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抗”时代已来,饲料行业准备好了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方政it
“禁抗”时代已来,饲料行业准备好了么
饲料“禁抗”时代已经到来。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公告第194号,自2020年7月1日起,词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 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 外)的商品伺料。
饲料是养殖动物的物质基础。
自上世纪40年代后期抗生素开始 作为词料添加剂,迄今已70多年。
在“禁抗”时代,用什么来替代抗生 素?替代品能否发挥相同作用?畜牧 业和伺料企业是否已准备就绪?
在采访中,专家们纷纷表示,畜牧业饲料“禁抗”已是大势所趋,对 前景充满信心。
禁“促生长”留“防治病”
用了 70多年的抗生素词料添 加剂,为何到了今天被强制退出历 史舞台?
扬州犬学兽医学院教授卜仕金 表示,抗生素自诞生以来,其应用领 域不断扩大,一些抗生素不仅具有 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在临床兽 医上还被用于促进畜禽生长。
过去,抗生素词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养殖 中曾发挥巨大作用。
“为了减少环境因子对动物的 胁迫应激、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和 预防疫病,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可 保证畜禽高产。
离开了抗生素,这种 短周期、集约化、高产量的畜禽生产 模式就难以维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 伺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说。
随着环境中耐药菌的增多,微 量残留在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使人 产生过敏反应。
与此同时,病原菌的 耐药性正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人们一方面认为这主要源于在 人类医疗中广泛使用抗生素,另一 方面开始关注到动物生产中使用抗 生素是否会导致人类病原体产生对 抗生素的耐受性。
”卜仕金说。
“临床研发的一些抗生素新药,还未来得及使用,就发现病原菌在 人体已出现了耐药性,这可能导致诸多重病症在临床上无药可医。
所
以,这种生产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
去了。
”戴小枫表示。
目前仅有的26种药物词料添
加剂在7月1日后将会成为历史。
不过,专家们强调,我国此次实施的
“禁抗令”禁的只是涉及促生长用途
的抗生素。
卜仕金表示,“如果某种抗生素
除用于促生长外,还有治疗或预防
疾病的作用,则将保留其治疗或预
防疾病的用途。
”
“‘禁抗’,并非绝对的无抗或者
无检出。
”戴小枫指出,促生长类抗
生素禁用后,其他药物要科学合理
施用,尤其在畜禽终端产品残留的
抗生素检出量应低于国家最高限量
标准,保证安全。
替代品已储备但需综合集成
“禁抗令”的号角声响起,寻求
和开发绿色、无污染、低残留的饲料
添加剂和技术方案以替代抗生素的
使用成为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
长呙于明表示,词料添加抗生素的
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消化道细菌型
疾病。
而此类疾病的致病原因主要
是饲养环境差,易于病原微生物生
存,导致动物无法较好吸收词料营
养。
_
因此,“一方面改善生产环境,
另一方面不断减少或抑制病原微生
物,使得动物发病率降低,对抗生素
的依赖程度就会不断减少。
”呙于明
说。
目前比较有效的替代品包括益
生菌饲料添加剂、中草药饲料添加
剂,以及植物提取物、酶制剂、酸化
剂和多糖类添加剂等。
戴小枫指出,就益生菌词料_
加剂而言,发酵词料通过益生菌发
酵后富含诸多功能性因子,产生益
生元,可分解蛋白质脂肪、改善动物
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营养吸收利用
率。
■
卜仕金也表示,益生菌是活的
微生物制剂,可为动物直接提供营
养或对其有保健作用,借助益生菌
充当肠道菌丛的生物调节剂,增强
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当然,作为益
生菌的微生物必须具有无可扩散的
抗生素耐药基因,并在预期的使用
条件下对耙动物和人无致病性和毒
性。
”
此外,“中草药原料在我国种类
多、分布广、就地取材、易得到、成本
低,民众和企业有使用习惯与传统,
容易被接受。
”戴小执看好中草药饲
料添加剂和词用中草药产业的未来
前景和市场空间。
卜仕金表示,一些中草药的活
性成分在体外实验中已被证明具有
抗菌活性。
中草药词料添加剂长期
应用引起的机体适应性等问题尚需
深入研究。
不过,就提高动物机体抗
病能力而言,一些具有保健功效的
中草药或许更具有应用价值。
呙于明补充道,除上述添加剂
之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制剂
可抑制消灭有害菌,用到词料中,起
到部分类似抗生素作用;酸化剂可
调和肠道中的酸碱环境,抑制病原
菌生存;酶制剂,特别是添加动物不
能分泌的酶,可提高动物对词料营
养素的消化吸收,改善动物肠道微
生态。
在专家看来,从当前的使用效
果和成本等方面来看,任何单一替
代品均未达到抗生素类药物既能促
生长、又能抗病治病的作用效果,也
难以大规模使用。
“当下,我们把单项技术做好的
同时,更要把综合集成技术做好,需
要营养技术、词料生产加工技术、养
殖技术等形成立体多维的有效综合
方案。
”呙于明说。
克服困难保食品安全
专家表示,总体来看,在国家政
策的推动下,企业和养殖户的环保
意识均有所提高,但在具体落实执
行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戴小枫认为,目前存在的突出
问题是替抗产品不够丰富,要加大
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加大较为成
熟的替代品示范和规模化生产力
度。
卜仕金直言,由于国内动物养
殖企业众多,饲养管理水平千差万
别。
加之监管执法尚不到位,“‘禁
抗’时代,提高动物词养管理水平,
增强动物抗病能力显得更为迫切。
这无疑对养殖者的饲养管理水平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呙于明表示,技术力量不强、养
殖设施落后的企业受影响最大,但
这也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
经阶段。
他认为无需过于担心,“自
2006年欧盟‘禁抗’以来,我国就在
研发推广新技术、开发替代品、培训
技术人员等方面做了很多准备工
作。
粗略估计,有能力替抗的企业可
能占到全国市场的30%~50%。
”
的确,我国是世界动物生产与
消费的第一大国,饲料“禁抗”,对于
我国并不容易。
一些经验和先进做
法或许值得借鉴。
戴小楓表示,德国大分散、小集
中就地城镇化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模式值得学习。
卜仕金认为,有些具体做法也
值得参考,比如提高动物福利,减少
动物应激反应;合理使用消毒剂,积
极做好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工作;
规范养殖场兽药使用登记制度,做
好兽药使用溯源管理;加强监督和
管理,采取科学、严格的管理方法与
程序等。
不过,饲料“禁抗”只是提高动
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
重要一环。
“畜禽词养环节的安全用
药也值得关注。
”呙于明说动物难
免生病,治疗用药时要科学合理,不
能滥用。
尤其畜禽在上市前绝对不
能接触药品,严格执行禁药期,这样
屠宰加工才可能是安全的。
”
责任编辑:吴曼 _电_话_:031_145888_123 J-mail_:957463411@<1c l.c_om .
政址
专家:猪价向下拐点可能即将到来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 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 均价格为42.72元/千克,这个价格 比2019年6月18日的21.36元/千 克高了一倍。
全国猪价自2018年6 月转人上升通道至今已经24个月。
猪价持续高企,严重增加了消费者 的生活负担。
新春伊始,国内猪肉价 格曾有所松动,并连续14周下跌, 但上周再次回升。
国际猪价长期低 迷,国内高昂的猪价啥时迎来下跌 周期?
冰火两重天的猪市
“目前毛猪收购价34元/千克, 如果自繁自养,每卖一头猪,利润大 约有1600元。
如果不是自繁自养, 每卖一头猪,利润只有300元。
主要 是猪仔太贵了,一只猪仔要1000多 元。
”6月19日,湖北省蕲春县刘河 镇莲花村曾养了多年猪的黄鹏程 说。
黄鹏程是兽医出身,十年前建了 一个小养猪场,自繁自养,常年存栏 肉猪200头。
尽管猪价持续高烧不退,“牛 市”持续时间很长,行业里感受却极 其不同,用“冰火两重天”来概括可 谓恰如其分。
黄鹏程这样的小养殖户就属 “冰%从今年起,黄鹏程已经不养猪 了。
去年春季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他 至今仍心有余悸。
“别看现在养猪利 润高,风险也很大。
如果发病,本来 好好的猪,几天时间一个一个地都 死光了。
”黄鹏程说。
今年开春,他转 行尝试养鸡,目前养了 200 g ,如果 效益可以,计划再扩大规模。
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则属 “火”。
温氏股份年报显示,2019年净
利润139.06亿元,同比增长 251.389^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50.4亿元,同 比增长195.78%。
牧原集团2018年 为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全力研发出 “三防猪舍”,可有效防病、防臭、防 非洲猪瘟,成功经受了非洲猪瘟的 严峻考验,2019年净利润增长 1075.37% 0“本轮猪周期叠加了疫情及防 控政策、环保政策、生猪产品调运政 策和生产周期性因素,•与前几个周 期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中国农业科
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增勇说。
他告诉记者,2006年以 来,我国经历了 3个完整的猪周期, 分别是2006年6月至2009年5 月、
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 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时长分 别为36个月、
59个月和49个月,从 波谷到波峰的上涨时间分别为23 个月、28个月和26个月。
本轮上升 周期从2018年6月至今已24个 月。
在朱增勇看来,本轮上升周期 区别于前几个周期的首要突出特点 是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深 度下降,且所有养殖主体生产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没有非洲 猪瘟疫情,
预计2018年猪肉价格将 持续下行,2019年上半年可能出现 周期性低位。
然而,2018年8月暴发 的非洲猪瘟疫情,打乱了猪周期的 正常波动节奏。
在疫情冲击之下, 2018年10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 同比降幅超过了 5%的预警线且降 幅持续加大。
到2019年9月份,
全 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达38.9%,物的追求已经进人了营养健康 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天的饲料 将转化为明天的食品。
”戴小枫 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生猪存栏降幅超过41%。
产能的大幅下降造成猪价持续 快速上涨,涨幅远高于上一轮周期, 且上涨周期短。
从月均价来看,2006 年以来猪价高点分别为16.87元/千 克、19.68元/千克、20.45元/千克和 37.11元/千克,
2020年2月猪价较 2016年6月份高点上涨81.5%。
从 波谷到超过上一轮价格高点仅14 个月时间,而前两轮周期分别是25 个月和24个月。
拐点可能正在到来
“只要不发生对产能明显影响的 突发事件,本轮猪周期可能将开始 进入下降通道,拐点正在到来。
”对 目前猪周期运行方向,朱增勇做出 这样的判断。
猪价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供 给和需求。
从供给来看,生猪和能繁 母猪存栏量是判断猪价拐点最重要 的指标。
自2019年10月份开始,全 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8个月回 升。
从生产周期来看,生猪供给量最 快10个月后将会恢复性增长。
生猪 存栏和仔猪供给量连续4个月恢复 性增长,预示着生猪供给最快5个 月后即今年7月份商品猪供给将会 环比明显增加。
从消费来看,今年上
半年猪肉消费需求预计降幅在30% 至40%,高于猪肉供给降幅。
下半年 供给恢复速度预计将大于消费恢复 速度。
因此综合来看,猪价高点或已• 过,后期将会逐渐回归到合理价格 水平。
预计2021年全国生猪供给将 会明显增长,进一步带动猪价加快 恢复至合理的价格水平。
“受生物安全水平、资金、技术、 管理等因素影响,中小散户补栏扩 产速度、时间和规模,比规模企业和 大型养殖户慢不少。
龙头企业通过 公司+农户的方式快速扩张,同时饲 料、屠宰等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也加速进人养殖领域。
”朱增勇说。
以牧原集团为例,非洲猪瘟疫情发 生以来,该公司加速在全国各地布 局,预计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量可 提升到2000万头。
朱增勇认为,受疫情以及疫情
防控影响,未来我国生猪养殖门槛
将会提升。
在规模化提升同时,机械 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养猪带动的工 业化生产方式已经起步,未来我国 生猪产业将加速进人工业化生产时 代,虽然生产主体仍呈多元化,但一 体化企业、龙头企业将会加速发展, 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政策引导要跟上
“猪周期是市场产生的,并不是 中国特有的。
通过提高生猪生产稳
定性、竞争力,来降低每轮猪周期猪
价波动幅度,是有关部门应该做 的。
”朱增勇如是说。
办法之一是立足国内猪肉供 给,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f 、。
猪肉
进口是调控我国猪肉市场供需的有
效手段。
尤其是当前产能还处于恢 复过程中,合理进口猪肉有助于防 止猪价过度上涨。
有关部门要持续 完善国内生猪产业预警体系,为生 产者提供更多获得市场信息资源的
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猪肉进口预
警信息,合理引导市场进口猪肉,达 到既能够平抑猪价,又防止过度进
口冲击国内市场的目的。
办法之二是运用中长期贴息贷
款、保险等金融工具,稳定生猪生 产。
记者一位老朋友是养猪大户, 养猪30多年,常年存栏2万头,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资金 周转不过来,情急之下低价甩卖房
产。
朱增勇表示,政府部门如果及
时有针对性地发放中长期低息、贴 息贷款,可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难
题,保障猪价低迷时产能温和调减。
对中小养殖户,可引导其建立养殖
合作组织,或者实行“公司+农户”模 式,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压实防疫主 体责任,保障生产资料供应,有效建 立产销对接,降低经营风险。
卜仕金表示,还应加大词料 源头监管力度。
限制和规范抗生 素的预防性用药,防止抗生素促 生长剂停用后其他预防性用药 的不合理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者对于食
责任编辑:吴曼电话:*************转830 E -mail :9574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