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于那里”写作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属于那里”写作指导
作者:徐畏军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2012年高考的战斗号角即将吹响。
在紧张的高考前,进行有效的语文高考冲刺模拟训练,对于每个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来说,都是极其必要的。
现以高考模拟作文题“我属于那里”为例,通过对高考作文中各个环节的模拟呈现,以期在高考的最后这段时间,从实战的角度对广大应考冲刺的师生予以帮助和启迪。
【试题展示】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远大的理想,辉煌的未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他心有所属,情有所依,亲爱的考生,你又属于哪里呢?
请以“我属于那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角度】
是什么?“那里”是哪儿?应该是一个时空上和我们有距离的概念。
时间上是过去或未来,空间上是远方,与“这里”不同。
从材料看,“那里”可以指大自然中的“蓝天、群山、峡谷”,代表自己渴望的自然生活、理想境界;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故园”,代表自己的情感归宿、精神依靠;主观世界里的“远大理想、辉煌未来”,代表自己的执著追求、不懈奋斗。
为什么?我为什么属于那里?从材料看,应是心有所属、情有所依。
那里是自己的精神家园、避风港湾,那里是自己苦苦寻觅、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那里有自己相濡以沫的亲人、依依不舍的朋友,所以我属于那里。
怎么做?通过哪些方式表现这种归属与依靠?心灵的阅读、精神的体悟、踏实的求索、勇敢的实践……
【选材构思】
如写记叙文,可选一则亲情或友情故事,写出自己的牵挂和依靠,注意扣题即可。
如写散文,可选一个典型意境作为写作的素材,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出自己对这种意境的向往和追求即可;也可以从自己的归属反思,由不属于哪里谈起,写出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如故乡家园。
议论文不太好写,“哪里”指向远方,正因为有了“我属于那里”的想法,人们才能不断追求,不懈奋斗!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议论也可。
另处选择一个典型意象,写一篇象征类寓言散文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联系教材】
(以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为例)
我属于——故乡:“月是故乡明”[童年记忆、坚守故乡、稻花香里、淳朴乡情、文化名城]
我属于——经典:“获得教养的途径”“文明的对话”[语文、音乐、书海、诗意、汉语(字)]
我属于——理想:“向青春举杯”“我有一个梦想”[奋斗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梦中的大学]
我属于——亲情:“珍爱生命”“月是故乡明”“珍爱生命”“一滴泪中的人性世界”“此情可待成追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祖辈辈]
我属于——境界:“慢慢走欣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像山那样思考”[江南、西藏、寂寞、天空、心灵、大海]
我属于——苦难:“珍爱生命”“直面人生”
我属于——中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
【习作展示】
我属于那里
有一种力量让我不能止步,有一种思念让我泪流不止,更有一种内疚让我痛不欲生……对,我属于那里——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
正值美好青春时节的我,对未来有着无比的向往和憧憬,我希望拥有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希望家人团圆安乐,希望天下太平无战争之痛,我一直这么想着,可终有一天我还看见那张令我黯然伤神的照片。
爷爷牵着我的小手站在小屋门前拍下了这张照片。
对,小屋,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似乎我又想起了爷爷弯腰的背影,想起爷爷颤抖着做饭的情景,此刻我的一切思绪包括肉体都属于那里。
冬末春初,寒冷依旧没有收手,这个冬天爷爷明显虚弱了很多,不再像往日那样硬实有力,做事时双手都在发抖了,爷爷似乎很疲劳。
作为孙子的我还不太懂事,爷爷颤抖的身体依然在冬天的早晨忙碌着为我做饭。
由于爷爷手脚不灵活,做的饭比平日差得多,而且盐放的太重。
我吃着,抱怨着,生气着,爷爷却没有一点儿着急,还迁就地对我说:“爷爷下次一定做好,今天爷爷给你十块钱,你到街上买好吃的,好不好?”我不情愿地答应了,可谁知道这是我吃爷爷做的最后一顿饭啊!中午放学回来,我看见许多人围在爷爷的门前,爸爸、妈妈、二爷,二婶他们都来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急切地问他们出了什么事,他们没有一个人开口,就看到他们眼里隐隐的泪水。
我知道出事了,一定是爷爷病倒了。
我冲开人群,跑到爷爷的床前,那时爷爷已不能出声了,眼睛无力地看着我。
我发疯似地哭了起来,摇着爷爷的手跟爷爷说:“爷爷你别走,不要丢下我,我以后不生你的气了,我会学乖,帮你扫地、打水。
爷爷!我求求你了,别走,好不好?”我这样地哭喊着,在场的人都哭了。
如今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8年了,爷爷的小屋还在,我没有离开过那里。
自从爷爷走后,我一直住在那儿,爸妈不同意,我也不答应他们,坚持住在那儿,有空闲时我也会学着爷爷从前的样子打水、做饭,我属于这儿。
自从爷爷走后,我一直以为我失去了所有,没有了依靠,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其实我现在坐在考场里细细想来,一切都不是那么坏,我住在那里,一直没明白其实我就属于那里——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
【阅卷者点评】
“祖孙情,隔代亲”。
本文作者写到对“爷爷”与生俱来的依恋,这种依恋有依赖,有抱怨,有自责,有后悔。
当“爷爷”去世后,“我”依然学着“爷爷”生前的生活方式,独自在“爷爷”的小屋生活,以此抒发对“爷爷”的无限思念之情。
我属于那里
说我属于那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这过于遥远。
说我属于家人,属于朋友,属于故园,这又过于简单。
说我属于远大理想,辉煌未来却又是片面的!扪心自问一句:“我属于哪里?”答案是:“能够对得起自己的灵魂!”
在当今的社会,善于伪装自己的人实在不少,因为迫于无奈!为了生计,也许你曾经背着良心做过错事,可是如果你能在错事结束之后对自己的灵魂没有愧疚,那么你是真实的,坦然的,不带“面具”的。
倘若一个人犯了错,明明心中不断受到内心的谴责,但却不为其犯下的错负责,没有勇气去承担后果,那么这样的人就是那种“假面人”,是一种“小人”。
我们做人就要做大丈夫!敢做敢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首曾经的一幕幕!我不禁潸然泪下,在读初中时,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那时的我整天就知道玩乐、空想,在女生面前伪装自己的“帅”,不务正业。
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父亲是那种很豪放的人,原来的他性格开朗、乐观,身上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在我心里面他就是一个“包青天”。
他不会包容我的错,对我要求从来都是那么严格,因为他坚信: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只要我没有达到他提出的目标,就免不了皮肉之苦,在我的印象里,我从小就是被打大的,所以我对父亲无疑就产生厌恶的心理。
因为他从不会笑着逗我开心,也不会想着去买好的玩具给我玩,甚至连压岁钱都只是妈妈给我,他从不会给我压岁钱!因为在他觉得这是一种多此一举的习俗!他也不会带我去好玩的地方玩,不会容忍我做什么出格的事,只要做了,就意味着劈头盖脸的痛打。
因此我与父亲从不讲心里话,我们之间有着深深的代沟,在我心里与他这种“机器人”无法沟通,我觉得他不爱我,讨厌我这个小孩。
白云苍狗,世事变迁。
现在我懂得了我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不善于甜言蜜语,对待生活多年的母亲也是如此,因为他觉得他是个男人!不应该把自己心中的对亲人的爱摆在太阳底下,他在做事时的一举一动已经流露出那高山般的父爱。
现在的父亲已经不再对我动粗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孩子长大了,相信他的孩子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与自己的灵魂!
是的!我就属于那里!
【阅卷者点评】
文笔有老成持重之感,虽还只是没有踏上社会的学生,似乎对社会看的好像很深,在剖析了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之后,又回忆家人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帮助,最后消除了许多年以来对“父亲”的误解,从而真正理解了父亲如山的爱。
回应了文题,表达了自己所属。
语言流畅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