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魏雅冬;王广慧;李贺;李艳芳;胡畔
【摘要】以大小香菇为试验材料,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时间7d.此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可达1.7853 g/100 mL.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4
【总页数】3页(P506-508)
【关键词】香菇;液体发酵;优化;正交试验
【作者】魏雅冬;王广慧;李贺;李艳芳;胡畔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绥化学院农业与
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
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2
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出口产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药用效果显著[1]。

多项试验结果表明,从香菇子实体提炼出来的香菇多糖对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2],被称为“保健食品”。

目前,
香菇的大面积栽培采用的仍为固体三级菌种,整个制种周期比较长,而且容易遭受污染。

为此,一些食用菌研究者开始研究使用香菇液体菌种,这样可以使菌种的生产周期变短,投入降低,为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菌种来源,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同产地的香菇菌种液体发酵条件不尽相同,本试验主要通过实验室液体摇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以找到适合绥化地区目标菌种的优化发酵条件,旨在为下一步小型罐体发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 试验材料
大小香菇由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试验在绥化学院农学实验室进行。

1.2 试剂及仪器
试剂:玉米粉、蛋白胨、麦麸、琼脂粉、牛肉膏、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马铃薯等。

培养基:PDA固体斜面培养基;液体发酵培养基(麦麸100%、磷酸二氢钾0.1%、玉米粉2%、硫酸镁0.2%)。

仪器及用具: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磁炉、数
显恒温摇床、电子天平、量筒、烧杯、三角瓶、玻璃棒、医用纱布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活化用无菌接种铲从大小香菇母种斜面试管内取0.5 cm2的菌块,接种在事先制备好的PDA斜面试管内,在恒温培养箱(25℃)培养10 d,待菌丝长
满管后,挑取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的活化菌种进行以下试验。

1.3.2 液体摇瓶种子的制备在250 mL三角瓶内装100 mL液体发酵培养液,121℃条件下灭菌30 min。

将活化菌种无菌操作切取0.5 cm2菌块4块,接入液体摇瓶中,用无菌纱布封口。

于25℃,120 r/min的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7 d。

若培养
液无浑浊、菌球大小均匀,即可作为摇瓶种子。

1.3.3 单因素试验在已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内,结合最初的培养条件,进行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和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指标[3-
4],每组试验重复3次,以确定基本的发酵条件。

1.3.3.1 装液量单因素试验将配制好的液体发酵培养基90,100,110,120,130,140 mL分别装入250 mL三角瓶内,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的含量。

1.3.3.2 接种量单因素试验在已配制好的100 mL液体发酵培养基内,分别按照5%,8%,10%,12%,15%的接种量[5-6]接入制备好的液体菌种,测定培养后
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的含量。

1.3.3.3 摇床转速单因素试验在100 mL液体发酵培养基内,液体菌种按10%(体积比)的接种量接种,分别在转速为100,110,120,130,140 r/min的摇床
上培养,测定香菇粗多糖的含量。

1.3.3.4 发酵时间单因素试验将接种量为10%的种子接种在100 mL发酵液内,摇床转速设为110 r/min,分别在发酵的第3,4,5,6,7,8,9,10天取发酵液测定香菇粗多糖的含量。

1.3.4 正交试验以装液量、发酵时间、接种量、摇床转速为因素,设计L9(34)
正交试验(表1),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1.4 香菇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取上述发酵上清液加4倍体积的95%乙醇,于4℃下静置24 h,在4 000 r/min
下离心10 min,收集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低温干燥得到发酵液粗多糖[7]。

2.1 装液量对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装液量在100 mL时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最高,达1.813
g/100 mL,装液量超过100 mL时,发酵液中粗多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装液量过大,三角瓶内溶氧减少,会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所以,合适的装液量为100 mL。

2.2 接种量对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影响
接种量的大小与菌种在发酵液中生长繁殖的速度有关。

接种量大,菌种生长繁殖速度快,可缩短发酵时间;接种量不足,则会使发酵前期菌丝量少,菌体生长缓慢,延长发酵时间[8]。

由图2可知,不同接种量对大小香菇的生长和发酵液粗多糖的
含量有一定影响。

接种量在5%~10%时,随接种量不断增大,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也在增加,且接种量为10%时,粗多糖含量达到最大,为1.763g/100mL。

接种量超过10%时,粗多糖含量有下降趋势,鉴于发酵成本考虑,最适接种量为10%。

2.3 摇床转速对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影响
由图3可知,摇床转速在110 r/min时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最高,为1.791
g/100 mL,随着摇床转速增加,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摇床转速越高,虽然有利于增加溶氧和通气效果,但增加了菌体之间的剪切作用,加大了对菌丝球的机械作用[9],从而影响生物量的增加,所以,初步确定适合的
摇床转速为110 r/min。

2.4 发酵时间对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在发酵的4~7 d内,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最大(1.752 g/100 mL),而7~10 d内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表现为逐步降低,这是因为发酵时间越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得越多,菌体生长受到限制[10],所以,合适的发酵天数为7 d。

2.5 香菇液体摇瓶发酵最佳条件的确定
由表2可知,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的含量有所不同,正交
试验结果表明,A1B2C2D2组合的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最高,为1.785 3
g/100 mL。

从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香菇粗多糖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摇瓶转速和发酵时间,所以,香菇液体发酵条件最佳组合为A1B2C2D2,即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为10%,摇瓶转数为120 r/min,发酵时间为7 d。

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0%,摇瓶转数为120 r/min,发酵时间7 d。

此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可达1.785 3 g/100 mL。

该试验结果可为香菇的下一步小型罐体发酵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香菇液体发酵条件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摇瓶转速和发酵时间,其次是装液量和接种量,当然各种发酵条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应该选择生产周期短的发酵工艺。

【相关文献】
[1]王相刚.蕈菌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247-270.
[2]沈维铎,姚志伟,杨群.香菇液体培养的工艺优化[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2,8(2):86-89.
[3]雷敬敷.香菇发酵工艺及香菇多糖的提取[J].中国食用菌,2011,12(3):31-34.
[4]梁建光.香菇液体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5(6):76-78.
[5]鹿桂花,周海燕,陈恒雷,等.武香一号香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J].生物技术,2008,18(2):79-82.
[6]张安宁.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液体发酵条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200-203. [7]王超,蒋璇、彭杰,等.香菇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66.
[8]马琼,畅雷,吴雄.香菇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09(6):39-42.
[9]郭树凡,张慧丽.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5,24(1):38-40. [10]梁宝东,魏海香,林范学,等.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1(10):77-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