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说课稿.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各位评委和领导: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接下来,主要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创意、反思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一、说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木课要培养学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说教材在课程屮的地位
本节教材紧扣课标要求,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后面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木节要用两课吋完成,本节课解决“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三、说教材内容
《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是让学生知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明确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四、说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比较浅显,生活经验也是有限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初步形成,但偏重于经验型的,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学习本节教材打下基础,由于学生的状况差异性大,在教学中仍然要面
向全体学生。
五、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描述细胞质屮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六、说教学重、难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七、说教法、学法
为实现省时高效、优化教学的需要,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实验演示法、类比法、直观展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此,我采用的学法是自学法、探究研讨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一不断变化方式,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八、说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信息、查找资料内容、预习本课内容等;
2、教师课前准备
准备好导学案、动画和直观实验演示等;
九、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5步完成
第1步用刘翔和食物图片引岀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原因是学生对刘翔比较感兴趣,刘翔属于生物,生物又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就用推理和类比的方法引出细胞也需要物质和能量。
从生物体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这一宏观层面分析,过渡到细胞的生活同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这一微观层面,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安排导入,便于学生的理解。
第2步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完成导学案相关题目。
让学生品尝食品说出感觉到的生物体内物质是什么,交流所知道的生物体内的物质?
第3步教师演示实验--一蔗糖在水中溶解多媒体播放动画。
运用演示和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Z间存在间隙和会运动。
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4步问题探究:请学生根据与生活联系较大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的物质组成?
引导学生从日常的食物入手,贴近生活与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
第5步学生演示实验:将干树叶,放在火上烧。
感知物质屮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的存在。
通过实验,调动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牛的学习兴趣,了
解无机物与有机物。
细胞中的物质是否是细胞需要的物质,细胞中的物质都是口己制造的
吗?
第二个环节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分为4步完成
第1步用人每天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类比细胞的生活也同样排出废物,吸收营养;通过思考两个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说出细胞膜能
控制物质的进出。
第2步学生自学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和关问题。
第3步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日常现象的分析,作出推断,明确细胞膜的功能。
放入清水中的萎驚菠菜会重新硬挺起来;葡萄与葡萄干;干木耳与
泡好的木耳。
用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细胞膜不是封闭的,它可
以讣一部分物质出去,另一部分物质进来。
亮点:一个学生说出汗也可以说明细胞膜能让一部分物质出来,这
个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说明这个孩子认真思考了。
第4步多媒体播放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
利用多媒体动虺的演示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
达到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思维拓展: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保安)
第三个环节------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分为4步完成
第1步用生物体和物体的运动需要物质和能量来类比细胞的生活也需要能量
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安排导入,便于学生的理解。
第2步学生自学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第3步列举生活实例介绍能量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转换途径。
从宏观层面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加强直观认识。
第4步过渡:既然自然界中能量可以相互转换,那么细胞中的能量也能相互转换吗?
分析:动植物如何获取能量?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出示图表解释动、植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及相应的能量转换器。
第四个环节------ 展示知识思维导图,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内容,完成习题
十、说教学创意
根据课程标准中,注重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此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创意:
1、教学中我加入了蔗糖在水中溶解的演示实验,在做实验用了
两个锥形瓶,加入同样多的水,向其中一个锥形瓶中加入了红蔗糖,另
一个什么也不加,让学生比较两个锥形瓶中的液体颜色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效果很好,并且用无丿!■的语言告诉学山要有严谨的实验态度O
验证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的实验,我把书上实验材料
——小麦,改成了干的树叶,这样可以节省燃烧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讲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个知识点时,我用了委焉的菠菜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变得硬挺还有葡萄与葡萄干的图片,使学生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观点在宏观上有所认识。
效果很好!十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用了动画和直观演示和事例使内容由宏观到微观,由具体到抽象、生动展示内容。
十二、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清晰、合理、醒目。