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集团学校2014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复习卷(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江集团学校2014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复习卷(四)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诗歌默写
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渐觉出蓬蒿。

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来处处割愁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二、诗歌鉴赏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翩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诗中生动描绘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B.“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宫使的蛮横无理。

“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受尽压榨欺凌者难言的悲愤、心酸,尽在点睛之笔的“惜不得”三字中。

三、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为乡里所患.()欲自修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陈章候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

一龌龊③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

章侯头裸体④,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拂然,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注释】
1.诞僻:怪僻。

2.搦(nuò):握。

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4.头裸体:不戴帽子。

1、解释加点字
乃自先去.()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陈章候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了陈章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
老树的馈赠
①五岁的罗斯呆呆地望着窗外院子里那棵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明天父亲就要离开美国,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了,苹果树一直由父亲亲手照料,父亲走了以后,它会不会也感到寂寞呢?第二天一早,父亲抚摸着罗斯的脑袋,指着院子里的苹果树微笑着说:“等它结果的时候,爸爸就回来啦!”
②罗斯一直牢记着父亲临行前的话_____苹果树结果的时候,就是父亲回来的时候。

那是一棵老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罗斯坚持给它浇水、除虫,一有时间就坐在树下,和它讲悄悄话,问它准备什么时候结果,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③第一年的春天,那棵老树竟然迟迟不肯结果,于是一直到寒冬来临,罗斯也没有等到父亲。

罗斯从秋天一直哭到冬天,直到又一个春天来了,老树抽芽了,他才抖擞精神,又精心照料起老树来。

然而,这一年,老树还是颗粒无收。

④罗斯并没有放弃,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罗斯渐渐长大,老树再也没有结果,可是他对老树的期待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十八岁的罗斯和妈妈谈了一夜,他第一次从妈妈的口中知道,父亲是一位著名雕塑家,他从法国来到美国,和妈妈相爱,可是他们一直没有结婚,因为父亲在法国已经有了一位妻子。

父亲离开美国,本来是要回国离婚,可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的话几乎使罗斯崩kuì()了,第二天一早,他冲出家门,砍倒了那棵老树。

就在罗斯还沉浸在失落中时,不幸的事发生了,他挚爱的母亲遭遇了车祸。

⑤母亲的死使罗斯对父亲的爱彻底变成了恨,罗斯从报纸上得到了他那位大名鼎鼎的雕塑家父亲的最新消息——他将出席巴黎一个大型的艺术品展览会。

罗斯萌生了一个恶毒的想法:他要在那个公众场合拆穿这个伪君子!
当罗斯踏进展览厅的时候,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似乎都紧张得缩紧了。

可是当他看见父亲的时候,他的心情又平静了下来______父亲满面皱纹,老态龙钟,和自己记忆里的完全不同,简直就像那棵老苹果树。

几乎就在同一刻,父亲也注意到了罗斯,他的神情由疑惑变得惊讶然后又明显激动起来,显然,他认出了罗斯——他们父子是那么相像!
⑥“罗斯,好久不见了……”父亲熟悉的声音在罗斯耳畔响了起来,他听得出其中蕴含的深沉和痛苦。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人突然出现了,父亲吻了吻她的面颊,接着推着轮椅重新走进了展览厅。

⑦回到美国后,罗斯收到了一封巴黎的来信,是父亲的:“亲爱的罗斯,你母亲还好吗?那棵苹果树还好吗?由于某种原因,我无法给你应得的身份和遗产,但我会尽我所能补偿你。

”难道我是为了这些才等了这么多年吗?罗斯自嘲地笑了,他在回信中写道:“苹果树早已只剩下树根,你走之后,它再也没有结出
果实……”
⑧罗斯不愿守着树根伤心度日,他离开了家,在纽约艰难地生活。

时间过了很久,罗斯渐渐地以为自己可以彻底摆脱父亲的阴影了,可是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那位著名的雕塑家在一个深夜从危重病
房悄悄溜走了,他只留下一张字条,说自己要去找一棵苹果树。

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去了哪里,只有罗斯心急火燎地赶回了自己出生的城市。

⑨当他把视线习惯性地投向老树的时候,他惊呆了——原来的树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精美的根雕,呈现出百果同篮的造型,惟妙惟肖。

父亲没有食言,他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小院,他使老树重结硕果。

⑩望着根雕,罗斯泪流满面,那是老树最后的馈赠。

罗斯的耳边又一次响起父亲的话:“等它结果的时候,爸爸就回来啦!”他仿佛看到,红红的苹果挂满老树枝头,父亲正在树下向自己敞开怀抱……
1.看拼音写汉字:
崩kuì( ) 耳pàn( )
2.从文中找出一句与第(1)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划线句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第(8)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只有罗斯心急火燎地赶回了自己出生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老树的馈赠》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明文阅读
动物眼中的色彩
(1)在正常人的眼中,能看到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白的云……人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

那么,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眼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观看斗牛表演时,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会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而实际上是因为斗篷在公牛面前不断地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的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狗也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

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天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

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3)值得一提的是斑马,虽然它也是地地道道的色盲,但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

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纹可以引起注意,因此在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会迅速逃走。

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借机安全逃脱。

(4)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

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

(5)鸟类的情况便好多了。

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

鸟在高空飞行,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高空中飞行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

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

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6)多数水生动物都其有辨色能力。

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

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觉。

(7)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

(8)据悉,蜻蜒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是蝴蝶和飞蛾。

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

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

蚊子能够辨别黄、蓝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

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

蜜蜂能分辨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也搞不清蓝与紫有何不同。

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1.第(2)段划线句“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中的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5)段,说说为什么某些过惯夜生活的鸟类不能辨别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6)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四类动物的辨色能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斗牛士之所以会激怒公牛,是因为手中的斗篷一直在公牛面前晃。

B.斑马可以通过自己身上的黑白条纹的晃动来保护自己。

C.昆虫的辨色能力要强于鸟类和哺乳动物。

D.蜜蜂是红色盲,且能够看到紫外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