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吧!
整理课件
❖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要让教师有幸福感,就去把他们引导到
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来” ❖ 杜威、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做中学” 教学流程:重要环节的不可缺失
整理课件
❖ 教研组建设及学科建设 “强势教研组”与“弱势教研组” “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 “强势教师”“弱势教师” 理念只有变成行动才是理念,否则就只是口号
8、走入误区的家庭教育 对“族训”、“祖训”、“家训”“庭训”的
遗忘 过于功利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反教育现象”: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等 9、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学英雄、见行动: 永宁王涛、 二十中冰窟救的学生
整理课件
二、从教育的发展史思考教育的真谛
△原始社会 教育手段:手把手; 教师:生产者; 教育内容:传授生存的本领(农耕、渔猎之类)
整理课件
△对“办学特色”的质疑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创 育人特色?知识教育特色? 邓小平:“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对人的教育” 举例:学科特色?(应试特色) △对“学雷锋活动日”、周末大扫除的质疑 教师的手哪里去了? 学生形成双面人格(太可怕了!)
整理课件
4、“高级职称现象” 高级教师发展的目标在哪里? 5、“铁饭碗”现象
学生:孝心、善心——教师楷模; 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不能脆弱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整理课件
3、对教育传统(非传统教育)的扬弃:“拿 来主义”
△对讲授法的肯定(主动的接受式,非指被动的接 受式)
△对课堂的拓展:一定要班级授课制吗? “革黑板的” 、 “革讲台的命” △对评选“三好学生”的质疑。 五好战士? 教育方针:“德智体”——“德智体美” 顾明远的倡导
整理课件
△奴隶社会 文化教育:贵族的专利 平民百姓:依然以生存、生活本领的传承、沿
袭为主 教育内容:礼、御、书、射(包含德智体)
整理课件
△封建社会 主流文化:农耕文化 教育形式:①私塾 ②官学 ③师徒传授式 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 科举考试:以自学为主(值得关注)
整理课件
△工业化时代 教育形式:近代学校,班级授课制(职业训练亦然) 教育内容:人文;近代科技 △后工业化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 内容(如“两技”课程) 形式(如农民工培训) 培养目标的变革(接班人——建设者)
整理课件
谢谢大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指劳动,更指对社 会的认识,意志的磨练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刚性规定——灵 活运用 一“标”多本 ▲ “学校发展规划”:两个版本 ▲“教师发展学校”:倒置
整理课件
四、若干倡导
❖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如果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要由教育去形
成”。 ❖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 倡导:去读书吧!去写日记吧!去聆听窗外的
整理课件
评判别人,抨击不合理现象:易 反省、反思、检视自己:难 视野、位置、功利、认识水平: 局限在经验主义圈子 “世人皆睡我独醒”:少数 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批判
整理课件
创新的起点
❖ 两个大环境: “思想道德建设年” “四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 “解放思想大讨论”
整理课件
创新的原动力
❖ 专家观点:“来自于人的懒惰之心” 不满足于现实的冲动 举例:马车——火车、汽车、飞机 电影——电视(手动与遥控) 洗衣机、洗碗机 教育现状:我们满足了吗? 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起点 问题思考及建议:仅供参考
整理课件
一、对传统和现象的评判:若干误区
1、创新是教育的灵魂 ❖ 历史的启示:
以学生为本)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
和学生的创新)
整理课件
3、操作理念: ▲教学方式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师生互动 △面向全体 △资源开发
整理课件
▲学习方式: △合作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 △自主式:同上 △探究式:同上 ▲教学主体:双主体
整理课件
▲课程目标:三维一体(不是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达成度最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指思想教育 ▲评价功能的转变:激励式评价:不仅指评语 ▲教师专业发展(非仅指学科教师)
整理课件
三、新课程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新的 教育理念
1、新课程本身 ▲广义的课程(比喻、火车的运行) ▲狭义的课程(课程教学论的范畴):班级授
课制中课堂展开的一切活动
整理课件
2、最上位的核心理念 ▲“素质教育”(双边而非单边:学生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以人为本”(双边而非单边:以教师为本,
整理课件
2、教育做的是明天的事情 ❖ 大道理: 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人才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不直接创造GDP 不直接发明创造
整理课件
使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学生:创造力——教师:创新意识改革精神 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教师:“挑葱
的 见不得卖蒜的”
整理课件
学生:高尚——教师:“高尚是高尚者的座右 铭”
创新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建才 2008、5
整理课件
前面的话: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思想和行动: 学校的四堵围墙? 教室的四堵墙壁? 三尺讲台?
整理课件
视野聚焦:
教材、教参和练习题? 定格:学生 关注:学业成绩、名次 问题: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吗?
整理课件
教材烂熟于心、教学风格、模式形成,游 刃有余:满足了吗? 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发展到头了吗? “教育专家”:心安理得吗? 工作在名牌学校、示范性学校: 高人一等吗?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永远离不开思想的前 瞻和观念的更新。 案例一: “二牛抬杠”沿续两千年 案例二: 《闯关东中古老的播种法从山东传到 东北的现象
整理课件
案例三:科举制度:沿续1400多年 案例四:“四大发明” ❖ 印刷术和造纸术: 中国:印刷佛经 西方:传播了近代文明
整理课件
❖ 火药: 中国:制作鞭炮 西方:制造近代火炮,反过来侵略我们 ❖ 指南针: 中国:风水迷信 西方:发现“新大陆” 证明:观念滞后,创造后劲不足。
不能抱泥于校园的四堵围墙、教室的四堵墙 壁、三尺讲台和教本、教参之中,应该有世 界眼光,以前瞻的见识、审视的眼光思考教 育的真谛。
整理课件
教育必须成为改革的先驱,教育者 必须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基础教育必 须为明天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人 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只有教育的不断创 新才能保证科技原创比例的不断提高, 也只有这样,教育者在不断创新的过程 中才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整理课件
△对传统校训的质疑 为什么一定要四词八字? “千人一面”——“千人无面” △对“爱”字、“严”字、“苦”字的质疑 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吗? 对“教学模式”的质疑: 案例:“翁媳练武”的启示 模式决不是僵化的!
整理课件
△对“三个一切”的质疑: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
的学生”——学生成了上帝 惩戒、批评功能的放弃 教师的地位在哪里? 美国罗森帕斯公司的理念:员工第一 学校能不能提“教师第一”的口号?
整理课件
❖ 几个具体行动 课题研究不如“小专题研究” 常规听课不如“课堂观察” 常规评课不如“鉴赏、诊断、会诊” “推门课”不如“研究课” “五个一”不如“一个一” 抓门房不如抓课堂 抓课堂不如抓思想: 指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发展思想
整理课件
最后的话 ❖ 教育创新:不仅仅是内容、方式的创新,其
首要的应该是思想的创新。 ❖ 创新教育:教人学会创新,善于发现问题,
只能在一个岗位、一个地方端着碗吃一辈子 饭? 在不同岗位、不同地方端着碗吃都能吃上饭, 吃上好饭!
整理课件
6、错位的教育 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对成年人: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新加坡的“鞭刑” 7、教育的功利色彩 教育不完全排除功利,但决不是“敲门砖” (书中自有------)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要让教师有幸福感,就去把他们引导到
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来” ❖ 杜威、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做中学” 教学流程:重要环节的不可缺失
整理课件
❖ 教研组建设及学科建设 “强势教研组”与“弱势教研组” “强势学科”与“弱势学科” “强势教师”“弱势教师” 理念只有变成行动才是理念,否则就只是口号
8、走入误区的家庭教育 对“族训”、“祖训”、“家训”“庭训”的
遗忘 过于功利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反教育现象”: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等 9、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学英雄、见行动: 永宁王涛、 二十中冰窟救的学生
整理课件
二、从教育的发展史思考教育的真谛
△原始社会 教育手段:手把手; 教师:生产者; 教育内容:传授生存的本领(农耕、渔猎之类)
整理课件
△对“办学特色”的质疑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创 育人特色?知识教育特色? 邓小平:“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对人的教育” 举例:学科特色?(应试特色) △对“学雷锋活动日”、周末大扫除的质疑 教师的手哪里去了? 学生形成双面人格(太可怕了!)
整理课件
4、“高级职称现象” 高级教师发展的目标在哪里? 5、“铁饭碗”现象
学生:孝心、善心——教师楷模; 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师:不能脆弱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整理课件
3、对教育传统(非传统教育)的扬弃:“拿 来主义”
△对讲授法的肯定(主动的接受式,非指被动的接 受式)
△对课堂的拓展:一定要班级授课制吗? “革黑板的” 、 “革讲台的命” △对评选“三好学生”的质疑。 五好战士? 教育方针:“德智体”——“德智体美” 顾明远的倡导
整理课件
△奴隶社会 文化教育:贵族的专利 平民百姓:依然以生存、生活本领的传承、沿
袭为主 教育内容:礼、御、书、射(包含德智体)
整理课件
△封建社会 主流文化:农耕文化 教育形式:①私塾 ②官学 ③师徒传授式 教育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 科举考试:以自学为主(值得关注)
整理课件
△工业化时代 教育形式:近代学校,班级授课制(职业训练亦然) 教育内容:人文;近代科技 △后工业化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 内容(如“两技”课程) 形式(如农民工培训) 培养目标的变革(接班人——建设者)
整理课件
谢谢大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指劳动,更指对社 会的认识,意志的磨练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刚性规定——灵 活运用 一“标”多本 ▲ “学校发展规划”:两个版本 ▲“教师发展学校”:倒置
整理课件
四、若干倡导
❖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如果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要由教育去形
成”。 ❖ 朱永新 “新教育实验” 倡导:去读书吧!去写日记吧!去聆听窗外的
整理课件
评判别人,抨击不合理现象:易 反省、反思、检视自己:难 视野、位置、功利、认识水平: 局限在经验主义圈子 “世人皆睡我独醒”:少数 需要:自我反思、自我批判
整理课件
创新的起点
❖ 两个大环境: “思想道德建设年” “四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 “解放思想大讨论”
整理课件
创新的原动力
❖ 专家观点:“来自于人的懒惰之心” 不满足于现实的冲动 举例:马车——火车、汽车、飞机 电影——电视(手动与遥控) 洗衣机、洗碗机 教育现状:我们满足了吗? 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起点 问题思考及建议:仅供参考
整理课件
一、对传统和现象的评判:若干误区
1、创新是教育的灵魂 ❖ 历史的启示:
以学生为本)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
和学生的创新)
整理课件
3、操作理念: ▲教学方式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师生互动 △面向全体 △资源开发
整理课件
▲学习方式: △合作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 △自主式:同上 △探究式:同上 ▲教学主体:双主体
整理课件
▲课程目标:三维一体(不是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达成度最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指思想教育 ▲评价功能的转变:激励式评价:不仅指评语 ▲教师专业发展(非仅指学科教师)
整理课件
三、新课程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新的 教育理念
1、新课程本身 ▲广义的课程(比喻、火车的运行) ▲狭义的课程(课程教学论的范畴):班级授
课制中课堂展开的一切活动
整理课件
2、最上位的核心理念 ▲“素质教育”(双边而非单边:学生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以人为本”(双边而非单边:以教师为本,
整理课件
2、教育做的是明天的事情 ❖ 大道理: 基础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人才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不直接创造GDP 不直接发明创造
整理课件
使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学生:创造力——教师:创新意识改革精神 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教师:“挑葱
的 见不得卖蒜的”
整理课件
学生:高尚——教师:“高尚是高尚者的座右 铭”
创新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建才 2008、5
整理课件
前面的话: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思想和行动: 学校的四堵围墙? 教室的四堵墙壁? 三尺讲台?
整理课件
视野聚焦:
教材、教参和练习题? 定格:学生 关注:学业成绩、名次 问题: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吗?
整理课件
教材烂熟于心、教学风格、模式形成,游 刃有余:满足了吗? 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发展到头了吗? “教育专家”:心安理得吗? 工作在名牌学校、示范性学校: 高人一等吗?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永远离不开思想的前 瞻和观念的更新。 案例一: “二牛抬杠”沿续两千年 案例二: 《闯关东中古老的播种法从山东传到 东北的现象
整理课件
案例三:科举制度:沿续1400多年 案例四:“四大发明” ❖ 印刷术和造纸术: 中国:印刷佛经 西方:传播了近代文明
整理课件
❖ 火药: 中国:制作鞭炮 西方:制造近代火炮,反过来侵略我们 ❖ 指南针: 中国:风水迷信 西方:发现“新大陆” 证明:观念滞后,创造后劲不足。
不能抱泥于校园的四堵围墙、教室的四堵墙 壁、三尺讲台和教本、教参之中,应该有世 界眼光,以前瞻的见识、审视的眼光思考教 育的真谛。
整理课件
教育必须成为改革的先驱,教育者 必须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基础教育必 须为明天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人 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只有教育的不断创 新才能保证科技原创比例的不断提高, 也只有这样,教育者在不断创新的过程 中才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整理课件
△对传统校训的质疑 为什么一定要四词八字? “千人一面”——“千人无面” △对“爱”字、“严”字、“苦”字的质疑 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吗? 对“教学模式”的质疑: 案例:“翁媳练武”的启示 模式决不是僵化的!
整理课件
△对“三个一切”的质疑: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
的学生”——学生成了上帝 惩戒、批评功能的放弃 教师的地位在哪里? 美国罗森帕斯公司的理念:员工第一 学校能不能提“教师第一”的口号?
整理课件
❖ 几个具体行动 课题研究不如“小专题研究” 常规听课不如“课堂观察” 常规评课不如“鉴赏、诊断、会诊” “推门课”不如“研究课” “五个一”不如“一个一” 抓门房不如抓课堂 抓课堂不如抓思想: 指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发展思想
整理课件
最后的话 ❖ 教育创新:不仅仅是内容、方式的创新,其
首要的应该是思想的创新。 ❖ 创新教育:教人学会创新,善于发现问题,
只能在一个岗位、一个地方端着碗吃一辈子 饭? 在不同岗位、不同地方端着碗吃都能吃上饭, 吃上好饭!
整理课件
6、错位的教育 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对成年人: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新加坡的“鞭刑” 7、教育的功利色彩 教育不完全排除功利,但决不是“敲门砖” (书中自有------)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