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追踪检测题《小说主旨和标题分析类题》附答案详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追踪检测题
《小说主旨和标题分析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苦梅
马卫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
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
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
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己丑,所以找表哥代替。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
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他。
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
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
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
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
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
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
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
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
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
她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
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
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
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
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
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
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哝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
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
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
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
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
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账。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
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
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
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
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
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他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
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有可能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2.文中主人公苦梅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简要分析。
(5分)
答:
3.(标题的作用分析题)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作用。
(6分)
答:
[多练一点·强化理解]
请判断下面对小说标题赏析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
(1)小说标题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
(√)
(2)苦梅家只种苦梅,是因为她觉得苦梅是一种良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
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
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
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
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
他进驻了一个岛屿。
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
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
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
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
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班副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
“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
”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
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
班长想拦他,没拦住。
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
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
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
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
班长哦了一声。
班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班副病了。
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
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
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
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
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今非昔比。
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第13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景物描写突出了南海风光的美丽迷人,因为近处和远处的景色都是钟海强感觉到的,由此可以看出钟海强对他自己守卫了20多年的水上疆域的不舍之情。
B.小说叙述钟海强的出身,说他山里娃,旱鸭子,没见过大水域,这为后面写他住在茫茫水域中高高的钢筋架上面水土不服做铺垫。
C.钟海强“头晕目眩,呕吐不已”时,班长手足无措说明了海上哨所缺医少药的艰苦环境,而班副一脸轻蔑也从人情冷暖的角度透露出“新兵蛋子”的辛酸。
D.小说插叙了守卫358号礁盘的困难经历,这插叙内容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5.小说在刻画钟海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6.(标题意蕴理解题)小说以“老娘土”为题,有什么含义?(6分)
答:
[多练一点·强化理解]
请判断下面对小说标题赏析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
(1)标题“老娘土”是小说的线索,这条线索使小说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2)钟海强初到连队守礁盘,水土不服,呕吐不止,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思乡心切。
(×)
解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追踪检测题
《小说主旨和标题分析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
苦梅
马卫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
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
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
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己丑,所以找表哥代替。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
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他。
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
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
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
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
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
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
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
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
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
她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
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
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
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
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
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
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哝出来。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
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
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
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
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
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账。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
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
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
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
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
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他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
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有可能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
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解析:选B B项,“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不准确。
其一,二人形象并不相反,所以不是对比;其二,小说情节没有明显地体现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2.文中主人公苦梅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简要分析。
(5分)
答:
参考答案:①工作认真、勤劳、本分。
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
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
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等。
②工作细心负责任。
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巧芋偷吃话梅。
③处理问题讲策略。
没有当面揭穿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告诫她。
④心地善良有同情心。
面对巧芋的不认账,考虑到她养家糊口的艰难,没有追究。
⑤有经济头脑。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3.(标题的作用分析题)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作用。
(6分)
答:
参考答案:①隐喻人物个性。
苦梅味酸、涩、平,可隐喻主人公人生的不幸,而其敛肺、润肠、生津、解酒,可隐喻主人公善良的品格。
②暗示小说主题。
人即使命运不好,也不能失去善良和真诚,而要努力去改变现状。
③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以“苦梅”为题,能让人产生了解内容的欲望:何为苦梅?苦梅与人物与主题有何关系?(意思对即可)
[多练一点·强化理解]
请判断下面对小说标题赏析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
(1)小说标题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
(√)
(2)苦梅家只种苦梅,是因为她觉得苦梅是一种良药。
(×)
分析:她家只种苦梅,苦梅不仅仅是一种良药,更重要的是苦梅的味虽酸、涩,但能敛肺、润肠、生津、解酒的特性与女主人公的经历、个性极其相似,种苦梅树就是种下了她的情感寄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
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
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
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
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
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
他进驻了一个岛屿。
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
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
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
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
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班副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
“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
”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
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
班长想拦他,没拦住。
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
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
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
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
班长哦了一声。
班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班副病了。
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
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
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
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