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评论看“80后”的媒介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根溯源 , “ 8 O后” 在 出现之初是一个文学语汇。“ 8 0后” 的,自己都无法独立又怎么能够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呢?这 这一术语本来是指国内文坛 1 9 8 0 - -1 9 8 9年 出生的年轻作家 , 例如春树 , 韩寒 , 郭敬 明等 。他们 以网络为主要创作媒介 , 以 军里的主力队员。其次 ,《 8 0后跳槽频繁是对加薪的渴 望一 商业 利益为主要 目的, 作品意境与内涵 以城市为背景、 以青春 文》 也明确指 出了很多企业认为“ 8 0后”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 为主题 的青年作者群 。后来 , “ 8 0后” 的概念外延逐渐扩大到 很容易“ 意气用事” , 追 求高薪担忧好高骛远的嫌 疑。 1 9 8 0 年代 出生的运动员和艺人 , 继而扩展至其他领域, 最终用 笔者认 为, 不 论是对待婚姻不慎重还是跳槽 求加薪 , 这是 来指 代整个 1 9 8 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 。“ 8 0后” 这一词是最先 每一代人都会面 临的问题 , 网络媒体抓住 “ 8 0后” 在某方面的 出现 的 , 根据它之后衍生出了“ 6 0后 ” 、 “ 7 0后 ” 和“ 9 0后 ” 、 “ 0 0 表现就给他们贴上 “ 自私 自我、 缺乏责任感、 浮躁” 甚至“ 垮掉 后” 。以 1 0 年 为一代 , 可以一直这样顺延下去 , 来称呼该年龄 的一 代 ” 的标 签 的 做 法 有 失偏 颇 。
人, 其用意大概是 旨在强调 1 9 8 0 -1 9 8 4年出生的这代人身上 上 , “ 8 0 后” 再一 次 证 明 了 自己。 当 时西 藏 动 乱 正 被 国 外 媒 体 的过度特 质并宣告“ 8 5 后” 新的时代个性的正式形成 , 但不是 炒得火热又遇到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的不 良事件 , “ 8 0 后”
到的结果 。 “ 8 0后” 有 自己的理想 , 有 自己的渴望。于是, 为了
重新掌控局面 , 家长们开始 以主流、 权威 的身份来警示和 引导 尾仿佛都是媒体人的 自娱 自乐 。反观“ 8 O后” 自身, 他们真的
孩子们的种种 “ 越轨” 行为 , 试 图将他么 “ 引入正轨” 。而作为 认为 自己“ 垮掉” 了么 ?民族 自尊心只是在保护圣火时才会 冒 “ 8 0 后” 接触最为多的新媒介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 了反射其观 出的么?谁又能证 明这时下的判断在下个纪年还 一定是正确
生的人; 广义 的“ 8 O后” 是指 1 9 8 0年后出生的人 。另外 , 还有 在汶川大地 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 “ 8 O后” 在汶川地震中所表

种在“ 8 O后 ” 内 部细 分 出 “ 8 5 后” , 即1 9 8 5 -1 9 8 9年 出生 的 现 的 担 当 、 勇 敢 给 予 了 极 大 的赞 扬 。而 在 2 0 0 8 年 北 京 奥 运 会
从网络评论看 “ 8 O后" 的媒介形象
戴 明亮
( 西南 交通 大学 艺术与传 播 学院 四 川 ・ 成都
摘 要
6 1 1 7 5 6 )
从本世纪初开始 , “ 8 0后” 开始作为一个新的网络词 汇逐渐流行于大街小巷 。随着 时间的改变和其概念所涵
盖的范围不断扩 大化, “ 8 0后” 这一群体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 甚至你会发现 , 与前几代人相比, 他们确 实非常的与众不 同。 从“ 迷惘的一代” 、 “ 垮掉的一代” 到“ 有 责任感 的一代” , 从“ 另类” 到“ 自信 、 能担 当、 思想进步” , “ 8 O后” 总算是 为 自
段的人。
3网络评论 中的千变万化的“ 8 O后” 形象 对于许多“ 8 O 后” 而言, 2 0 0 8 年是“ 8 O后” 群体的“ 正名 ” 之
伴随着“ 9 O ” 年代的登场, 为 了便于区分 , 人们又将 “ 8 O后”
概念 划 分 为 狭 义 和广 义 : 狭义的“ 8 0 后” 是指 1 9 8 0 -- 1 9 8 9 年出 年, 它让“ 8 0后 ” 的 形象 终于 从 负 面悲 观 的 评 价 中摆 脱 出来 了 。
己验 明 正身 了。
关键词
Hale Waihona Puke 8 O后媒介形象网络评论 文献标识码 : A 加上 “ 第一代独生子女” , 他们本身就是在父母的宠溺 下长大 些使得“ 8 O 后” 的婚姻显得不堪一击, 无比脆弱 , 成 为了离婚大
中图分 类号 : G2 0 6 . 2 1 “ 8 0后” 概念的出现及其延伸
很普遍。
又给人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在 6 0 后、 7 0后看来 , 这些从小就 爱做与他们的价值观念相违背事情的孩 子们 ,好像一夜之间

2 “ 8 0后” 为何成 了“ 垮掉 的一代” 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 , 这令身为家长的 5 O后 、 6 0后们深感不
出于世界观和人生观 的不 同, “ 8 0后” 和 父辈们在很多 问 都 长 大 了 ?他们 不 再 是那 个 叛 逆 的 不 知 天 高地 厚 的一 代 。这 回, 人们给 了他们新的称 谓: “ 四月青年” , 听起来颇有几分 从“ 垮掉 的一代” 到“ 鸟巢一代” , 从打批判到盛赞 , 从头到 安 ,他们为子女们所规划 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看 革命浪漫主义的味道 。
点和愿 望 的最 佳 介质 。 以“ 8 O 后” 代表 作 家 的 流行 为例 , 自2 0 0 4 的呢 ?那么 以新闻理想为追求 的新 闻媒体人们,是不是也要
年美 国 《 时代》 周刊将 8 0 后作家春树的照片作为亚洲版封面 反思一下 自我呢?这一大逆转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究~下 进行刊登 , 并直译中文单词“ l i n g l e i ” 来形容其所代表的的中国 传媒 的运作机制, 去反思我们 网络媒体对于“ 8 0后” 的报道是 “ 8 0后” 一代开始 , 关于“ 8 0后” 的报道便铺天盖地的涌来。 有研究表 明,在有关 “ 8 0后”的负面评论性报道 中,有 2 0 . 3 %的媒体更多的关注“ 8 0后” 在工作 中的表现 : 不断 的换工 参考 文献 作, 频繁的“ 跳槽” 。 有 1 9 . 6 %是关于恋爱婚姻的评论性文章 。 从下文所摘列出的评论文章来看 , 首先 , 《 8 O 后婚姻面面观》 一 文指 出了“ 8 0后” 对待爱情和婚 姻的“ 闪” 和“ 独” 态度 。 文章 认 为, 由于他们 自身的不成熟, 所 以在婚姻生活时是茫然失措的。 他们 不像“ 5 0后” 、 “ 6 0后” 的父辈们那样愿意被婚姻和家庭所 牵 盼, 他们 更渴 望无拘无束的独立空间。“ 以自我为中心” 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