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护理常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目前对危重病人肾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ICU多采用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等。
其方法为静脉单针双腔导管,采用静脉一静脉血管通路,借助血泵驱动血液循环通过血滤器,从而清除体内多余水分、电解质、炎症介质和一些中小分子物质,同时根据病人的内环境补充合适的置换液。
CVVH对病人的循环系统影响小,但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使用非全自动控制的CRRT仪器进行血液滤过时,必须高度重视。
l、准备
准备工作是CVVH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能否顺利进行。
(1)正确安装血液滤过管道,预充1000ml生理盐水(或加入肝素),排尽管气道内气体.自循环备用;生理盐水接动脉端侧管。
(2)输液泵2台,合适的置换液。
(3) 无出血倾向者,稀释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备用。
一般浓度为100u/ml,接专用通道。
(4)深静脉放置双腔血滤管或外周建立可供血液滤过使用的通道。
(5)滤出液收集器,必须有明确的刻度,能准确计量。
(6)血管钳3-4把,有齿血管钳的牙齿部分应包裹,以防损伤血滤管路。
2、血液滤过
仪器及病人均准备完毕后即可开始血液滤过。
(1)暂停自循环,将血液滤过管路与双腔血滤管的动、静脉端分别相连,打开整个管道.最后开血泵,避免动脉端管道不通导致引血不畅,静脉端管道不畅使大量血液不能回流,血滤器内压力过高,引起破膜。
(2)根据病情选择稀释法,不宜抗凝的病人应
选择前稀释法,一般病人使用后稀释法。
前稀释法将置换液连接于动脉端,即血液稀释后再经血滤器;后稀释法置换液先与经过滤过的血液混合进入体内。
置换液必须由输液泵控制精确匀速泵入体内。
病情需要可以CVVH的同时加入透析。
(3)根据病人的内环境配制置换液每小时记录液体的平衡,合理控制液体的平衡,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大量液体短时间内进入或离开体内,会引起病人循环不稳定,导致病情的波动。
因此CVVH刚开始时,必须每隔10-15分钟估计平衡情况,结合血流动力学数据,调整出入液量,一般病人第一小时可给予零平衡。
以后根据上小时的平衡,调整血泵后置换液的速度,结合病情决定该小时的出入量。
每15分钟预计本小时的平衡情况,将平衡控制在预定的范围。
不宜同时改变多个参数,一般根据出量,调整入量。
入量为该小时所有进入体内的液体,包括胃肠入液、静脉输液、置换
液、输血、血浆等,出量包括尿量、大便、胃肠减压量、引流液、渗液、出血、及滤过夜等所有离开体内的液体。
(4)监测PT、KPTT,注意出血倾向,及时调整肝素用量。
(5)保持导管通畅,导管贴壁可致引血不畅,应打开侧管的生理盐水,解除管道内负压,部分贴壁现象即可解除。
如果未能缓解,应调整导管的位置,检查管路中是否有血栓堵塞。
(6)静脉壶内血液平面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以免气体进入体内,引起气栓。
(7)监测体温,注意保暖。
血液滤过时由于血滤管暴露与体外,大量低于体温的置换液进入体内.往往导致体温过低,应监测体温,注意保暖。
(8)滤出液中一旦出现血性成分,应视为血滤器破膜,必须立即停止血液滤过。
病情需要需持续血液滤过时应更换血滤器,以免导致失血和感染。
(9)不需24小时持续血液滤过的病人,暂停CVVH时,用肝素水封双腔血滤管,间隔6-8小时重复封管一次。
(10)使用全自动控制的CRRT仪器(如Prisma)进行血液滤过时,应正确安装配套,设置参数。
出现报警及时处理,避免血泵停顿时间过长导致凝血,影响血滤的正常进行。
短时间停止CRRT时,应先返还血液,重新对血液的循环管路进行预冲处理,以1OOm1/min-150m1/min的血流速度,持续使用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再循环(在每升的盐水中加入3000u的肝素)。
在再循环阶段,透析液和抗凝剂的流速均调节为零,通过过滤器以10ml/h的速度除去肝素生理盐水,保证血滤管路不污染、不凝血。
3、并发症护理
CVVH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1)低血压
CVVH必须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等,有条件者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压下降在CVVH开始时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引血和平衡不当有关。
减慢血泵转速或加快置换液滴速,输入胶体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血压不能维持时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提升血压保证组织灌注。
(2)电解质紊乱
CVVH可以作为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方法之一。
但置换液配制不当,极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CVVH治疗数小时后血液中电解质浓度即可与置换液相近,因此置换液必须精确配制。
应监测血电解质,调整置换液配方。
(3)出血倾向
观察胃液、大小便的形状、神志瞳孔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病情变化调整抗凝药物及稀释法。
调整抗凝剂的用量.或改为前稀释法。
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可以采用前稀释法,进行无肝素CVVH。
后稀释法须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严密观察病人静脉穿刺局部、粘膜的出血倾向,监测APTT。
避免因使用大量肝素造成重要脏器如呼吸道、消化道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病人生命。
(4)急性肺水肿
CVVH可以治疗充血性心衰,但如果液体平衡管理不好,入量过多或出量过少,造成容量负荷骤然增加,发生急性肺水肿。
病人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加大滤出液量和/或减少置换液入量,减轻容量负荷。
同时可予高流量吸氧、充分镇静,必要时应用强心药物。
CVVH 时一般要求每小时计算平衡,但每十五分钟要预计该小时平衡清况一次,以免一小时内液体平衡过正或过负,导致病情的波动。
(5)低温
CVVH时大量低于体温的置换液进入体内.同时血滤管路体外循环热量散发,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对于体温正常的病人应保持室内温度,置换液加温后再输入,监测体温。
(6)导管相关感染
CVVH需要深静脉置管,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身体其它部位可能存在感染,因而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道内壁光滑,并尽量避免打开管道留取血标本。
(7)失血
CVVH治疗需血泵驱动血液体外循环通过血滤器,血路中任何部位连接不良均可导致失血,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必须保证整个血路连接紧密、通畅,严防接头处松动甚至脱落以及静脉导管贴壁。
必须专人护理,使用防褥床垫,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4.拔管后的护理
当病人病情稳定,不再需要肾替代治疗时,应及早拔除双腔血滤管,常规进行细菌培养。
局部加压止血,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