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
2010年
今年上榜的人士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在于,许多第一代创业家又回来了。
最著名的回归者是柳传志,这位66 岁的老人在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出山,担当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当时,争议之声四起,更多的人是担心重新出山会毁了他的半世英名。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事实上这位传奇式的企业家做得相当出色。
另一位著名的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则在沉寂多年后让我们看到了转机。
他在海尔集团内部推行营销服务转型,并在打造国际品牌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此外,万科董事长王石因为他在绿色商业上的远见再次入选,他在万科推动的住宅产业化或许会影响未来中国住宅的生产和使用方式。
当然,入选的年轻商界领袖也很多。
马化腾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领导的腾讯公司是中国互联网业的领跑者,而且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巩固自己的优势。
1 柳传志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66 岁
据今年2 月初发布的季度业绩报告称,联想季度销售额为48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此时距现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复出正好一年。
回顾上一年同期,联想还亏损9,700 万美元。
当时,欧美企业客户的需求受危机影响而锐减,重创继承了IBM 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众多类似因素促使柳传志不得不再次出山,出任联想集团主席,并决定以退为进,继续深挖国内市场。
现在看来,柳传志用一年时间成功地带领联想占据了世界PC 市场9% 的份额,创了历史新高。
当然,拉动增长的因素正是来自本土市场,并且得益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
现在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33.5%,增加了 2.8 个百分点;而这家世界第四大PC 销售商在北美的总销量则轻微下降。
柳传志能否在带领联想防守之后继续反击,在2010 年提升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份额,将是他能否继续个人神话的关键。
2 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61 岁
过去的一年,张瑞敏和海尔集团看似沉默,其实正在经历从制造转型到营销服务的变革。
公司2009 年全球收入增长了10%,中国农村的销售增长和海外市场的稳定共同促成了看似不错的业绩。
事实上,家电制造业的低利润率和红海竞争正逼迫张瑞敏着手为海尔设计一个更健壮的模式。
营销和服务的转变意味着要让**的厂商继续接手海尔的生产制造,而海尔必须走得离用户更近一些。
类似的转型在全球有着很多成功案例。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在国际市场上,海尔品牌并不具备像索尼、三星和耐克等外资品牌那样强大的影响力,提前走“生产外包”的路子值得商榷。
此外,在了解用户方面,“解读并破译消费者需求”对于能够
让洗衣机洗土豆的张瑞敏来说不算难事,但对于占 6 万海尔人一半以上的制造业员工来说,实为一种挑战。
虽然,据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称,2009 年海尔已成为全球顶尖的家用电气品牌,但集团海外营收占比达到6 成以上的目标尚未达到。
张瑞敏的营销服务转型,将是让中国的海尔成为国际著名品牌的关键。
3 马化腾
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39 岁
在马化腾的带领下,腾讯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过去一年,公司经营和财务业绩稳步增长。
受到暑假的有利季节因素影响和社交网络应用流行的推动,腾讯2009 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33.7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社交网络应用(SNS)也增强了即时通讯和“QQ 空间”用户的活跃度及参与度。
不到40 岁的马化腾在中国的创业型城市深圳长大,从小爱好天文,但当他决定进入深圳大学攻读计算机及应用之后,中国就少了一个天文学家,多了一家毛利率接近70%、注册用户总数超过10 亿并且近半数为活跃用户的互联网公司。
王建宙在深圳对腾讯公司的神秘拜访,更是带来了外界对中国移动入股腾讯的猜测。
此前,马化腾曾与中国电信合作将腾讯QQ 应用于电信客服。
由于三大运营商中有两家示好,马化腾和他的“企鹅帝国”变得异常受人关注。
4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66 岁
在中国信息技术领域,有两个标杆型企业─华为和联想。
与联想不同的是,华为显得很神秘,尤其是创始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他不想把华为放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或许有其深谋远虑。
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基础通信网络、业务与软件、终端和专业服务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
目前,华为已成为全IP 融合时代的领导者,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 强中的45 家及全球1/3 的人口。
2009 年,华为又得到持续增长,实现合同销售额302 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许多企业还在艰难地向国际化行进时,华为早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从产品研发开始,它就瞄准了全球市场,如今它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5 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59 岁
2009 年,万科艰难地捍卫了自己中国房地产业龙头企业的地位,累计销售面积663.6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34.2 亿元。
但是,距离千亿规模仍然有不小的距离。
显然,2009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人意料地反转,让万科准备在市场低迷时逆势扩张的战略意图落空。
然而,万科现在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它在住宅产业化上的探索符合低碳环保的趋势,也使之走在了绿色经济的前沿。
登山、航海,这位万科董事长似乎很逍遥,但正是因为登山使他
认识到全球变暖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现在的他成了一位著名的环保企业家。
也正是因为对环境问题迫切性的认识,使得他推动万科从三年前就开始向更加节能环保的开发商迈进,至今终于略有所成。
未来几年,或许是王石推动的住宅产业化战略开花结果的时期。
这将再次证明王石不是一个“工头”,而是一位合格的董事长。
辞去总经理之职已经11 年之久,王石仍然是这家他所创办的公司无可取代的精神领袖。
由他一手打造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现在更加成熟,后者才是万科最引以为傲的竞争力。
6 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57 岁
中国工商银行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银行,也是市值最高的银行。
从点钞员到最大银行的董事长,姜建清只用了20 年的时间。
他的成功,或许有一点幸运的成分:金融危机的因素,国家对金融业改革的契机,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的增长,以及资本市场对中国金融业的特别垂爱,等等。
但是,这个成绩也与他2000 年担任行长后的努力分不开。
如果说剥离不良资产和政府注资还是政府行为,那么银行内部压缩人员、撤并营业网点、提留大部分利润冲销坏帐等一系列举措,则显示了姜建清的魄力和才能。
作为在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银行业的领军者,姜建清的影响力显而易见。
7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44 岁
王传福以“在沙漠上铺满太阳能电池”的自信和理想打动了众多投资者,包括沃伦.巴菲特。
但是,他的业绩说明他不只是个空想家:比亚迪2009 年年底销售汽车达到40 万辆,较前一年业绩增长超过六成,完成了一年前看上去颇具野心的目标。
接下来,王传福领导下的比亚迪宣称,公司在2010 年会推出五款新车型并销售80 万辆车,这个目标比起2009 年的实际销售量翻了近一倍。
王传福的制造秘诀是“半自动化加人工”。
和国内其他厂商高价引入国外制造技术和设备不同,研究物理化学出身的王传福模仿、学习国外行业领先企业的产品,并通过低成本的工程师队伍将其投产。
虽然他强调比亚迪不抄袭,但这样的模式依然引起来国外同行对其“反向工程”做法的质疑。
不过,从模仿到超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目前唯一在车展上亮相的电动汽车E6 已经很难让国外同行找到模仿的痕迹。
当然,要实现2025 年全球第一大汽车厂商的目标,王传福在创新和研发上需要有更具说服力、更加开放的行动,而不是一再地在上市前隐藏产品和“闭门造车”。
8 董明珠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总裁56 岁
这位人称“走过的路长不出草”的掌门人是中国商界少有的女性领袖。
她从业务员做起,通过对市场深刻的体察,创建了独特的营销体系。
董明珠认定的事,从不妥协,去年的“废标事件”只是她“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一个缩影。
十多年来,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家电行业,通过对传统的“商业精神”的否定,对“工业精神”的不懈追求,董明珠所领导的格力电器已经成为中国家用空调市场无可争议的霸主。
接下来,她还准备将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世界,实现公司的国际化,让格力空调成为世界名牌。
9 徐乐江
宝钢集团董事长51 岁
宝钢集团被认为是行业中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共和国的长子”之称,这对接手公司董事长三年的徐乐江而言压力一定不小。
好在他是宝钢的老人,他的全部职业生涯都是在宝钢渡过的,而且他是技术专家,对宝钢和中国钢铁面临的问题都不陌生。
通过并购重组,徐乐江希望2012 年宝钢钢铁产量达到8,000 万吨。
即使顺利实现这个目标,规模与世界一
流的钢铁企业相比,宝钢仍然有一定差距。
代表中国钢铁业进行铁矿石谈判是徐乐江的另一项任务,这也使得尽量保持低调的他影响力不可小觑。
10 董文标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53 岁
2009 年,中国民生银行成功在香港发行了H 股,融资近40 亿美元,大大化解了资本金不足的风险,为银行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功发行H 股,也使得董文标颇受业界关注。
他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十年前,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民生银行登陆中国资本市场。
作为一家中型银行的行长,创新是董文标的制胜法宝。
他提出走“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并提出了客户“质量说”。
现在的“事业部+ 商贷通”,正体现出他的创新精神。
11 沈文荣
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64 岁
45 万元起家,经过30 多年的艰苦创业,2009 年,沈文荣终于将沙钢集团带进了《财富》世界500 强,也成为去年唯一进入世界500 强的中国民营企业。
沙钢的成功虽然离不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但更离不开沈文荣的远见卓识和对钢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至今,沙钢还没有上市,对于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钢铁行业,这显然是一个劣势。
沈文荣能否在不久的将来为沙钢创造低廉的融资渠道,可能是他能不能成为“中国卡耐基”的主要悬念。
12 傅成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59 岁
2 月初,中海油发布了2010 年经营策略,目标是产量增长21%~28%。
在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的时候,提出这样的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显示了傅成玉的信心。
英语流利的傅成玉2004 年开始执掌中海油。
接下来的五年,其主体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308% 和385%,股价则上升了 4 倍。
2005 年,傅成玉斥资185 亿
美元竞购优尼科使得中海油声名大振。
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的成功实施,中海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综合能源集团。
13 王建宙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61 岁
作为全球客户数量最多的电信运营公司,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超过4.5 亿,每月净增700 万以上。
作为中国移动的掌门人,王建宙认为手机市场还会扩大,新用户将主要来自农村。
中国移动从五年前就大举进军农村市场,并且还在不断开发新业务。
2009 年年底,它正式启动B2B 电子商务服务,并面向企业用户正式推出电子采购、企业采购等服务。
王建宙还看好电子书市场。
目前,中国移动在电子书的开发方面有一个200 多人的团队在工作。
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下,王建宙开始探讨跟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以便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续写辉煌。
14 周中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58 岁
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成功收购案例并不多,但五矿集团却连连得手:2009 年,五矿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OZ 矿业公司的主要资产,之前它还先后成功收购了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和德国HPTec 公司。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从外贸公司转型的过程中,五矿就提出了国际化。
到了90 年代中后期,它已经从国际化走到全球化。
五矿在全球化过程中如鱼得水,跟总裁周中枢有很大关系,他大学学的是西班牙语,又在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和五矿海外公司工作过,本身就是国际化人才,理解国际通则和文化,是推动五矿全球化过程中的领军人物。
2009 年,五矿全年业绩表现出色,实现营业收入1,730 亿元,利润总额31.53 亿元。
15 魏家福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60 岁
2009 年,金融危机的破坏还在持续,但中远集团已经慢慢从阴影下走出来,从下半年开始,集团的业务显着回升。
在担任中远集团总裁之前,魏家福做过多年船长,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考验,磨练成一位坚强的实干家。
中远集团坚持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大客户战略”,神华集团、宝钢集团、中铝公司都是中远集团的大客户和合作伙伴,这些大客户的支持是稳定中远集团业绩的基础。
除国内市场外,它已经有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
如今的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规模世界排名第六,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
16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55 岁
虽然从2008 年开始许多行业遭遇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软件外包产业却在持续增长。
作为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厂商之一的东软,2009 年营业收入预计达到40 亿元,增长近30%。
过去的一年,东软在刘积仁的带领下,继续开拓国内市场,加大进军国际市场力度,使这家起源于东北的企业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在国际市场,东软在巩固和提高日本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成功收购了芬兰SESCA 旗下的 3 家公司,完成了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布局。
2009 年,东软国际外包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30%。
在国内市场,它在3G、新医改、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网络安全等领域持续投入,并获得了领先的市场份额。
17 李书福
吉利集团董事长47 岁
2009 年,汽车业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吉利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
许多人刚听闻此事,会觉得太疯狂了,但在素有“汽车狂人”之称的李书福看来,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他跟他的团队仔细研究过沃尔沃,认为沃尔沃没有加速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新兴
市场是汽车界的主打方向。
李书福认为,吉利虽然近几年发展比较顺利,但品牌知名度不高,又没有高档车型,收购沃尔沃正好可以跟吉利优势互补,也可以更好地推动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大发展。
在外界看来,吉利的收购如同一次冒险的赌博,沃尔沃连福特都玩不转,李书福能成吗?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不被看好的,越可能成功。
况且李书福把宝押在新兴市场上,新兴市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18 王中军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50 岁
2009 年,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近12 亿元。
因为华谊处于中国高速增长的影视行业,又有大量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股东,公司甫一上市就受到热捧,2009 年静态市盈率高达170。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由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俩创立,是集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为一体的影视娱乐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影视娱乐企业。
近年,公司成功投资拍摄了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电影票房市场份额15%,行业排名第二,是主要的利润来源。
自幼酷爱绘画的王中军15 年前就选择了影视业,这显示了他独特的眼光。
十几年来,其“财技”也令人印象深刻。
19 彭小峰
江西赛维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35 岁
彭小峰在2009 年入围了《财富》评选的40 位40 岁以下的商业精英,在财富和创新力方面比肩谷歌等企业的年轻创始人。
据赛维最新公布的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季内业务收入为2.819 亿美元,毛利率从前一季度负90% 变为正20.1%,扭亏为盈,并接近了2008 财年的数据。
彭小峰在经历上市后的公关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正在走向成熟。
他强调赛维产品的多元化,与Enfinity 和Balta 两家企业合作,开发了比利时最大的屋顶太阳能安装工程。
但是,目前多晶硅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德、日三国手中,对比谷歌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轻创业者,核心技术壁垒的提升将是彭小峰40 岁之前的真正挑战。
20 张近东
苏宁集团董事长47 岁
根据经营业绩,苏宁电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
2009 年以来,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国内消费受到一定的抑制,但苏宁择时启动了国际化连锁战略。
2009 年6 月,张近东作出决策,收购拥有80 年历史的日本老牌家电连锁LAOX 公司,成为第一家收购日本上市公司的中国企业,引起国际反响。
去年岁末,他带领下的苏宁又将位列香港电器零售连锁三甲的镭射公司揽入怀中,并计划三年内占据香港市场25% 的份额。
接下来,这位学中文出身、深谙中国人行事之道的中国商人的最大意图,就是汲取日本老牌公司的市场化经验,利用香港的企业管理标准和人才的国际化,将苏宁进一步做大。
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张近东的二度勉励,他将试图逼近并超过自己的假想敌─美国零售业巨子沃尔玛。
苏宁从空调起家,现在收购日本LAOX 后,已经引进日本的3C、动漫、影音和乐器等商品,以丰富苏宁国内门店的产品结构。
21 宁高宁
中粮集团董事长52 岁
执掌中粮集团五年,除了在这家老牌国有企业推进“做减法,进行有限多元化”战略之外,宁高宁2009 年又提出了“打造全产业链”的构想。
这是中粮应对中国食品安全危机频发所采取的策略。
宁高宁希望通过控制“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的每一个环节,为消费者奉献安全、放心的食品。
2009 年,中粮一系列收购和投资引人侧目:2 月,联手中石化进军第二代燃料乙醇,接管五谷道场进军方便面;3 月,投资177 亿建设生猪产业链;4 月,洽购西凤进军白酒业,投资40 亿在北方建粮油基地;5 月,整合丰原生化进军生物化工;6 月,推出自有品牌“悦活”果汁,20 亿元助推新疆林果业;7月,入主蒙牛乳业更是成为震动食品业的事件。
这一切都是为“打造全产业链”,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22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46 岁
阿里巴巴2009 年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季内营业收入达到了10.3 亿元,同比增长32.1%。
但同时,净利润为 2.36 亿元,同比下滑了20.4%。
有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阿里巴巴的市场推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不过,这符合马云的观点:“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理屋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马云经常会有类似与常人不同的思考和管理方法。
但是,尽管他表面上经常标新立异,总说自己不懂IT,实际上却一直在从真实需求的角度看待自己从事的行业。
据报道,由于对核心产品之一的支付宝的真实用户体验不满,马云在年会上把此前业绩不错的支付宝总裁骂到哭了。
一个好的高科技产品,需要从狂热型用户走向大众用户,博得对科技不太信任的群体的信赖,才能得到商业上的“飞升”。
对这一点,马云是理解最透彻的人之一。
最近,马云将阿里巴巴中国站变身为在线采购批发网站。
新网站上线当天,访问量就相当於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城一个月的人流量。
23 侯为贵
中兴通讯董事长68 岁
在去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世界前三大电信设备商的业绩全部出现下滑,但中兴通讯预计业绩增长仍然超过40%。
业绩大幅提升,得益于中国3G 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同时公司的国际化进展也可圈可点。
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100 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的51 家,国际化收入已占到公司总收入的六成。
侯为贵正带领公司瞄准3G 时代大展身手。
在2009 年中国TD-SCDMA、CDMA、WCDMA 三种制式的3G 市场公开招标中,中兴通讯获得高达36% 的综合市场份额,中兴手机国内销量的增长幅度高达200%。
在侯为贵看来,虽然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发展势头强劲,但只有创新才能赢得世界的信任。
目前,中兴通讯拥有超过2 万项专利申请,其中手机专利申请超过2,000 项,手机专利中的发明专利超过90%。
24 徐和谊
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长53 岁
2009 年,北汽以2 亿美元收购萨博的知识产权引人关注,产销双双突破100 万辆也使它成为中国汽车业的一匹黑马。
早在2002 年,北汽和韩国现代开始合作,生产现代汽车。
当时这一合作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徐和谊正是在2002 年出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操控了北京现代的快速发展。
出任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长后,短短一年,他就整合旗下三大板块,实现了北汽控股的集团化。
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进行国际并购,着眼点应是对方的知识产权,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最缺乏的。
25 李宁
李宁公司董事长47 岁
李宁公司公布,李宁品牌去年第四季度的同店销售年增长3.8%。
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信心的改善和去年同期的比较基数低。
管理层随之设定2010 年同店销售增长为10%。
2009 年,李宁新增了分店800 间。
截止2009 年底,集团共有超过7,000 间分店。
最近,李宁公司把第一家美国零售商店开到了运动品牌巨头耐克的总部所在地俄勒冈州。
前体操王子李宁退役后创办的李宁公司自1990 年平稳发展至今,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更是全球第四大体育用品产业公司,公司市值达38.61 亿美元。
李宁最近已经移居香港,而且工作生活依然非常平衡、高效:早上8 点30 出门前往铜罗湾时代广场办公室,工作到晚上8 点多;若无应酬,便回家陪夫人孩子共享天伦之乐。
来自:魔杰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