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49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jìng zǒu() wéi dú() xí fu()
yān mò() hàn zāi() tú dì()
qiú ráo() yìng bī() tí xīn diào dǎn()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3分)
(1)果园的橘子差.(chà chā)不多采摘完了,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差.(chà
chā)别不大。

(2)山涧里,几位漂.(piāo piào)亮的小姑娘正坐在竹筏上顺水漂.(piāo
piào)流。

(3)台风过后,其他树都横七竖八地倒.(dǎo dào)伏在地,倒.(dǎo dào)是那樟树,没有一棵被吹倒,断枝落叶的也不多。

3.照样子,先组词,加偏旁变成新字后,再组词。

(6分)
例:普(普通)——谱(乐谱)
戎()——()争()——()
宗()——()取()——()
4.解释下列加点的“之”字的意思。

(3分)
(1)诸儿竞走取之.。

()
(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3)取之.,信然。

()
5.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8分)
相貌()()文质()()白发()()威风()()百()百中无()为力()精会神人烟()少(1)画“”的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的。

(2)像第一行那样ABCC结构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

(3)画“”的词语的近义词是。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因为
..人口越来越少。

B.即使
..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
C.虽然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2)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

(改为夸张句)(2分)
(3)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改为反问句)(2分)
(4)分析下列句子,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物当时的心情。

(2分)
①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
②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分)
(1)填表,写一写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
(2)把下列成语及其相关人物用线连起来。

(4分)
纸上谈兵蔡桓侯破釜沉舟岳飞
讳疾忌医赵括精忠报国项羽
卧薪尝胆韩信三顾茅庐王羲之
背水一战勾践入木三分刘备
8.口语交际。

(4分)
学校的小记者想就以下问题采访你,请你认真回答。

小记者: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呢?
你:
小记者: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
你:
二、阅读与理解。

(共21分)
(一)西门豹治邺(节选)(10分)
到了河神要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

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1.选文按的顺序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第二件是。

其中第件事写得详细,另一件事则写得简略。

(2分)
2.仔细品读下列西门豹送新娘时的几句话,照样子在括号里写写他的目的。

(4分)
例:“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救下新娘)
(1)“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2)“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
(3)“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好吧,再等一会儿。

”()(4)“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
3.下列对画“”的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门豹是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
B.西门豹在耐心地等候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以弄清河神的决定
C.西门豹是将计就计,让老百姓明白,巫婆与官绅都是骗人的
4.你认为西门豹是位好官吗?为什么?(2分)
(二)悬梁刺股(11分)
中国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苏秦刺股、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他的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定要发愤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得直想睡觉,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只要一打嗑睡,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能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孙敬,也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他疲倦得直打嗑睡。

他怕影响到自己的功课,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


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他马上就清醒了,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1.比较一下苏秦和孙敬读书的方式,再填表。

(2分)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收获
B.发愤读书学习,才能有成就
C.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就是“悬梁刺股”
D.要重视读书,热爱读书
3.有人认为,像苏秦和孙敬这样读书,会累垮了身体。

你怎么看?(2分)
4.像“悬梁刺股”这样表示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两个)(2分)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3分)
材料一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选自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二(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选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1)用“”在短文中画出与材料一中“晨夕不休”相对应的句子。

(1分)(2)就内容来说,材料二所描述的故事与短文中苏秦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2分)
三、表达与交流。

(共30分)
题目:那一刻,我真
提示: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如害怕、激动、紧张等。

围绕题目写一件事,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1.竞走唯独媳妇淹没旱灾徒弟求饶硬逼提心吊胆
2.(1)chà chā(2)piào piāo (3)dǎo dào
3.示例:戎装绒绒毛争论睁睁眼祖宗综综合获取娶迎娶
4.(1)李子(2)王戎(3)李子
5.堂堂彬彬苍苍凛凛发能聚稀
(1)外貌
(2)示例:两手空空风尘仆仆
(3)示例:全神贯注
6.(1)A
(2)示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到后来,竟然大得像车轮一样。

(3)示例: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怎么会满意呢?
(4)①害怕②兴奋
7.(1)①王戎②聪明,善于观察与思考③帮邺县百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④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⑤虚心求教,有恒心,有毅力⑥为蔡桓候看病
(2)纸上谈兵蔡桓侯破釜沉舟岳飞
讳疾忌医赵括精忠报国项羽
卧薪尝胆韩信三顾茅庐王羲之
背水一战勾践入木三分刘备
8.示例: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章回体小说扣人心弦的魅力,还收获了人生智慧,包括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知人知己的眼光等。

二、(一)1.事情发展帮百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一
2.(1)处死巫婆(2)处死官绅头子(3)警示其他官绅(4)教育老百姓不要迷信
3.B
4.示例:我认为西门豹是位好官。

因为他破除迷信,除害兴利。

(二)1.①防止读书时打瞌睡,保持清醒②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③锥刺股④头悬梁
2.C
3.示例: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刻苦的精神,并非要像他们那样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式。

4.示例:闻鸡起舞凿壁借光
5.(1)他每天从早读到晚,劳累了,也不休息,常常是废寝忘食。

(2)材料二讲苏秦刺股后“血流至足”,短文中没讲到这一点。

短文写了苏秦刻苦读书的原因,材料二没写这一点。

三、略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48分)
1.读拼音,写同音字。

(12分)
(1)jiàn ()设()康()盘踢()子
(2)zōng ()合正()()色跟()
(3)gāng ()才提()()铁山()
2.用“”画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4分)
(1)亭亭欲立文质彬彬鹤发同颜膀大腰圆()()
(2)无能为力面如土色不知所错聚睛会神()()
(3)农眉大眼眉青目秀慈眉善目龙眉凤目()()
(4)提心掉胆胆战心惊心及如焚魂飞魄散()()
3.选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填序号)(4分)
(1)尝:A.曾经;B.品尝;C.经历。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②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
(2)竞走:A.田径项目;B.争着跑过去。

①诸儿竞走
..取之。

()
②2016年8月13日,王镇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男子20千米竞走
..比赛冠军。

()4.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不改变句子原意。

(4分)
(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
..,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
(2)战国时候,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
..漳河边上的邺。

()
(3)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他。

()
(4)巫婆在河里扑腾
..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
5.把下列词语与相关意思用线连起来。

(4分)
道边苦李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纪昌学射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起死回生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三顾茅庐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
(1)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
(2)看到巫婆和官绅头子都被投进了漳河,使其他官绅都提心吊胆。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改为转述句)(2分)
(4)照例子,续写句子,让句子更生动。

(6分)
例:我紧张极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①官绅们都提心吊胆,。

②这个小姑娘十分害羞,。

③我心里难受极了,。

7.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他很爱惜这张弓,想把它装饰一下。

②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③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④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好弓。

⑤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非常精美的花纹。

A.④③①⑤②
B. ④⑤①③②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要细心观察、独立思考。

()
(2)《西门豹治邺》中调查民情、惩治巫婆和官绅以及兴修水利都是主要情节。

()
(3)《扁鹊治病》中扁鹊对蔡桓候的四次诊断分别是:病在皮肤、病到皮肉、病至肠胃、病入骨髓,而蔡桓候的态度依次是不信、不睬、不悦、不解。

()(4)《纪昌学射》中纪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得到名师飞卫的指导。

()
9.综合实践。

(2分)
运用“长话短说”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南宋时期,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但文天祥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二、阅读与理解。

(共22分)
(一)李广射虎(11分)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是西汉名将,力大无穷,擅长射箭,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

②镞:箭头。

③更:再,又。

④居:居住。

⑤尝:曾经。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1)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3)广亦竟射杀之。

2.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第二次是;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

其中第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的特点。

(2分)
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
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
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
4.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5.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

(2分)
(二)蔡文姬辨琴(11分)
①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从小就是出了名的女神童。

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小文姬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②她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赋,读书过目不忘,说起书上的道理也是头头是道,并且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她还对音乐十分精通。

十岁的时候,蔡文姬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④有一次,蔡邕在院子里弹琴,弹得正入迷的时候,琴弦忽然断了一根。


在房间里读书的小文姬马上大声地说:“父亲,你把第二根弦弄断了!”
⑤蔡邕非常吃惊,想不到女儿这么聪明,一下就说中了。

于是他又故意弄断了第四根弦,然后笑呵阿地问:“女儿啊,你猜猜,这回是第三根,还是第四根?”
⑥小文姬在房间里乐了,说:“父亲,别考我啦,是第四根!我说的对不对?”蔡邕这才心服口服。

⑦从这天起,蔡邕开始用心教女儿弹琴。

尽管小文姬的天赋极高,人们都说她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但小文姬对自己的要求却更高,一点儿也不放松,甚至比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还要勤奋刻苦。

⑧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里,温习昨天学过的曲子;晚上,父亲去休息了,她还在书房里苦练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⑨两年后,小文姬的琴艺已经很了不起了。

父亲让她弹奏一支最难的曲子,以此来考验地。

听完女儿弹奏的曲子,蔡邕很满意,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了她。

除了表扬,蔡邕还告诉小文姬,尽管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应该继续努力,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

小文姬认真地点点头。

⑩有这样刻苦学习的态度,到十四岁的时候,蔡文姬的才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她精通音乐和书法,又会写诗,还懂得很多礼仪,口才也特别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才女。

1.短文写“蔡文姬辨琴”的是第段到第段。

(2分)
2.用“”在文中画出描写蔡文姬音乐天赋很高的句子,用“”画出蔡文姬刻苦学习的句子。

(2分)
3.蔡邕是一位慈爱、循循善诱的父亲,下列不能体现他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
B.蔡邕故意弄断琴弦来考女儿的辨音能力
C.用心教女儿弹琴
D.用最难的曲子来考女儿,还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她
4.根据短文,蔡文姬成功的原因不包括()选项。

(2分)
A.有胆识
B.不凡的天赋
C.刻苦学习的态度
D.父亲的引导
5.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的题目也可以叫“蔡文姬学琴”,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3分)
三、表达与交流。

(共30分)
题目:第一次
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养宠物,第一次自己做饭,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挨批评……一个个“第一次”就像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行行脚印。

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第一次”,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1)建健键毽(2)综宗棕踪(3)刚纲钢冈
2.(1)欲同玉童(2)错睛措精
(3)农青浓清(4)掉及吊急
3.(1)①A ②B (2)①B ②A
4.示例:(1)满足(2)治理(3)搭理(4)挣扎
5.道边苦李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纪昌学射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起死回生
三顾茅庐
6.(1
(2
(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

(4)示例:①大气也不敢出
②一直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③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7.C
8.(1)√(2)×(3)√(4)×
9.文天祥严拒敌人的劝降。

二、(一)1.(1)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向它射去,弓箭的箭头插入了石头中。

(2)于是再张弓射石头,却再也射不进石头里了。

(3)李广也终于射杀了它。

2.打猎时错把石头当老虎,箭射人石头中在以前住过的郡射杀了一只老虎一力大无穷、擅长射箭
3.B
4.A
5.示例:李广将军,您武艺高强,神勇无比,堪称英雄。

(二)1.③⑥
2.十岁的时候,蔡文姬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里,温习昨天学过的曲子;晚上,父亲去休息了,她还在书房里苦练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3.A
4.A
5.示例:我认为原题目更好。

因为“辨音”一事突出了蔡文姬过人的音乐天赋。

她凭着极高的天赋,已经足以成为优秀的音乐家,而她却比天赋一般的孩子更加勤奋刻苦,这更能突出“天才的秘诀是天赋加勤奋”这个道理。

三、略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课文主题感悟(40分)
一、故事的出处。

(6分)
1.将下列文章与它的出处连起来。

(4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列子·汤问》
《西门豹治邺》《韩非子·喻老》
《扁鹊治病》《史记·滑稽列传》
《纪昌学射》《世说新语·雅量》
2.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

(2分)
二、故事中的人物。

(14分)
选择合适的人物填空,并结合课文内容概括人物的特点,写在横线上。

A.西门豹
B.扁鹊
C.王戎
D.纪昌
E.蔡桓侯
F.飞卫
1.其余的小孩都抢着去摘路边的李子,只有()站在那里不动。

2.()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

他巧施妙计,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并发动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庄稼,使邺这个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见()身体有恙,几次善意提醒但是都遭到了拒绝。

后来()跑到秦国去了,()也因病无法医治去世了。

4.()是一名射箭能手,()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射箭的技艺。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三、故事的写作顺序。

(4分)
A.时间顺序
B.事情发展的顺序
1.《王戎不取道旁李》()
2.《西门豹治邺》()
3.《扁鹊治病》()
4.《纪昌学射》()
四、故事的内容。

(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扁鹊通过观察就知道病人的病情发展到哪个阶段,而且还有相应的医治方法,他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神医。

()
2.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师傅飞卫是射箭能手。

()
3.西门豹将计就计,以“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为理由,既救了这个姑娘,又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一举两得。

这部分内容真是精彩极了,读来大快人心。

()
4.蔡桓侯不听扁鹊的劝告,是因为他认为扁鹊是想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提高自己的名气。

()
5.苇席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是因为河神把他的媳妇接走了。

()
五、故事的哲理。

(6分)
1.从《扁鹊治病》中我懂得的道理是()
A.只要是医生说的话都应该放在心上,不能像蔡桓侯那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讳疾忌医。

B.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

C.扁鹊通过观察就能判断蔡桓侯的病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他真是一个医术高明的神医!
2.《王戎不取道旁李》让我懂得了()
A.只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B.不要人云亦云,跟风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经典片段分析(13分)
六、课内阅读。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1.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分)
2.“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这里的“成绩”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在下面有关飞卫教纪昌学习射箭的正确说法后面打“√”。

(6分)
A.“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这个练眼力的阶段可以放在“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前面。

()
B.飞卫教纪昌学射箭的过程是先练习眼力,再教他开弓,放箭。

()
C.为了练眼力,纪昌能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条件,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后来他成功了。

()
主题阅读拓展(22分)
七、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