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小数乘小数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小数乘小数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小数乘小数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的章节为第二课时,具体内容包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例题解析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确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
以购物场景为例,假设一件商品的原价为2.5元,现在进行8折优惠,求优惠后的价格。
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
(1)解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的位置。
(2)展示计算过程,强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3. 随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
5.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
1. 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
2. 确定乘积中小数点的位置,从积的末尾数出相应的小数位数;
3. 将乘积中小数点位置确定后,去掉末尾的零(如果有的话)。
七、作业设计
(1)0.3 × 0.4
(2)2.5 × 0.8
(3)1.2 × 0.3
2. 答案:
(1)0.12
(2)2
(3)0.3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引入,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的位
置,强调计算法则,并通过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否适用于小数乘整数的情况?若适用,请给出计算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情景引入
1. 生活贴近性:购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通过这个场景,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乘小数的存在和意义。
2. 问题驱动:购物中的打折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知道答案。
这种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 知识迁移:通过情景引入,学生能够将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例题讲解
1. 解析题目:我会详细地解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特别是小数点的位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计算的准确性。
2. 计算过程:我会逐步展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和意义。
3. 计算法则:我会强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需要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计算。
三、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
1.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确保他们能够独立完成题目。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通过正误对比,让学生明确正
确的计算方法。
3. 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
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和沟通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
2. 汇报讨论成果:我会鼓励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这样可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记忆。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
2. 强调重点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牢固地记住这些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视觉印象,帮助他们记
忆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在板书设计中,我会:
1. 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确保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整
个计算过程。
2. 使用清晰的符号和颜色,突出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让学生
能够直观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实际操
作加深理解。
在作业设计中,我会:
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测他们对小数
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
2. 提供答案,让学生能够对照检查自己的作业,并及时纠正错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将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
1.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小数乘整数的
情况。
2.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遇到的折
扣计算。
通过上述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
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我会使用生动、简洁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根据内容的变化调整语调,使其既有节奏感又能
突出重点。
2. 时间分配:我会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
进行。
在讲解例题时,我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计算,
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
3. 课堂提问:我会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提问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 情景导入:我会通过生动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知识时,我会与学生分享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教案反思:
1. 情景引入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对购物场景的例子非常感兴趣,这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在讲解例题时,我注重了步骤的详细解释,这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
4. 在时间分配上,我注意到了每个环节的充足时间,使得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学生也能够充分练习。
5.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6. 作业设计既有代表性又具有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提升
题目1:
小红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8元,书店进行了9折优惠,小红实际付了多少钱?
答案:
小红实际付的钱数为25.8元× 0.9 = 23.22元。
题目2:
一块巧克力,售价是12.5元,商店进行了8折优惠,小明买了一块,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答案:
小明需要支付的钱数为12.5元× 0.8 = 10元。
题目3: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标价是5.6元,商店进行了7折优惠,小华
实际付了多少钱?
答案:
小华实际付的钱数为5.6元× 0.7 = 3.92元。
题目4:
一件衣服原价是180元,现在进行了6折优惠,求优惠后的价格。
答案:
优惠后的价格为180元× 0.6 = 108元。
题目5:
小王买了一箱饮料,每瓶的价格是4.5元,一共买了6瓶,他需
要支付多少钱?
答案:
小王需要支付的钱数为4.5元× 6 = 27元。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能够进一步运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这些题目也涵盖了本节课的重
点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