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赵巧灵
成熟物理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可以用教师课堂工作中表现出来知识、技能和判断力的提高来衡量;可以用其对专业团体所做的贡献来衡量;还可以用教学铬镍钢做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和地位来判断..那么;一个成熟的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物理专业知识素养
物理教师必须要有比较系统、完整的物理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物理教育所必备的素养..我们以中学物理教育为主题物理教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与中学物理教育直接有关的物理知识、初等数学知识以及与中学物理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知识等;这是物理师范生在进入教学岗位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依靠狭窄的专业化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的需求..所以教师要扩展本学科的视野;除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需要了解物理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第二层次知识是高师院校开设的物理主要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这些课程能使教师更深入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对物理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邻近学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中学物理教材的意义、主次、重点和难点;才能居高临下;合理地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第三层次用以指导第二层次;也是第二层次的依托和延伸..希望教师成为所授学科的“专”;而且还希望教师能争当相关学科的“杂家”..物理现象遍布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学应用领域也在日益扩展;因此对物理教师提出“杂交优势”的知识结构是面向21世纪物理教育是时代要求..
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最广阔基础应该是自然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协调客观世界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武器..这是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第四层次.. 二、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素养
没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精深的知识..首先必须精通物理学科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注意不断吸收和学科本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提高自己专业素质..这是物理教师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最根本的保证..当教师的有关专业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教学效果同教师间的知识水平差异只是微相关;而同其它因素例如组织教学方法;对学生情感心理的把握等则明显相关..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注意对教育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的共性规律;熟悉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掌握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掌握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等..
三、人文素养
一般文化素养是指教师所必备的基础文化修养..教师整体文化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并贯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中学物理教师除了要有物理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有与物理专业相关的文
化知识;我国的教育在传统上就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智轻德的倾向;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解决物理问题单单依靠科学技术已经不行了;还需要依靠人文社会科学和综合多学科的知识;需要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我们应该强调“文理交融”;提倡文科教师懂理;理科教师懂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学物理教育;在频繁的教学中以渊博的知识和涵养去影响、联结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物理教师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所以;物理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理论素养和文化涵养;以及音乐修养、艺术修养等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四、高的教学实践能力
现在新型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把老师自己累垮搞倒;而是为了让老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舒服;教师的智慧在于把学生聪明的资源挖掘出来;老师教学的重点在课堂的设计;老师不要跟着技术走;养成资源搜索和积累的习惯;积累个性化的资源;每天进步一点点..因此;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师的职业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教学实践能力通常包括如下方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能力..l获取、处理和传递新的教学信息的能力..善于查找各种信息源;书报杂志、网络等..l组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前组织教学;制定教学计划;课堂组织教学;课后的学生指导能力..l科学思维与表达能力..教师的思维要准确;讲课语言发音要准确;吐字清晰;讲解要条理清楚;简练、通俗、生动;有启发性和感染力..l
五、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和情操..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责任性和强烈的典范性的特点..教师道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教师道德可以带动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锻炼坚定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通过严谨治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使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还要运用教材的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来教育学生;保证教学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把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达到科学育人..教师要热爱学生、以情育人;要从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出发;充分发挥情感效应;把情感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温暖学生的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振奋学生的精神;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总的来讲是知情知心;充分尊重;真诚相见;体贴入微..教师要团结协作、共同育人;要关心集体;体现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形成共同育人的巨大力量..教师还要谦虚谨慎;作风正派..为人师表、身教育人是教师道德的显着特征;教师要注重衣着、仪表;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情绪体验;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教师讲文明礼貌可以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到楷模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强化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对师生关系的起到优化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辐射作用..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出色的表率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敬爱..即“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