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 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 首诗歌。 书法、绘画成就突出。
作品特点: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揭 露 了 统 治 者 掠 夺 人 民 的 罪 行
2、书法 颜真卿
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书法特点: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Fra bibliotek书画柳公权:字 诚悬,陕西耀县 人,他的书法方 折峻丽,骨力劲 健,人称“柳 体”。代表作有 《玄秘塔碑》等。
唐朝书法家
颜真卿
雄浑敦厚, 人称“颜体
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 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文学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一方面是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先进文化,为与唐朝建立密切 的友好关系,主动求婚。另一方面,唐太宗为了向中国西部发 展势力,也需要笼络吐蕃,与之结盟。
1.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藏族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一)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茶叶,以及历 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三)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女性, 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筒车
曲辕犁
2、手工业 :
手工业: 纺织业 品种繁 多,蜀 锦冠于 全国; 陶瓷器 生产水 平也很 高,其 中代表: 越窑、 邢窑、 唐三彩。
巧 夺 天 工 的 瓷 器
邢窑白瓷 唐三彩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 邢窑的白瓷像银像雪,越窑的青瓷 像玉像冰。闻名于世的唐三彩(黄、 绿、青)融合绚丽,斑驳淋漓。
吐
蕃
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 蕃赞普为纪念唐 蕃第八次会盟而 立。“舅甥二主 商议,社稷如一, 结立大和盟约, 永无沦替,神人 俱以证知,世世 代代,使其称赞” 的誓言,历述了 唐蕃双方和亲 “永崇舅甥之好” 的历史。
唐蕃会 盟碑
唐蕃和亲的意义:
(1)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商业
(1)表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2)都城长安 特点
地位
开元通宝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 齐,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 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蕃和亲与汉藏交融
唐朝前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 布图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 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 改革制度的措施。
诗圣
淳朴厚重,悲愤凄婉
“诗史”
直面现实,同情人民,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中唐
生活在 盛唐 时期
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 》 《 蜀道难》等 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李白 诗仙 地位:人们称他为“
”
生活在 唐朝由盛转衰 的时代
代表作品: “ 三吏” “ 三别”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诗史 ”)
柳公权
方折峻丽, 骨力劲健, 自成“柳体”
欧阳询
代表作:《九成宫礼泉铭碑》 书法特点: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3、绘画:
隋唐时期绘画特点: 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 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吴道子 “画圣”
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作品特点: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chuàng) 地位:人们称他为“诗圣 ”
生活在 唐朝中期 时期
代表作品:《秦中吟》《 新乐府 》等
︽ 卖 炭 翁 ︾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具体表现:
1、社会充满活力。
2、妇女也接受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喜好参与骑马、打球等活动。
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胡汉交融)。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1、唐诗
美誉 主要特点
歌颂山河,昂扬进取
盛唐
诗仙
蔑视权贵,超凡脱俗
飘逸洒脱,想象丰富
浪漫主义
反映战争和腐败 唐由盛转衰
经济发 政治发 与唐朝的关 民族 生活地 展 展 系
吐蕃
(今藏 族)
青藏高 原一带 以农耕或 游牧为业, 纺织和冶 铸水平很 高。 ①唐太宗时,文 7世纪前 成公主嫁入吐蕃。 期,统一 青藏高原, 定都逻些 (今拉萨)。 ②唐中宗时, 金城公主嫁入 吐蕃,唐蕃 “和同为一 家”。
1.唐太宗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朝能与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原因?
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德治为主的指导思想出发, 为了使少数民族心悦诚服,对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尽量少使 用武力,而采取安抚、和亲的政策。包括任用少数民族人做 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 之多;采取和亲政策,例如和亲上有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 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然用少 数民族领袖为官。 ②还由于唐太宗治国有方,国内社会稳定了政治清明,经济 繁荣,军事强大,富庶强大的唐朝对中原汉族和边疆少数民 族都具有巨大的向心力。
作品特点: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揭 露 了 统 治 者 掠 夺 人 民 的 罪 行
2、书法 颜真卿
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书法特点: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Fra bibliotek书画柳公权:字 诚悬,陕西耀县 人,他的书法方 折峻丽,骨力劲 健,人称“柳 体”。代表作有 《玄秘塔碑》等。
唐朝书法家
颜真卿
雄浑敦厚, 人称“颜体
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 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文学方面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一方面是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先进文化,为与唐朝建立密切 的友好关系,主动求婚。另一方面,唐太宗为了向中国西部发 展势力,也需要笼络吐蕃,与之结盟。
1.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藏族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一)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二)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茶叶,以及历 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三)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女性, 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筒车
曲辕犁
2、手工业 :
手工业: 纺织业 品种繁 多,蜀 锦冠于 全国; 陶瓷器 生产水 平也很 高,其 中代表: 越窑、 邢窑、 唐三彩。
巧 夺 天 工 的 瓷 器
邢窑白瓷 唐三彩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 邢窑的白瓷像银像雪,越窑的青瓷 像玉像冰。闻名于世的唐三彩(黄、 绿、青)融合绚丽,斑驳淋漓。
吐
蕃
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 蕃赞普为纪念唐 蕃第八次会盟而 立。“舅甥二主 商议,社稷如一, 结立大和盟约, 永无沦替,神人 俱以证知,世世 代代,使其称赞” 的誓言,历述了 唐蕃双方和亲 “永崇舅甥之好” 的历史。
唐蕃会 盟碑
唐蕃和亲的意义:
(1)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商业
(1)表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2)都城长安 特点
地位
开元通宝
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 齐,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 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蕃和亲与汉藏交融
唐朝前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 布图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 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 改革制度的措施。
诗圣
淳朴厚重,悲愤凄婉
“诗史”
直面现实,同情人民,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中唐
生活在 盛唐 时期
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 》 《 蜀道难》等 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李白 诗仙 地位:人们称他为“
”
生活在 唐朝由盛转衰 的时代
代表作品: “ 三吏” “ 三别” (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诗史 ”)
柳公权
方折峻丽, 骨力劲健, 自成“柳体”
欧阳询
代表作:《九成宫礼泉铭碑》 书法特点: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3、绘画:
隋唐时期绘画特点: 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 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吴道子 “画圣”
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特点: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像》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作品特点: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chuàng) 地位:人们称他为“诗圣 ”
生活在 唐朝中期 时期
代表作品:《秦中吟》《 新乐府 》等
︽ 卖 炭 翁 ︾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具体表现:
1、社会充满活力。
2、妇女也接受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喜好参与骑马、打球等活动。
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胡汉交融)。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1、唐诗
美誉 主要特点
歌颂山河,昂扬进取
盛唐
诗仙
蔑视权贵,超凡脱俗
飘逸洒脱,想象丰富
浪漫主义
反映战争和腐败 唐由盛转衰
经济发 政治发 与唐朝的关 民族 生活地 展 展 系
吐蕃
(今藏 族)
青藏高 原一带 以农耕或 游牧为业, 纺织和冶 铸水平很 高。 ①唐太宗时,文 7世纪前 成公主嫁入吐蕃。 期,统一 青藏高原, 定都逻些 (今拉萨)。 ②唐中宗时, 金城公主嫁入 吐蕃,唐蕃 “和同为一 家”。
1.唐太宗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唐朝能与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原因?
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德治为主的指导思想出发, 为了使少数民族心悦诚服,对边疆少数民族和邻国尽量少使 用武力,而采取安抚、和亲的政策。包括任用少数民族人做 官;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当时的突厥族就有万家 之多;采取和亲政策,例如和亲上有名的就是唐朝宗室女文 成公主和吐蕃的松赞干布结婚;建立了州县制度,仍然用少 数民族领袖为官。 ②还由于唐太宗治国有方,国内社会稳定了政治清明,经济 繁荣,军事强大,富庶强大的唐朝对中原汉族和边疆少数民 族都具有巨大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