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作者:党亚梅
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7年第4期
党亚梅
1 种子处理
将种子浸泡在50 ℃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左右,然后再捞出倒入30 ℃的水中浸泡1~6小时,最后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入30 ℃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催芽,胚芽长至0.5 cm时即可以播种。
2 播种育苗
直播或穴盘点播。
育苗可以选择加温或者节能的日光温室进行,一般情况下,先利用直径
和高为10 cm的营养钵,在其中装入7 cm的营养土,在浇透水后就可放入发芽的种子,再在其上覆盖1 cm厚的营养土,最后平盖地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后,地膜应当密封2天左右,当子叶出土70%左右时再揭开地膜,在育苗的过程中一定要少浇水,并适当增加通风量以及通
风时间,避免高温、高湿所产生的长苗现象。
3 定植前准备
3.1 闷棚处理高温闷棚处理能够对大棚中的土壤进行有效的消毒,而且据研究和实践表明,这样对于多菌灵的消毒处理效果较好,其残留量也会更低,对于无公害栽培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处理时还可以同时施用有机肥。
3.2 整地理墒在定植前的10天左右,揭开地膜、打开通风口,让棚内的有害气体消散,
并加入适量的肥料进行翻地,然后进行起垄。
一般垄宽70 cm、高30 cm左右。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依据黄瓜的生物学特性来看,大棚内的温度应当保持在12 ℃以上,并且最
低气温不能够少于5 ℃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定植,而这个时间一般在3月左右。
4.2 方法和密度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作业以及通风和采光,应当使用大小行的栽培方式,在畦上栽2行,其中小行距在40~50 cm,并脱掉营养钵进行定植和封土,定植的深度应当与
畦面保持相平。
一般品种株距为24~28 cm,每亩栽植4 000株左右;生产势较强的杂交品种
株距为28~32 cm,每亩栽3 667株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后,应当及时地浇定植水,
并于3~4天后再浇缓苗水。
5 定植后管理
5.1 植株调整为了保证黄瓜根系以及瓜秧的生长,从而获得最终的高产,植株10~12片
叶以下的侧枝都应尽早打掉,而其以上的叶片也应依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打掉与否。
主蔓结瓜的,两侧枝都应当打掉;主蔓无瓜的,两侧枝应当保留,待其结1~2条瓜后在瓜前留2片叶摘心。
在进行缠蔓时应当要去除雄花、卷须、发育不良瓜、畸形瓜,并及时打掉病叶和老叶,及时摘
心事促进回头瓜以及杈子瓜生长的重要因素。
5.2 肥水管理黄瓜喜湿润的气候环境,但却不耐涝,对于肥料也非常的敏感,喜肥而不耐肥。
在定植3~4天后,在心叶开始生长时就应当及时浇灌适量的缓苗水。
大部分的植株都是在根瓜坐住并膨大时进行浇水,而对于一些生长较旺盛并且结瓜正常的植株来说,则可以推迟到根瓜采收时再浇水,对生长较弱、土壤缺水或是结瓜不正常的植株应当尽早浇水。
在进入采收期的时候,应当加强浇水和施肥,初期植株较短,瓜数也较少,所需的通风量较小,因此可以5~7天浇1次水,水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在结瓜的盛期,可以逐渐增加浇水的次数和水量。
采收后期,植株逐渐衰老,浇水要随之减少,但是却应当增加肥料的施用,才能促进回头瓜以及杈子瓜的生长。
5.3 温度管理定植后1周基本上处于缓苗期,当温度不超过35 ℃不放风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温度能够有效加速缓苗。
必要时可以实施变温管理,在上午和前半夜的温度应当更高,而下午和后半夜的温度则更低,生育前期和阴天的温度应当适当降低,而生育后和晴天的温度则应适当提高。
在定植的初期温度较低,因此只需放顶风;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则可以开始放边风,并增加放风的量;在最低气温稳定在15 ℃左右时,就可以昼夜放风。
6 采收
黄瓜成熟后应当及时采收,不仅能避免出现坠秧的现象,还能够有效降低植株的负担,从而确保黄瓜的品质,而且在采收的过程中应当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