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之美》教案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苏少2011课标版)
课题:《蓝白之美》教学设计
课型:设计·应用执笔: 潘丽
【教学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以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蓝印花布为载体,教学中既要展示蓝印花布的独特艺术魅力,又要掌握它的特殊制作工艺,让学生学会用替代的方法创造“新蓝”。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领悟蓝印花布所折射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能力强,动手能力强。
有着自己的独特认识和创新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的了解,实物、图例的欣赏,品位其艺术和文化价值。
2、过程方法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进行蓝印花布创作设计,感受蓝印花布的蓝白之美,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
3、情感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关注,弘扬并传承民间艺术。
在集体合作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认识蓝印花布的艺术特点和蓝印花布的特殊制作工艺;寻找简便的方法替代复杂的传统工艺。
【难点】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制作蓝印花布作品。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景创设法、演示法、启发归纳总结法。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分组合作法、展示法、自评他评法等。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蓝印花布实物、范画若干、板刷、调色盘、蓝墨水、白色油画棒、宣纸等
学生:白色油画棒、剪刀、蓝色纸、铅笔白(蓝)色旧衣服等
【教学路径】
初识蓝印花布
↓
走进蓝印花布
↓
品味蓝印花布
↓
创造新蓝
↓
创意新蓝
↓
展示新蓝
↓
畅想新蓝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初识蓝印花布
师:教师课前精心仿制一件蓝印花布的作品带进课堂,让学生猜并验证是用宣纸做的。
它是用宣纸仿制的一种花布,这种花布名称叫蓝印花布。
今天我们就走进蓝印花布,感受蓝白之美!(刷染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精心自制的蓝印花布作品,让学生看、摸的体验,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角色,整体感知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并刷染出课题,初步让学生见证奇迹的发生!
●活动二:走近蓝印花布
a.欣赏蓝印花布作品、了解它的历史及应用。
(课件展示由蓝印花布做成的各种生活实用品)
b. 聆听蓝印花布的传说,故事里传递一个信息,蓝印花布的染色原料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所以蓝印花布还有一个别称叫“药斑布”。
【设计意图】
课前让学生预习并讲述蓝印花布由来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蓝印花布染色原料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更能激发学生对蓝印花布的兴趣。
●活动三:品味蓝印花布
a.结合蓝印花布图片“年年有余” “围涎兜” “门神门帘”“百福
图”品味赏析:
题材内容:植物,动物,文字,人物等
寓意:画面中的内容与形式巧妙的结合,常用谐音隐喻等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纹样特点:点、短线、几何形等
b.比较:穿越时空,比较传统走向现代蓝印花布发生了那些变化?
(讨论作答)
●活动四:创造“新蓝”
a.观看视频,请学生在导学案背面写出能概括蓝印花布的制作步骤的“关键词”。
游戏:关键词大筛选①刻版②刮浆③染色④刮白⑤清洗、晾晒
问:复杂的传统工艺如何才能搬上课堂呢?请你观察手中的材料,认真思考,找到一个简便的替代方法。
(学生讨论作答)
b. 教师演示归纳:
邀请学生来黑板前和老师共同完成蓝白之美的作品。
教师归纳制作方法:
(1)用铅笔直接画稿代替刻版。
(2)用蜡烛或者白油画棒代替刮浆。
(3)用剪纸代替刻板,再涂蜡,上色。
(4)用树叶等有纹理的材料涂上墨水后直接印制在白色的纸上。
(5)用修正液或者修正带在蓝色的纸上直接绘制等等。
(师生合作,感受蓝白之美,见证奇迹的发生!)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等环节,启发学生找到替代的方法。
师生合作,创造“新蓝”(涂油画棒),见证奇迹的发生(染色后作品出炉)!
●活动五:创意“新蓝”(自选套餐)
套餐一:马云的烦恼!为他的“淘宝”设计手提袋,并想一句口号。
套餐二:请你为世博园葫芦岛馆设计一幅蓝印花布作品,送给来访的每一位客人。
请以葫芦岛特色为设计元素(如葫芦、海鲜、苹果等)。
套餐三:拒绝撞衫!制作有个性的蓝白之美的文化衫等作品。
要求:融入你的希望和心愿,展示葫芦岛风采,打响葫芦岛文化品牌。
●活动六:展示“新蓝”:小组成员上台来交流设计心得,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为蓝印花布代言!
●教师归纳:带着泥土芬芳的蓝印花布,给我们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同学们一定还沉醉于这蓝白世界里,我坚信有了你们这些文化的传承者,蓝印花布这朵民间艺术的奇葩,一定会焕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活动七:畅想“新蓝”、拓展延伸:中国古代蓝色称为青色,我国陶瓷史上有一朵独特的奇葩,它也是蓝白两色构成,你知道是什么吗?(播放《青花瓷》歌曲),它又有怎样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体验呢?最后让我们一起踏着蓝白之美的足迹,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宣纸上印下孩子们寻找蓝白之美的足迹)
板书设计:
蓝白之美
题材:多样
寓意:美好
纹样:点、短线、几何形
制作过程:刻→刮→染→洗→晾
仿制过程:画→涂→染
【课后反思】:本课围绕:初识蓝印花布
↓
走进蓝印花布
↓
品味蓝印花布
↓
创造新蓝
↓
创意新蓝
↓
展示新蓝
↓
畅想新蓝
七个环节和学生探究,一起了解传统蓝印花布的知识、基本制作方法、并动手尝试多种替代方法仿制蓝印花布。
这节课的难度在于--既让学生理解传统蓝印花布的图案,在继承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要对现代蓝印花布图案进行大胆创新,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蓝印花布。
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非常踊跃。
本课上完后,我觉得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我去思考、去探究:
(1)通过作业后的情况来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再准备一些表现的对象,这样作业的形式也会更多样、内容也会更丰富。
(2)教师示范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但同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影响,缺少些大胆、抽象、粗狂形式的作品,所以,到底教师的示范作品要不要多样?怎样示范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也值得我思考……
(3)这节课要讲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时间有点紧,本课学生的创作实践还不够,学生的材料和制作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