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太阳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相对于其他单元,习作单元聚集了更多的写作资源,整个习作单元就是以语文要素为统领、以写作资源为内容、以习作训练为终点的课程系统。

本单元聚焦的是“说明性文章”。

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太阳》作为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具有典范性。

首先本课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结构清晰,条理清楚,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作用,为学生习作的材料提取、筛选,文章结构安排以及表达方式方法提供了标准。

其次,从内容上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让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变得可感;在讲述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课文从太阳与万物生长的直接联系,写到太阳与能源形成、气候变化以及预防疾病的间接联系,多角度进行表达,层次分明,内容丰富。

课后两个问题的设定也是为单元的主题服务,都是为学生完成最后的习作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梳理以及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提取、整合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习写说明性文章,之前学过《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说明性课文,这些课文的学习基本不涉及说明方法的学习,因此,说明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是新知,要注意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总结讲授。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大阳以及通过梳理信息总结出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3.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恰当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恰当的迁移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

四、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大阳以及通过梳理信息总结出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恰当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恰当的迁移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

五、课时安排
本课共计两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明确目标。

1.师:孩子们,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
预设:说明文
2.师: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学习这些说明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学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课文,加深印象。

1.师: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

板书:太阳
2.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这是课前的预习作业(ppt出示预习内容)
(1)请大家默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看看能不能将课文流畅的朗读下来?
(2)边读边画出认读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师:小组内一人一段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小组接龙读词语。

3.字理讲解“殖”字。

师:通过读文,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那么文章是怎么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
(四)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1.结合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生:(1-3自然段)介绍太阳相关知识,(4-7自然段)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我们一起来关注第4自然段。

(1)试着给第4自然段划分层次,找出与太阳有关系的事物的名称。

(2)将这些词语试着分分类,分类归纳总结。

(3)通过找关键词,总结出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
3.下面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梳理5-7自然段。

可以用上刚才总结的方法,也可以用上以前学过的做批注或是列图表的方式进行梳理。

预设:我通过批注的方式来总结的。

师:通过总结我们知道这几段是从气象的变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来写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 最后,咱们一起读一读第8自然段,这段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个自然段对太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预设:太阳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小结:为了说明太阳与人类之间关系密切,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我们下节课再探讨。

第二课时
(一)自读1-3自然段,体会语言。

重点关注表达方法。

(二)聚焦重点,感悟语言。

1.师:一起看课后第二题,想一想太阳的哪一个特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作者是怎么把这个特点说明白讲具体的呢?
(1)预设:非常远。

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看看哪组句子说得更明白。

(出示ppt)(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多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

(出示ppt)(2)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预设:我坐过飞机,要飞二十几年,太惊讶了!
师:这两组句子进行对比,很远、很多年都是比较笼统、模糊的说法。

作者用“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这些具体的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列数字(板书)。

又用“步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时间作比较,让人很容易感受太阳距离地球的遥远。

(2)如果让你描述太阳有多大,你会怎么说?
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二句话,这一句除了列数字,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预设:作比较的方法。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师:作者拿地球与太阳进行了比较,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

(板书)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的比较。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话,那么太阳就是一百三十万个乒乓球那么大。

通过直观的对比,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太阳比地球大得多。

作比较的好处就是能更好地突出太阳大的特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第三自然段,自己读一读,想想作者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作者在说明太阳温度高的时候,用了哪些数字?如果这句话只保留“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没有具体的感觉到底有多热。

小组交流:针对“五千多摄氏度”来说一说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的温度。

(补充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师:五千摄氏度有多热我们不太清楚,但当我们与生活中的开水的温度、钢铁的熔点等进行对比后,马上就能感受到太阳的温度是很高的,看来列数字真是一个好办法。

(三)对比阅读,再次感悟。

1.出示统编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中的独角仙以及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两篇课文。

2.自主阅读。

关注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这两篇课文与《太阳》有哪些共同之处?
预设:你找到了文中所使用的哪些说明方法?
预设:列数字、作比较等。

师: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点明方法,当堂练笔
1.从多方面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从“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太阳。

作者为了说明太阳的特点,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说明性文章,要关注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尝试写说明性文章时,也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2.一起来看本单元出示“初试身手”第一题的图片对照文字,你发现这段文字是怎么把这个塔介绍清楚的?
3.试着归纳总结:可以围绕事物的特点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就可以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1)那你们想想然后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某种特征。

写一两段话。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给大家展示一下?
预设: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师总结:孩子们,在写一篇说明性文章的时候,可以运用到课文中所学的说明方法。

要围绕突出特点来写。

可以结合资料,将所介绍的事物的某个特征说清楚。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建议
搜集相关资料,课下继续完善当堂练笔。

单元教学初探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

主要由《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

2.本单元重点
(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两篇文章都是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都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如《太阳》这篇文章,就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松鼠》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介绍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说明方法。

16太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

3.品读重要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太阳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太阳下,感受着它带给我们的光明和温暖。

可是,你了解太阳吗?你知道它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吗?让我们
走进课文,去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摄、氏、殖、杀”和后鼻音“钢、粮”。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殖、粮、炭”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氏、杀”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摄”等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加一加:
殖=(歹)+(直)
粮=(米)+(良)
炭=(山)+(灰)
对比识字示例:
摄(摄影)—慑(震慑)—蹑(蹑手蹑脚)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摄”右上部“耳”要写得略扁,中间两短横间隔均匀。

“双”的右边比左边略大。

“氏”平撇短,横居中向上,斜钩舒展。

“殖”左部“歹”横短,右部“直”横画排列均匀。

“粮”左部变捺为点,右部竖提稍长,起笔在竖中线上,捺画伸展。

“炭”上小下大,上部“山”间隔均匀,下部“灰”的撇、捺舒展。

“区”外框居田字格正中,要写得宽而方正。

“杀”上部居中,下部横长,左右点对称,竖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菌”上部“艹”要覆盖其下,下部外框呈正方形。

“疗”的“疒”要包住里面的“了”,“了”的横撇要写得短促有力。

易错提示:
“摄”右边是“聂”,不要写成“取”。

“氏”不要在下面多写一点,不要写成“氐”。

“殖”右部“直”里面是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横。

“粮”左边是“米”,不要写成“木”。

“疗”的偏旁是“疒”,不要写成“广”。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直:殖(繁殖)—值(值日)—植(植物)
良:粮(粮食)—浪(浪花)—狼(狼狗)
(4)多音字。

差⎩⎪⎨⎪⎧ chà:差不多 隔三差五chā:差距 阴差阳错chāi :出差 鬼使神差cī:参差不齐
系⎩
⎪⎨⎪⎧
xì:关系 系统jì:系绳子 系鞋带 (5)重点词语释义。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寸草不生:连一根小草也不生长,形容土地贫瘠荒凉。

繁殖:生物体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杀菌:用日光、高温、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细菌。

预防:事先防备。

治疗: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分别从“远”“大”“热”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4~8):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关于太阳的哪些内容?
明确:第1自然段:介绍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

第2自然段:介绍太阳“大”的特点。

第3自然段:介绍太阳“热”的特点。

第4自然段:介绍动物、植物、人类的生活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5自然段:介绍太阳与水蒸气、云、雨或雪的关系。

第6自然段:介绍风的形成也和太阳有关。

第7自然段:介绍太阳杀菌的功能。

第8自然段:总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太阳大得很,是个大火球,离我们很远很远……读了课文,大家对太阳是不是更了解了?课后,大家可以搜集一些资料,查阅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地区杀菌治疗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的。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学习,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细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开篇引用神话传说有什么好处?
明确:开篇引用神话传说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很自然地引出对太阳有关知识的介绍。

(2)第1自然段中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

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远,十分准确。

如果不用数字,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

(3)第2自然段中将太阳和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明确:地球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者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把太阳说成是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的,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太阳之“大”。

(4)第3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大火球”?
明确: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大火球”作比,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形状和会发光、发热的特点。

(5)“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文介绍的是太阳的有关知识,下文将要介绍的是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6)第4自然段第2、3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这两句话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太阳对于动、植物的重要性。

知识拓展:
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即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
设条件,后一分句表示这个条件实现后将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如、倘若、要是)……就(那么)……、即使(就算、哪怕)……也(还)……”等。

例如: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2.细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明确: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一是从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吃、穿、住、行,能源等方面说明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二是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三是风的形成也和太阳有关;四是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

(2)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明确:联系课文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实际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太阳,石油、煤炭等无法形
成,人类吃饭、取暖、乘车就成了问题;如果没有太阳,动、植物不能生长,我们就缺少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一切生物都生存不下去。

所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
(2)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 )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
明确:(1)列数字 (2)作比较 (3)打比方
2.总结。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

太阳具有神奇的力量,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我们要用心观察,勤于探索,研究自然界,利用太阳,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太 阳⎩⎪⎨⎪⎧⎭
⎪⎬⎪⎫特点——远、大、热密切关系⎩⎪⎨⎪⎧ 动、植物生长人类生活(吃、穿、用)自然现象的形成预防和治疗疾病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

创新教案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用本课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太阳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

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课件播放录音)“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

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是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等于一个太阳。

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
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太阳的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体会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读5-7自然段,说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资料图片。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展现太阳作用之大。

提问: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五、练笔。

1.今天,我们用学到的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月亮。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的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
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板书设计:

特点大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太阳热
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的繁殖靠太阳
形成雨雪
关系密切形成风
杀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