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四专课标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专〕阶
段评估检测(四)
时间是:150分钟总分值是:150分
一、语文根底知识(15分,每一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囹.圄/聆.听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惊蛰./桎.梏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桔祥
.../捷.径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矗.立/抽搐锲
..而不舍/提纲挈.领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
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
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3.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少先队员们来到纪念碑前献花________,他们决心要继承先烈遗志,长大后为国家作奉献。
②各大城的城郊________部,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比拟严峻的地方。
③防范______救灾,适时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定期开展防火、防震演练,都是非常必要的防灾减灾之举,切不可胡乱猜疑,无端恐慌。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外表的________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A.致哀结合甚于自我陶醉
B.志哀接合胜于自欺欺人
C.志哀结合胜于自我陶醉
D.致哀接合甚于自欺欺人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一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制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开展之路。
C.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决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竹画也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群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向。
5.以下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被列宁称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B.莫泊桑是法国出色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十年中写了三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入初中课本,项链被选入高中课本。
C.马克·吐温是HY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资产阶级虚伪本性的揭露是非常深入的,被誉为“社会批评家〞。
其作品百万英镑竞选州长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D.马克西姆·高尔基是HY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前苏联HY文学的创始者,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出色的代表人物〞。
长篇小说母亲成为HY文学划时代的作品,受到列宁同志的高度称赞,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重大。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一小题3分)
酒文化简介
①中国是酒的故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开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局部。
粮食消费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者开禁,来调节酒的消费,从而确保民生。
②中国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开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究奋斗,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严密相接。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堪称伯仲。
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享誉世界的饮食文化。
③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④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
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也不做受人束缚的昂首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华所在。
⑤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
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
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寓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⑥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⑦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集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节选自长弓主编中国酒文化·序言,有删改) 6.以下关于中国“酒文化〞的内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
B.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C.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D.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严密相接。
7.以下选项里面,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调节酒的消费,酒业的兴衰必然反映粮食消费的丰歉。
B.饮酒的意义远不止口腹之乐,还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
C.李白、张元年等人都曾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
D.尼采的哲学使西方酒神精神得以升华,认为酒神精神寓示着情绪的发泄。
8.根据原文的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
A.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道家的精神就是酒文化。
B.庄子宁愿“曳尾于涂中〞和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都表达了一种酒文化。
C.世界文化现象惊人的相似,酒也成为西方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时的重要选择。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绝代所无,很大程度上是酒后不受羁绊的产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20分)
水·凤凰
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
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
确实如此。
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土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分开湘西去“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漂泊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
他最流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土——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
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
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
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扯谎。
逃学、扯谎被或者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
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历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唱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非常疑心,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分中炼就的爱思索爱梦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
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
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
〞或者许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沉着,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凉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
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不远处的高崖边。
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
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
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
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决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清楚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假设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
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
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坚强。
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清楚。
它在温顺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
它能黏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
水就是沈从文。
9.以下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曾说过的话,一方面提醒出水对于沈从文“有极大关系〞,开宗明义,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全篇行文的线索。
B.本文表达了沈从文人生的三个阶段:14岁前在沱江里泡大,14岁到20岁浪迹于沅水上下游,20岁后分开湘西闯荡文坛。
强调了凤凰的那条沱江对他性格的影响。
C.本文兼取引用和表达的写法,时而让沈从文站出来评说、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而从作者角度陈述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述〞中有评论,“述〞中有观点。
D.“最流连忘返〞“最看不厌〞“最不能忘情〞,作者连用三个“最〞字,既写出了沈从文对故土之水和水上之人的挚爱;同时,也概括了沈从文一生文学创作的内容。
E.作者想象沈从文的少年生活,深情地描写他的墓地,讴歌他如水的个性,既展示了“水、凤凰、沈从文〞之间的相契相容,也抒发了作者对沈从文由衷的敬仰之情。
10.请概括答复,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21分)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
或者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者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
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
“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那么破家,事连吾侪
..,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
〞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噉。
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
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假设田舍,假设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缺乏者,追偿以金。
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假设干,子母假设干矣。
〞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
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
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那么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者问之,曰儿辈嬉否那么博别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
②子母:利息和本金。
③责券:求取借据。
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数:屡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立:订立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3分)()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1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两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大方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假设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
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表达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大方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16.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
(3分)
曰儿辈嬉否那么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那么破家。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1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小重山端午
[明]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一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9.在横线处补写出诗文原句。
(任选其中5句答题)
(1)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赋)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____________,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5)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7)____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
(王勃滕王阁序)
(8)______________,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展描写。
要求句式根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手法。
(4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逻辑知识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根据下面提供的条件和事实,按要求进展推断答题。
(4分)有三个人,分别姓王、刘和陈,他们每人身兼两职,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
A.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
B.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送行。
C.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D.作家和诗人曾讨论过“百花齐放〞的问题。
E.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过电影。
F.姓陈的善下棋,姓刘的和那作家跟他对弈时,屡战屡败。
你能推断出他们三人各自的职业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上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
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
新春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办公室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3.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阶段评估检测(四)
1.D【解析】A.bì/bì,líng/líng,náo/ráo;B.juàn/juàn,zhé/zhì,kuì/kuì;C.shì/shì,jí/jié,sù/sù;D.lì/lì,chù/chù,qiè/qiè。
2.C【解析】A.纷至踏来-纷至沓来;B.照像机-照相机;D.黔驴计穷-黔驴技穷。
3.B【解析】致哀:向死者或者家属表示哀悼。
志哀:强调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哀悼。
甚于:超过。
胜于:比……好。
自我陶醉:自己沉醉于某种事物或者境界而盲目地加以欣赏。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者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4.C【解析】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制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缺少主语。
5.A【解析】被列宁称赞的是母亲。
6.C【解析】“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是在说酒文化的作用,而非内涵。
7.A【解析】根据原文第一段,“粮食消费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者开禁,来调节酒的消费,从而确保民生〞,可知酒业兴衰并不能反映粮食消费的丰歉,“必然〞过于绝对。
8.D【解析】A项,“道家的精神就是酒文化〞绝对化。
B项,“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
的道家哲学是中国酒神精神的源头。
庄子的“曳尾于涂中〞只是道家哲学的个例,并不能表达酒文化,属于逻辑推理失当。
C项,“酒也成为西方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时的重要选择〞错,酒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9.BD
10.(1)亲近自然;(2)爱思索爱梦想;(3)倔强、自主、沉着。
(每点2分)
11.①从小倾心自然;②自然对沈从文的品性影响很大;③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④死后魂归自然。
(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12.偈语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反映出沈从文的坚强,极为坚决极为自信。
(3分)诔辞是沈从文妻妹对他的评价,提醒出沈从文一生让人,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
(3分)(意思答对即可) 13.D【解析】“立〞应为“立即〞的意思。
14.C【解析】②不是卖酒者的行为。
④是客人抱怨的话。
15.B【解析】“为甲、乙两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错了,应该是有前提“假设被起诉〞。
16.曰/儿辈嬉/否那么博别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错两处扣1分) 17.(1)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假设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
(2)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3)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
【参考译文】
()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
一生从不欺负别人。
假设遇见被(主人)派来买酒的奴仆、婢女,一定问:“你能饮酒吗?〞有时遇到(奴仆、婢女)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奴仆、婢女)拿着回去。
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乡里有些人屡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互相叹息。
卖酒者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屡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互相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
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假设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可以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聚在一起喝酒的人答复:“本息一一共四百两。
〞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归还贷款,还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赶路的人,遇着了大雪,不能继续前行。
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赶紧到他家寄宿。
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HY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一同吃喝。
客人大多数时候是HY输了,私下不快乐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然而我已经HY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
〞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HY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
卖酒者笑着说:“哪里有主人竟要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卖酒者把从客人那里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有个方术之士(行占卜的人)议论五行,断定卖酒者将死。
方术之士断定的死期将到之时,卖酒者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正的,拿现金追补。
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假设干,本息假设干。
〞假设有人能归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假设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归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了!〞到方术之士断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
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亮堂,亲戚朋友面面相觑,等到半夜才散去。
之后,而卖酒者又活了七年。
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爱好HY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HY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
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HY博,败坏我的家产了。
〞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18.(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者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