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摘要: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众多农民运动之一为何可以脱颖而出,留下重要的史书记载?曾经声势浩浩荡荡的运动何故失败?这场失败的运动又有哪些影响?我们从中得到那些启示?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启示与影响
一、太平天国运动概述
中国浩荡的历史长河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农民起义,而这些起义大部分以湮没于历史难在寻踪,但是有一场起义却被各种各样的人物传记和史书记载,被写进中学甚至大学的历史教程,那就是发生在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样一场失败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以及使他具有历史独特性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以1851年1月11日的金田起义为开始标志,经过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等事件,以1864年7月天京陷落为结束标志。

历时近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时间之长,地域之广,以及它建立起一个与清政府对抗政权的成绩使得它确实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

那这样一场曾经让清政府束手无策,只好与其并立的政权
是如何走向衰败直至覆没的呢?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内部的腐朽
到史学界普遍认为“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衰败的标志,但”天京事变“是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呢?在我看来,并不尽然。

正如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样,我认为”天京事变“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线,一个切入口,让我们可以窥见大厦将倾的颓败与萧条。

在读这段历史中,其实我感觉到最深的一个感触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三国中刘备建国的相似性。

前期,洪秀全与刘备一样都是招纳贤才,笼络民心,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大业。

但洪秀全毕竟不是刘备,他的各位兄弟也不似关羽,张飞那样豪气云天,视名利金钱于浮云,这大概就是史书上讲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首当其冲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就是贪图享乐,目光浅薄。

在我看来,定都天京就是这种局限性的综合体现。

在太平天国运动浩浩荡荡,颇有席卷全国之势的时候,领导层做出了定都天京的决定,其实确定一个基地般的大本营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当领导层一接触到可以安定富裕的生活,他们的局限性必显无疑,洪秀全的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1]而他手下的东王,翼王等也纷纷开始积累自身财富与威望。

受前期诸王的影响,后期诸王也
纷纷侈治府邸,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州忠王府正是如此,其奢华之度,规模之大,连李鸿章都不禁赞叹道:“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

[2]
2.领导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
其次是领导层的相互夺权猜疑。

这一层是引起天京事变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出现领导层的夺权猜疑,就是因为他们对权力的渴望。

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和前面耽于财富是一样的道理,因为领导层很多都是在那时郁郁不得志的农民,一旦接触到他们之前所向往渴望从未接触到的事物,他们便会只看到此处,不在想其余的事情。

同时,领导者洪秀全并没有发挥一个好的领导者的作用。

首先,他耽于享乐,使得杨秀清可以借为他传旨的名义逐步夺取大权,后又不知规劝,直接采取了最极端的形式,结果对于被他召回的韦昌辉,他也同样采取了一样的方式,最终使得石达开负气出走,太平天国开始衰落。

(二)、外部原因
排除这些原因,外部环境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清朝的围剿姑且不谈,我认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还是外国侵略者的围剿。

在那时,太平天国的军队大部分用的还是冷兵器,即使少部分使用的热兵器也是落后于他国的,所以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来看,太平天国极大地处于劣势之中。

其次,由于太平天国的主要教众都是底层人民,对于外国侵略者有着很强的排斥心理,且这场运动打出来的旗号就是要平等,平均,这在已经拿到清政府给予的众多好处的外国侵略者看来无疑是
致命打击的,所以为了维护利益,他们出兵帮助清政府,并支援武器增强了清军的军事实力。

天平天国失败外部因素让我们看到,利益往往是驱动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洪秀全当初也希望通过科考改变命运,但屡次不中让他改变了想法。

后面,由于已经享受到了既定利益,领导层开始出现腐败猜疑,又是由于利益,西方侵略者站在了太平天国的对立面上。

三、太平天国运动给予的影响和启示
是的,太平天国最终还是败了。

但是他的存在以及他的失败给予我们后世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首先,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所提出的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发展到一个盛大的局面其实和他提出的平均主义笼络了民心是密不可分的。

这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百姓的最大需求对于土地平均的渴望,这也与后面中国共产党注重土地革命对应,从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需求的回应与重视。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中,由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是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并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初步的实验。

这不仅为资本主义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中国指明了另一条发展尝试的方向,而且在太平天国中的试验也可以说为后续我国进行的一些资本主义改革提供了一些建议意见和经验。

同时,我注意到在太平天国运动的进行过程中,洪秀全等领导层恢复了科举,并鼓励女子参与科举考试,并由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太平天国虽然在思想指导上有一定的弊端,但他还是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限制,破除对女性的歧视,鼓励女性与其他人一样平等,保障了女性的部分权利。

在这一方面上来看,太平天国是有他的进步之处的。

这个思想我认为对后续影响也很大,在民国时期,我们便也开始鼓励女子上学,破除对女性的封建压迫,接触缠脚制度,这些措施也可能受来自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四、太平天国探究的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最后是失败的,他的失败有他必然的因素,在缺乏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农民阶级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外国侵略者的虎视眈眈下,太平天国的军队显得那么弱小,人的血肉之躯难以抵挡那样先进的火炮洋枪。

但是这场失败的运动犹如流星划过天空,他鼓励了底层人民的斗志,他曾经的胜利也鼓舞了人民对于自身力量的肯定。

在这场运动中,太平天国也给予了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重重打击,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清政府的衰亡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反对外国侵略的队伍中。

同时,他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人们思想的转变提前种下了种子,他像是中国几千年农民运动的缩影,反映了人民几千年来对于土地的渴求和向往,我国后续对于土地的改革也与他的某些改革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毛泽东主席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场名为太平天国的火,曾经烧过,虽未曾燎原,但影响永存,足以让他在史书上拥有属于他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