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防火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
1. 医院
2. 高级旅馆
1. 除一建筑以外的商
3. 建筑高度超过 50m 或 24,m 以上部分的任一 业楼、展览楼、综合
楼层的 建筑面积超过 1000m2 的商业楼、展览楼、楼、电信楼、财贸金
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融楼、商住楼、图书
4. 建筑高度超过 10m 或 24, 以上部分的任一 馆、书库
3. 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2)常开防火门应设有闭门器、防火门释放
器和信号反馈装置,能在火灾中自行关闭, 并有信号反馈功能。
3. 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2)关闭后很难或不能随时开启的防火门, 应在门扇上加开活动小门
3. 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3)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并能从内外两侧手动开启。
构造要求
(4)外墙为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 表面;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 表面0.4m以上,且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 不小于2m的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 墙的耐火极限。
构造要求
(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 ,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 门窗。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 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但装有固定窗扇或火 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可不限 。
2. 设置要求
(4)一步下降 用于防火分隔 如划分防火分区 设置在自动扶梯四周、中庭与房间、走 道等开口部位 在与其相关的火灾探测器组动作后 卷帘直接下降到下限位
2. 设置要求
(5)温控释放性能 防火卷帘应装配温控释放装置 当感温73℃±0.5℃时 释放装置运作 卷帘应依自重下降关闭
2. 设置要求
2. 高层民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地下室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 1000㎡ 1500㎡ 500㎡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 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名称
一类
二类
居住建筑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
2. 设置要求
(8)防火卷帘门两侧各0.5m范围内不得堆 放物品,并应用黄色标识线划定范围。
机械控制
手动控制
1、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
2、步步安全
3、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
(1)习惯性心理 (2)趋光心理 (3)恐惧心理 (4)从众心理
4、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 一个前室
5、避免路线复杂、高度和宽度变化
6、在建筑物内任何部位最好同时 有2个及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7、合理设置设施,做好构造设计
疏散走道 主要指房间门至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 设置要求 1、简捷平缓,避免迂回曲折 2、不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等突出物 3、保证耐火性能 4、疏散走道两侧不宜开窗
定义: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离开着火建 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防火分隔设施:
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 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 防火空间的物体。
固定式: 如内外墙体、楼板、防火墙等 活动式(可启闭): 如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幕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防火分隔水幕 等
水平方向划分防火分区的分隔物: 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等 垂直方向划分防火分区的分隔物: 耐火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窗间墙、封闭和 防烟楼梯间
楼层的 建筑面积超过 1500m2 的商住楼
2. 省级以下的邮政楼、
公共建筑 5. 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防灾指挥调度楼、广
6. 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 播电视楼、电力调度
7. 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 楼
度楼
3. 建筑高度不超过
8. 藏书超过 100 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2、高层民用建筑
(1)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2)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 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 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 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1、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 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50m 的教学楼和普通
9. 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的旅馆、办公楼、科
10. 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研楼、档案楼等
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2. 高层民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
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 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 区面积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6)用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设有具 有同样优先级的两套手动控制装置,且分别 设置
2. 设置要求
(7)在防火卷帘自动下降过程中,通过手 动控制装置应能够优先插入急停操作,防火 卷帘急停延时(30~300s,内部可调)后, 防火卷帘自动下降至下限位置。如急停时防 火卷帘处于中限以下位置,应首先自动控制 防火卷帘升至中限位后延时。此功能应能重 复进行。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
1、单、多层民用建筑
(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 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 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1、单、多层民用建筑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 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 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
5. 防火门的维护管理
(1)部件齐全完好、启闭灵活、关闭严密 (2)能自动闭合,双扇按顺序关闭,关闭后能从两侧人 为开启 (3)常闭防火门开启后应能自动闭合 (4)电动常开防火门应在火灾报警后自动关闭并反馈信 号 (5)设置在疏散通道上并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防火门, 应能自动和手动解除出入口控制系统
设计疏散时间必须≦允许疏散时间
确定 安全疏散距离、安全通道宽度和安全出口数量 的重要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
一般 民用 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 三、四级耐火等级
人员 密集 公共 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 三级耐火等级
5~7 min 6 min
2~4 min 5 min 3 min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 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 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 最大距离
主要授课内容
理论
燃烧学 建筑学 水力学
技术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
理论
技术
建筑防火
被动防火 主动防火
1.总平面防火 2.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 3.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防
火分隔、挡烟垂壁 4.采取安全疏散措施 5.室内装修防火 6.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 7.工业建筑防爆 8.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
(二)作用
1. 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 2. 减少火灾损失 3. 为人员安全疏散 4. 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三)分类
(1)竖向防火分区 (2)水平防火分区
每个楼层的楼板作为基本防火区,也称层
间防火分区。
间隔墙
楼板
防 火 墙
水平防火分区即为阻止水平方向 火灾蔓延而考虑实施的解决办法。
三级 7m 8m 10m
四级 9m 10m 12m
高层民用建筑相关的防火间距
建筑类别
高层 民用 建筑
裙房
其他民用建筑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高层民用建筑 13m 9m
9m
11m 14m
裙房
9m 6m 6m
7m
9m
13m
9m
6m
6m
7m 9m
(一)概念
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 他防火分隔设施划分而成,能在一定时间 内阻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 局部空间。
2.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与选择 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厂房(仓库)、民用建 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耐 火性能最高,四级最低。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高层民用建 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
(一)走廊式布置的楼层内火灾蔓延 (二)单元式布置的楼层内火灾蔓延 (三)地下室火灾蔓延
4. 防火门的使用范围及选用
(1)防火墙(甲级) (2)高层建筑消防设备间、通风空调机房(甲级) (3)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甲级) (4)变、配电室、锅炉房(甲级) (5)高层建筑柴油发电机储油间(甲级) (6)相邻的消防电梯井、机房(甲级) (7)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消防电梯及各自通向前 室的门(乙级) (8)高层建筑竖向井道检查门(丙级)
水平
(二)间隔墙
水平
(三)楼板孔洞 水平&竖向
(四)管道缝隙 水平&竖向
(五)闷顶
水平
(六)外墙窗口 竖向
(三)楼板孔洞
(五)闷顶
(六)外墙窗口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消防 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 不应小于4m。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6m 7m 9m
防火门释放器
顺序器
2.防火门的类型
(1)按材质
• 钢质防火门 • 木质防火门 • 钢木质防火门 • 其他材质防火门
2.防火门的类型: (2)按门扇数量 • 单扇防火门 • 双扇防火门 • 多扇防火门
2.防火门的类型: (3)按结构型式 • 带防火玻璃 • 带亮窗 • 带玻璃带亮窗
2.防火门的类型: (4)按开闭状态 • 常闭防火门 • 常开防火门
概念: 设置于防火分区间或防火隔间与疏散
走道、安全出口之间,且具有一定耐火极 限的防火分隔物。
作用: • 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 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条件
1. 防火门的构造 门框、门扇、门扇骨架、 填充耐火材料、 防火锁具、防火合页、防火五金件 防火玻璃、 闭门器、防火门释放器、 顺序器
闭门器
2.防火门的类型: (5)按耐火性能(三级) • 甲级防火门(1.5h以上) • 乙级防火门(1.0h以上) • 丙级防火门(0.5h以上)
2.防火门的类型: (5)按耐火性能(三类) • A类防火门(隔热) • B类防火门(部分隔热) • C类防火门(非隔热)
3. 防火门的设置要求
(1)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顺 序关闭功能。
构造要求
(6)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 过防火墙。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 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 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 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防火墙内不 应设置排气道。
构造要求
(7)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 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 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
楼板
防火墙
1. 低、多层民用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防火分区间
最多允许
层数
最大允许长度
每层最大允许 建筑面积
按建规 1.0.2条
150m
2500㎡
5层
100m
1200㎡
2层
60m
600㎡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 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概念
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 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 。
防火窗的类型: (1)按产品标准分: A类防火窗(隔热性)
C类防火窗(非隔热性)
防火窗的类型: (2)按耐火等级分: • 甲级防火窗(1.5小时以上) • 乙级防火窗(1小时以上) • 丙级防火窗(0.5小时以上)
防火卷帘: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 满足耐火稳定性和完整性要求的卷帘 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
指由不燃材料构成,设置在竖向分隔体 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 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 • 由不燃烧材料构成 • 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
构造要求
(1)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 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
构造要求
(2)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 面基层
构造要求
(3)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距天窗端面的水 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 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开启方向
侧卷
上卷
2. 设置要求
(1)门扇各接缝处、导轨、卷筒等缝隙应 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防止烟火窜入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要求
(2)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防 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不符合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 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2. 设置要求
(3)两步下降 安装在疏散通道处的防火卷帘 感烟后,下降至1.8m中限位,延时30s 感温后,下降到下限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