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论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概念
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的⼀切成本。
包括⼯资、利息、⼟地和房屋的租⾦、原材料费⽤、折旧等。
按照我国财务制度,总成本费⽤由⽣产成本、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组成。
其中,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称为期间费⽤,直接计⼈当期损益。
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可以⽤货币计量,可以在会计账⽬中很直观的反映出来。
机会成本:是指⼀种资源由于⽤于本项⽬⽽放弃⽤于其他项⽬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数值表⽰则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些东西的最⼤价值。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任何稀缺的资源的使⽤,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所牺牲掉的其他使⽤能够带来的益处。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会计成本计量有五种计量⽅式,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
通常情况下采⽤历史成本计量,即是指实际⽀付的货币成本。
机会成本可能等于会计成本,也可能不等于会计成本。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在商品(或⽣产要素)供应不⾜、实⾏配给的条件下,机会成本⾼于会计成本;在商品积压或要素闲置的条件下,机会成本低于会计成本,甚⾄为零。
通常,在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不等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在机会成本⾼于会计成本的情况下,使⽤机会成本的概念。
例⼦:某企业现有两个投资⽅案,假设投资回收期均为五年,A⽅案初始投资额100万元,每年净现⾦流量50万元;B⽅案初始投资额60万元,每年净现⾦流量30万元。
假定该企业投资总预算为100万元。
则如果只⽐较净收益现值的话,A⽅案净现值67.6万元。
B⽅案为40.56万元,⽆疑应该选择A⽅案。
但如果考虑使⽤B⽅案闲置的40万元进⾏其他投资的话,则A⽅案含有这些资⾦投⼊其他⽅案获得的最佳收益即为其机会成本。
那么这时在判断⽅案的优劣时就不能只⽐较它们的净现值,还须考虑机会成本。
由此可见,机会成本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很⼤。
⼆、两者在会计处理思路上的主要差异⽐较
(⼀)是否应该对股权资本计息?传统会计只核算债务资本利息,对股权资本并不计息,对企业宣告发放的股利也不视为利息费⽤,⽽作为利润分配处理;⽽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则要求对股权资本像债务资本⼀样计提利息,并作为企业利息费⽤处理,⽽企业实际⽀付的股利被视为利息债务的清偿。
由于股权资本不存在实际利率,故在计提利息前应先考虑风险等多种因素后⼈为地确定股权资本利率后计提。
由于⼈为确定的股权资本利率并不是企业实际⽀付股利的依据,所以,应计利息并不等于实付股利(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倡导者认为,从长期看两者应该是相等的)。
(⼆)是否应该对资本利息予以全⾯资本化?传统会计下的资本利息(仅包括债务利息)除明确使⽤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费⽤予以资本化外,其余债务利息均作期间费⽤处理;⽽股权资本成本会计把资本利息(包括债务利息和股本利息两部分)视为间接成本性费⽤先予归集,分配后分别借记到各成本对象(包括存货)中予以资本化,只有确实⽆法资本化的剩余利息才被列为期间费⽤。
(三)是否应该将净权益全部归属于股东?传统会计认为净权益(包括投⼊资本和留存收益)归属于业主——股东,故⼜称业主权益或所有者权益。
⽽如果考虑机会成本的话,应将传统会计下的净权益⼀分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其中股东权益仅限于股东的直接缴⼊资本和应付股权资本利息负债,主体权益被认为是企业主体通过其⾃⾝努⼒⽽获得的资⾦,故归属于企业主体,在数量上等于企业所有年度的累计净收益。
三、计算机会成本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的⾦额将⾼于传统会计下所计算的⾦额。
这是由于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利息费⽤的内容及其资本化的对象范围均较传统会计要⼤。
(⼆)销售成本、折旧费将⾼于传统会计下所计算的⾦额。
因为其中包括了资本化了的债务利息和股本利息。
(三)从长期看,净收益⼀般要低于传统会计下的净收益。
因为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在计算其净收益时须扣除股本利息费⽤。
但在早期,由于对利息费⽤的全
⾯资本化处理,导致⼤量的利息费⽤在早期将暂时“栖⾝”于资产成本中,净收益也未必会低于传统会计下所计算的⾦额。
(四)股权资本成本会计下的“股东权益”⾦额与“主体权益”⾦额的合计数⼀般不等于传统会计下的股东权益⾦额(包括缴⼊资本和留存收益);前者的“主体权益”⾦额⼀般也不等于传统会计中的留存收益(包括已转作股本部分)。
只有当企业的股权资本利息累计数与企业实际发放现⾦股利的累计数相等时,它们才会相等。
四、重视机会成本对企业⽇常管理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提⾼企业对资产及原材料管理的意识,进⼀步降低产品成本如何减少仓库⾥材料的呆滞,⼀直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项重要的话题,但我感觉在中国现实的企业管理当中往往被忽视,⾄少是没有引起⾜够的重视。
因为存货的积压,将⽣产过程发⽣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了短期利润,但不利于长期利润⽬标的实现,也不容易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如果把
这些呆滞材料的机会成本⽤数值显⽰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则更能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企业只有从产品的设计、⽣产、营销、交货等基本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的辅助活动等等全⽅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潜⼒,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化。
(⼆)有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决策是企业管理的⼀个重要⽅⾯,科学决策⽔平的⾼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平的⾼低。
因此,不断引进先进的决策理念和⽅法是提⾼企业管理者管理⽔平的重要途径之⼀。
⽽实现决策的数量化、可⽐较化,则可减少“拍脑袋”决策的情况发⽣。
⽽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将抽象的决策⽅案数值化,从⽽使得决策⽅案更直观,更具⽐较性。
参考⽂献:
1、《微利时代的企业领先策略》尤登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出版
2、《中⼩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许华华南师范⼤学出版社2009.6出版
3、《管理经济学》麦圭根机械⼯业出版社2006.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