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知能评估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 ,则电解质可能是( )
A .NaOH
B .H 2SO 4
C .AgNO 3
D .Na 2SO 4
答案:A
2.(2011年宿州模拟)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 +2Ag===2AgCl +H 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
解析:该反应中Ag 失电子被氧化;H +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 2,所以用Ag 作阳极,电解含Cl -的溶液即可。

答案:C
3.(2008年高考全国Ⅰ理综)电解100 mL 含c (H +)=0.30 mol/L 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 .0.10 mol/L Ag +
B .0.20 mol/L Zn 2+
C .0.20 mol/L Cu 2+
D .0.20 mol/L Pb 2+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为Ag 和Cu ,而Zn 和Pb 排在H 以前,所以Ag +、Cu 2+的氧化性比H +大,应优先于H +放电而析出,因为0.01 mol Ag 的质量小于0.02 mol Cu 的质量,所以C 项正确。

答案:C
4.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 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减小
B .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 不断升高
C .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 2O 固体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况
D .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 3溶液,电极反应式为:阴极:4Ag ++4e -===4Ag ,阳极:4OH --4e -===2H 2O +O 2↑。

总反应式为4AgNO 3+2H 2O=====电解4Ag +O 2↑+4HNO 3。

在阴极上有Ag 生成,
所以阴极质量不断增加。

电解产生了HNO3,pH不断减小。

加入Ag2O后,Ag2O+2HNO3===2AgNO3+H2O,恰好可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况。

答案:C
5.(2010年高考海南化学改编)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2++2e-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解析:电解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精铜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B、C错误;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g、Pt排在Cu 的后面,所以电解时Ag、Pt不会失电子,D正确。

答案:D
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Ni2+和 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解析:电解时,阳极上金属按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n>Fe>Ni>Cu>Pt)发生氧化反应,即Zn-2e-===Zn2+;Fe-2e-===Fe2+;Ni-2e-===Ni2+。

Cu、Pt还原性比Ni弱,不能失去电子溶解。

当阳极上Ni失电子溶解后,它们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

阴极上金属离子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i2+>Fe2+>Zn2+)发生还原反应,即Ni2++2e -===Ni。

Fe2+、Zn2+比Ni2+氧化性弱,并不在阳极析出,而是留在电解液里。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电解过程中,阳极Zn、Fe、Ni溶解,阴极只有Ni析出,两电极质量的改变不等,B错误;电解液中除Zn2+、Ni2+外,还有Fe2+,C错误。

答案:D
7.如图,烧杯中的溶质均足量,a、b、c、d、e均为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电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e电极上可以析出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
B .c 电极周围溶液变红
C .A 烧杯内溶液的pH 升高
D .B 烧杯中加一定量的KCl 固体可恢复原状
解析:先根据A 烧杯中的变化判断电源的正负极,a 电极上析出铜,连接电源负极,因此可以判断出,b 、d 为阳极,c 、e 为阴极,e 上应该析出铜,A 相当于电镀装置,通电一段时
间后溶液保持不变,B 中总反应是:2KCl +2H 2O=====电解2KOH +Cl 2↑+H 2↑,因此电解后要恢复原
状,应该通入HCl 气体。

答案:B
8.(2010年赣榆一模)金属钛生产方法的新动向——电解法:首先将二氧化钛粉末用浇注或压制成形,烧结后作阴极,以石墨为阳极,以CaCl 2为熔盐,所加电压为2.8V ~3.2V 。

电解一定时间后,阴极由白色变为灰色,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有海绵状钛生成,阳极析出气体为氧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 2+4e -===Ti +2O 2-
B .电解时Ca 2+向阴极移动
C .电解过程中使用 2.8V ~3.2V 电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此电压下,熔融的氯化钙不能电解
D .电解时每转移4 mol 电子,阳极有2 mol O 2生成
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
9.用惰性电极实施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 减小
B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 -,故溶液pH 减小
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AD
10.(2011年唐山模拟)如图a 、b 、c 、d 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电解液足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a 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
===O 2↑+2H 2O
B .电解时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c 电极附近变红
C.向乙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组成可以恢复
D.当b极有64 g Cu析出时,d电极产生2 g气体
解析:本题易误选C,在电解液足量的情况下,电解过程中只逸出H2和Cl2,只需补充氢和氯两种元素即可,不能加入盐酸,因为盐酸中有H2O,应通入适量HCl气体才能达到目的。

答案:AD
三、非选择题
11.(2011年上饶模拟)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与NaHCO3混合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在0→t1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t1时间内,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__________。

(3)将等物质的量的KI和CuCl2溶于水,用惰性电极电解,该电解反应可分为________个阶段(填表不一定填满)。

2
解析:(1)由于HCO-3、Na+均不易放电,故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
阴极反应式为:2H++2e-===H2↑。

(2)随着反应的进行c(OH-)增大,HCO-3+OH-===CO2-3+H2O,故而开始pH变化缓慢,当HCO-3完全反应后,pH增幅加大。

(3)开始电解时阳极是I-失电子,阴极是Cu2+得电子;当I-完全反应时,Cu2+有1/2被还原,此时阳极变成Cl-失电子,相当于电解CuCl2溶液;当Cu2+完全反应时,Cl-有1/2被氧化;
以后阴极是H 2O 电离的H +得电子,此段相当于电解KCl 溶液;当Cl -
完全反应后,最后相当于电解KOH 溶液。

答案:(1)2Cl --2e===Cl 2↑ 2H ++2e -===H 2↑
(2)HCO -3+OH -===CO 2-3+H 2O
(3)4 ①CuI 2 Cu 2++2I -=====电解Cu +I 2
②CuCl 2 Cu 2++2Cl -=====电解Cu +Cl 2↑ ③KCl 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
④KOH 2H 2O=====电解2H 2↑+O 2↑
12.(2010年高考全国Ⅱ理综)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 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

(指示剂的pH 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A 管溶液由红变黄;
②B 管溶液由红变黄;
③A 管溶液不变色;
④B 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 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 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 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5)检验b 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结合电解原理考查化学实验现象描述、实验设计能力。

该电解的本质是电解
水,A 、B 极分别是阴极和阳极,阴极反应为2H ++2e -===H 2↑,故该极区溶液呈碱性,则Mg 2++2OH -===Mg(OH)2↓。

B 项反应为4OH --4e -===2H 2O +O 2↑。

气体的检验容易忽视取出试管过
程中将试管堵住。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由于两极产生H +和OH -恰好反应,
故溶液基本恢复电解前的状态,溶液仍为红色,白色沉淀溶解。

答案:(1)①④
(2)2H ++2e -===H 2↑(写2H 2O +2e -===2OH -+H 2↑同样给分)、Mg 2++2OH -
===Mg(OH)2↓
(3)4OH --4e -===2H 2O +O 2↑(写2H 2O -4e -===4H ++O 2↑同样给分)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
13.工业上处理含Cr 2O 2-7的酸性工业废水用以下方法: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 ,搅拌均匀;②用Fe 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产生;③过滤回收沉淀,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r 2O 2-7转变成Cr 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Cr(OH)3、Fe(OH)3沉淀是怎样产生的?__________。

(4)能否用Cu 代替Fe 为电极?________(填“能”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解析:Fe 作电极时,阳极反应:Fe -2e -===2Fe 2+,阴极反应:2H ++2e -===H 2↑,阳极生成的Fe 2+与Cr 2O 2-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 3+、Cr 3+。

随着电解的进行c (H +)逐渐降低,最终生成Cr(OH)3、Fe(OH)3沉淀;不能用Cu 代替Fe 。

答案:(1)Fe -2e -===Fe 2+ 2H ++2e -===H 2↑
(2)6Fe 2++Cr 2O 2-7+14H +===6Fe 3++2Cr 3++7H 2O
(3)上述②中的反应消耗H +,电解阴极也消耗H +,所以随着电解的进行,c (H +)逐渐降低,最终生成Cr(OH)3、Fe(OH)3沉淀
(4)否 因为Cu 2+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使Cr 2O 2-7生成Cr 3+
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入直流电5min 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 ,试回答:
(1)电源电极X 为________极。

(2)pH 变化: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 min 时,B 中共收集224 mL 气体(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为200 mL 。

则通电前Cu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若A 中KCl 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 ,电解后,溶液的pH 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解析:(1)C 装置的铜电极质量增加,说明铜极上有金属析出,即溶液中的银离子被还原生成银单质,故铜极为阴极,由此可确定X 极为负极。

(2)A 装置是电解KCl 溶液,阴极析出氢气,阳极析出氯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B 装置阴极上先析出铜,当铜离子消耗完后析出氢气,而阳极上析出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C 装置阴极析出银单质,阳极上的银失去电子变成银离子,理论上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3)B 装置两极上电子转移的数目与C 装置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

C 装置中转移的电子
数目为 2.16 g 108 g/mol
=0.02 mol 。

经判断,B 装置两极上的反应为: 阴极:Cu 2++2e -===Cu,2H ++2e -
===H 2↑
阳极:4OH --4e -===O 2↑+2H 2O
根据题意可得:2n (H 2)+2n (Cu)=4n (O 2)=0.02 mol , n (H 2)+n (O 2)=224 mL 22 400 mL/mol
,解得n (Cu)=0.005 mol ,Cu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05 mol/0.2 L =0.025 mol/L
(4)A 装置的反应为:2KCl + 2H 2O=====电解2KOH +H 2↑+Cl 2↑,
即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0.02 mol 。

c (OH -)=0.02 mol 0.2 L
=0.1 mol/L, 故pH =13。

答案:(1)负 (2)增大 减小 不变
(3)0.025 mol/L (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