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三生活指导
第一章幼儿生活指导
一、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组织
1.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保障幼儿生命和身体的健康。
(2)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
包括入园、盥洗、如厕、进餐、睡眠、游戏、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和离园等环节。
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
要点内容
晨间接待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早操早操是以体操为主并配以跑步、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宜按年龄班组织团体活动。
以锻炼身体,培养团体精神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①做好活动环境的准备工作
②做好活动准备
③做好教育过程的组织与指导: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教育内容应具科学性和教育性;教育目的明确、具体、符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启发性指导和随机教育、个别教育
④教育活动后的效果检查
自由活动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使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以确保安全
饮水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提供水喝。
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盥洗根据实际的用具设备,让幼儿分批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洗脸的顺序和方法;提醒幼儿遵守盥洗的规则,认真洗净手和脸
进餐①进餐前15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备进餐;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
②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进餐时
保教人员应
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轻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和习惯
午睡①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
②禁止高声谈笑、喧闹,创造安静气氛
注意: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散步及如厕,尽量避免新异刺激导致兴奋,从而影响
入睡。
幼儿午睡时应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暖无风时可以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要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起床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包括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
员联系,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
游戏与
体育活动
一日活动中,游戏和户外活动应占3~4小时以上
离园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物品;可向家长介绍幼儿在
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幼儿应组织适当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二、幼儿卫生保健常规
要点内容
生活制度幼儿园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特点及四季变化,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脑力体力结合、室内外结合,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
膳食卫生①食品选择
避免选择的食品有:不新鲜或腐烂变质的食品、腌腊制品、烘烤和腌制的鱼肉、
天然有毒食品(如发芽马铃薯、毒蘑菇等)、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食物、三无(无生产许可证、无保质期、无产地)食品
②食物烹调卫生
③食物储存卫生
④进餐卫生
健康检查①新生入园体检:体检合格证明有效期一般为1个月
②定期体检:幼儿入园后,根据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计划每年体检一次,口腔、视力、血色素、身高、体重应每半年检查一次
③晨检和健康观察
体格锻炼幼儿的体育锻炼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以及照顾个体差异的原则
卫生消毒①环境卫生
②幼儿个人卫生
④消毒隔离:幼儿园要设立保健室和隔离室,隔离室需配备隔离床,以及隔离期间基本的生活用品,一旦发现保健人员和幼儿患传染病,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疾病预防幼儿园要建立和执行健全的疾病预防制度
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幼儿安全知识教育、保教人员安全责任制、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
三、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
1.合理调配膳食的基本原则
(1)膳食多样化。
(2)膳食搭配合理。
(3)烹调方法适宜性。
(4)讲究饮食卫生。
2.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根据儿童的消化规律和胃的容积,膳食要定时定量。
两餐之间的间隔要
以 3.5~4小时为宜,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按照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恰当分配食物。
早餐要提供高蛋白食物,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要充足,早餐供给的热量应为一天摄入总热量的25%~30%;午餐应提供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供热量为一天摄入总热量为35%~40%,点心占一天摄入总热量的10%~15%;晚餐宜清淡一些,可以安排一些易于消化的谷类、蔬菜和水果等,供热量占总热量的25%~30%。
3.创设健康适宜的膳食环境
4.开展营养教育活动
要点内容
营养教育的目标营养教育的目标是让儿童初步了解食物的名称、种类及特点;纠正儿童偏食、挑食、过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治儿童营养不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营养教育的内容①让儿童学习粗浅的营养和卫生知识,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作用
②让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对自己身体的影响,不暴饮、暴食,防止厌食、过食
③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④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
营养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①注意随机教育,针对儿童进餐情况,及时、随机进行教育,尤其对饮食习惯不好的幼儿,要进行个别教育,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并给予细致的帮助
②重视儿童膳食心理卫生。
掌握儿童膳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进行儿童营养教育的关键
③注意个体差异。
因为儿童对营养需要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教育、指导、评价个别儿童的膳食时,要结合营养、生长发育、遗传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④加强全方位合作
5.六大营养素
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等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来源,被称为三大供热营养素。
(1)三大供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①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和修补组织、提供机体的抵抗力、提供热能。
②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供热功能,这是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
能够提供纤维素。
构成身体组织、保护肝脏、节约蛋白质等功能。
③脂肪的生理功能
第一,脂肪能够提供热能,是人体热能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
第三,脂肪具有保护作用。
第四,脂肪能够提供必需脂肪酸。
第五,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都是脂溶性维生素,需溶于脂肪,从而被人体吸收。
(2)无机盐
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无机盐的种类很多,其中钙、磷、钾、硫、钠、氯、镁等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多,而铁、锌、锰、铜、碘等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
构成人体组织和调节是无机盐主要的生理功能。
下面对幼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进行具体介绍。
(3)维生素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它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分为两类,分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B2等)。
(4)水
水的生理功能水的需要量
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人体肌肉、血浆、骨骼、牙齿、脊髓、关节、眼球等器官都含有丰富的水分2~3岁的婴幼儿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取
100~140毫升的水;4~6岁的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应摄取90~110毫升的水
第二章幼儿安全与急救
一、幼儿安全教育常识
幼儿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
第二,养成不将东西放入口中的习惯;
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
第四,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
第六,防拐骗;
第七,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第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九,学会打求救电话(如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
二、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1.简单性创伤
主要有擦伤、扎伤、划伤与割伤、挤伤。
擦伤:若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消毒药品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无需包扎。
2.头面部创伤
(1)伤后出血
外伤出血时,应轻轻触摸患儿伤口周围的颅骨,若有松动,应怀疑骨折,此时切勿按压;若无松动,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垫在伤口上按住止血,并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2)伤后未出血
3.出血
(1)一般止血法:对伤口较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用干净的纱布紧压出血处,即可止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4.鼻出血
将幼儿的头略向前低,用手指捏住鼻翼,张口呼吸,一般压迫1分钟可止血。
用湿毛巾冷敷幼儿的前额、鼻根等部位。
5.叮伤或蜇伤
若被黄蜂蜇伤,轻者伤口处红肿疼痛,重者出现气喘、呼吸困难。
此时可在伤口处涂弱酸性液体,如食醋。
有气喘时,可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并及时就医。
6.异物入体
要点内容
眼内异物嘱咐幼儿不要用力按压或揉搓眼睛,要安静地等待大人来处理
鼻腔异物若经简单处理不能排除异物,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用专用的器械取出
咽部异物异物进入咽部多是因为幼儿进食不慎,将鱼刺、骨头渣等卡在咽部附近或嵌入扁桃体而引起疼痛
气管异物有时也会有动物性异物进入外耳道。
处理时可用手电筒以强光对着外耳道,引诱昆虫自行爬出
气管异物若异物进入气管,对于较小幼儿可抓住其两侧脚踝,将其倒提起来,轻拍后背;对于较大幼儿可让其跪在地上或趴在成人腿上,臀部抬高,头尽量放低,成人轻拍其后背,以使异物排出
吞咽异物发现幼儿有嘎咽、吞咽困难或发生呛咳时,千万不要让幼儿强行咽下食物,应立即去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7.烧伤或烫伤
(1)清除造成烧伤、烫伤的根源。
(2)根据受伤程度及时处理创面。
8.惊厥的处理方法:畅通呼吸道、专人守护、设法降温、辅助处理。
9.骨折
(1)症状:除严重骨折会有休克等全身表现外,一般骨折以局部症状为主。
(2)急救处理:骨折的急救原则是固定伤肢、限制活动。
10.触电与中暑
(1)触电
幼儿发生触电时,首先要快速切断电源,应采用当时当地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触电儿童脱离电源,立即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2)中暑
将幼儿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幼儿衣扣,扇风、用冷水或冰块冷敷,促进散热;让幼儿多喝清凉的饮料,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若幼儿中暑严重,致幼儿昏迷,则应迅速送往医院。
三、幼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突发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情立即呼叫周围人员。
若发现火情大、无法扑灭时,马上拨
打119报瞥,并提供准确情况(包括起火单位、位置、着火物、火势、火场内有无化学物品及类型、报警人姓名、单位及所用电话等)。
(2)报警的同时,开启消防电源,打开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标志。
(3)救火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
关闭邻近房间的窗门,以减慢火势蔓延速度,并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4)有计划疏散幼儿园的幼儿及工作人员。
(5)疏散时,要走安全通道,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最低的姿势,快速从安全通道撤离。
(6)在火灾区域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总结教训,加强防范措施。
(7)灭火器使用方法:取出灭火器摇两下(喷嘴向上);拔出保险销;喷嘴朝向火焰,按下
阀门把即可喷出。
2.突发地震应急处理
地震轻重程度室内处理
轻微地震若地震时,幼儿在室内,保教人员应
告知幼儿不要慌张、哭闹或乱跑,要
听从指挥,然后马上组织幼儿有序疏
散,安排大班、中班、小班按顺序下
楼,跑步到操场
若地震时,幼儿在室外,
保教人员应立即组织全部
幼
儿蹲下,并注意避开电线、
大树等危险事物和地点
破坏性地震若地震时幼儿在室内,时间不够,不
要让幼儿跑出楼外。
保教人员应立即
组织幼儿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
的房间,如洗手间等;也可组织幼儿
躲在桌子、柜子等下面以及教室内侧
若地震时幼儿在室外,保
教人员应立即将幼儿集中
到
操场中间空旷地蹲下,注
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低下时头要靠墙,使双眼之间的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切勿到窗下躲避;地震减轻时,立即按照疏散路线将全部幼儿疏散
到操场
意
避开高大物体或建筑物,将幼儿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第三章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1.上呼吸道感染(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
冬春季较多。
(2)症状: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
咽痒或灼热感。
(3)护理要点: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多喝水;防止并发症,慎用退烧药。
(4)预防: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季节变换时,适当增减衣物。
2.肺炎
(1)病因:肺炎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
通风不畅、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均易发生肺炎。
(2)症状: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
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
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护理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食物宜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
(4)预防:同上呼吸道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要防止病情向下蔓延而导致继发性肺炎。
3.腹泻
(1)症状:①轻型: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样,食欲正常;②重型:常急性发作,一日腹泻10余次或更多,大便中水分过多,机体因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易发生脱水、酸中毒。
(2)护理要点:注意腹部保暖,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调整、减少饮食,防止脱水,按医嘱服药,及时治疗。
4.龋齿
(1)危害:牙齿的结构被破坏,不仅造成咀嚼功能受影响,影响牙周组织,还会造成恒牙萌出异常,影响面容美观和正常发音。
(2)预防:注意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营养,促进牙齿咀嚼能力的发展;定期检查,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