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第1单元 第2课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图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和商鞅的改革精神。

【重点】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自主学习】
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

结果,被戏而回。

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周幽王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

那么西周灭亡后,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诸侯争霸
1.阅读教材P13,观察图1-20,思考: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霸主?
答案提示: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阅读教材P14第1段及相关资料,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
答案提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牢靠)、实力雄厚、手段高明。

3.活动一:对比图1-20、图1-21,思考:战国时期的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提示:春秋时期的晋国分为韩、赵、魏三个国家。

4.阅读教材P14第2段,思考: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提示:春秋时期是为了称霸,而战国时期则是为了一统天下。

知识点二社会变革
1.阅读教材P15第1段,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会给当时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案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2.阅读教材P15第2段,思考:各国掀起变法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变法?
答案提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一些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的运动。

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

3.阅读教材P15的第3、4段,思考:
(1)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可以从土地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方面来概括。

(2)商鞅变法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提示:最主要的作用是让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课堂小结】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又引起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诸侯争霸就是其在政治上的反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