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
培养措施
摘要:应用意识是学生成长历程中必备的思想品质,亦是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体现,养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正向影响。
中职化学是非常注重应用的学科,最适合培养应用意识,化学教师应该勇担培养重任,着重创新授课方法,实现教学与应用的并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文将从中职化学教学的视阈出发,首先阐述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力争带给同行业者一定的启发,以此促进中职化学教育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应用意识;中职化学教学;重要性;培养措施
引言
中职是培育应用型技术精英的摇篮,应用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化学教师需要以应用作为根基,将其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探索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必经渠道,引导学生养成应用意识,为其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基。
基于此,教师可以着眼于自主思考、生活场景和校企共育。
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逐步改进培养措施,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应用意识,促使学生养成应用习惯,让其将化学知识带入日常生活,用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确保其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这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可使其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意识的重要性
应用意识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站在中职化学的角度来说,培养应用意识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其一,培养应用意识,可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以致用已成为中职学校的基础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会学、会用”,而不是单纯的停留于学会知识。
新时期,学会应用知识才是重中之重,教师依托化学课堂培
养应用意识,能够建立起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1]。
其二,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应用意识,与中职的教育方向相契合,满足教育改革的实质需求,有利于提高中职的育人价值与教学质量。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借助中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可以确保化学教学与中职教育的整体方向一致,有利于达成中职育人目标,对中职化学的教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三,应用意识是学生的个人财富,将会让其终身受益。
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教师把握住教育机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化学应用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生活有利,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益。
当学生走向社会,应用意识就是其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它可以指引学生吸收新知识、学会新技能。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应用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应用意识是受学生主观控制的意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而,教师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时,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其主观上对化学应用途径的认知。
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落实“变教为导”,依托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其深刻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魅力,从而逐步养成应用意识。
对此,开展中职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曾经学过的知识作为教学导入,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思考旧知识的应用途径,由此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应用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新知识,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加深学生对化学应用的理解,进一步调整化学知识的应用结构。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应用意识培养贯穿于课堂始终,学到某一知识点时,勤于提问学生这一知识点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经过多次提问与思考,学生就能形成思维习惯,每当学到新知识,便能第一时间想到应用,这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养成与发展极其有益。
(二)灵活运用生活场景
现阶段,应用意识的本质是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从这一层面来看,构建生活情境是有效的培养措施,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将其与化学知识相互融合,依托生活场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比于单纯的理论讲解,生活情境可将实践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取得最佳的培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构建生活情境时,需要注意情境的普适性,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贴合性。
也就是说,生活场景需要适合所有学生,确保每名学生都看见过、经历过,这样方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其对化学应用的认识。
此外,构建生活情境的本质是服务于教学,因而需要贴近教学内容,让其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借助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领会抽象知识,让其意识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生活品质的改善离不开化学技术,以此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促进其化学应用意识的稳步提高[2]。
(三)着重加强校企共育
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意识的主要阵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企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鉴于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校企共育,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让其在实践锻炼中发展应用意识。
中职主要负责向社会输送应用人才,要想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校企共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习,学生可以锻炼应用能力,还能不断强化自身的实践技能,有利于达成“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所助益,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要想让校企共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需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与化学领域的企业保持沟通。
在发挥中职教育优势的同时,挖掘企业独有的教育渠道,使中职教育与企业教育有效衔接,从而有计划地开展企业实习,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中收获知识技能,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由此可见,校企共育是培养应用意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将中职化学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的有利因素[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意识具有极高的培养价值,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路上的必备品质与能力。
基于此,中职化学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应用意识,应该以此为导向,进一步创新中职化学的授课策略,争取打造应用与教学并重的高效课堂。
通过引导
学生自主思考、灵活运用生活场景、着重加强校企共育,保障各项培养措施的有序推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应用意识,推动其在化学领域发展得更好,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化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晋华.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 2022, 48(2):3.
[2] 郭占军.如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1):54.
[3] 江丹君.浅析中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对策[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