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植物激素调节-专题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激素调节
答案
1~5.ACCAB 6~8.CAC
Ⅰ真题演练
1~5.ADDAC
Ⅱ模拟过关
1~5.ADBDB 16~20.DBBAB 11~12.BB
13.(1)A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b~d;不能
(4)c;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14.(1)甲;生长素分布不均
(2)①抑制;用浓度Ⅱ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侧芽;48d;②a、c(缺一不可);③a、b、d(缺一不可)
植物激素调节
解析
1.解析:尖端感受光刺激后,导致幼苗向光弯曲生长。

2.解析:幼苗左侧含生长素,可生长,右侧不含生长素,不能生长,因此弯向右侧生长。

3.解析:由于胚芽鞘尖端被隔开,导致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不能由左向右横向运输,因此两侧生长素含量相等。

4.解析:由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向光弯曲生长。

5.解析:b点促进作用最大。

6.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b.c分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

7.解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8.解析:促进果实成熟不是生长素的功能,而是乙烯的功能。

Ⅰ真题演练
1.解析:生长素左侧分布较多,右侧较少,所以左侧长得快,右侧长得慢,向右弯曲生长。

2.解析:除杂草的原理是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农作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3.解析: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

4.解析: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比向光侧含量多。

5.解析: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果实发育。

Ⅱ模拟过关
1.解析:AD段并不均处于抑制范围;b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太空中虽失重,但图示坐标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2.解析:根的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含量多,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含量少,促进生长,反映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3.解析: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4.解析: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甲中生长素含量低于乙中含量。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能感光,因此B的弯曲程度大于A。

A、B均弯曲生长,且其弯曲生长的方向相同。

5.解析:甲组浓度的2,4-D溶液促进根的生长,但难以看出其为最适浓度。

6.解析: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A)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所以乙处没有生长素分布不均,不弯曲。

7.解析: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8.解析: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D直立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块,A 直立生长;B中右侧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即无法作用到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所以左侧生长快,右侧生长慢,向右弯曲生长。

9.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了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10.解析:单侧光不改变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位于左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11.解析:高浓度的2,4-D用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要强;生长调节剂是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可能会损害人体的健康;在动物细胞内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理论上对人体无害。

12.解析:由图可知,①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②,因此①和②分别表示根和芽。

c~d段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减弱。

c点对应的浓度为②生长的最适浓度。

13.解析:A、B曲线分别代表根、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A、c浓度分别为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小于b点的浓度促进根的生长,大于b点的浓度抑制根的生长;小于e点的浓度促进芽的生长,大于e点的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培养无根豆芽,需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

1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弯曲生长,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单侧光的刺激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表现为向光生长。

对照表中数据可知浓度Ⅲ起抑制作用。

在浓度Ⅱ,时间48d时,侧芽生长最快。

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表格中浓度大小为a或C.当Ⅰ原来的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如果稀释,则浓度下降,促进生长作用增强;如果原来的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稀释后,促进作用减弱;还有一种可能是稀释前后所起的促进作用是相同的,因此a、b、d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