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高考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高考复习策略
一、2007年地理科考试说明解析 1、内容研究
主干内容要紧包括:(1)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2)各类图表资料的阅读分析应用;(3)日照图的判定分析与季节问题分析;(4)天气系统的分析:(5)气候类型判定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7)地质构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阻碍:(8)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计策: (9)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行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10)都市化问题与都市规划;( 11)四大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问题;(12)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连续进展。

2、能力研究

地理高考能力要紧是考察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地理方法与技能。

地理能力在试题中的直截了当表现有:
• ⑴差不多概念的明白得与应用中的能力表达 ⑵空间概念的建立与判读技巧 •
⑶信息捕捉能力、信息关联与综合分析能力⑷ 知识迁移与归纳表述能力
二、06 年高考试题特点回忆
1、试卷命题越来越紧扣大纲及说明,材料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

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以考查能力为主。

2、命题的范畴越来越广,几乎覆盖了所有单元。

主干知识是命题的重点,无偏题和怪题。

3、读图分析题是试卷的主流,试题几乎无图不命题,07年高考将会更突出。

06年仅21-22题是文字资料题,27-28题是表格资料题。

分值占133分。

4、选择题全部采纳组合题,即一图多问(题),组合题的各题既相互联系,各知识点又相互独立。

如既考都市化,又考人口迁移,或考查都市功能分区、工业布局问题等。

5、区域地理中逐步注重对中国地理的考查。

06试题中有16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值占72分,几乎一半。

6、试题和05年相比,题型较稳,但也有独到之处,如图14一改以往的等温线为年温差等值线图,给试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7、结论:
更加注重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 • 更加突出新课标理念
• 更加注重区域地理的载体功能
三、07年应考复习策略 1、高考复习中注重回来教材和资料 (1)、回来课本上的图表
04-06年江苏高考在命题上专门大一部分题源(图像、表格数等)是来源于课本(有专门大比例甚至是原图),但题目却新颖专门,要求学生能活用地理知识来解答问题,
专门强调注重对图表进行分析、猎取信息的能力,让“死记硬背”几乎毫无作用,真正表达了高考由知识考察向能力考查的转变。

例、(2004年江苏高考地理卷)
图2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m 地的风向是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5.现在,m 、n 两地的一样天气状况是
A .m 、n 两地都晴
B .m 、n 两地都有雨
C .m 地有雨,n 地晴
D .m 地晴,n 地有雨
6.图3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 地
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图3
A .a 图
B .b 图
C .c 图
D .d 图

还有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表,04年32题的考查台湾的图,06年江苏卷中的俄罗斯地理知识部分等,要么是来自高中教材,要么是来自初中地理教材。

因此越是熟悉的材料越要用心去看去分析。

千万不要疏忽大意,拿到题目不要“迫不及待”的提笔就写,越是“似曾相识”的设问就越容易出错。

07年二模卷中的第10小题与06年的某次模拟试题专门相似:
读2001年—2003
年北京A 、B 、
C 三种要紧大气污染物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形示意图(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回答5—7题。

A .增加绿地面积 B .推广集中供暖C .工厂迁至郊区
D .操纵汽车数量
7.北京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中,近地面空气污染最严峻的是
a
b c d 123456789101112月份
A .T 1日
B .T 2日
C .T 3日
D .T 4日 (2)、回来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不在多,而在精,在于踩点与否)
要明白教材中的文字是高考试题答题的依据,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4.中国科学院可连续进展战略研究
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不同进展时期,图 18是“人类社会不同进展时期经济增长主
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3)、在人类社会进展的四个时期
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时期是▲时代。

试分析该时期环境问题突出的要紧缘故。

(5分)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
本特点是▲,现在期社会进展需要遵循
哪些差不多原则?(5分)
(3)、复习迎考中还要重视回来错题集和课堂笔记
• 因为专门多内容,我们在平常的练习中都可能涉及到,我们要注意收集和整理规范
的语言表述和相关题的答题要点。

31.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要紧缘故(4分)
32.我国政府将2006年定为中国的“俄罗斯年”。

图15是“俄罗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莫斯科市的道路网表现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其要紧优点是▲。

(4分) (3)、依照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35.图19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势图”,某中学地理爱好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为解决用水问题,A 村打算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

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爱好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

试说明理由。

(6分) ★ 06年高考试题的相关答案:
31.答案要点:(17分)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顺,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冰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32.答案要点:(16分)
(2)、有利于市中心与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幸免市中心交通拥堵。

·
(3)、石油(油气、能源) 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实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运费较低,安全性较好。

对俄罗斯丽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
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进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

35.答案要点:(10分)
(2)、L4 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

2、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
(1)、现在高考重视能力立意,而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因此就有人放松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要切记,基础是能力的基础,基础越牢固,能力的提升就越高;基础越广博,能力就越强。

要重视差不多概念、差不多原理、差不多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以及时空变化规律。

(2)、要重视空间能力判定。

对:有区域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图的空间判定;对有经纬网图的空间判定;对无图考图题的空间判定。

图3是“某区域沿回来线的地势剖面示意图”,读圈回答6-8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3c700 600 500bafd A .a 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 .b 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 .c 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 .d 所在地势区为东非高原 流经e 海域的洋流
A .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 .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 .由高纬流向低纬 e 海域与f 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A .Te>Tf ; Se>Sf
B .Te>Tf ; Se<Sf
C .Te<Tf ; Se>Sf
D .Te<Tf ; Se<Sf
3、要加强中国地理的复习
• 依照大纲的要求,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势、气候、河流、三大自然区、三大经济地带、以及中国国土整治中的荒漠化问题、河流治理、商品农业开发、能源资源的调配等问题是考查的重点。

要把中国地理和高中学习的原理和规律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

在地理学的时代性特点方面,西部是重点,西部大开发是缩短东西部差距的重要举措。

联系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程、西部环境的进展变化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能够考查西部环境问题、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分布等。

• 例、针对青藏铁路,能够考察沿线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爱护问题。

北京到拉萨的的铁路线:京广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铁路

例、2·28吐鲁番火车脱轨事件。

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宝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300米处,因大风造成机后9至19位车辆脱轨。

目前已证实3名旅客死亡,2名旅客重伤,32名旅客轻伤,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

据乌鲁木齐铁路局介绍,据测风仪记录,列车脱轨地点瞬时风力达到13级。

事故发生后,乌鲁木齐铁路局已迅速组织救援,各路人员及救援车辆差不多到位展开救援 。

针对此内容能够考查季风成因、风能开发等问题
4、要注意读图训练和综合题的解题训练
(1)、要强化读图训练,依照教材的系列特点整理
各类图表资料,进行分类训练,并要熟记一些典型的习题答案。

(2)、要加强组合题的训练,把握好试题组合的技巧:
A、题组间具有前后的因果关系,即前一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成为后一题的差不多条件。

B、各题紧紧围绕一幅图或一段文字资料,要求回答若干问题。

C、1-2题后突然改变假设,要求考生改变原先的思维方式或解题思路。

图7中的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Y纬度时某地太阳时何(d埘’
高度日变化情形,读图回答20~22~。


20.该地的纬度是
A.90。

+X-Y
B.90。

-X-Y
C.90。

-X+Y
D.X+Y-90。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耆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形均不得分。

仍旧使用第20 材料。

回答21~22题。

2I.该地可能位于
A.中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D.美国
22.关于该地可能显现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沿岸幽深狭长的海湾众多
B.是世界上羊毛产量最多的国家
C.拥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D.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邻近
(3)、掀开高考题组装的奇异面纱
•◆高考试题是如何组装的?
•a、地势图上的太行山
•b、局部地势图上的太行山---政区图中的山
•c、通过等降水量线感知太行山
•d、通过等温线感知太行山
•e、通过邻近的地理事物判读太行山
•◆感知“汾河”
•a、在中国河流图上
•b、在中国局部河流图上
•c、在中国政区局部图上
•d、通过等温线感知“汾河”
就如此难度逐步增大,组合题也就形成了
5、灵活把握答题技巧(专门是综合题)注重方法训练
教师要重视: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

老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关心学生学会学习。

第一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试题如何考,如何答,探究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精选一些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
练—考—评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判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

在复习中对练习题精选、精练,同时每复习完一个单元要进行过关考试。

第三要注重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述和归纳的训练。

学生要把握的解题步骤:
第一认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
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
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
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
和进展起主导性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
素。

如此,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性信息,把握材料的
核心和问题的本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信息来源中学地理教材。

学生用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得出的规律性的结
论。

我们讲题和学生答题都讲究答案的依据性,克服随意性。

让学生感到有所适从,不去背单个试题的答案。

专门注意答案的一般性,不标新立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
蕴藏在各种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中;
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中;
蕴藏在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中;
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中;
蕴藏在各种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
(2005年春季卷39题)
读图9,回答: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

(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方案通过要紧都市铁路总长

需新建
铁路
东线曼谷一金边一胡志
明市一河内一昆明
5520 433

线
曼谷一万象一昆明4180 1245
西
线
曼谷一仰光一昆明4321 1017
猎取试题提供的信息,明白得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表格材料信息:通过要紧都市、铁路总长度、需新建铁路
图像材料信息:地势类型、都市分布
大脑储存信息: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问题指向:“铁路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二模卷的35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就不到位。

二模卷中的24题是个双选题,学生忽视
的是南昆铁路修建的经济意义,而选择
了政治意义的A
限制条件:“东线方案”、“有利因素”
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
从表1中提取并分析、整合如下有效信息:
通过要紧都市——东线多
铁路总长度——东线长
需新建铁路——东线短
从图9中能够提取并分析、整合如下有效信息:
东线方案通过的地势——要紧为平原
东线方案通过地区的海陆位置——要紧位于沿海(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
★★★★35.图21是“我国某潮湿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

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动身沿线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到:“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盛”。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县界沿___分布。

(2)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拟在图示山区建取水口为都市供水,M、N两地中哪个地点合适?什么缘故适合在此建取水口?
(3)20世纪70年代,来自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固,试分析其缘故。

(4)据图示信息,试就该地区今后的区域进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联系教材,拓展思维,探究解决措施和计策
尽管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形是联系社会实际的问题
情形,对学生而言是新情形和新问题,然而它必定是教
材内容的“折射”。

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
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
以求触类旁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2004年文科综合浙江卷第39题地理部分)读图,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往常阻碍辽
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那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要紧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参考答案:
(1)阻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的条
件有了专门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进展有了新的机遇。

可联系德国的鲁尔区。

第三针对设问,组织解答答题
①做到答案科学、完整、周密。

②层次分明地回答,尽可能地使用地理原理
③规律中的科学术语,使回答简明扼要
④尽量少写错别字
综合题的答案不在于长篇大论,而在于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析,摸索答题要准确完整,规范地答出要点,答全要点是这类大分值题拿高分的关键。

教师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总结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读“亚欧大陆及邻近海域1月零度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C地与F地同为零度,但F地纬度偏高的缘故是什么?
2.A、E两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1月阻碍两地的大气环流形式与气候特点有何相似之处?
3.A地与B地纬度相当,但气温比B地高,试说明缘故。

4.BD一段若在中国境内,则该地理分界线名称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F地受北大西洋暖流阻碍增温。

A地为地中海气候,E为温带海
洋性气候,两地1月均受盛行西
风操纵,温顺多雨。

3.A地处大陆西岸,1月受盛
行西风操纵,风由低纬海洋吹向
陆地;B地处大陆东岸,1月受西
北季风阻碍,风来自高纬陆地。

4.秦岭—淮河
6、熟记几个重点地图
•A、世界气候分布图B、世界地势图C、六大板块分布图D、中国地势图
•E、中国气候分布图F、世界洋流分布图G、世界大洋盐度和温度分布图
•H、国内外的要紧工业区和要紧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I、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J、世界和中国的要紧交通图、有关世界海峡与运河的图
•等等
7、适当关注课改和热点、焦点
A、关注课改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三地理应考复习对课改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应该注重新版教材中的案例及一些课后活动训练题.
B、关注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能“地理化的”当今人类生存和进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进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判实际问题

06-07热点问题有:
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埃及、重庆洪涝与全球变暖、巴拿
马运河扩建问题、多哈亚运、针对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问题)谈人口迁移的阻碍、桑美台风、能源问题与新能源开发、循环经济与首钢搬迁、地区冲突和热点地区(如朝核问题、伊朗问题等)、旅行开发(红色旅行、绿色旅行、古色旅行等)、06中国都市规划及社会进展目标(注重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等
四、最后60天的友情提示
A、三轮复习要有别于一轮和二轮,既要注重知识体系构建,
更要注重能力提升
B、后期提升时要“扬长补短”,优势科目不弱化,弱势科目要强化;
C、每节课力争要有一个兴奋点,要兴奋起来
D、做一次改错字练习,提高文字准确率。

E、分类背高考综合题答案,找条理清晰、表述严密的感受,
要记住几个典型的信息含量丰富的母题。

(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具有广泛迁移力的问题;具有困惑性的问题)
F、把握三个“一”:
每天都要微笑,用微笑温顺学生紧张而疲乏的心灵;
每天说一句励志的话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多找学生交谈,融洽师生感情,缓解紧张情绪。

G、练习时要有目标意识:让老师下“海”,促学生上“岸”。

强化一个“备”字,突
出一个“练”字,加强一个“评”字。

强化“五备”,要备考纲和考试说明,备教材,备信息,备学情,备解法指导;以考带练,以考促规范,以考促提高,同时要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刻,习题测试要适度,而且要精练;讲评要得法,要到位。

H、重视地图,抓住核心;答题规范,表述清晰
我们的共同追求:
★使每一位地理考生都成功!
★使每一位地理教师都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