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2020秋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0秋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5节“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1. 电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压的定义,知道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
2. 电压的单位:学习电压的单位,掌握电压的换算关系。
3. 电压的测量:学习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技巧。
4. 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是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电压的单位,会进行电压的换算。
3.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能正确读取电压值。
4. 让学生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电压表、电路图、电源、导线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源,思考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2. 讲解电压的概念:解释电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压是使电路
形成电流的原因。
3. 学习电压的单位:介绍电压的单位,讲解电压的换算关系。
4. 学习电压的测量:讲解电压的测量方法,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
测量电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6. 讲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压对电流的影响,知
道电压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7. 例题讲解:分析电路图,讲解电压对电流的影响。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电压的概念、单
位和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1. 电压的概念
2. 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电压的测量方法
4. 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用电压表测量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一般为220V。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电压
的概念和作用,是否掌握了电压的测量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电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压
在电力系统、电子设备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
我们需要明确电压的定义。
电压,也称为电势差,是指单位正电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需的电能。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这个定
义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抽象,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
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电压。
我们可以拿水管来做比喻。
水管中的水流动是因为水管两端存在
压力差,同样,电路中的电流流动也是因为电路两端存在电压差。
电
压就像是一种推动力,它使得电荷在电路中流动,形成电流。
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明白,电压是存在于电路两端的,而不是单独
存在于一个元件内部。
比如,一个电池,它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就存在
电压;一个灯泡,它的两个电极之间也存在电压。
在理解了电压的概念之后,学生还需要掌握电压的单位。
电压的
单位是伏特(V),还有毫伏(mV)和千伏(kV)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
关系是:1伏特=1000毫伏,1伏特=0.001千伏。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电压的测量方法。
电压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要确保电压表的正负极与被测电路的两端正
确连接。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讲解电压的概念时,教师应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通过举例、比喻等方式,使抽象的电压概念变得直观易懂。
同时,语调要富有变化,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2.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
进行讲解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电压的概念和单位时,可以分配较多
的时间,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而在电压的测量方法环节,可以安排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和讨论,以检查学生对电压概念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讲解电压的定
义后,可以提问:“电压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使电荷流动?”等。
4. 情景导入:在开始讲解电压的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
生活情境,如讨论家庭电路的电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电压的存在。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压的概念。
5. 举例说明:在讲解电压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水压、重力等,来说明电压的作用。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压的概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 实践操作:在讲解电压的测量方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
实际操作,如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拓展延伸:在讲解电压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电压在实际应用中的拓展延伸,如电压在电力系统、电子设备中的作
用等,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