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屋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总结
1、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1)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上报,并已批复。

“两定”已完成;“两费”落实情况一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水价及水费计收改革情况。

①逐步理顺水价。

水价改革要分类实施,分步推进。

首先,在近期内对现行水价要全部到位,不留死角。

其次,在市发展改革部门的指导下,物价、水务部门要认真研究,科学测算,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出台新的水价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使农业和城市工业供水达到成本水价。

第三,要按照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市场需求,推广“两部”制水价,制定严格的用水指标和供水定额,实行基本水价,超定额加价和季节浮动水价。

②强化计收管理。

水费是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经费来源,要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挪用和变相平调水管单位的水费。

对以往拖欠和挪用的水费要限期结清。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水法规,把水费计收作为水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足额征收;水价改革要与农村的增收减负工作结合起来,水务部门要加强农业节水的指导和服务,尽量降低灌溉成本。

灌区要加强协调,改进灌区收费办法,推行“终端”水价制,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杜绝乱加价的现象。

要搞好水价、水量、水费“三公示”,让农民用明白水,交放心钱。

③田间工程一般由按谁建谁管的原则,由村委负责管理,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

(3)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发展情况。

目前已建立18农民用水户协会,其中15个已在民政部门注册。

2、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
(1)前期工作:1999年12月编制了《王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2000年、2003年及2007年分别编制了三期《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年至2008年(2006年除外)分别编制了当年的《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山东省发改委及山东省水利厅作了批复。

(2)建设管理:根据中央下达的投资计划,从2001年至2008年龙口市水务局委托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省水科院分年度编制了《山东省龙口市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山东省水利厅均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均已全部拨付到位,地方配套资金各年度到位情况不一,到位的均已拨付。

详细情况见下表。

中央投资计划下达及地方配套资金情况表
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各年度工程均执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

项目法人通过招标确定优秀的施工、和监理队伍参加工程建设,并与之签订合同,实行合同管理,使各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设计方面委托了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并通过审查批复后,按照图纸施工。

施工中因实际情况,确需设计变更时,也由设计方作出变更方案,经上级部门批准后实施。

截止目前,各年度的计划均已完成,其中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验收,达到优良等级。

其余的已进行了初步验收。

工程完工后,具备使用条件的已交付使用,达到规划目标。

(3)资金管理:
投资概算控制在批复投资范围内,无超支现象。

地方配套资金详见建设管理。

在资金管理方面,由工程指挥部财务科负责工程资金筹措、价款结算、资金使用及会计核算等财务管理工作。

工程实施过程中,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及工程资金有关规定从严从细管好、用好工程资金,设立单独帐户,专款专用,无挪用现象发生。

在资金筹措上,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尽早到位;在资金拨付和价款结算上,坚持按基建程序、计划、施工合同及监理部出示的工程进度、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等分期支付资金,工程验收质量合格后及时结算,做到资金拨付及价款结算及时,手续齐备。

(4)效益:
王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东、西干渠上游段渠道“卡脖子”问题,病险工程得到排除和整治,明显改善了干渠渠道的输水状况,渠系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53提高到0.65,年可节水2300万立方米。

节余水量用于城市生活、工业供水及生态用水,因此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量,使地下水处于良性状态。

这对提高灌区综合效益,改善用水秩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由于灌溉用水条件的改善,灌区农业产量连年提高,2008年灌区平均粮食亩产由2001年的367kg提高到
514.3kg。

农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163740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475788万元,农民的纯收由2001年的4291元提高到2008年的9012元。

3、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具体做法以及意见和建议。

①到目前为止,王屋灌区已完成65%的骨干渠道的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还有35%的骨干渠道未安排;一般支渠、末级渠道及田间工程也亟需国家安排资金进行节水改造,否则,将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②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地方财政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③上级部门增加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扶持,改变当今的农业灌溉模式。

目前绝大部分的农田灌溉模式仍是大水漫灌,不但浪费了水资源,也同时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④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工程建设的保证
上级各级领导与龙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王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从项目可研到实施方案的编制、施工图设计都亲临指导给予支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工程实施中进行充分发动,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大造很好的舆论氛围。

应该说王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实施与圆满完成,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所以说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工程建设的保证。

⑤树立创优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是创优质精品工程的关健。

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我们以创“节水精品工程”为起点,立
足于一个“高”字。

首先组建了高素质的领导班子,确立了高效率的管理机制,选择了高素质有的施工队伍。

再是提出了“从一点一滴做起,严密组织、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的工作细则。

三是在具体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牢牢绷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根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

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手段,是搞好工程建设的有力措施。

工程指挥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现场会,统一思想,统一标准,对坚持质量标准的班组进行表扬,对质量差的班组予以批评和处罚。

提出工程质量不存在“下不为例”,“不合格的材料或没有检测部门检测证的材料不准进工地”,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杜绝和防止了质量隐患。

⑦做好工程前期的细致准备工作,是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

工程开工前,工程指挥部、监理部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审查,认为切实可行后,方批准实施,施工单位各科室严格按照供施工组织设计开展工作,保证了工程按期实施和完成。

⑧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灌区的节水改造资金投入与技术扶持力度,使灌区的节水改造不断深入,直到农民能够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灌溉模式,使农民真正享受到节水改造给其带来的实惠,从而形成节水灌溉观念,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4、历次检查、稽察、评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王屋灌区各年度项目工程经烟台市审计局、烟台市水利局、烟台
市发改局及龙口市审计局、龙口市发改局、龙口市财政评审中心等历次检查、稽察、评审均未发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