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教版化学选修1 专题3第二单元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单元功能各异的非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陶瓷、玻璃、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使同学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生疏。

2、了解生活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与人类文明进展的亲密关系。

3、了解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的特点及用途,使同学充分生疏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
教学用具:高压钠灯、光导玩具、光导演示器、光缆实物、投影片、电影剪辑
教学方法:呈现实、图片、谈话、叙述、争辩探究
课时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建筑的变迁:阴冷潮湿的地窖→破败不堪的茅草屋→简陋粗糙的石屋→水泥、钢筋建的砖瓦房。

其中的陶瓷、水泥、一般玻璃是材料家族中一大类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陶瓷、水泥、一般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称此无机非金属材料为硅酸盐材料。

【投影】P92图3-13硅酸盐材料的应用
【过渡】P92有一个栏目“你知道吗”为我们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一般玻璃和水泥是用什么原料,接受什么方法制造的?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哪些器具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
3、你能列举硅酸盐材料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吗?
以上问题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线索,需要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放思考。

【投影】陶瓷图片:
【叙述】我国早在8000年前便创造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

陶瓷的创造是人类科技进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人类第一次学会用黏土等自然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简单的物理化学变化制造出的一种重要的人造材料。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很多拉丁语系国家中,“瓷器”和“中国”都以“CHINA”这同一种字母拼音表示。

【板书】一、从黏土到陶瓷
【提问】我国素有“瓷都”之称的地方在哪里?有“陶都”之称的地方又在哪里?
【回答】江西景德镇。

浙江宜兴。

【叙述】对。

景德镇所烧制的薄胎瓷器被誉为:“洁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可见有多么的精致了。

【板书】1、传统上陶器、瓷器是指全部以粘土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与其它自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

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投影】手工制造陶瓷的过程(依据图讲解)
【板书】2、手工制陶瓷过程:
1.混合 2.成型 3.干燥 4.烧结 5.冷却 6.陶瓷器
【阅读】P93“拓展视野”---传统的陶瓷工艺
【讲解】彩釉的初步学问:
【投影】陶瓷种类:分为土器、陶器、瓷器、炻器。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玻璃
【投影】人工吹制玻璃器皿
【提问】玻璃中含有什么物质?玻璃器皿为何能通过人工吹制方法制得?
【板书】二、形形色色的玻璃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3有关玻璃的内容,并填写下表。

【投影呈现】玻璃
主要用料反应条件玻璃窑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成分
[同学阅读完课本后,由同学回答,老师填写上表]
纯碱
石灰石石英砂高温
Na2CO3+SiO2 Na2SiO3+CO2↑
CaCO3+SiO2 CaSiO3+CO2↑
Na2SiO3
CaSiO3
SiO2
【板书】1、生产玻璃原料:石英砂、碳酸钠、碳酸钙
一般玻璃的主要成分: Na2SiO3、CaSiO3、SiO2
【叙述】在原料中SiO2用量较大,一般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主要成分是SiO2。

反应中产生大量的CO2气体。

熔化的玻璃料比较粘稠,假如CO2不能顺当排出,玻璃表面会消灭少量的气泡。

因此,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玻璃,以排出CO2气体。

【演示试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观看】大家看到了什么?
[回答]玻璃受热、变软,可拉细。

[叙述]试验室里的胶头滴管就是这样制出来的。

这说明一般玻璃在高温时易软化、变形。

但假如我们在玻璃容器中进行的是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一般的玻璃仪器明显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这时我们可以用能承受较高温度的石英玻璃容器。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膨胀系数小,不怕温度的突然变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所以是一种制作高温容器的良好材料。

【思考】看起来晶莹透亮的玻璃是不是晶体呢?请大家思考后回答,说出推断的依据。

【争辩】(生甲)是。

晶体都能反光,玻璃也能反光,所以是;
(生乙)是。

由于玻璃是一个规章的形体,看起来也是亮晶晶的;
(生丙)不是。

晶体都有规章的几何外形,玻璃没有;
(生丁)不是。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没有。

……
【讲解】好。

看来大家都很爱动脑思考。

事实上,玻璃不是晶体。

由于晶体的外表特征是有肯定的、整齐的、有规章的几何外形(当然,构成晶体的那个最小的单元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它有固定的熔点。

而玻璃是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我们把它叫做玻璃态。

【阅读】P94“资料卡”“玻璃的结构特点---玻璃态物质”
玻璃态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它的粒子不像晶体那样有严格的空间排列,但又不像无定形体那样无规章排列,而是“短程有序、远程无序”。

即从小范围来看,它有肯定的晶型排列;从整体来看,却像无定形的物质那样是无晶形的排列规律。

所以玻璃态物质没有肯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渐渐软化变为液态。

【板书】2、玻璃态物质:短程有序、远程无序,没有肯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渐渐软化变为液态。

【呈现一小块一般玻璃】
【提问】大家看,这是一块一般玻璃,当我们把若干块一般玻璃叠加,或从侧面看这块玻璃时,它都是绿色的。

为什么?
【回答】由于原料中混有二价铁的原因。

【呈现一块红色玻璃,一块蓝色玻璃】
【提问】它们和我刚才取的那块一般玻璃的颜色不一样,是什么造成了它们的这种差别呢?
【回答】是由于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在红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总结】很好。

也就是说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当我们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时(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锡等),会使玻璃呈现不同的颜色。

【过渡】玻璃的品种繁多,除了一般玻璃外,还有特种玻璃。

它们的特性和用途与一般玻璃有什么不同呢?【投影】几种玻璃的特性和用途
种类特性用途
一般玻璃在较高温度下易软化窗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等
石英玻璃
膨胀系数小,耐酸碱,强度大,
滤光
化学仪器;高压水银灯、紫外
灯等的灯壳;光导纤维、压电
====
高温====
高温
晶体等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度透亮、机械强度
高、质轻、易加工
飞机上用作座舱盖、风挡和弦
窗、人工角膜、电视和雷达的
屏幕、仪器和设备的防护罩
玻璃纤维(玻璃钢)质轻、隔音耐腐蚀、不怕烧、不
导电、不吸水、隔热、吸声、防
虫蛀
太空飞行员的衣服、阀门、泵、
风机、代替钢管制造输油管、
输油车等
钢化玻璃
耐高温、耐腐蚀、强度大、质轻、
抗震裂运动器材;微波通讯器材;汽车、火车窗玻璃等
【阅读】“检索询问”---特种玻璃的成分
【阅读】P95有关变色玻璃的段落。

【讲解】变色玻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溴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

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格外相像的变化过程。

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很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里,玻璃镜片因此显得暗淡,阻挡光线通行,这就是黑眼镜。

当回到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玻璃镜片又变得透亮
起来。

【提问】请大家依据生活阅历,说一下一般玻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回答】玻璃的透光性能好,但易碎,并且易伤人。

用玻璃制成的物品美观,但就是不牢固,如窗户上的玻璃,很简洁被打破。

玻璃不耐热,开水都能把它炸裂……
【叙述】大家说得都很好。

也正是为了让玻璃“弃恶扬善”,玻璃专家们进行了深化的争辩,并不断地制成有各种各样性能的特种玻璃。

如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阅读】P95“你知道吗?”栏目,思考:钢化玻璃、刻花玻璃、镀膜玻璃是经过怎样的工序加工制得的?【板书】3、特种玻璃的加工
【叙述】钢化玻璃是将一般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其成分与一般玻璃一样,但经这样处理后,玻璃的内应力消逝,机械强度增大,不易裂开。

一旦裂开,碎块也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是一种平安玻璃。

【投影】列车车厢玻璃是用钢化玻璃制成的【叙述】刻花玻璃---氢氟酸(HF)对玻璃具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致图案,也可用于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SiO2 + 4HF==SiF4↑ + 2H2O
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金属膜可以制得。

镀膜玻璃外观美观,还可以阻挡红外线及紫外线的穿透。

在玻璃上镀银、真空镀铝是制造镀膜玻璃常用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制作一个镀银小试管
试验步骤:1、在一个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2mL2%AgNO3溶液,渐渐滴加2%氨水,边滴加边振荡试管,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再向试管中滴加2滴10%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3mL10%葡萄糖溶液,用温水浴加热几分钟。

试验现象: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
有关反应:
Ag+ + NH3·H2O===AgOH + NH4+
AgOH + 2NH3·H2O===[Ag(NH3)2] + + OH—+ 2H2O
2[Ag(NH3)2] + + CH2OH(CHOH)4CHO + 2OH—
CH2OH(CHOH)4COO— + NH4+ + 2Ag↓+3 NH3↑+H2O
【阅读】P96“资料卡”----夹层玻璃
夹层玻璃是在两片或两片以上玻璃之间夹透亮粘接材料,经高温高压粘结而成复合玻璃产品,是一种具有很高抗冲击性和肯定隔热隔声性能的平安玻璃产品。

建筑用夹层玻璃又分为一般夹层玻璃和钢化夹层玻璃,主要接受PVB胶片作为中间层干法热压工艺生产。

夹层玻璃由于玻璃被PVB粘合很紧,而PVB富有弹性及缓冲冲击的力量,所以夹层玻璃被击碎时碎片仍会与PVB胶片粘在一起,不会因碎玻璃掉落造成人体损害或财产损失
水浴加热
【过渡】水泥是一种格外重要的建筑材料,下面我们学习水泥的有关学问。

【板书】三、硅酸盐水泥
【投影】
【阅读】P96-97有关硅酸盐水泥内容,(包括“检索询问”栏目---水泥的硬化)并填写下表。

主要原料主要设备反应条件一般水泥的主要成分主要性质
粘土、石灰石
(石膏)适量水泥回转窑高温
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2CaO·SiO2
铝酸三钙:3CaO·Al2O3
水硬性
【板书】1、硅酸盐水泥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主要性质:水硬性
2、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
【小资料】硅酸盐水泥一般生产过程通常概括为“二磨一烧”,可分为三个步骤:
(1)生料制备。

即将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裂开后按肯定比例协作、磨细并调配为成份合适、量质均匀的生料。

(2)熟料煅烧。

即将生料放在水泥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以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

(3)水泥粉磨及出厂。

即将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混合材或添加剂共同磨细为水泥,并包装出厂。

生产工艺流程图:
石灰石、黏土粉碎,调和高温煅烧磨碎水泥
石膏
【叙述】由上表可以看出,水泥最主要的性质是水硬性。

即跟水混合搅拌并静置后,很简洁凝固变硬,由于水泥具有这一优良特性,被用作建筑材料。

又由于它在水中也能硬化,因此是水下工程必不行少的材料。

【阅读】P98“生活向导”栏目---水泥不宜久存
【提问】水泥不宜久存的缘由是什么?
【阅读】P97“沟通与争辩”栏目---水泥厂厂址为何布局在炼钢厂四周?3、硅酸盐水泥的应用
水泥砂浆(建筑用粘合剂)——是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和碎石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

水泥的强度和平安性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以三个强度等级表示水泥的性能,等级越高性能越好。

【本课小结】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