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交错现象。
(1)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各能层的能级数=能层序数,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2)s、p、d、f……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二倍。
(3)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32个;
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6)1s22s22p63s23p63d104s2
能层 能级
最多 电子数
KL M
N
O
……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 ……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6 … ……
2 8 18
32
…
……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2)符号: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分别为ns、np、nd、nf……,其中n代表能层。
(1)11Na
;(2)16S
;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的二倍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4)1s22s22p63s23p64s2
所以,“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这句话是错误的。
从构造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能级的能量高低除了符合E(ns)<E(np)<E(nd)<E(nf)和E(1s)<E(2s)<E(3s)<E(4s)等规律之外,还存在一些不同能层的能
((23))1特s2殊2s原一22子p6的3s核二23外p4电子三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也可以写成[Ne]3s1。
E(3d)>E(4s)>E(3p)>E(3s)
1.构造原理 E(3d)>E(4s)>E(3p)>E(3s)
(3)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32个;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
1.能记住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记住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会运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二三
一、原子的诞生 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地球上的元素大多数是金属,非金属
元素(包括稀有气体)仅22种。
一二三
2.能层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 将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用符号K、L、M、N、O、P、Q分别表示 相应的1~7能层。
能层与学过的哪一点知识相同? 提示:能层即必修2中提到的电子层。
一二三
3.能级 (1)意义: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能量不同,将它们分成 不同的能级。 (2)符号:在每一能层中,能级符号分别为ns、np、nd、nf……,其 中n代表能层。 4.能层、能级中所容纳的电子数
一
二
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书写电子排布式的方法。 先按能量最低原理从低到高排列,然后将同一层的电子移到一起。 如: 26Fe: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为1s22s22p63s23p64s23d6,然后将同一 层的排到一起,即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2)简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为了方便,常把内层已达到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的部分写成“原 子实”,用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来表示。如 K:1s22s22p63s23p64s1,其中1s22s22p63s23p6看作[Ar]“原子实”,故K的 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Ar]4s1,其中[Ar]代表Ar的核外电子排布,即 1s22s22p63s23p6。
“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对吗? 提示:不对。从构造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能级的能量高低除了符 合E(ns)<E(np)<E(nd)<E(nf)和E(1s)<E(2s)<E(3s)<E(4s)等规律之外, 还存在一些不同能层的能级交错现象。例如:E(3d)>E(4s)、 E(4d)>E(5s)、E(5d)>E(6s)、E(6d)>E(7s)、E(4f)>E(5p)、 E(4f)>E(6s)等。所以,“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这句话是错误的。
会运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E1s<E2s<E3随s<……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填充遵
(4)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循下列顺序: E1s<E2s<E3s<……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例题3】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简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3)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1)书写电子排布式的方法。
(1)书写电子排布式的方法。
这种规律称为构造原理。
一二三
2.电子排布式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能级符号右上角的数字是该能级上 排布的电子数。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也可以写成 [Ne]3s1。
一
二
一、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离核距离 能量高低 能层 符号 能级
各能级、能层最多电子数
近远
低高
一二 三 四
n
KL M N
……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2 8 18 32
2n2
一
二
2.几点说明 (1)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各能层的能级数=能层序数,任一能层的能 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2)s、p、d、f……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1、3、5、 7……的二倍。 (3)不同能层的相同字母的能级能量相差较大:
一二三
二、能层与能级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原子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 第三层电子不能超过32个; (4)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 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E1s<E2s<E3s<…… 同一能层不同能级之间能量相差较小:
Ens<Enp<End<Enf<……
一
二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构造易记图
ns (n-2)f (n-1)d np
7s
5f 6d 7p
6s
4f 5d 6p
5s
4d 5p
4s
3d 4p
3s
3p
2s
2p
1s
自下而上、自左往右,依次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