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精品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word版)(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
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
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体现了教育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要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最
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本课中,既体现出了双基教学,也在高效课堂上注重了重要环节的描写。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
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
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年班学生姓名制作人:语文组教务处审批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写法。

二、资料链接
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

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三、自学指导与检测
四、巩固诊断
一词多义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而:蹴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为: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是:由是感激:()
由是则生:()
由是先主遂诣亮:()
苟:苟富贵,无相忘:()
故不为苟得也:()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人皆有之:()
宫室之美:()
五、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完成《读练考》P151~152 课前自学+课内训练
第二课时:完成《读练考》P152~153 课后巩固+课外文言文阅读1篇
五、堂堂清、日日清记录
堂堂清日日清
今日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