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探讨宋董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探讨宋董斌
发布时间:2021-06-23T17:09:24.5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作者:宋董斌1 吕岩2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勘察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1.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13;
2.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7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勘察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建筑工程勘察单位必须强化勘察工作质量,保障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对于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

因此,本文针对岩土工程的特点、方法以及目的,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优势,结合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岩土工程;质量勘察;技术应用分析引言
在岩土工程开始前,详细的地质勘察是保证岩土工程顺利展开的关键点,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是基于工程建设单位的要求,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形成勘察报告,用以指导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于隧道等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更加突出。

特别是现阶段地勘技术并不能完全实现对整个场地地质条件的全面掌控,因而还需要地质勘察的进一步配合,以保证施工安全。

由此可见地质勘察的重要价值作用,因而必须要确保地质勘察的质量。

1岩土勘察技术概述
岩土工程在为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提供设计理论及数据支持时,需要对地质结构、岩土状态进行细致的勘察。

岩土勘察是岩土工程的核心环节,不仅能够为岩土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以及系统的岩土状态数据;同时,岩土勘察提供了包含初步设计、建设可行性研究、施工图纸分析、细化补充勘察等多个阶段的勘查内容,对于岩土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岩土工程技术的对象为地表之下的地质体。

因此,岩土勘察需要细致考察地质体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资料与勘察报告,正确的反应地下岩土,建设区域内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可行性,排除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及安全隐患,帮助工程建设预防各类地质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可靠。

2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 2.1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通常情况下,可将土工试验的从业人员分为技术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两种类型。

一部分为比较正规的大型企业中,招聘的技术负责人及骨干精英,其专业素质素养均较高,此外,部分从业人员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平的证明。

如果为中小企业,其内部的土工技术人员一般不具备前述要求,部分技术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

对此,在实际工作中须对技术从业人员进行大量的测试,避免从业人员出现不规范操作问题,降低最终的结果可靠性。

2.2岩土工程勘察缺乏完善的勘察体制
现阶段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勘察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勘察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的需求,因此,仍然采用以往的工作模式势必会降低勘察技术的实际质量。

此外,一些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规范化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常处于浑水摸鱼的状态,甚至一些单位伪造图章,导致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严重下降。

就我国目前的勘察市场来看,一些勘察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企业为了节省岩土工程勘察成本,并没有进行系统化培训,从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无法顺利进行。

2.3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现代勘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工程的现代勘察技术能力要求逐渐提升。

工程地质勘察指标的精细化需求,也需要借助现代科学勘察技术手段来补充。

如土(水)压力监测、区域水温分布、地质分布类型等指标,在没有先进仪器设备监测的情况下,没有信息资源配置渠道相互沟通,不能保证这些指标的准确性。

此外,监测人员的监测方法主要强调技术性内容,仅依靠调查对象数量难以实现地质勘察质量的飞跃。

科技手段的介入需要更新原有观念,技术调查方法需要与传统勘察手段相结合。

3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策略 3.1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须做好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

在选择勘察工作技术人员时,应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保证录用技术人员能够胜任该岗位工作。

此外,对部分在职人员,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要求企业须定期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相关资质的认证工作。

企业应完善相关员工的培训教育机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高效率的开展。

土工试验环节应加强相关的监管工作,提高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

指派专业工作人员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到个人,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构建统一的地质勘察制度
首先需要全面构建岩土工程勘察体系,规范化构建勘察制度,通过完善的勘察制度和体系,实现统一化的勘察行为,保障工作人员都能够依照相关制度开展工作。

在统一构建勘察制度时,需要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从而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此外,还应该加强勘察的细化管理工作。

如果周围存在单一建筑或者群体建筑,就需要对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实际的复杂地质条件来设计出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案。

3.3提高勘察技术水平
岩土工程勘察应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工程提供准确的勘察数据,保证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在具体的勘察工作前,应组织勘察技术人员预先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情况等进行评价,收集相关数据,并根据现场实际区域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有针对性地布置勘察实施纲要,达到勘察目的,取得最佳的勘察效果,为项目的顺利建设奠定基础。

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选择上,应以获得的成果资料准确度高和勘察效果好两个标准作为依据。

优先选择成熟度高、质量可靠的勘察技术手段及多种现场测试手段,并进行多种方法比对复核。

3.4保障勘察点布置的科学性
岩土工程勘察时,勘察点的布置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布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会对后续的勘察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在勘察点布置时无法遵守相应的布置规范与要求,就可能导致勘察时所获得的勘察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发挥勘察数据与结果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价值。

因此,在勘察点的布置过程中,相关勘察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勘察点布置方式,将各个勘察点之间的距离加以科学控制,使其在具体的勘察作业中可以获得完整、准确的勘察数据与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岩土工程相对复杂,对地质条件依赖性非常强,要求地质勘察质量必须过关,如此才能指导设计以及后续施工,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地质勘察实践中,勘察结果实际上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勘察质量控制,在本文中重点对此进行了分析,建议在控制现场勘察质量之外,还需要构建质量建立机制以及责任机制,并且进行高效的管理,使地质勘察质量控制与管理更为精细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对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寻求地勘新技术的突破,在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技术以及人员的作用,确保地质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军. 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7):205-206. [2]晏浩翔,李江涛.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7(18):252,254. [3]于奇志,卢强. 有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2017(07):272-273. [4]周洪东,陈童男. 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技术问题的总结[J]. 科技展望,2015,25(25):120.
[5]贾发科. 关于岩土工程中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实践策略探究[J]. 价值工程,2015,34(04):323-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