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特色小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岭特⾊⼩吃
嵌糕
温岭嵌糕,就是在鲜年糕中放⼊⾃⼰喜欢的菜肴,是温岭⼈传统的快餐。
先按照⼀定的⽐例将早⽶和糯⽶打成细粉,上锅蒸熟,然后放在槽⾅⾥⽤⽊棍捶打,使糕有韧性,捶打的越多,就越韧,越好吃。
现在,⼤家都贪图省事省⼒,基本上都⽤机器来做。
切下⼤⼩不等的鲜年糕,再在桌⼦上揉成薄薄的饼状,包⼊炒粉⼲,油条,猪⾁,⼟⾖丝,芹菜。
洋葱……再来⼀碗咸⾖腐脑,绝对是温岭第⼀美味早餐。
锡饼筒
这种锡饼的做法是⽤⾯粉加⽔拌成⾯粉浆,摊锡饼时,主妇拈⼀团⼜软⼜韧的⾯粉浆放在底部加热的平底鳌盘上,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拭匀上⼀圈即成,⼿艺好的摊成的锡饼不但⽪薄、匀⽽⽆洞眼,且外周“滴括周圆”。
这种饼薄如锡箔,故谓“锡饼”;还有⼈写作“⾷饼”或“席饼”。
清明团⼦
清明团⼦是⽤⼀种名叫“浆麦草”的野⽣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这种汁同晾⼲后的⽔磨纯糯⽶粉拌匀揉合,然后开始制作团⼦。
甜团⼦的馅⼼是⽤细腻的糖⾖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块糖猪油。
咸团⼦的馅通常⽤⾁沫、⾖腐⼲、胡萝⼘、笋之类的。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笼蒸熟,出笼时⽤⽑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的表⾯,这便⼤功告成了。
青团⼦油绿如⽟,糯韧绵软,清⾹扑⿐,吃起来甜⽽不腻,肥⽽不腴。
⼭粉糊
⼭粉糊其实就是温岭⼈对糟羹的俗称—⼜称糊糟羹、粉菜羹、绺糟羹、元宵羹,是民间元宵节期间普遍⾷⽤的风味⾷品。
它以薯粉或藕粉为主料调制⽽成,分咸、甜两种。
咸糟羹多以⾁丁、冬笋丁、⾖腐⼲丁、⾹菇丁、蛏⾁、牡蛎⾁、虾⽪、川⾖瓣、花⽣仁、盐等为佐料;甜糟羹则以红枣、桂圆⾁、桔饼、莲⼦、荸荠、花⽣仁、⽩(红)糖为佐料。
麦饼筒
温岭⼈所吃的麦饼,其实就是“春卷”⼀类⾷品。
温岭⼈所称的麦饼,⼤致有以下⼏种,⼀种“麦饼”,⽤以黄⽠麦果、苎(⿇)叶、菜叶等捣成泥,掺进⾯粉中揉成青⾊的⾯团,再⽤不到⼀尺长的短擀⾯棍擀成⼀张张直径⼀尺左右的圆饼,放在锅中烙熟即成(也有⽤掺⼊⼀定量糯⽶粉做成的麦饼,吃起来⽐麦做的麦饼要嫩糯)。
裹⼊馅料就成“麦饼筒”了,馅料跟嵌糕⼤同⼩异。
⼀般⾃⼰家做的话会相当丰盛:黄鳝段、虾仁、⾯鱼、墨鱼卷、还有各种蔬菜。
泡虾
“泡虾”是台州⼈的⽅⾔称呼。
正如稻草⼈不是“⼈”,泡虾也不是“虾”,它的原料是⼩麦粉。
⼩麦粉和⽔搅拌成稠糊状,⽤器具取上适当的量,往⾥加上调味好的⾁碎作馅,仍⽤器具包好,往沸油⾥⼀扔,⾯⽪炸⾄⾦黄⾊,⽤漏勺捞起即可⾷⽤。
重阳糕
重阳糕⼜称糯⽶糖糕。
为重阳节⾷品,取步步登⾼之意。
糯⽶粉蒸熟后捣糊,压制成⽅,吃时临时分切。
其内糖馅如沟,嵌以枣、栗,上撒橙⾁、红绿丝,质软味甜。
街头叫卖者上插各⾊⼩旗,更添节⽇⽓氛。
炊圆
炊圆由糯⽶粉做成,有馅,且内容⽐较丰富,有甜、咸、荤、素之分。
甜圆馅的做法是将缸⾖煮烂,⽤⼲纱布过⽔,再拌上红糖碾细碾匀即成。
咸圆馅多以⾁末、⾖腐⼲、芹菜为主;有的⽤⽕腿、冬菇和鲜笋为馅;有的⽤虾仁、⾲菜作馅;有的则纯以包⼼菜叶或咸菜为馅。
炊圆外⾯常以松花粉、⾖黄粉等敷之,这样既可使其相互之间不粘连,⼜可以增加⾊泽,再有松花的清
⾹和黄⾖的特殊⾹味,实在让⼈⾷欲⼤增。
长屿黄鱼
“新河鲻鱼⽯粘蛇,长屿黄鱼⾖⼦芽”,温岭的“四⼤名菜”素来为温岭的美⾷家津津乐道,尤其是长屿黄鱼,选⽤三⽄以上的野⽣黄鱼,配以葱、蒜叶、蒜瓣、⽣姜、洋葱、⾹菇、猪油等佐料,⽤家常烧法,汤浓⾊黄,鲜咸适⼝,⾹浓味淳,配以软软呼呼的年糕,令⼈回味⽆穷。
新河鲻鱼
以当地咸淡⽔交汇处所产鲻鱼为原料,加⽕腿、⾹菇、笋⽚和葱、姜、蒜等⼊锅清炖、保持其原汁原味,⾁质丰腴,细嫩鲜美,汤汁清淡,⼗分可⼝。
“⼭粉⽔圆”
爱她,就带她去吃“⼭粉⽔圆”
桃浆羹
温岭还有⼀种特别的汤饮叫做桃浆羹,也很适合在夏天品⽤。
桃浆是桃树树⼲上的裂⼝处的树胶结晶体,放在清⽔⾥泡上⼀个晚上,让它“涨”起来,然后洗⼲净煮成汤,最后放⼊冰糖。
此羹⼝感滑嫩,⽽且清凉去⽕、美容养颜,但桃浆性微寒,不可贪嘴多⾷。
硬糕、漾糕、光饼
神童门硬糕以“硬、⾹、脆、甜”闻名。
选⽤上好的糯⽶浸⽔,炒后打成粉。
再将菜叶切碎拌于⽶粉中。
吸去炒⽶粉“⽕⽓”,筛去菜叶,在⽶粉中拌上⽩糖,加⼊当归、⼭楂等中药,做成长⽅形糕。
然后粘上芝⿇、花⽣,炊熟后以⽩炭⽕烘⼲。
虽然⼯艺⽐较复杂,但是它的美味,可不是⼀般的⼩吃能⽐的。
漾糕⼤⽶粉制,2⼨见⽅,上下两⽚薄饼,中嵌糖馅。
⽤来馈赠亲友时加盖红印,以取吉祥之义。
光饼,俗你“肚脐饼”,传为明代戚继光抗倭⼠兵所带⼲粮,故⼜称“光饼”。
这个扁圆形⼩麦饼,炉烘胖发,半脆半软,味道可⼝⼜便于保存,是很多温岭⼈的最爱。
新河鲻鱼、潘郎鳝⾯、长屿黄鱼
“新河鲻鱼⽯粘蛇,长屿黄鱼⾖⼦芽”,温岭“四⼤名菜”素来为温岭的美⾷家津津乐道,其中长屿黄鱼,选⽤的是三⽄以上的野⽣黄鱼,纵便是鱼价低⾄三四百元时,算起来⼀盆黄鱼价也要上千元,但是慕名⽽来的⾷客还是如过江之鲫,到长屿硐天游玩的游客,不少⼈就是冲着长屿黄鱼来的,其美味的诱惑⼒可见⼀斑。
改编温岭乡贤南宋徐似道⽵隐先⽣的⼀句名诗“不看硐天辜负⽬,不⾷黄鱼辜负腹”。
⽤⼀不锈钢勺,舀满满⼀勺猪油到锅⾥,将不锈钢勺在锅底滑转⼏转,这个⼿法叫“滑锅”。
随后放⼊⽣姜、鲜⼤蒜叶、蒜瓣、洋葱等佐料和调料,再倒⼊黄鱼块翻炒⼏下,浇上⽼酒,紧接着将适量热开⽔倒⼊锅中,猛⽕烧五六分钟,加上味精,⼀盆正宗的“长屿家烧黄鱼”就可上桌了。
家烧黄鱼汤浓⾊黄,鲜咸适⼝,⾹浓味淳,配以软软乎乎的年糕,令⼈回味⽆穷。
新河鲻鱼以当地咸淡⽔交汇处所产鲻鱼为原料,加⽕腿、⾹菇、笋⽚和葱、姜、蒜等⼊锅清炖,保持其原汁原味,⾁质丰腴,细嫩鲜美,汤汁清淡,⼗分可⼝。
潘郎鳝⾯选⽤粗壮的鲜活黄鳝煮熟切丝,然后猛⽕烧热⾊拉油,以葱、姜、蒜爆炒鳝丝,加⼲⾖⾯及各⾊佐料翻炒,加⽔烧汤,油润清⾹,味道⾮常不错。
糖龟
糖龟是⽯塘特有的⼀种⼩吃,虽然每家的印模都不同,有长有⽅有圆形的,但主体是变型的龟都能⼀⽬了然。
糖龟的制作原料是糯⽶粉与早⽶粉,拌上红糖蒸熟,再在“龟印”⾥按出⼀块块形状,⼤的称“⼤龟”,⼩的就叫“⼩龟”。
作为⼀种⾷品,糖龟耐于储藏。
在龟印花纹中,乌龟占据中⼼位置,象征福寿绵长,在龟⾯上以鱼虾、梅花、喜鹊等图案组成“寿”字,四⾓有福、禄、寿、喜或吉祥如意等字样。
每年做糖龟,家⾥⽼⽼少少齐出动,分⼯有序,和乐融融。
鸡⼦索⾯
索⾯是箬⼭特有的咸⾯,是由精制⾯粉加适量⾷盐,经过拌和发酵、抽拉、晒⼲等纯⼿⼯⼯艺,制成细如银丝、洁⽩柔软的⾯⼲。
箬⼭⼈认为索⾯是吉利、⾼贵、幸福、长寿的象征,尊贵的客⼈到家烧点⼼⽤的是索⾯,⽽不⽤⽶⾯或年糕。
产妇坐⽉⼦更是以鸡⼦索⾯和炒⽶粥吃它整整⼀个⽉。
⾄今还有箬⼭⼈能⾃制索⾯。
只是制作很烦琐,先是和⾯,再两⼈反复拉弹,然后把⾯放在⽀架上晾⼲,最后把⾯盘成8字形,就成索⾯啦。
制索⾯很难,煮⼀碗好吃的索⾯也是不容易的。
煮索⾯的佐料⼀般都是⽤鲜虾、芹菜、⽔煮蛋,再加上猪⾁、猪肝、⾹菇、墨鱼⼲。
炒佐料时不时注点黄酒熏熏,倒点姜汁辣辣,⼀会⼉,⼀碗热腾腾、⾹喷喷、⾊彩缤纷的索⾯就上来了。
绿⾖⾯
⾖⾯俗称⼭东⾯、绿⾖⾯,其实,它既不是以绿⾖做的原料,也不是产在⼭东,是以番莳粉(俗称⼭粉)做成的,制作过程讲究程序跟技巧。
炒好的⾖⾯软糯可⼝,⾹⽓扑⿐,⼝感特别好。
箬⼭⼈在炒⾖⾯前,⼀定要选⼀⼝⼤锅,先在⼤锅⾥放⼊⼀定量的半瘦半肥⾁,炒出油,然后放下调料,接着陆续放⼊虾⼲(或虾⽶)、鳗⼲、鱼⾯、⾹菇、⾁丝、⽩菜等配料翻炒。
在翻炒过程中,⼿不能停,⽕⼀定要猛,不时在锅中放⼊特制的调料,还要注意⾖⾯不能炒焦。
厨师的功⼒可见⼀斑了,⼀锅⾯还没炒好,整条街都闻得到⾹味了。
在箬⼭,遇到要招待客⼈,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红⽩喜事办酒席,炒⾖⾯都是“头碗菜”。
请来办酒席的厨师如果炒⾖⾯炒得不好,别的菜做得再好也得不到称赞。
⽽箬⼭的妇⼥,即使别的菜烧得不好,但炒⾖⾯都会炒得很好,现在这道菜成了温岭⼈向外地游客必推的⼀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