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2013新闽教版七年级下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走进初中》1. 教学目标了解初中生活的新环境、新要求,树立正确的初中生活态度,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 教学内容初中生活的新环境、新要求、新态度。

3.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初中生活的新环境;步骤2:引导学生认识初中生活的新要求;步骤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初中生活态度;步骤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第二章《学科知识概览》1. 教学目标了解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内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各学科老师讲解基本概念;步骤2:老师示范学习方法和技巧;步骤3:学生实践操作,巩固学习方法和技巧;步骤4: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老师进行点评。

三、第三章《班级团队建设》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2. 教学内容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方法和建议。

3.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步骤2:讲解班级团队建设的方法和建议;步骤3:学生分组进行班级团队建设实践;步骤4:分享实践经验,总结提升。

四、第四章《心理健康教育》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心理测试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步骤2:分析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步骤3: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步骤4:根据测试结果,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第五章《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 教学内容安全常识、自我保护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

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解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步骤2:教授自我保护方法;步骤3: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实际操作;步骤4:总结提升,强调安全重要性。

2013新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全)

2013新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全)

2013新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2.学会应用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4.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表格展示实验数据、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2.教学难点(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设置自定义动画播放顺序、时间及效果;(3)将Word制作表格知识迁移至在幻灯片中制作表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并保存。

2.演示法:演示如何制作自定义动画,设置播放顺序,控制播放时间、编排播放效果。

3.练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应用设计模板、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并修饰。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多媒体教室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片(树叶的研究.jpg)活动二汇聚大自然的声音(2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的方法。

3.学会给幻灯片配音。

4.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5.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有声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2.教学难点给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并在幻灯片中播放Flash文件。

2.学生演示法:学生创意活动,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旁边配音的方法。

3.演示讲解法:观赏“樱花浪漫”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该幻灯片所用到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渐变、路径曲线、变化大小和旋转等动画效果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第一章:全册教学目标与要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为升入八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全册教材分析2.1 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分为十个章节,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等学科。

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

2.2 教材特点内容更新,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三章:全册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合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章:全册教学内容安排4.1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合理分配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4.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全面掌握。

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章:全册教学评价与反馈5.1 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5.2 反馈与改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六章:全册教学资源与工具6.1 教学资源利用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多渠道获取教学素材。

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质量。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活动四 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活动四 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第二单元电子数据表格应用
活动四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数据表,感受Excel电子表格魅力。

2.认识工作表和单元格地址,感受电子表格的整齐排列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作表的数据输入和修改,并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基本计算。

2.学会电子表格的格式编辑。

3.学会保存电子表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Microsoft Excel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电子表格,
2.教学难点:单元格的地址,修饰电子表格,单元格、行、列,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

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任务出示让学生知道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

2.演示法:通过步骤演示,学生掌握建立修饰电子表格的方法。

3.比较法:比较Excel与Word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4.练习法:自主进行数据计算,建立修饰工作簿。

5.交流、评价讨论法: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互相帮助,通过《学习效果反馈自评表》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感受电子表格魅力.ppt,我的零用钱支出统计表。

五、课型:新授课、任务型
六、教学课时:2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宇宙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的构造特点。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理解地球上的时间划分。

1.2 地球的气候系统学习气候系统的组成,了解地球上的气候类型。

探索气候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3 地球上的资源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掌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系统。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2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学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人体与健康3.1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习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了解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的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3.2 健康生活方式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了解健康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3 常见疾病与预防学习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了解健康保健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的认识。

第四章:科学实验与探究4.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4.2 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3 实验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则,掌握实验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应用5.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

5.2 常用软件的应用学习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了解软件的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5.3 网络与通信技术学习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技术,了解网络的使用和网络安全。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新版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中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新特点,积极适应新环境。

二、教学内容1. 中学生活的新特点2. 适应新环境的方法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学生活的新特点,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学生活的感受,互相借鉴适应新环境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学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适应中学生活的策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学生活的期待和担忧。

2. 讲解:分析中学生活的新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的中学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挑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归纳总结适应中学生活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适应中学生活的计划,为期末考试做准备。

第二章:学习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学习方法3.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成功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经验。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学习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困惑。

2. 讲解: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的成功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借鉴经验。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将从基础知识入手,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普及等。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会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识字游戏、语境对话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接着我们将一起探讨课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佳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思想深邃。

我会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和语言特点,让同学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此外本教案还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训练,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水平。

1. 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伊始,我们即将开始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之旅。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不仅关乎我们读懂课文、理解故事,更是对我们语言运用、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那么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要达成哪些目标呢?第一我们要夯实基础,这包括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积累,以及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毕竟只有基础扎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我们要提升阅读素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要学会从中汲取智慧,理解人生哲理,拓宽视野。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如何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第三我们要加强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第四我们要注重口语表达,学习语文不仅要会写,更要会说。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提高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简述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重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本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世界,简要了解一下这本教材的特点和重点。

这本教材真的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好伙伴,内容那可是既有趣又有深度。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福建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1---2课时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为主线,探究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框架,安排了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内容。

其中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是新的知识点并需要制作,学生对此有较大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在幻灯片上的制作表格,则与WORD制作类似,可以采用与WORD表格类比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本活动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上的提高与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为初中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建立起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民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树叶为什么变黄》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幻灯片模板设计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演示文稿这一重要工具,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交流,为研究性学习服务。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根据主题表达的采要求,采集、加工所需的素材,并合理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集成各种媒体信息,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

教材已经较详细描述了模板设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的步骤,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自行模仿制作的过程,之后在创新活动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让学生再设计一张自己想象的模板,给学生留下创意的空间;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与WORD表格类似,可以让学生参考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经验,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材最后的创新活动的内容较多,如要求学生将曾经做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设计一个报告首页,老师需要为学生留足思考和制作的时间。

建议3个问题,在课堂只要完成1个,其它作为思考内容或课外作业。

本活动教学时间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已经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初步”知识模块的学习,对创建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有初步的认识。

但受学校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未能掌握上述知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设计时适当降低要求,在第一课时适当增加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内容,可以通过弱化模板设计的内容以腾出时间。

七年级(下)英语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英语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英语课第十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正确运用于日常对话中。

3. 能够听懂并能正确回答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表达自己的主题演讲。

教学内容1. 本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教学。

2. 句型结构的复与巩固。

3. 主题相关对话的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学生主题演讲的设计和展示。

教学准备1. 课本及教学课件。

2. 讲解用例句及教材相关练。

3. 演讲主题的选择和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词汇和短语教学(15分钟)- 师生对话,导入学生对于本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研究。

- 分组练,学生之间互相模仿对话,使用词汇和短语进行对话练。

- 老师进行巩固和总结。

第二部分:句型复与巩固(15分钟)-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或个人练,复所学句型。

- 老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型的用法和应用。

- 分组练,学生之间进行句型运用对话。

第三部分: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20分钟)- 老师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配合课本练。

- 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模仿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

-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听力材料中提到的主题,并进行口头回答。

第四部分:主题演讲设计和展示(30分钟)-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准备。

- 学生设计主题演讲的内容,包括开头、结尾和主要观点。

- 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准备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 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表演剧场剧本。

- 学生进行英语歌曲的学唱和表演。

总结和评价本节课主要教学了七年级(下)英语课第十三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通过句型复习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最后,学生进行了主题演讲的设计和展示,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和成绩。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学设计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学设计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和结构,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可以讲解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例如,可以强调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法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绿色出行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绿色出行的不同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使用计算机和Word软件来撰写研究报告。因此,教师需要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软件和技术支持。同时,教师还应确保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防止不当操作或网络安全问题。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撰写研究报告。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区,供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墙上张贴一些与绿色出行相关的海报或标语,以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掌握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和结构,能够运用Word软件撰写一篇关于绿色出行的研究报告。他们了解了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分析绿色出行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撰写研究报告,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体验了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预习、课堂学习和巩固练习,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升华:
结合绿色出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绿色出行。

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

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卜2课时制作研宪性学习成果报告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为主线,探究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设汁框架,安排了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左义动画的设垃与应用、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内容。

其中幻灯片模板设汁与应用、自左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是新的知识点并需要制作,学生对此有较大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而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则与Word表格制作类似,可以采用与Word表格类比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本活动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上的提高与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为初中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建立起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教材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树叶为什么变黄》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幻灯片模板设计与应用、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与应用、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等学习研究性学习服务。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采集、加工所需的素材,并合理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集成各种媒体信息,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

教材已经较详细描述了模板设计、自泄义动画的设苣与应用的步骤,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自行模仿制作的过程,之后在创新活动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让学生再设计一张自己想象的模板,给学生留下创意的空间: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则与Word表格类似,可以让学生参考在Word中制作表格的经验,在幻灯片上制作表格,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材最后的创新活动的内容较多,如要求学生将曾经做过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设计一个报告首页,老师需要为学生留足思考和制作的时间。

建议3个问题,在课堂只要完成1个,其他作为思考内容或课外作业。

本活动教学时间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已经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初步”知识模块的学习,对创建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有初步的认识。

但受学校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未能掌握上述知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设计时适肖降低要求,在第一课时适当增加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内容,可以通过弱化模板设计的内容以腾出时间。

2013版七下10单元教案

2013版七下10单元教案

永登县河桥镇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活页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英语年级七年级审批周次第周份数2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翻译官1. 想要,喜欢_______2. 牛肉面_________ 3 . 卷心菜__________ 4. 鸡肉_______5. 羊肉_____6. 胡萝卜_________7. 土豆(复数) _______8. 西红柿(复数) ___________9. special __________10. 我还没想好。

_______________Fill in the blanks1. Li Lei likes eating _________ (羊肉) and ________(萝卜).2. I eat a lot of ___________ (西红柿) and _____________(洋白菜).3. Do you like ________ (土豆) and _______ (牛肉) noodles?4. What _______ (种类) of noodles _______ (想要) you like?5. Would you like _______ (一些) apples?.汉译英1. 我想要一台电脑。

2. 他想要带有牛肉和西红柿的面条。

3. 他们不想要那些鸡蛋。

4. 她想要带有羊肉和卷心菜的面条吗?5. 李雷想去看电影。

6. 南希和王莉想去买东西。

7. 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钢笔。

8. 那只小老虎有几分可爱。

9.我的愿望将会实现。

My dream will .10.过生日的人必须许个愿,吹灭蜡烛。

The birthday person must and the candles.11.在英国,人们有时放个糖果在生日蛋糕里In the UK,people sometimes a candy a birthday cake.12.在中国,长面条是长寿的象征。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第一节Word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

2.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汉字的输入方法。

2。

窗口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课件、Word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

例如,通知、决定等,使用Word更加简单和快捷。

Word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Word是一款非常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

目前有:Word97、Word2000、Word XP、Word2003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

(二)讲授新课1、Word的启动和关闭启动:开始→程序→ Microsoft Word或右击窗口–> 新建→ Microsoft Word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2、观察窗口。

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演示操作:展示一段通知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Word的窗口,也看到了这篇文稿,这些标点是如何输入的呢?4、文本的基本操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两种方法,因人而异)方法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输入法方法2: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福建省七级英语下册《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Section B教案2

福建省七级英语下册《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Section B教案2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Section B)Ⅰ.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1. Knowledge ObjectsNew words in this section. Where is Simon from? What does he want? What language d oes he speak? What does he want? Write an e-mail about yourself.Ⅱ.Te aching Key Point1. New words of this section.2. Answer some questions to a letter.3.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Ⅲ. Teaching Difficulties1. Does she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What’s her favorite subject?Does she speak English?2. Make an informa tion card.3. Write an e-mail about oneself.4.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someone.Ⅳ.Teaching MethodsListening and talking methods. Pairwork. Practice. Discovering and checking methods.Ⅴ.Teaching AidsComputer, a tape recorder.Ⅵ.Teaching ProceduresStepⅠ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StepⅡ 1Look at section 1. First read the title of eac h book aloud. Then match the countries with the language and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StepⅢ 2a, 2b1. First read the questi ons in 2a, list en carefully and number each question you hear on the tape. Then check the answers.2. Now we’ll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gain. Please write the short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1-4) in 2a.StepⅣ 2c1. Now work with your partner. One of you is the mother. The other is Lucy.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Lucy’s pen pal.2. Ask a pair of students to perform the conversation for the class.StepⅤ 3a1. Look at 3a. First I’ll read it for you. Then answer the fo ur questions.2. When the students are finished, 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StepⅥ 3b1. Please write a word in each blank and you can find information to complete the letter on the ID cards.2.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letter aloud with all the answer s in place. StepⅦ 3c1. Ask students to use 3b as an example .Write an e-mail about themselves.2.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read their letters to the class.Step Ⅷ Self check1. Check the new words you know.2. Now please write five new words in your vocab-builder on Page 109.3. There are four students in the picture. They are Sally, Jim and Julie. Imagine they are new students in our class. Everyone must write a description of them.4. Read Just For Fun.StepⅨ Sum marySummary the knowledge of this unit.StepⅩ Homework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pen pal. For example, age, language, nationalities, hobby…Blackboard designHe speaks French.。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教棄g录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胃二节人触S (1)胃三节胃春期 (2)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3)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4)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5)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6)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7)胃二节m麵管道——血管 (7)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 脏 (8)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9)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0)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1)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2)胃三节彳申经调補基本方式 (13)第四节激素调节 (13)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5)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6)霱耀,霜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教材分析】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人类的起源♦学习内容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2.看录像: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一森林古猿;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教师活动1.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放录像2.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学生活动1.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2.观看、分析、展开想象并描述二、人类的进化♦学习内容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教师活动1.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2.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3.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4.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闽教版初中教案设计模板

闽教版初中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程名称】:XX课程【年级】:XX年级【教材版本】:闽教版【课时】:XX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XX知识点;- 培养学生XX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XX活动,提高学生XX能力; - 培养学生XX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XX观念;- 培养学生XX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XX知识点;- XX技能。

2. 教学难点:- XX知识点;- XX技能。

四、教学准备- 准备XX教学资源;- 设计XX教学活动;- 准备XX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 预习XX内容;- 准备XX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概述XX知识点;- 结合实例,讲解XX技能;-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深化理解。

3. 活动实践- 设计XX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总结XX知识点;- 强调XX技能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XX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XX技能方面的提升。

2. 教学不足:- XX知识点讲解不够清晰;- XX活动设计不够合理。

3. 改进措施:- 优化XX知识点讲解方法;- 调整XX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 学生对XX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XX技能方面的表现。

2. 教师评价:- 教师对XX知识点的讲解效果;- 教师对XX活动的组织能力。

3. 教学成果评价:- 学生在XX方面的进步;- 教师在XX方面的成长。

八、教学延伸1. 阅读推荐:- 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 实践拓展:- 设计XX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3. 研讨交流:- 组织学生开展XX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请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案设计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
2.学会应用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
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4.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表格展示实验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
(2)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2.教学难点
(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
(2)设置自定义动画播放顺序、时间及效果;
(3)将Word制作表格知识迁移至在幻灯片中制作表格。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并保存。

2.演示法:演示如何制作自定义动画,设置播放顺序,控制播放时间、编排播放效果。

3.练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应用设计模板、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并修饰。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片树叶的研究.jpg
五、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第3~4课时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的方法。

3.学会给幻灯片配音。

4.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5.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制作有声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2.教学难点
给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并在幻灯片中播放Flash文件。

2.学生演示法:学生创意活动,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旁边配音的方法。

3.演示讲解法:观赏“樱花浪漫”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该幻灯片所用到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渐变、路径曲线、变化大小和旋转等动画效果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4.小组讨论法:通过选取Flash文件和GIF文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自主探究,教师帮忙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春的气息.ppt,春的舞曲.mp3,春天里的小鸟.mpg,樱花浪漫.ppt,渔舟晚唱.mp3,江南风光.swf
六、教学反思
第5~6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联展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2.学会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

3.掌握演示文稿页面设置。

4.掌握演示文稿自动计时播放设置。

5.学习一些画面特效制作。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超链接的设置,演示文稿自动循环播放。

2、教学难点
自选图形超链接的设置,演示文稿自动循环播放的设置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制作《船政魂》交互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联展演示文稿”为主题,通过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学会制作目录形式的幻灯片、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以“制作展板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联展报告”为主题,让学生学会设置演示文稿不同的页面形式、循环自动播放和自动计时播放,有创造性地制作幻灯片画面特效。

2、演示法:通过简单演示,让学生迅速学会设置通用超链接按钮。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未进行超链接和特效画面设置的《船政魂.ppt》,未进行页面设置和自动循环播放设置的《民族服装.ppt》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第7~8课时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Excel数据表,感受Excel电子表格魅力。

2.认识工作表和单元格地址,感受电子表格的整齐排列功能。

3.掌握工作表的数据输入和修改,并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基本计算。

4.学会电子表格的格式编辑。

5.学会保持电子表格的方法。

6.让学生体验Microsoft Excel 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建立电子表格,修饰电子表格,单元格、行、列,工作表与工作薄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单元格的地址,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任务出示让学生知道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

2.演示法:通过步骤演示,学生掌握建立修饰电子表格的方法。

3.比较法:比较Excel与Word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4.练习法:自主进行数据计算,建立修饰工作薄。

5.交流、评价讨论法: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互相帮助,通过《学习效果反馈自评表》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感受电子表格魅力.ppt,我的零用钱支出统计表。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第9~10课探究电子表格序列填充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应用Excel自动填充功能输入数据的方法。

2.能够使用公式法计算工作表中的数据。

3.学会复制公式。

4.体验在Excel工作表中计算数据的快捷和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应用Excel自动填充输入数据。

2.教学难点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电子表格的序列填充。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对电子表格的序列填充交流、探究、互相帮助,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教材活动内容为主题,学生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各组成员围绕所选主题,从教师事先提供的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到教师提供的演示操作中,以便交流和展示。

3.演示法:演示基本操作。

4.练习法: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或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

六、课后反思
第11~12课制作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定义、组成和使用方法。

2.了解设置单元格格式的基本方法。

3.掌握SUM、A VERAGE、MAX、MIN、COUNT等几种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字体、字号、对齐、边框、背景格式等设置方法。

5.学会利用函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6.学会利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表格进行修饰与美化。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SUM、A VERAGE、MAX、MIN、COUNT等几种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对表格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处理,让表格更有层次,更加美观。

2.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参数和函数参数的格式是应用函数的关键。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任务出示让学生知道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制作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2.演示法:步骤演示让学生掌握统计计算表格的数据和设置修饰电子表格的方法。

3.比较法:比较Excel与Word的单元格设置功能和应用领域。

4.练习法:自主进行数据计算,设置修饰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

5.交流、评价讨论法: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互相帮助,填写《学习效果反馈自评表》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制作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ppt,初二学生成绩登记表,歌手大奖赛成绩表。

六、教学反思。

第15~16课时制作我的零用钱统计图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使用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

2.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

3.学会修改图表类型的方法。

4.掌握修饰图表的方法。

5.体验灵活地应用图表表达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创建统计图表的方法、学会修改图表和修饰图表。

2.教学难点
了解使用统计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体验灵活地应用图表表达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练习法
3.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
课后反思:
第17~18课时PPT与Excel的综合应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把解决的问题用Excel的数据来描述。

2.能用Excel电子表格来综合处理数据和求解问题。

3学会用Excel来研究有规律的数学问题。

4.会用PPT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与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用Excel来综合数据和求解问题。

用Excel来研究有规律的数学问题。

2.教学难点
用Excel来研究有规律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合作学习法。

3.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学生的“家庭作业调查表”。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