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京师同文馆
B.商务印书馆
C.《民报》报社
D.《申报》报社
2.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天京事变B.永安封王C.金田起义D.天京陷落
3.如图是一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当事人珍藏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佐证当事人参加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南京保卫战D.百团大战
4.“千名举人群情愤,书生意气挥方道。
拒和迁都行变法,轰动京沪为国谋。
”此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5.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6.一位同学在电脑上搜索以下几个关键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文”,你觉得他要查找的资料是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7.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D.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8.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禁缠足,倡女权,男父平等新追求
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10.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11.有一历史小说这样描述道:“……消息传到伦敦,狂热的侵华分子极力鼓吹对中国进行战争,宣称对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随后,英国议会向中国派遣东方远征军,发动了对华战争……”。
材料中的“消息”应当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普及高中教育
B.扫除文盲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普及大学
13.156.“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
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是为了繁荣我国的
A.体育事业B.文艺事业C.外交事业D.教育事业
15.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
A.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16.“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7.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中共一大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1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燃烧的结果是()
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19.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
其中以“汹涌的大渡河、寒冷的雪山、荒芜的草地”为素材的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淮海战役
D.红军长征
20.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陈化成
D.关天培
二、综合题
21.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情况
——数据引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依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材料二 1906年8月《大公报》以“剪发易服议”为题进行有奖征文活动,部分获奖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的发辫被外国人讥为“豚尾”,成为笑柄。
“论中国现状。
固为各国所蔑视。
本危弱之国而为此单独不雅之状态。
益足令人轻视”
剪发易服可以“去人人一身之累赘牵绊,其皆便利轻矫……则其勇健活泼之精神成矣”我四万万之同胞皆易文弱为强武,我国家亦易文弱为强武”。
一旦剪发易服。
“发虽益于经济稍小。
而服之益于经济则甚多。
以吾人现时仅成一衣者,易服后可成二衣,是则吾人年可省一倍之费,明矣”
“我国今当财政奇绌(chu,不足不够)之时,所谓实业生则国民生,实业亡则国民亡。
”实业是实行机器生产,但中国人的辫子、长衫在操作机器时十分不便。
——摘编自陈雷《清末<大公报>有奖征文的思想史研究》
(2)依据材料二,说出《大公报》获奖征文赞同剪发易服的理由。
(3)依据如图。
说明1919年中国铁路发展情况。
①铁路干线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部。
②从所有权、经营权角度,铁路可以分为、两类。
③依据所学,谈谈形成①②特点的原因。
22.探究有关贸易问题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角贸易图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三:2018年3月23日,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投资,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面对美国推行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狂潮,中国开始了反击,给出了第一步的反制措施,中美之间贸易战正式拉开。
请回答:
(1)近代西方贸易是以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为开端。
请写出材料一“三角贸易图”的中程贸易的内容?谈谈三角贸易对非洲带来怎样的影响?这种贸易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WTO”是哪一国际组织的英文缩写?美国对华贸易战,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WTO什么原则?根据材料,说一说WTO承担怎样的职能?
(4)综合上述材料,当今世界贸易应注意哪些问题?
23.统一大业
材料: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台湾历史上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
写出两次回归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海峡两岸要求统一的心愿越来越迫切,海峡两岸关系经历了一系列风风雨雨。
(2)写出两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史实。
材料三: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大会上讲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
香港,在世界各国目光的注视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
(3)材料三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香港回归”对“台湾回归”有什么作用?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台湾回归的动力是什么?
24.北京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某历史社团分成“古代组”和“近代组”开展考察活动。
(行前准备)
材料一:了解历史遗迹
(1)从上述历史遗迹中为两个小组选择合适的考察地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古代组:;近代组:
材料二:考察之前搜集的资料
(2)依据两个小组搜集的资料,指出两个小组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
(实地考察)
材料三:古代组考察记录
(3)依据考察记录,概括北京孔庙的建筑特色。
材料四:近代组考察记录
(4)依据考察记录,推断陈独秀主张的影响。
(成果汇报)
(5)考察结束后,历史社团举办成果汇报。
两个小组为上述四个历史遗迹设计纪念邮票,请你任选一项完成,并对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设计要求:主题突出、图文结合。
25.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3)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先进中国人走上
“实业救国”的道路。
(2)剪发易服可以与世界接轨,避免受外国人讥讽;有利于养成积极向上、尚武的民族精神;节省费用;便于操作机器,发展近代工业。
(3)①东②国有铁路;列强、商人所有、经营的铁路(或商路)③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首先影响东部地区(或通商口岸集中在东部沿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国东部经济比西部发达;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建设;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建设铁路可以赢利。
22.(1)内容:奴隶(或黑奴)。
影响:造成非洲大量劳动力丧失,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特点:野蛮性、残酷性、血腥性。
(2)目的:开辟中国市场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原则:违反了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的原则
职能:解决贸易争端的职能
(4)①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
②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③加强沟通,密切磋商,协调与合作,促进各国友好交流。
④国与国之间要增强互信,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好分歧,通过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来聚同化异。
23.(1)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2)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成立;1992年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的汪辜会谈;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3)一国两制;提供了成功范例。
(4)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或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祖。
24.(1)古代组:③;近代组:①。
(2)古代组主题:儒家思想;近代组主题:新文化运动或文学革命。
(3)建筑特色:中轴线对称展开;建筑等级最高,与学校合建在一起。
(4)影响:宣传民主与科学,开启民智,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计合理、主题突出、图文结合即可。
25.(1)五四运动;北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巴黎和约》。
(3)由学生罢课转为工人罢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4)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