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漏市慢寨学校高考生物二轮 三个月 题型四 表格分析类解题模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滴州演漏市慢寨学校题型四表格分析类解题
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表格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内容比较表、实验过程表、数据对比表等。
表格题要看清横格和纵格的含义,把握数据规律,要求能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常见表格除了数据表格,还有一种材料(过程)表格,是以材料(处理过程)作为主体记录的表格。
常用“有、无、多、少”等词表述不同对象的材料(或处理过程)差异,读取表格信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表格中数据或现象间差异形成的原因。
(2)注意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总和等,表格中出现“0”等特殊值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弄清原因。
(3)要看清数据变化的规律,比如是上升、下降还是保持稳定,并分析其原因。
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模板强化训练
1.某同学以玉米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α萘乙酸(N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NAA溶液浓度
(mol/L) 0(蒸馏
水)
10-1210-1010-810-610-4
胚芽鞘增长长度
(mm/d)
+2.6 +3.2 +3.9 +5.1 +3.1 +1.8
B.10-6 mol/L的NAA抑制胚芽鞘生长
C.1号培养皿为对照组,其余培养皿为实验组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NAA浓度在10-8 mol/L左右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随NAA浓度的升高,胚芽鞘长度由逐渐增加到逐渐变短,由此推测NAA具有两重性;10-6 mol/L的NAA处理的胚芽鞘比第1组(对照组)处理的胚芽鞘的长度长,因此,该浓度也为促进作用;1号用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表中数据显示在NAA浓度为10-8mol/L 时,胚芽鞘的长度最大,因此最适浓度在10-8 mol/L左右。
2.人类的X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
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X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注:密码子GCC—丙氨酸):
) A.CGG重复次数不影响X基因的转录,但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B.CGG重复次数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有关
C.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D.遗传病症状的轻重与蛋白质中丙氨酸的多少有关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CGG的重复次数不影响转录过程,因为转录产生的mRNA数量相同。
但CGG 的重复次数影响翻译过程,因为编码的蛋白质数量因此而不同,CGG的重复次数越多,产生的蛋白质数量越少,可能的原因是CGG的重复影响了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从表格中无法得出丙氨酸的数量与遗传病症状轻重的关系。
3.为探究一定温度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的影响,现使用: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 ℃温水处理了10 min 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材料用具进行实验。
具体方法见下表(“√”代表等量加入),下列
( )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若甲>乙=丙,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活性未发生改变
C.若甲>丙>乙,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失去活性
D.若甲>乙>丙,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活性升高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动物发育,所以观察指标应为小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且相同程度所需时间。
若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活性不发生改变,则甲>乙=丙;若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失去活性,则甲=丙>乙;若甲状腺激素在50 ℃温水处理后活性降低,则甲>丙>乙;若高温提高了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则甲>乙>丙。
4.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已知基因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12例是( )
A.9∶7 B.3∶1 C.9∶8 D.13∶3
答案C
解析BbTt的玉米植株自交,所得子一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9B__T__、3B__tt、3bbT__、1bbtt,结合题表可知: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的各种基因型及其比例为4BbTt、2BbTT、2BBTt、1BBTT,这些植株产生B、b配子的概率分别是2/3、1/3,自由交配时,F2中B__、bb个体的概率分别为8/9和1/9,同理:F2中T、t配子的概率分别为2/3、1/3,F2中T__、tt个体的概率分别为8/9、1/9,由于两对基因遗传,可知F2个体中,雌株(B__tt和bbtt)的比例=8/81+1/81=9/81,雄株(bbT__)的比例为8/81。
因此,雌株与雄株的比例为9∶8。
5.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具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
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等量的姜汁分别加入到等量不同温度下的牛奶中,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新鲜姜汁中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B.20 ℃和100 ℃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了破坏
C.将等量的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分别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 ℃和80 ℃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
答案B
解析从表中可知,新鲜的姜汁中可能含有一种酶,该酶可促进蛋白质凝固,A正确;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当温度适宜时,酶的活性可恢复,B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姜汁没有进行相应的温度处理,与牛奶混合后会导致混合物的温度发生改变,所以将等量的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准确度,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为60~80 ℃时有利于姜汁中的酶促进蛋白质凝固,D正确。
6.人工湿地是为了处理污水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如图。
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
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调查结果显示此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 ( )
B.植物的吸收作用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C.人工设计的该湿地中,群落只有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
D.该湿地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比自然湿地的高
答案B
解析COD、BOD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污染程度高,A项错误;植物可吸收水中的矿质元素,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可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B项正确;生态系统都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人工设计的湿地,从进污口到出水口,水中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生长的植物也是不一样的,表现出群落的水平结构,C项错误;人工湿地的生物种类简单,能量传递效率应比自然湿地的低,D项错误。
7.对植株1和植株2进行一系列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这四种处理分别是( )
答案A
解析豆荚为果实,其发育过程需要生长素的调节,而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由发育着的种子提供。
无种子豆荚中没有种子,故需要为其提供外源生长素。
植株1去掉雄蕊后,仅留下雌蕊,有种子豆荚来自植株1和植株2,故不应是自交的结果,应该是通过人工授粉得到的。
单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得到二倍体植株。
8.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 )
A.该种群将朝着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中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得出,第一年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第二年A的基因频率仍是50%,a的基因频率也是50%,说明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9.(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9)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GA的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如:随GA浓度增大,产生的α淀粉酶量增加)
解析第(1)小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知识,这两个空是比较好填的。
第(2)小题可以根据反应后的颜色深浅判断试管1和试管2溶液中的淀粉量,只要能读懂表格数据就能解决问题,也是比较简单的。
第(3)小题中2和5对照可以看出去胚的种子是不会产生α淀粉酶的,2和3对照可以看出加入GA后的试管3产生了α淀粉酶,所以可以得出GA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的结论。
第(4)小题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3、4三组的GA含量是逐级增大的,而实验结果中颜色是越来越浅的,也就标志着三组中α淀粉酶的产生量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可以得出GA的浓度越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越好的结论。
10.(2013·江苏卷,28)雨生红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是天然虾青素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泽鲜红,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着色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培养雨生红球藻以获得虾青素,科研人员研究了A、B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单位体积藻液内雨生红球藻细胞数、干物质质量、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雨生红球藻和蓝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B的浓度从0.1 mg/L提高到0.5 mg/L时,雨生红球藻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3)与B相比,A的浓度变化对虾青素含量影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种生长调节剂中,与细胞分裂素生理功能更相似的是________。
(5)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进行比较,虾青素和其中的________分子结构最相似。
(6)在本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A、B的协同作用对雨生红球藻增产虾青素的影响,选用A、B时首先应考虑的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叶绿体(2)增加(3)上升较快,下降较快(4)A (5)叶黄素(6)0.5 mg/L,0.1 mg/L
解析(1)雨生红球藻是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
(2)本小题应注意“单位干物质中虾青素的含量”这一关键词;(3)此小题应认真分析表中相关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作答。
(4)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A调节剂作用下细胞数量增加明显。
(5)此小题的作答依据是题干中“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
(6)此小题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的最适作用浓度是0.5 mg/L,B的最适作用浓度是0.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