,实现权责的划分和协调。

- 职权与责任:明确每个职位的职权和责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 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行为管理学行为管理学关注组织中个体和团队的行为,研究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减少冲突和提高沟通效率等。

重点知识包括:- 领导风格:不同的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影响不同,如民主型、权威型和慈善型等。

- 团队协作:促进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 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是组织内部顺利运转的关键,要让员工理解工作的重要性和目标。

3. 定量管理学定量管理学强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管理和决策。

其中的重点知识包括:-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方法对组织内部的数据进行分析,辅助决策-making.- 优化理论:运用优化理论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 生产力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因素的测量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 系统管理学系统管理学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系统思维,关注组织内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知识包括:- 系统思维: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解组织内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使信息和决策能够顺畅流通。

- 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和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提高对组织和管理的认识与理解,提升管理水平。

下面将对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

一、管理学的概述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定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特点等。

2.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组织与管理:组织的定义、组织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等。

2.领导与决策:领导的概念、领导类型、领导风格和领导力开发等。

3.沟通与协调:沟通的定义、沟通过程、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等。

4.激励与工作动力:激励理论、激励方式、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等。

5.控制与监督: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过程和控制方式等。

三、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与组织:个体行为的特点、个性与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满足需求等。

2.小组与团队:小组的功能和特点、团队的构建与发展、团队决策和团队动力等。

3.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权力、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领导角色和领导态度等。

4.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等。

四、管理学的实践应用1.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管理等。

2.管理决策与战略管理:管理决策的基本步骤和决策方法、战略管理的概念和过程等。

3.企业创新与研发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和组织创新能力培养等。

4.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的特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等。

5.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的概念和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效果等。

以上仅为《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部分重点内容归纳,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认知,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规划、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当今社会,管理学原理对于企业和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管理学原理的重点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管理学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首先,要谈到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就不得不提到管理的基本功能。

管理学认为,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规划是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预先设计和安排;组织是指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协调一致;领导是指通过激励和影响,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控制是指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组织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这四个功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其次,管理学原理中的决策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管理活动中,决策是领导者最常面临的问题之一。

管理学原理认为,决策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种可能的选择,最终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理论包括了决策的类型、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等内容。

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标,灵活运用各种决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另外,在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中,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分工,而组织文化则是指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认为,良好的组织结构和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激励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领导者需要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注重组织结构的优化和组织文化的建设,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最后,管理学原理中的沟通和协调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在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工作的协调。

管理学认为,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够有效地减少组织内部的摩擦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因此,领导者需要注重沟通技巧的培养和协调能力的提升,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发展。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组织、规划和控制组织资源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

下面是对管理学原理的重点整理。

1.公司使命和愿景:公司使命是指公司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观,愿景是指公司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

明确的使命和愿景能够为员工提供方向和动力,并帮助公司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2.组织结构与分工原则:组织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配。

有效的组织结构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3.增长与发展战略:增长和发展是公司生存和成功的关键。

发展战略涉及到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扩张等方面,而增长战略则关注如何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制定适合的增长和发展战略。

4.领导与管理:领导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明确的愿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则强调对日常运营和资源分配的控制和监督。

5.团队与合作:团队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

团队成员需要互相信任、有效沟通和合作,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推动项目的成功。

6.激励与奖励:激励和奖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

公司需要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动机设计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工作动力。

7.有效沟通与决策:有效沟通是组织内部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并提高工作效率。

决策是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管理者需要根据情况和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

8.绩效管理与评估:绩效管理是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来促进员工发展和提高绩效的过程。

评估绩效需要公平和客观的标准,并与奖励和激励机制相结合。

9.创新与变革管理:创新和变革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能够帮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而变革管理是指如何有效地引导组织在变革中适应新的市场和技术要求。

10.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匡助学生建立起对组织管理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对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以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管理学原理的重点整理1. 管理的定义和特征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协调运作,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包括目标导向性、组织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

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量化管理学和系统管理学等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3. 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有序活动的集合体。

根据组织的性质和目标,可以分为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等不同类型。

4.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

管理者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

5. 决策与决策过程决策是管理者在面临问题或者机会时做出选择的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采集、方案评估、决策选择和实施与评估等阶段。

6.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合理安排组织的结构和职责。

7. 领导与领导风格领导是指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自由型等不同类型,适合于不同的组织和情境。

8. 激励与激励理论激励是指通过赋予奖励或者惩罚等手段,促使员工积极参预工作并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9. 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控制过程包括制定标准、测量绩效、比较实际结果和标准、采取纠正措施等步骤。

10.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大全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涵盖了管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组织行为学、领导学、决策学和沟通学等几个主要领域介绍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行为的科学,主要关注员工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

其中,员工个体行为包括工作动机、个人行为特征和工作满意度等;团队行为包括领导力、团队动力学和冲突管理等;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等。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激励员工、提升团队效能和优化组织管理。

二、领导学领导学是研究领导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主要关注领导力、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等方面。

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对于员工的激励、指导和影响能力,主要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教练型等类型;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展现的个人特点和行为,主要分为任务导向型、员工导向型和变革导向型等风格。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领导能力、有效管理团队并实现组织目标。

三、决策学决策学是研究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关注决策过程、决策模型和决策风险等方面。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评估和决策执行等环节;决策模型包括理性决策模型、行为决策模型和群体决策模型等;决策风险包括不确定性、风险态度和风险管理等。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有效应对各种决策风险。

四、沟通学沟通学是研究沟通理论和技巧的学科,主要关注沟通过程、沟通类型和沟通障碍等方面。

沟通过程包括信息发送、信息接收和信息解码等环节;沟通类型包括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等类型;沟通障碍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和心理障碍等。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沟通技巧,加强组织内外的沟通效果,促进团队合作和信息流动。

综上所述,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组织行为学、领导学、决策学和沟通学等领域的知识,管理者可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有效处理组织内外的工作挑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1.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探讨了组织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

其中包括组织结构设计、权力与权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内容。

2. 领导与管理:领导和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领导强调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管理强调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3. 沟通与协作:沟通和协作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提高组织内部的合作和效率,有助于解决冲突和促进团队动力。

4. 决策与问题解决:决策和问题解决是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正确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够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5.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系统性过程。

它包括设定目标、反馈、评估和奖励等步骤,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潜力。

6. 激励与奖励:激励和奖励是管理中用来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和提高绩效的手段。

合理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忠诚度。

7.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涉及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

它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满意度,从而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8. 策略与竞争优势:策略管理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它涉及市场分析、环境分析、目标设定、资源配置等方面。

9. 创新与变革管理:创新和变革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

创新管理和变革管理涉及识别机会、制定策略、组织变革和管理风险等方面。

10. 团队与团队建设:团队合作是管理中的关键要素。

团队建
设涉及团队构建、角色分配、沟通协作等方面,旨在提高团队绩效和成员满意度。

管理学原理 重点

管理学原理 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
在管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原理,这些原理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1. 分工原理:分工是一种将任务分解为小部分并分配给不同个体的方法。

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因为每个人只需关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专注于完成特定任务。

亚当·斯密是分工
原理的最早倡导者,他认为分工可以通过提高专业化程度来增加劳动生产率。

2. 统一指挥原理:统一指挥是指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负责协调和指导各个部门和成员的行动目标。

这个原理强调组织中的一元化管理结构,以确保所有人都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

统一指挥原理的一个例子是军队,由将军统领士兵并确保他们遵守命令。

3. 协调原理:协调是指组织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

协调原理强调团队合作、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以确保整个组织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地工作。

协调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分配来实现。

4. 控制原理:控制是指对组织内部活动和结果的监督和管理。

控制原理强调制定明确的目标、制定适当的标准、实施监测和反馈机制,以确保组织内部的活动符合预期,并纠正偏离行为。

控制可以通过设立绩效评估、监督和报告机制来实现。

5. 契约原理:契约原理是指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双方协议,约定
了工作职责、权责和报酬等方面的内容。

契约原理强调通过建立透明、公正和平等的雇佣关系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

契约可以是明确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口头约定或默示的共识。

这些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通常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灵活地应用这些原理,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高绩效。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后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的单独分类)1.管理的四大职能:一计划(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二组织(使计划能够实现必须落实到组织的每个环节和岗位,这是组织工作的任务)三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四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以及四大职能间的相互关系2.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一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三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

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能力)3.管理人员的分类及高、中、低层次管理人员与所需管理技能的对应关系4.业务流程重组又称组织再造,流程再造。

基本思想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质量成本和业务处理周期等绩效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5. 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理论----泰罗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决策理论学派----西蒙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详情见后附表1. 表26.管理环境: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7.组织(一般指企业)面临的环境一般分类:宏观环境:(1)政治法律环境:a政治环境(是指总的政治局势,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政策倾向和人民的政治倾向等)b法律环境(是指一切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2)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行为诸多因素中最关键,最基本的因素。

相对于其他方面而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政府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价值观念、消费风格、品味、宗教信仰、教育文化水平等都属于社会环境内容。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总结(二)(2024)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总结(二)(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对管理学原理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深入探讨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为读者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提供帮助。

通过对相关主题的讨论,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运用管理学原理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的绩效。

正文内容:一、领导与管理1.领导与管理的定义:领导与管理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领导着组织的方向、目标和决策,而管理则关注组织资源的整合和协调。

2.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导注重影响他人,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而管理则侧重于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来管理组织。

3.领导和管理的关系:领导与管理互相依赖,相辅相成。

领导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而管理能够落实领导的指导,使组织更高效地运作。

二、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的定义:组织结构指的是组织内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和权责的分配,它决定了组织内部信息流动和决策的方式。

2.组织结构的类型:包括功能型、分工型、分部型等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3.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环境需求,遵循协作性、灵活性、部门间协调性等原则,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4.组织结构的优化:通过重新规划组织结构,调整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等方式,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决策与问题解决1.决策的定义:决策是一种选择行为,是基于对已知信息和未知情况的评估和判断而作出的选择。

2.决策的类型:包括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适用于重复性和结构化的问题,而非程序化决策适用于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

3.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分析和评估、方案选择和实施等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4.问题解决的方法:包括直接解决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沟通与协调1.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它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解析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解析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解析首先,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之一、管理学家们对管理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管理是一种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涵盖了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规划、协调和控制等,但具体的实施过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实施。

其次,管理者角色与职能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之一、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决策者、领导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等。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规划是指制定目标和制定实施计划;组织是指分配和协调资源以实现目标;领导是指激励和激发员工的潜力;控制是指监督和评估实施计划的进展情况,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此外,组织结构与设计也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之一、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分配等。

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促进信息流通和决策的执行,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资源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最后,领导与决策也是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之一、领导是指影响他人的行为,使他们努力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良好的领导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绩效。

决策是指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选择并执行一种方案以实现目标。

良好的决策能力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总结起来,管理学原理的重点难点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者角色与职能、组织结构与设计、领导与决策等方面。

在学习管理学原理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以提高管理能力和组织绩效。

管理学原理典型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典型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串讲资料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方案,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P4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根本原理与一般方法的科学.P11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附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P18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展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展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 线圈装配工试验.P435.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开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P496.战略管理: 是组织制定与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开展.P557.全面质量管理TQM: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及为根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与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P588.环境的不确定性: 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与变化程度.P809.社会责任: 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与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当的职责与义务.P8110.方案工作: 是指制定方案,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到达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P8711.许诺原理: 是指任何一项方案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P97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到达的预期成果.P100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与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P106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与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与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工程.是为了答复使命与目标而对开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与职能战略.P111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与沟通思想及行动的方针与明文规定.P11716.决策:是为到达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P12717.外推法: 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P137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及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响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行,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P13919.组织工作:是设计与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构造的活动过程.P15120.组织构造:是组织中划分,组合与协调人们的活动与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与相互关系.P151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奉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构造就越是合理有效. P15722.职位设计:就是将假设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P16123.职位特征模型: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响P16424.安东尼构造: 是美国斯隆管理学院提出的一种经营管理的层次构造.该构造把经营管理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战术方案层与运行管理层.P16625.部门: 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P17326.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视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视权,被授权者负有报告及完成任务的责任.P19027.活性化:是员工参及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与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的责任感.P198 28.业务流程再造:为了在诸如本钱,质量,效劳与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良,而对业务过程进展的根本的再思考与激进的再设计.P22429.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展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与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适宜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展,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P23130.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P23131.时距判定法:是在知道下属是否准确地做出判断之前所必需消耗的最长时间.P23932.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人)与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展引导与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与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P28133.命令一致原理: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及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P28934.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P30535.推进者: 是帮助一个团队的管理与维护的人.P31236.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响效果的过程.P32137.鼓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P34938.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与组织的开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展测量,评价与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P37139.间接控制:是以人们常常会犯错或没有觉察到那些将要出现的问题,因而未能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为依据的管理.P380 40.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的,它是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来进展控制工作并认为全格的管理者出的过失最少.P38441.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方案,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说明预期的结果.P39242.可变预算: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它主要是限于在费用预算中应用.当单位可变费用(本钱)不变时,可变费用总数是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当中可变预算主要是用来控制固定费用(本钱)的.P39643.零基预算法: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场时,将所有还在进展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场,即以零为根底.P39744.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P402-405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营业收入总额本钱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本钱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销货本钱/平均存货45.盈亏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根据销售量,本钱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情况的变化进展分析的一种方法.P408 46.方案评审技术PERT:是把工程工程当作一个系统,用网络图或表格或矩阵来表示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与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找出从开工到完成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线路,并围绕关键红路对系统进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展严密控制,以到达用最少的时间与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的一种方案及控制方法.P40947.平衡计分卡:由凯普兰与诺顿提出,即单一的绩效指标都难以反映出组织的绩效全貌,必须用一套平衡的指标体系来要求组织才能使之安康的开展.包括:财务,顾客,内部过程与学习及成长四套指标.P42048.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根本原理为评价准那么,系统地考察,分析与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制存在的缺点或问题.P42349.信息系统:是用于获取,组织,存储,处理与传输信息的系统. P426 6-123聘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师圈点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的概念
1. 管理的定义: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集体活动,有效地 获取、分配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意味着用智慧代替鲁莽,用知识代替习惯与传统,用合作代替强制。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和工 具,而不是目的。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管理从本质上讲,是管理者执行各项管理职能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2. 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信息及相关的活动。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核心是“有效协调集体的 活动。” 3. 管理的性质: (1). 管理的二重性:
①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通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 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所必须的活动。
四、管理的作用
管理是当今组织、尤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其主要作用如下: 1.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 2. 管理是一个组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 管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 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五、管理学的形成和主要发展阶段
1.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8、19 世纪,工厂制度早期)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扣针厂加工为例,分析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分工问题。第 一,由于分工形成的专业化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第二,由于分工减少了兼顾多工序操作中转换工作的时 间,第三,由于分工所形成的标准化,这有利于发明专用工具和专业生产设备,简化了工作的复杂性,这 都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亚当.斯密核算认为分工操作在当时可提高工效 240 倍。 2.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19 世纪末~20 世纪 30 年代) (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 美国人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年发表《科学管 理原理》。对生产作业管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泰勒认为,造成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指派、 劳动方法不合理、分配不合理、组织和管理不科学等原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效率。泰勒的 巨大贡献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基础,泰勒也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3).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德国学者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在这一时期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经 济史》和《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并由此建立了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础和体系。故此被后人称为“组织管 理之父”。
3.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30 年代后) 梅奥及其霍桑试验 (George Elton Myao, 1880-1949)建立了行为管理科学的研究方向,1933 年梅奥发 表《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并初步建立了行为管理科学的新领域。 4.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后 1945 -1960 年) 这一时期管理学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并行成了一系列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一时期被美国著名管理学 家孔茨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行为科学 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等管理理论。 5. 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60,70 年代-------) 这一时期管理理论又开始“从分化走向统一”。并出现了影响较大的“系统管理理论”(60 年代中期后) 和“权变理论”(70 年代后)等。
② 社会属性:是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是管理者监督劳动、维护和巩固生产 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一种职能。
(2).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 当然,管理科学有着其鲜明的特点,管理面对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设定完全相同条件的实验环境, 而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存在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验证的规律。 艺术性:即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 活动相结合。(具体实践灵活运用)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必须遵循管理的基本规律;作为艺术,它离不开管理 者的个人修养与才智。
(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916 年法国人亨利. 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在 75 岁时发表了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作为一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站在高层管理者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 组织管理问题。提出了对企业管理具有较强适应性和针对性的企业管理的 5 项职能和 14 条原则,奠定了 组织管理的基础,而被后人尊称为“职能管理之父”和“经营管理之父”。
二、管理的普遍性
1. 管理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母系社会距今已有近 4-5 万年的历史。 2. 管理渗透到现代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凡是有组织的地方就一定有管理。 3.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法约尔认为应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孔茨认为应具有: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 领导,控制职能;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 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圣迭戈大学任教的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 协调。 一般认为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计划与决策:明确集体活动的目的、任务、目标、策略、行同方案和各种决断。(确定目标,制定 战略,计划分层,展开。) 2. 组织与用人:把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科学的组织成实施和完成计划的功能实体。(是决定需要 做什么、怎么做和由谁去做的问题。) 3. 指挥激励: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 4. 协调:化解矛断,解决冲突,理顺内外部关系,从而为计划目标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控制:对照计划检查、纠正,从而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六、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